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海權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結束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結束

戰爭的目的永遠在于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華夏完成了一場完美的戰爭,其意義甚至比當初第二次華俄戰爭的意義都大,如果說前者僅僅是讓華夏成為了世界大棋局下的一個重要棋手的話,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華夏已經占據或者控制了這個星球最為龐大的大陸!整個亞洲大陸都在其直接和間接的控制之下!伊朗成為了華夏在中東的堅定盟友,而后世的伊拉克和科威特以及阿聯酋和沙特的部分地區則成為了華夏直屬地區。零點中文//單純這三個地方的原油就占據了后世世界燃油總儲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一想起這一點,徐杰做夢都會笑醒!

而歐洲也被華夏釘入了兩個釘子,意大利和新誕生的奧地利成為了華夏在歐洲忠實的伙伴,前者和華夏擁有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誼,即使在前者最落魄的時候,華夏依然不離不棄,而后者除了依靠華夏之外,沒有任何辦法渡過戰后的蕭條期,華夏的資金和物資援助死死的將匈牙利這個曾經的敵人鎖在了自己的戰車上!如同戰艦的雙錨一般釘在了歐洲的腹部!

而作為這場戰爭最大的輸家,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取而代之的則是德意志共和國,威廉二世的皇冠掉落在凡塵上,而霍亨索倫家族也永遠的失去了德意志的皇位,甚至連普魯士國王的地位都無法保持。雖然這個位面的德國比歷史上1戰前的德國還要龐大,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比當初2戰爆發前要虛弱了很多,德意志的核心領土并沒有發生改變,德意志和波蘭依然在德國人的控制之下,而東歐方向則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收縮。

英美俄三國的軍隊最終還是拿下來將近三分之一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這些地方戰后并入了俄國。而在波羅的海方向,在美英俄的壓力下。德國也被迫同意愛沙尼亞獨立。為了緩和國內的矛盾,德國被迫允許給予波蘭地區更大的自主權。雖然現在的德國依然強大,但是他需要數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來協調內部的關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德國除了華夏保持友好的關系之外,根本沒有能力和美英法俄等國抗衡。

至于另外一個輸家奧地利則失去了一個王國和將近三成的領土。后者將作為對意大利的賠償,不過即使這樣,這個位面的奧地利還是要比歷史上強一些,作為德國最為忠實的盟友,這一次奧地利繼續跟在德國人身后混日子,不過從此,奧地利永遠失去了作為一個大國的機會。

歷史有的時候就是那么有意思,在幾個月前還打得頭破血流的兩個軍事集團。在戰爭結束后立即成為了朋友。在德國代表在北京簽署了《華德北京條約》后,華夏立即表示可以為德國提供無息貸款來建設被戰爭摧毀的城市和基礎設施,并且表示愿意盡快完成戰俘的交換,而德國人換回來的戰俘在經過短暫的休整后就被派往了東線,繼續和協約國作戰。

也許是曾經的友誼,也許是德國在這場戰爭中確實被華夏打服了,也許是形勢所迫,簽署了和平協議后的華夏和德國之間的關系進展非常快,雙方很快恢復了大使級外交關系,并且開始在德國一些已經被炸的滿目瘡痍的部分城市建設辦事機構。經濟和外交上的援助讓德國有能力渡過最后一段困難的歲月!

”美國進行了一次十分不成功的戰爭。而領導這場戰爭的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過低的估計了對手的能力,我們低估了德國人。導致了法國戰役的失敗,我們低估了德國海軍,導致了我們在海上的戰略始終處于劣勢,而我們低估了華夏才是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華夏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他們想要的一切!這讓我們事先準備的各種利益交換計劃都無法實施。而華夏堪稱狡詐的政治手腕更是讓人驚嘆,他們利用我們,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和德國人合作獲取了巨大的利益,華夏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做好了戰后的布局!”羅斯福在回憶錄中的一段話闡述了2戰結束中美國的情況!

美國自然沒有失去領土,但是在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上萬億美元的戰爭經費之后。美國人發現他們的環境不是改善了,而是更加惡劣了!在2戰爆發前。美國人有英法這兩個鐵桿盟友,還有華夏這個準盟友。對抗的不過是德奧土三國。但是現在,美國人的盟友加了一個俄國,但是需要對抗的對手變成了華夏、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總體的局勢變的更加失衡,而且其中的法國未必愿意隨著美國人的指揮棒行動!這場戰爭的收益和投入完全不成正比,幾乎等于為了他人做嫁衣裳!美國人對2戰結果的失望可想而知!

