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記

170章 年糕宴

莊子上的流言越傳越多,越傳越烈,就像那烈火烹油一般,不但沒有下去,反而不住的蔓延著。

可再如何日子該過還是得過。

日子已經到了臘月二十五,鋪子歇業了,蕓娘給王大娘和巧花嬸子結了工錢,一人又送了五斤肉和兩斤的糕點,又多給了五十文錢,讓二人回家過年,言說來年的正月初十,鋪子開業,讓她們到時再來。

二人歡喜的謝過,有這些能過個肥年了,對于趙家,對于蕓娘,她們是感激的。

趙家人心里雖然不舒服,可需要買的也都買齊了,接著就收拾起了衛生,該洗的洗,該曬的曬,屋子里外都收拾了一遍。

過年就應該有個新氣象,不管如何,不能過一個邋遢的年。

趙春生也給李家送去了一些年禮。

流言的事,李家并沒有在意,相反還送了一份禮過來,說明他們對于趙家,趙春蘭的看重。

秦氏心里很感動,給閨女找個這樣的婆家,她放心。

趙氏心里也有些陰靄,她對現在的日子還是比較滿意的,并沒有想著再去嫁人,只想著好好做鋪子的生意,把日子過的紅火,等過兩年給蕓娘找門好親事,好好把閨女嫁出去。她就放心了。

可現在滿莊子這樣的流言,讓她不好受,覺得有些對不住妹子。因為自己的事,耽誤了妹子。她覺得自己確實命不好,現在每天除了家里和鋪子外壓根就不出現在莊子里,不想讓人茶葉飯后再議論她。

蕓娘雖然知道這些,可一時半會還真沒什么頭緒,她不可能就這樣給娘找個人嫁了,也不可能去堵住莊子里那些人的嘴。人說見人見智,她相信不管是誰傳這樣的話出來,總有他的目的。尾巴總有一天要露出來,到那時間她自然就會明白。

貼了對子。敬了門神,年就來到了。

趙家壓下了心里的不快,一個個露出了笑顏,開始準備起了年飯。

今年和往年比,日子更好,做的菜也更多了。

三十的晌午,蕓娘做了不少年糕來吃。

甜的做了黃米面年糕、八寶年糕、夾心年糕、紅糖年糕、桂花糖年糕。

這甜里的八寶年糕樣子算是最好看的。

清早的時間,蕓娘已經洗干凈了很多的糯米。放在水里浸泡起來。這個要泡足差不多兩個時辰才行。

泡好后把糯米放蒸鍋內蒸熟。

然后她和趙氏,趙春蘭幾人一起把蒸熟的糯米搗成了泥。

這邊月季已經把冬瓜洗了干凈,按蕓娘的要求去了皮和里面的瓤,然后切了條。

“大姐,弄完了,接著做什么呀。”

月季喊著蕓娘。

蕓娘又讓她拿了一個大碗,大碗內放入了白糖、火麻仁、青梅肉、葡萄干、桃鋪、冬瓜條和蓮蓉一起攪拌均勻,然后做成餡。

等蕓娘拌好了餡,這邊糯米也搗好了,蕓娘拿過一個方盤。在方盤的內側抹了一層豬肉,邊抹邊告訴著眾人如何抹,如何做。

抹好了豬油。蕓娘往里面鋪上了糯米泥,這個糯米泥大概一厘米厚,接著往上面鋪拌好的餡,如此反復三次,便成了厚厚的、高高的糯米泥層。

把這個放入蒸鍋蒸熟,到時間切成小塊即可。

八寶的年糕看上去白面的底層,中間則是多彩的,黃的、綠的、紅的,很是好看。

別的和這個做法也差不多。只是餡不同而已。

咸的做了脆炸年糕和長壽年糕、雞柳年糕。

說起來這雞柳年糕,要把新鮮的雞肉洗干凈。然后切成小條,放進碗內。蕓娘加入了料酒,白糖,油,干粉,醬油和蛋清攪拌均勻,腌制了一刻鐘,這樣就成了雞柳。

蕓娘又把蒸好的純糯米年糕切成了小條,把青豌豆洗干凈,瀝干了水分。

鍋內放了油,待油燒熱,蕓娘把雞柳放進去炸,快速的炸一下,等雞肉變了顏色,要趕緊撈出來,不用等雞肉成金黃色,那樣雞肉會太老,吃起來很牙磣。

蕓娘又把鍋內放了一些清水,等水燒開后,放進去了一點雞湯,醬油,然后放入了雞柳和年糕進去,大火煮個幾分鐘。

蕓娘看了看鍋內的年糕條已經變軟,她把豌豆倒了進去,煮了幾分鐘,鍋內飄出了香氣,蕓娘又加入了一些辣椒油,用水勾芡,撒了一些熟芝麻上去,就可出鍋了。

這道菜年糕酥軟,雞柳鮮嫩可口,配合起來味道絕妙,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青年人都可以吃,算是不錯。

