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成雙

029 舅家

“若是心思不在這里面,就不必太勉強。//去讀讀高速更新//”薛氏看了顧青嫣一眼,又轉頭吩咐自己身邊的丫鬟白茶道,“你去要茶水和一疊點心來。”

顧青婉原先還有些尷尬,只是見薛氏把手中的卷冊放下來了,方才洶涌的情緒倒是平靜了下來。

她聽了小孫氏和曹姨媽的談話,心中難免是有些慌張的。這不是她所在的那個可以自由爭取的社會,便是顧青姝當初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過好在大姑娘出閣前是見過自己未來的夫婿的。二姑娘更是連周玨都未曾見過,還不是這樣嫁了。

她一直想著小孫氏和曹姨媽話中的意思,手中的書自然是半晌都停留在最初的那一頁,薛氏雖然不管外物,但是顧青婉這樣異常的舉動她也是看在眼里的。

“讓三嬸笑話了,我想著老太太和大伯母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呢,就岔了神。”顧青婉回過神來,見薛氏都讓丫鬟收了書,拿起旁邊的針線做了起來。

薛氏不愛出門,也不愛跟各府的夫人們上下,今日來靜國寺也不過是陪著顧老夫人盡盡孝道。她方才便落在小孫氏和曹姨媽身后,旁觀者自然是看得最清楚的,顧青婉一直躲著曹姨媽薛氏自然也是看在眼里。

見顧青婉如此回答,薛氏也不點破,只是埋下頭專心的繡了起來。

她手中的那副刺繡看樣子已經快做好了,果然薛氏繡了一會兒,在白茶回來之前,便咬了線頭,撤了繡繃子仔細端詳起來。

顧青婉一看便知道是一副魚戲蓮葉圖,倒是惟妙惟肖,十分精致。定遠侯府里素來只知道三老爺一家都是書蟲,顧青婉卻從未聽過薛氏做得一手好繡活。

定遠侯府的黃繡娘是從江南的繡莊里請來的,當年因為一手亂針繡名動一時。只是后來年紀逐漸大了,怕眼睛真的熬壞了,便上京來尋親戚投靠,又在京中嫁了個鰥夫。后來定遠侯府得知,便請了她進府,每個月出五兩銀子,讓她教顧家的姑娘針線,平日里也指點顧家養的那些繡娘。

黃繡娘雖然如今不大做針線了,但是顧青婉還是見過她繡的魚戲蓮葉圖。薛氏的繡品和黃繡娘的比起來,倒是絲毫不相形見絀。

顧青婉有些愕然的看著薛氏,大概是臉上的表情毫不掩飾,倒是讓薛氏笑了起來:“三丫頭為何這樣看著我,可是我有何不妥?”

突然見到薛氏與平日截然相反的一面,顧青婉一時之間有些怔愣是難免的。薛氏明知道她的心思還這樣問,這算是在跟她開玩笑吧。

顧青婉嘴巴動了動,最終還是沒問出口。

真實的薛氏是什么樣子的又有什么重要的。在這深宅里生存,沒有顧老夫人和大夫人做靠山,哪個不是活的小心翼翼?就算是她親眼看到的,也多半是浮于表面。便是一向膽小怕事、又穿戴的跟散財童子一般的顧青妍,怕也是在藏拙。

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滾。

三姑娘性子直白不加掩飾,她雖然被縱容的驕橫心腸卻狠不下來,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便是僥幸活下來了,也是躲不過小孫氏暗中的冷箭。

她代替三姑娘活下來,可不想跟三姑娘遭受一樣的命運。

顧青婉想到這里,倒是輕聲笑了起來:“謝謝三嬸。”

薛氏笑了笑,卻也沒接顧青婉的話。

她們三房在定遠侯府的處境算是比較微妙的。三老爺雖然是嫡出,但是因為自小性子耿直不知變通,比起要繼承家業的長子和懂得討好的次子,自然是不得顧老夫人喜愛。再加上她和顧明義的親事是顧老太爺親自定下的,她們三房就更不得顧老夫人的看重的。

他們三房從不摻和定遠侯府的事情,就是因為類似于旁觀者的態度,這府中的彎彎繞繞,薛氏反倒看的比一般人清楚。

當年賀氏與她先后進了定遠侯府,她和顧明義雖然不是顧老夫人定下的親事,但是前頭賀氏做了顧老夫人的肉中刺。比起賀氏來,她的日子算是好過的了。

想到故去的賀氏,薛氏暗中嘆了一口氣,便聽到外頭菡萏道:“夫人,三姑娘,老太太和大夫人回來了,說是讓夫人和姑娘們一同去放生池里放生呢。”