不過相對于美國來說,英國人在戰爭中收到的創傷甚至可以和德國相比!德國人失去的是一個軍事同盟,而英國人失去的則是一個帝國!伴隨著戰爭的結束,英國人的噩夢才剛剛開始,戰爭于1945年7月徹底結束,(美英俄三國和德國達成停戰協議的時間要比華夏更晚一些。)而在兩年后,印度就在民族主義者和某個大國的支持下宣布獨立,而和歷史相同的是,一個叫蒙巴頓的人拋出了一份和歷史同名的協議,印巴分治實現了,不過和歷史上不同的是,克什米爾地區被劃給了巴基斯坦,不過雙方在東巴基斯坦和其它地方依然有分歧,歷史上印巴之間的敵對輪回在這個位面上再次成為了現實!

英國人在遠東的殖民地已經全部打包給了華夏,在失去印度之后,從屬于大英帝國名義上的殖民地也就只有非洲了,而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這些地方在2戰后期就變成了美國人的小弟!而非洲,這塊大英帝國最后的殖民地也沒有保留下來,非洲各國的民族獨立運動來的比歷史上還要快!短短幾年時間,大英帝國失去了非洲幾乎全部的殖民地,幾百年來的基業在短短數年內化為烏有,盎格魯撒克遜的后裔們只能退回他們發跡之前的島嶼上一邊茍延殘喘,一邊回憶著過去的輝煌,詛咒著那些新崛起的力量!

而作為被德國人攻下的法國,幾乎可以用原地踏步來形容,2戰開始前邊界是什么樣的,2戰結束后依然是這樣,不過是國內的城市中多了一些廢墟而已。戴高樂如愿以償的登上了法國總統的位置,不過他需要面對的形勢要比歷史上嚴峻很多,宿敵依然存在,而美英的力量又不足以依靠。經過數次戰爭之后,法國人算是徹底明白了,即使法俄兩國聯手,在陸上也無法保證壓倒德國,而美英作為盟友即使全力支持法國也依然難以擋住德國!既然舊有的盟友不足以依靠,那么法國就必須選擇一個新的靠山了!

華夏對于法國還是比較友好的,雖然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問題上華夏選擇了沉默,但是在經濟和外交等問題上還是給予了法國一定的幫助,讓戴高樂意識到,華夏給予法國的安全保證比英美在法國的駐軍更能讓德國人投鼠忌器!而法國最終在2戰結束后的一段時間里也是走的中立政策。

作為歐洲的二流國家,意大利又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受益者,作為華夏最忠實的歐洲盟友,這第二次戰爭中意大利的付出是最少的,但是得到的回報卻是最多的,整整入賬了將近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且獲得了大量的貸款和支持,戰后恢復和發展速度幾乎是歐洲各國中最快的!

對了,歐洲還有一個重要的國家沒有說,那就是俄國!總體來看,俄國的戰略情況并沒有發生變化,2戰結束后依然要面對德國和華夏兩個強國的打壓,而這兩個國家隨便一個都不是俄國人能惹得起的。不過在這場戰爭中,俄國人還是收回了部分富饒的土地比如說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東部,緩解了本國的糧食壓力,但是同時也付出了幾百萬部隊傷亡的代價!雖然俄國參戰比較晚,但卻是人口損失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這場戰斗讓本來就人口問題嚴重的俄國變的更加困難。

“一切都結束了,至于我所要做的事情也都做好了,華夏有了遠比歷史上更好的環境。至于后代如何去做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當2戰參戰國之間最終達成和平協議后,徐杰也終于送了一口氣,回想從1889年到現在自己半個多世紀的奮斗史,徐杰認為自己的一起都值了。

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后,徐杰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幾十年的勞苦奔波在他看來都是值得的。他做到了需要他完成的一切。20世紀剩下的50年就要看后輩了!“即使是中庸之才,有我打下的基礎在,也完全夠用了!”

全書完結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sczboy、f663026的月票支持!

至此,本書算是最終完結。寫了將近5年的時間,作者當初也沒想到這本書能寫這么長時間。側位新書《德意志崛起之路》已發。期待大家的品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