長壽年糕做起來也不麻煩。

排骨清洗干凈,剁成稍微大一點的塊,然后蕓娘用刀拍了數下排骨,這樣排骨會松軟,容易熟,也更容易入味。

排骨內加入了醬油,鹽,料酒腌制一刻鐘,年糕則也切成條,只不過這個條比雞柳那道菜的條要大些。

鍋內的油燒熱后,蕓娘下了蔥花和蒜末進去炒香,然后又放入了大料、花椒、桂皮超出香味以后把排骨放進去。

排骨炒變了顏色,蕓娘又把燒好的開水倒了進去。

“月季,火不用太大了。撤掉兩根柴火吧。”

蕓娘喊著月季,這燒火就是這點不好,火候不好掌握,一會要添柴火,一會又要減柴火,幸好月季現在燒火的技術已經非常純熟,蕓娘說要什么火,她都能弄,比蕓娘自己動手更方便,更合心意。

月季聽話的撤出兩根柴火到另外一個爐子上,那口爐子上做的是菠菜肉絲年糕湯。

湯的底料用的是雞湯,年糕和菠菜比較清淡,這樣燉出來,讓人喝著就不會有油膩的感覺。在滿是油水的年下,喝著倒也不錯。

那邊排骨已經燉了差不多兩刻鐘了,蕓娘把年糕下了進去,然后放了鹽,白糖,胡椒粉,醬油等調味,這樣再燉上個一刻鐘,到時間撒上香菜、香油便可出鍋,吃起來又香又糯。

蕓娘又炒了幾個菜,蒸了肉,一家人便坐在了飯桌上。

看著一桌子香噴噴的菜肴,又看看一家人,秦氏有些感嘆。

“姥姥,今個是三十,您是咱們家最長的,說幾句吧。”

蕓娘仰著笑臉,一年辛苦到頭來為了什么,不就是圖個合家團圓,在一起吃個飯,各自身體都好好的,心情都愉快嗎。

“中,中,那我就說幾句。”

秦氏端起了面前的水酒杯子,看了看桌子的眾人道:“這一眨眼又是一年了,過的真快啊,這一年春蘭回來,栓子上了私塾,咱們家蓋了新鋪子,生意也越做越好,日子也越過越好,你們都好好的,都孝順,我這心里是真高興啊。別提多得勁了,只可惜你們爹去的早,沒趕上這好日子……”

秦氏說到這里紅了眼眶,急忙拿袖子擦了擦。

“娘,今個過年,高興呢,要是我爹知道了,肯定也替咱們高興,您就別難受了。”

趙春蘭急忙勸著。

“不難受,不難受,我是高興的。我相信咱們會越過越好的,娘希望你們每個人都好,都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秦氏也不會說什么文縐縐的話,話雖平實,卻代表著她對兒孫的祝福,說完一仰頭把杯子里的水酒喝了下去。

“好了,好了,姥姥說完了,咱們都好好的,也祝姥姥身體健康,家里都美美的,趕緊吃菜吧,嘗嘗我今個做的年糕咋樣。”

蕓娘急忙勸大家動了筷子。主要是怕秦氏再難受。

“噯。噯,吃菜。”

秦氏也收住了激動的心情,開始吃了起來。

“大姐,這個好吃。這個也好吃。”

栓子很喜歡吃年糕,吃口甜的,再吃口咸的,吃的不亦樂乎,他最喜歡八寶年糕和雞柳年糕。

“少吃點,你別吃多了,這東西吃多了不消化,我之所以晌午做,沒晚上做,就是怕晚上消化不了。”

蕓娘看栓子吃的高興,她也高興,不過還是勸了一句。

年糕是糯米做的,這東西吃多了確實不容易消化。

“沒事,大姐不是做了個那個助消化的茶嗎,吃完喝點再出去跑一會就好了。”

栓子說著,不住的往嘴里塞著年糕,現在日子不比以前,以前他不會這樣放開了吃,怕家里人不夠吃,可現在不用,他想吃多少都沒事。

“你這個家伙。”

蕓娘摸了摸栓子的頭,這一年栓子可是沒少長個,身子也結實了不少,比起自己剛見他的時間,可是強了太多。

“吃吧,吃吧,這么香,我也忍不住,一會兒吃完都喝點茶。”

秦氏滿臉的笑容,看著兒孫吃的好,她是最滿足的。

蕓娘好笑,這是有了自己做的那個助消化的茶,他們就可以不用忌口了啊,個個都使勁的吃。

吃過了飯,眾人把桌子都收拾干凈,又在灶屋里忙活了一會,都去了堂屋。

即便是助消化,茶也不易吃飯后立馬就喝,差不多要過半個小時再喝才好。

一人一杯茶水,其實這個茶并不難,蕓娘只是加進去了一些助消化的東西,如干的山楂干,陳皮和雞內金、另外她添了一樣助消化的藥材,參合在了一起,做成了茶。

這些東西都不是珍貴之物,卻能有助人消化,喝起來酸酸甜甜,有一點點的苦味,算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