“想是吃不到靜國寺的茶了。”薛氏輕聲念了一句,這才由白茶扶著往廂房外頭去了。

顧青婉自然是走在薛氏身邊,等出了門薛氏突然附在她耳邊低聲道:“三丫頭,你也該去你舅舅家走動了,你二舅母已經跟著你二舅舅從任上回來了,半個月前進的京。”

薛氏說的舅舅,自然是指她生母賀氏那邊的賀家。

三姑娘的生母也是出自鼎食之家,祖上也曾是勛貴,只是爵位到了三姑娘的外祖那一代便沒了。可是三姑娘的外祖賀章華卻是科舉出身,憑著自身的本事做到了二品大員,賀氏的親事便是賀章華與顧老太爺在這個時候定下來的。

可惜定下親事沒兩年,賀章華便因病去世,可賀家卻沒有沒落。蓋因三姑娘的兩個舅舅當時早已經中了進士,做了京官了。

如今顧青婉的大舅舅賀承平是正三品的按察使,而二舅舅賀承陽則是外任了許多年。薛氏說她二舅母回京,多半是因為二舅舅回京述職了。賀承陽外任那么多年,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次怕是要留京任職了。

賀老太太是在三姑娘七歲那一年過世的,她還健在的時候,三姑娘倒是每個月要在賀家小住幾日。后來賀老太太過世了,三姑娘跟賀家的關系便越來越疏遠。

坦白來講,三姑娘的兩個舅舅處于愛屋及烏的心思,對三姑娘是十分照顧的。但是舅母卻不同,她們跟自己的小姑沒有那么多深的感情,對三姑娘好,也多半是迎合賀老太太而已。

二舅母關氏性子直爽,顧青婉記得在三姑娘幼時她還是十分好相處的。后來賀老太太過世,賀承陽本來是要丁憂回祖籍的,可是當時圣上正是用人之際,是以“奪情”讓其素服治事,沒兩年又放了外任。

三姑娘的大舅舅賀承平倒是丁憂三年,除了服之后更是連跳兩級,可見今上對賀家還是十分看重的。

而三姑娘自七歲之后,便是賀家打發人來接,也不肯再去,多半是因為那件事情。那件事情對三姑娘的打擊太大,以至于顧青婉的記憶中也是十分深刻。

三姑娘的大舅母所出一子一女,嫡長女年過十九,早已經出閣了。而長子賀子銘今年十七,去歲也和大理寺卿阮家合了兩性之好。

可當初賀老太太在世的時候,曾有過想親上加親的意思。有了后娘便會有后爹,她到底是怕三姑娘在定遠侯府里受委屈,又或者是小孫氏在三姑娘的親事上做小動作,唯一的辦法便是讓三姑娘進賀家的門。

這結親的對象,自然是三姑娘的大舅母盧氏所出的嫡長子賀子銘。

可是賀老太太千算萬算,都沒算到自己竟然那么早就會辭世,也沒算到她的長媳盧氏并沒有她想象中那般喜歡三姑娘。這一點顧青婉也能夠理解,畢竟當做外甥女疼愛是一回事,當做兒媳婦娶進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說三姑娘被小孫氏縱的性子嬌蠻,確實也不適合做賀家的嫡長媳,盧氏不愿意也是人之常情。

三姑娘便是聽到了盧氏暗中跟自己身邊的嬤嬤訴苦,話語里不乏難聽的字眼。她自來以為得到賀家人的疼愛,接受不了那樣的打擊,再加上性子執拗,自此以后便再也不肯進賀家的門了。

盧氏在三姑娘心中留下了一個結,卻跟剛剛隨著賀承陽回來的關氏沒什么齷齪。小孫氏明顯是聯合了曹姨媽一起設計她,事到如今,也只能賀家出面才有說服力。

曹大人原先在的潞州外任,聽曹姨媽的意思,這曹迪的事情在潞州也是有人知曉的。只要打聽清楚了這件事情,以顧老夫人的性子,怕是不會再讓她嫁過去的。而性情直爽,又從南邊回來的關氏,無疑是最好的尋求幫助的人選。

顧青婉跟在薛氏身后走了一會兒,腳步突然就頓了一下。

薛氏向自己提起關氏已經隨著賀承陽外任回京,怕是早就看出來三姑娘是不愿意和她的大舅母盧氏有往來。

二姑娘倒是學了薛氏,平日看似默不作聲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卻是什么都看在了眼里。可是這有什么關系,三房跟她這個二房的姑娘沒有什么利害關系,二姑娘會善意的提醒自己桃枝有問題,三夫人的消息對她確實是有幫助。

顧青婉心中有了計較,自然是安定了下來。她大定了注意往顧老夫人跟前湊,倒是沒讓曹姨媽尋到跟她表現親近的機會。

好不容易熬到回了定遠侯府,在傳晚膳之前,顧青婉便借口在靜國寺里求了平安符,打發桂葉去知會顧存珂來遠香閣里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