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福

第十六章:四皇子

淑妃端坐窗前,百無聊賴的望著窗外修剪整齊的綠植,此刻她是完全放松的,去除了外人面前的偽裝,她也只是個普通女人。

齊珍掀開門簾走了進來,將手上的托盤放到桌上,輕聲開口:“娘娘,皇上特意吩咐御膳房送來的,是燉好的血燕,吩咐您趁熱喝呢。”

淑妃嗤笑一聲,單手托腮,有些嘲諷的說道:“我這樣的身子,吃再多補品都是一個樣兒,何必呢。”

齊珍不贊同的走到她面前,很是認真的說道:“娘娘怎么能如此說呢,咱們這些年不是保養的一直很好嘛,慢慢調養著,總是與常人無異的。”

淑妃也只是嘴上說說,手還是很老實的端上了血燕,嘗了一口,下意識的皺了皺眉,總覺得這些東西有一股子腥味,多少年都吃不慣。

見淑妃此刻心態平和,齊珍斟酌著開口說道:“娘娘,四皇子托奴婢來求求情呢,說是以后再不魯莽行事了,他好些日子沒見到您了,想給您請安呢。”

淑妃將手中的碗放下,有些嚴肅的說道:“你莫要為他心軟,他身上的擔子有多重,你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太過聰明了,若是我不多加約束,日后他不定會變成什么樣。”

齊珍有些羞愧,畢竟是她親自看顧著長大的,總是不自覺的會多些寵溺,“可太后跟郡主就快要回宮了,四皇子總是要跟她們多親近親近的,這樣關著也不是個事。”

淑妃的眉頭略舒展開,卻還是堅持道:“等他什么時候愿意跟三皇子服軟,什么時候再出來吧,可有那邊的消息送來?”

齊珍有些不贊同如此對待四皇子,可還是輕聲說道:“娘娘,說是太后娘娘病倒了,回程可能要略耽擱幾日。”淑妃轉過頭,嚴厲的看向齊珍。

冷冰冰的說道:“你跪下。”齊珍一驚,雖有些不解卻還是乖乖跪下,淑妃冷笑道:“我當初是怎么說的?關于那邊的消息,不論是輕重緩急都要讓我知曉,太后生病如此重要的事情,我若不問,你是不是就不打算讓我知曉了?”

齊珍慌忙搖搖頭,“奴婢只是覺得四皇子的事更重要些,更何況,得到消息的時候,太后已轉危為安。”淑妃能理解齊珍的偏袒,卻不許她日后也這樣。

“你是跟在我身邊的老人了,應該知道我的個性,不論我跟太后郡主表面上關系如何,她們都不是你可以輕慢的,若是聽不懂我的話,日后也就不用伺候我了。”

齊珍趕忙跪下磕頭,誠惶誠恐道:“娘娘饒命,日后奴婢在不拖延消息了。”淑妃冷冷的看著她,那眼神猶如帶著尖刺,直到齊珍有些搖搖欲墜,她才收回目光。

仿若漫不經心的問道:“郡主身體可有抱恙?”果然如此,娘娘心里還是最在意郡主,雖替四皇子委屈,卻不敢多言,低聲說道:“郡主只是沒有休息好,略顯憔悴,休息好了也就無礙了。”

淑妃這才滿意,“你起來吧,你愿意偏向誰,本宮不管,但你若是破壞他們姐弟間的感情,我是絕不饒你的,你該知道我的性子。”

齊珍趕忙點頭答應,“娘娘放心,奴婢自然是希望兩位小主子都好的。”

“太后那里,不論她對我做什么,你都莫要多言,我自有分寸,這世上也就只有她最在乎郡主,萬不可讓郡主傷了心。”

“娘娘,勇毅侯府的兩位少爺都去了行宮,這樣會不會用意太明顯了,奴婢擔心會有閑言閑語。”齊珍也不是完全感情用事的人。

淑妃無奈道:“我不過是想穩妥些,若要我說,勇毅侯府的小子們,那也是配不上郡主的,讓他們去接,也是讓京中這些眼尖的夫人們知道,郡主不是沒有仰仗的,她將來總是要去交際應酬的。”

“娘娘也是一片慈母之心,若是郡主能知道就好了。”齊珍這話倒是發自肺腑的,淑妃無所謂笑笑,“我對她好無需她知道感激,日后且看著吧,有我這個姨母護著,總要讓她快快活活過一輩子的。你去將四皇子喚來吧。”

