1979黃金時代

第24章 陳富貴

前門,箭樓東。

這個茶攤沒什么變化,還是十二個人,客流量也仍然很多,但黃占英最近心事重重。

當初報紙一篇新聞,帶火了茶攤,收益猛增,每天能賣出去3000多碗。

有熱度,還能掙錢,搞得別人也來學,前不久就在箭樓西側,另一個合作社也堂而皇之的擺上了茶攤,而且他們人多,有二十個人!

這一下吸走了不少顧客,黃占英心里有賬,最近每天銷售量都在降,只能賣2000多碗了。

“這天是越來越熱了……哎,你們到了夏天還賣茶水么?”

“夏天我們晾涼了啊,喝著解渴。”

“哦,那樣也行,不過我還是喜歡吃點冰棍什么的,那才涼快。”

“有有!真等天熱了,我們也進冰棍,到時候您再來!”

黃占英打發走了顧客,埋頭抹桌子,心里又不是那么擔憂了,正所謂遺計定遼東,某個家伙早就交代好了,甚至連貨源都找好了。

“溫一碗酒,來一碟茴香豆!”

此時,一個清清淡淡的聲音傳入耳朵,黃占英頭也沒抬,道:“對不起同志,我們是茶攤,您想喝酒去小酒鋪,那邊就有一家。”

“沒文化,個人修養也是革命斗爭的一部分啊!”

嗯?

黃占英一抬頭,就見那個家伙扶著熟悉的二八大杠,笑呵呵的看著自己。

“呀!”

“陳奇同志!”

“占英同志!我們終于井岡山會師了!”

倆人緊緊握手。

“陳奇回來了!”

“大家快來,陳奇回來了!”

“你劇本寫完啦?怎么樣,能拍么?”

“那以后我們就能在電影院里看你的作品了?”

小伙伴們紛紛湊上來,陳奇一個個握手,說著“文藝戰線水深火熱”“拍好電影是為人民服務”之類難懂的話,大家都哄笑起來,前門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哄鬧了一陣,大家繼續工作。

黃占英把他拉到茶攤后面,現在不用席地而坐,有小板凳了。

“你走沒幾天,區領導就來了,突然來的,沒事前通知,我就沒告訴你。把我們夸了一番,說非常支持什么的,但也沒看有什么實際動作。

完了還說市領導也要來,但時間還沒定,我想著確定了再去找你呢。”

“可以,你做的沒問題。”

陳奇點點頭,區領導本來就不用自己接見,怎么也得是市領導,家印兄見一省大員,無非也就是會見吶……

“最近生意怎么樣?”

“有點不好,西邊也開了一家茶攤,聽說還有在天壇公園開的呢,現在茶攤可火了。”

“涼鞋到了么?”

“到了五百雙,在街道存著呢。”

“五百雙哪夠啊?五萬雙都不多!”

“你還真敢想,塑料二廠哪來五萬雙涼鞋給我們?”

淺聊了一會,陳奇起身拍拍手,把大家叫過來,道:“同志們這段辛苦了,我很慚愧,但我不是一個逃兵,我只是奔赴了文藝戰線的戰場。

你們知道我去改劇本,現在劇本通過了。

我本來想找大家慶祝一下,但手里也沒有票,所以說一聲,你們能搞到多少票,都湊一湊,錢我出,請大家下館子!”

眾人嘩嘩鼓掌,哄笑道:“寫劇本就是不一樣,跟領導似的。”

“哈哈,以后叫你陳主任吧?”

“別說,陳主任蠻好聽的哩!”

“我想吃肉!沒走油的走油肉!”

在這邊待了一會,陳奇推車子走了。

他特意跑去箭樓西側看了看,確實多了個茶攤,約莫二十人,熱熱鬧鬧的也挺有活力。雙方隔了大概一百多米,這邊嚷嚷,那邊都能聽著。

據黃占英說,這幫人雖然擺茶攤,但沒惹事,沒挑釁,老老實實做生意。

街道也不好說什么,畢竟都是合作社。

大碗茶又不是壟斷的。

“20人不少啊,能吸收就吸收過來吧,壯大自身,也是一番勢力。”

陳奇騎上車子,晃晃悠悠的離開,心里合計著,要不來一場1979年的攢勁商戰?

…………

“老陳家那小子回來了!”

“喲,回來了,是不是本子被斃了?”

“我也想啊,可人家偏偏就過了,我家孩子高中畢業呢,擱屋里倆鐘頭就憋出五個字來,這上哪兒說理去?”

“還是人家有天賦,天賦這玩意不講理!”

陳奇回了大院,再度遭到了像看猴子一樣的圍觀。

在新華書店工作,平日再怎么茍且,但起碼認字多,認字多,看的就多,看的多,想的就多,個個都覺得自己是折翼天使,骨子里有那么點小布爾喬亞。

書籍和電影,是院里的兩大精神支柱。

結果你告訴我,我同事家那個平平無奇的孩子,咔嚓寫了個劇本,還特娘通過了?怎么著,伱原神啟動了?

羨慕啊,嫉妒啊,眼紅的像挖了資本主義墻角……

大院有七個內院,一百多人,把陳家門檻子都快踩爛了,十個人里有三個是看熱鬧的,三個是來陰陽怪氣的,剩下都是介紹對象的。

“秀麗,不是我說啊,你家小子十九歲,趕緊把婚事定下來,你也能少操心。我娘家侄女在服裝廠,一個月四十塊錢呢,人漂亮,大高個,就是臉上有點微瑕。”

“別聽她胡說八道,她侄女臉上那痦子比鍋蓋都大!”

“我有個外甥女才叫好,長得跟劉小慶似的……”

陳奇安安靜靜的坐在角落,保持禮貌的微笑,一點都不發表意見。陳建軍笑呵呵的,偶爾來上一句,因為現在是于秀麗的主場。

于秀麗早就大放情懷,在二十平米的小屋子里縱橫捭闔,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這么過癮。

比結婚那天都過癮!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陳奇沒有藏著掖著,大大方方的回來了,而等鄰居們陸續離開,他也大大方方的說了自己的稿費。

如果家里都是極品親戚,隱瞞一二也無所謂,如果家人都很好,那就沒必要。何況就這八百塊錢,老實說,他想掙就能掙。

但對父母的沖擊是巨大的。

“你你你,你拿了這么多稿費?”

“北影廠沒弄錯吧?”

爹媽看著這張紅黃底色的存折發愣,封面上寫著“活期儲蓄存折”,下面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字樣。

存折是牛皮紙做的,粗纖維清晰可見,目前農行、建行、中國銀行三大行正在陸續恢復,然后84年又成立了工行。

“我是這么想的,家里現在就一臺收音機,最好再添個大件。”

“買臺電視,再買個錄音機,咱們也聽聽歌,然后再買個自行車,這樣就有兩輛自行車了,分開也夠用,哎呦……”

“你特娘不過了??”

于秀麗啪的扇了他一下,罵道:“9寸黑白大電視,要400塊錢呢!洋牌錄音機也得200多,你一共就掙800,你還想一下都花了?敗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