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炮灰大翻身

140.幫忙

*提示:僅放置最近瀏覽的10本書籍

:搜位置:章節目錄

《》章節目錄

“好人有好報,小伙子以后肯定能順風順水,兒女滿堂。”吳鳳嬌見曲大軍打消了買方子的主意,好聽的話整籮筐地往曲大軍身上扔。

“大娘,您這涼粉做的美味,要是您以后每天都來鎮上擺攤就好了,我肯定會每天都來吃上一碗。”曲大軍想起要幾天后才有涼粉吃,趕緊爭取一下天天吃涼粉的福利。

“不是大集市,街上的人也不多哩!我怕一天到晚賣不上十碗涼粉,還耽擱了生產隊出工。”吳鳳嬌面露難色。

曲大軍一愣。

吳鳳嬌講的,確實是事實。

六合鎮上的常住人口,也才那么幾千人。六合鎮上的大部分居民,是種田的農民,只有一小部分是在單位里上班的。

農民的手頭都不寬裕,在這個溫飽剛剛解決的年代,好多人的日常生活三餐,都是在家里搞定的。像曲大軍這樣,經常跑到攤子上吃東西的,還真屬于“敗家”的行為。

有集市的日子就不同了。那一天,六合鎮上的人流量,最少也有上萬人。

各地來趕集的村民,中午基本上都會在鎮上解決。吳鳳嬌的涼粉,能當冷飲也能飽肚,味道又好,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光顧的。

為了曲大軍的一碗涼粉,吳鳳嬌跑鎮上耽擱一天,這樣的買賣,吳鳳嬌肯定不會做。

“大娘,我們紡織廠有三百多個工人呢!我們廠子福利好,工人兜里都有幾個錢,大娘您每天中午廠門口擺個攤,生意肯定好。”曲大軍靈機一動,出了個主意。

“廠子門口能給擺攤不?”吳鳳嬌聽曲大軍這么說,有些心動,但也怕到時候會被人趕走。

吳鳳嬌活了這么大年紀,肯定不是個傻白甜。

六合鎮上好多機關單位門口,都是不允許擺攤的。要不是有老王罩著,吳鳳嬌她們在供銷大樓門口的這個攤子,也擺不起來。

林蘇蘇聽到曲大軍的建議后,心中一動。

紡織廠好啊!職工工資高福利好,至于紡織廠門口給不給擺攤的問題,林蘇蘇沒有放在心上,曲大軍既然這樣建議,肯定有把握啊!

林蘇蘇不差錢,不過,這幾天見吳鳳嬌賺了錢后,眉開眼笑的樣子,林蘇蘇心里比自己有錢還高興。

“外婆!”林蘇蘇趕緊拉了拉吳鳳嬌的衣服。

“蘇蘇,怎么了?”吳鳳嬌還以為林蘇蘇有事,趕緊低下頭,小聲地問了一句。

“外婆,曲大軍叔叔應該是廠里的干部,他讓你去紡織廠門口擺攤,應該行。”林蘇蘇在吳鳳嬌耳邊小聲說了一句。

林蘇蘇的這個小聲,其實也沒壓低聲音。

曲大軍聽到林蘇蘇說他是個“廠里的干部”,心里很是得意。

確實,曲大軍這個后勤部的主任,雖然編制不是干部,實際上,比起某些單位的普通干部來,權利也沒小到哪兒去。

“大娘,您放心,紡織廠門口,您盡管去擺攤,有人說什么話,您就說是我曲大軍叫你去的,保管沒人敢趕你們走。”曲大軍拍著胸脯打包票。

“那好,我回家收拾收拾,明天就去紡織廠門口擺攤去。”吳鳳嬌一聽,樂了。

上回趕集的時候,吳鳳嬌回家算了算賬,賺了五塊三毛錢。

這么賺錢的生意,要不是鎮上沒有集市的時候,人流量太少,吳鳳嬌都恨不得天天能來鎮上出攤。

這會兒,曲大軍提供了一個這么好的場所給她擺攤,吳鳳嬌不愿意去才怪。

“曲叔叔,好吃的東西久吃也會膩。以后,我外婆大集市的時候,還是來這里擺攤,沒有集市,就去你們廠門口擺攤,您說可以嗎?”林蘇蘇仰起小臉,問了一句。

涼粉這東西,大部分人不會像曲大軍這樣,想天天吃。

吳鳳嬌的涼粉攤子天天擺在紡織廠門口,紡織廠的工人肯定會吃膩。還不如在大集市的時候,跑到供銷大樓這邊,做一些散客的生意。

曲大軍心思一轉,已經明白了林蘇蘇的意思。

這個小姑娘,可真夠機靈的。還知道好吃的東西久吃也會膩的道理呢!

“可以可以,怎么不可以呢?對了,我到時候幫你們宣傳宣傳,我有幾個朋友是六合鎮別的單位的,他們單位的職工少,要是都來買的話,還是能賣出幾十碗的。”曲大軍高看了林蘇蘇一眼,幫起忙來,也更加不遺余力。

“啊?那可太好了,小伙子,你可真是個好人啊!”吳鳳嬌一樂,又發了一張“好人卡”給曲大軍。

就這樣,在曲大軍的幫忙下,吳鳳嬌的涼粉攤子,從五天出一次攤,變成了天天出攤。

大荒村到鎮上的拖拉機,卻不是天天都開。

吳鳳嬌每天挑著五六十斤重的擔子,帶著林蘇蘇,花上一個多小時,從大荒村走路到鎮上。

六合鎮紡織廠建在鎮郊,走路的話,到鎮上需要十幾分鐘的路程。

賣完涼粉后,吳鳳嬌和林蘇蘇兩人又去鎮上采購好做涼粉醬汁需要的材料。順便按照林蘇蘇的要求,在鎮上的街道上逛了逛,才從鎮上走回大荒村。

林蘇蘇要求在鎮上逛街,可不是她閑的慌。

一開始,林蘇蘇是奔著找鋪面去的。

已經是七月了,再過一個多月,林蘇蘇就要來鎮上上學。

蘇小喬在世的時候,林蘇蘇每天上學,都是蘇小喬騎著自行車接送的。蘇小喬接送林蘇蘇的時候,順便把大隊長家的吳小敏也一塊兒接送了。

蘇小喬不在了,林蘇蘇以后要自己走路上學,還真有些耗時間。

林蘇蘇原本打算好了,就算沒有出售的鋪面,租上一間也好啊!吳鳳嬌在鎮上賣點小吃,林蘇蘇在鎮上上學,她們祖孫倆不用回大荒村,也能維持生活。

可惜,轉了幾天后,不要說出售的鋪面,就連往外租的鋪面,林蘇蘇也沒找到一間。

轉了幾天后,林蘇蘇才醒悟過來,她這是犯傻了。

這個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還沒有吹到六合鎮這么偏僻的小鎮上來呢!臨街的私人店鋪,前些年政策不允許,全都關掉了。

小提示: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上一頁,您還可以

1、本站會員登錄后,將免費體會到最順暢的閱讀方式[最少廣告]。

2、注冊本站會員,將《》加入書架,可以通過書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