齊珍一喜,只要淑妃娘娘愿意見四皇子就好。

四皇子魏啟正伏案練字,雖只有十二歲,卻一點不顯稚嫩,若是見過魏的人,肯定會發現他的眉眼與魏有幾分相像,卻又比魏多了些男兒家的硬朗。

廉親王本就與皇上是兄弟,兩人既是堂姐弟,長相相似倒也沒什么可疑的,他皺著眉頭,此刻滿臉認真,小東子站在一旁磨墨,耷拉著眼皮,似乎都要睡著了。

忽然聽見有腳步聲由遠及近,四皇子抬起頭,猜測著來人是誰,當看到齊珍姑姑,他露出大大的笑容,這才有了幾分孩子氣,連忙丟下手中的毛筆。

將要行禮的齊珍攙扶起來,“姑姑這會兒來,是母妃愿意見我了嗎?”齊珍笑著點頭。

輕聲說道:“四皇子,見到娘娘您就認個錯,娘娘這么罰你,總是有原因的,雖三皇子招惹在先,可您也不該直接動手湊人,這剛好姚貴妃被皇上禁足了,若是她沒禁足,只怕娘娘又要費神了。”

四皇子倒也不推卸責任爽快的說道:“此次,確實是我魯莽了,姑姑放心吧,我會跟母妃好好說的。”

齊珍望著這個跟自己差不多高的孩子,很是欣慰的笑了,“那就跟奴婢去見娘娘吧。”

看著兩人一同離開,小東子擦擦嘴角的口水,連忙快步跟上,淑妃那里可不是開玩笑的,他若是不小心伺候,說不得就要挨板子了。

進了內室,原本還帶著爽朗笑意的小伙子,立刻板正肅立起來,對著淑妃恭敬行禮,淑妃雖對他要求嚴格,卻也不是不關心他的。

“免禮吧,你可知你錯在何處?”淑妃對兒子向來是直言不諱,該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兒子就是要多打磨打磨才能可堪大用,女兒怎么嬌養都不過分。

魏啟本就是個聰明的孩子,偶爾脾氣有些倔,卻也不是不知變通的,他恭敬道:“兒子先動手打人,留下把柄,此為一錯,不聽母妃教誨,頂撞母妃此為二錯,日后謹記定不敢再犯。”

淑妃瞧著這小子,心里也柔軟幾分,可她也知道,只有嚴格教育,才能讓他真正的成長起來。

“你還有一錯,母妃是否跟你說過,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你大張旗鼓的與三皇子道歉,又能讓你受多大委屈?如此一來,讓你父皇覺得你知錯能改,敬愛兄長,三皇子那里也不得不寬宏大量,等貴妃禁足出來,你也好有個交代。”

四皇子也不是真的不懂事,不過是當時倔脾氣上來了,這會事情已過,他也不好死犟著,母妃可不會哄他的。

“母妃教訓的是,兒子一會就去給三哥道歉認錯,但是兒子中午想跟母妃一起用膳,不知可行?”淑妃哪里看不出兒子的小心思,倒也不妨答應,畢竟總是要給他點甜頭的。

“母妃,兒子聽說祖母跟姐姐要回來了,可需要兒子做些什么的?”四皇子并非萬事不知,相反,淑妃曾迂回了告知了他一些事,只不過,并沒有說的很直白,他不清楚所有事情,卻是記住了淑妃告訴他的,在這世上,他與姐姐是最親近的人。

或許是很小就被灌輸了這個思想,在他的心里,魏就是受盡委屈,需要他保護的親姐姐,因而,倒也不排斥她的到來。

這一點淑妃是極為滿意的,畢竟四皇子還小,淑妃也不能告訴他太多事,先讓他們姐弟培養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你不需要做什么,太后可能會對母妃不喜,連帶著也對你有所厭惡,但你要知道,她們都是你的親人,你不可與她們生份,慢慢與她們相處著,倒也不必瞞著旁人與她們親近。”

四皇子有些不解,“若是他們胡亂傳些流言,我擔心,會讓母妃陷入輿論的漩渦。”

淑妃淡淡笑著:“你擔心他們會說,皇上其實愛慕的是廉親王妃,我只不過是個替身嗎?真相如何,皇上自己知道,我比他更清楚,你與你姐姐親近,就是要告訴那些人,身正不怕影子斜,若是躲躲閃閃,那反而是心虛了。”

四皇子點頭答應著,他其實也有滿肚子的疑惑,但母妃不說,總是時機還不到的,他若現在知道太多,恐怕也不是好事,雖母妃的心思深,但四皇子知道,她絕對不會傷害他。

所有的事情,總會水落石出,又或者,自己的那個姐姐知道一些什么呢,他并不排斥魏,這宮里的人都帶著面具生活,能有個親近些的姐姐,也不是壞事。

“你莫要耽誤時間了,該去做你應該做的事了。”淑妃可不許他插科打諢,要做的事情就應該盡快做完。

四皇子倒也不拖拉,很是爽快的拉著小東子出去,小東子本來就胖,剛跑過來還沒喘勻氣,又被自家主子拉走,累的他直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