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緣

第十三章、成反例

這款錦緞的價格,比之尋常的錦緞料子,還要貴出五六倍。

而那些價格便宜的錦緞,還是很容易找出來銀灰、淺灰、深灰這類灰色系的料子的。

況且,哪怕是和這種銀灰色料子同款的,也是色彩鮮亮的錦緞料子,更容易售賣出去。

之前,這家布莊在進這款料子時,本就存了試水的心思。

但最終,售賣的效果并不好。

好在,布莊里與之同款的其余顏色進得不多,早前便已賣了出去。

只留下這款銀灰色的料子,無人問津。

此事也并非沒有原因。

春華城里的布莊,主營的便是批發業務。

零售的話,價格并不比外面的布衣店賣得便宜。

布莊作為供貨商一方,優先要考慮的,自然還是如秦氏布衣店這類體量大的客戶的需求。

而諸如秦氏布衣店這樣的零售店鋪,則會優先考慮成本問題。

便宜的灰色錦緞料子,比之那種貴的錦緞料子看上去還要有光澤,還要顯得“貴氣”。

自然,那兩匹價格更貴的銀灰色錦緞,也就無人問津了。

其實,識貨的人自然看得出來,秦云選擇的銀灰色料子,比之尋常價位的灰色錦緞要好。

但一來,春華城交通不便,貨品不好運輸,人們的見識也就有限。

二來,即便有經驗豐富的老練人看了出來,他們卻更會揣摩人的心理。

即便是如王爺那等身份的人物,挑選東西時,也會不能免俗地看重外表。

再者,身為王爺,他又不可能對布料的好壞多上心。

最重要的一點是,春華縣城小得很。

那些店家,大都派人打聽過了。

據說,那位王爺是嫌棄客棧的被子“又薄又脆”,這話的意思,不就是說望春樓的被子不夠結實的意思嗎?

許多造價便宜的料子,都比造價貴的料子還要結實。

只是造價貴的料子,用著更為舒適而已。

當然,如果有些料子造價貴,用著也不舒適,卻依然有人趨之若鶩,那一定是有人錢多沒地方花,此處不作討論。

而那位安樂王爺,就恰好沒有舒適方面的要求,只是需要“結實的被子”。

所以,其他店家在選擇錦緞料子時,都很有默契地選擇了一種顏色好看,價位卻不貴的錦緞料子。

這也是各家布莊存貨最多的那一種。

這種料子不僅用著舒適,還比貴的料子結實。

再加上各家都是挑選了自認為好看的顏色,簡直沒有比這種料子更好的選擇了。

而秦云選擇的銀灰料子,顏色暗淡,質地不夠結實,價位又高。

自然沒人能夠選中,也就“便宜了她”。

縣衙院子里的眾店家拿到被子之后,那當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往布料面上繡龍紋和旁的圖案的;

有往布料面上繡金線、銀線,釘珠子的;

有在布料邊角上縫流蘇的;

有選擇保持布料原樣,在縫線上下功夫的……

院中發生的一幕,讓秦云的鑒別術都提升了些許。

當下,她也不再耽擱。

展開布匹,拿過剪刀,不用尺子測量,更不用劃線,便沿著自己看好的布料位置,裁剪下去……

秦云是縣衙院子里唯一一個沒有幫工的裁縫,加之又年紀輕輕。

所以,即便到了邊角位置。

她的一舉一動,依然十分引人注目。

比如,此刻就有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遙遙指了下秦云。

隨即又轉過身去,開始指點身旁的幾名學徒。

“你們瞧瞧,像她那種就是很不專業的成衣匠,裁剪布料都不用木尺,不量尺寸,也不劃線。

“像她那種做法,不僅剪出來的布料邊角不整齊,而且做出來的被面和被套,尺寸也絕對不會合適。

“你們可不要向她學習,年紀輕輕的,不好好努力不說,還偷奸耍滑,態度上就輸了。

“不過嘛,咱們也不能要求太高,那個小姑娘其實就是沒有師承,沒師傅教,還直接上手的典型例子。

“看你們多幸運,不需要同她那樣……”

此人仗著距離秦云很遠,所以直接拿她當反例,來教育身邊的幾個學徒。

聽完中年裁縫的話,學徒和幫工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周遭別家的裁縫們聽了。

有人點頭,直接拿出和中年裁縫差不多的觀點,教導自己手底下的學徒們。

亦有人搖搖頭,以示對秦云舉動的不認同。

而后也拿她舉例,隨后再本人親自操刀,指導手底下的學徒。

只是其余人都沒有像中年裁縫那般,表現得那么明目張膽而已。

他們更多的是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卻又拿秦云為反例,降低聲音,明確地告訴學徒們一定不要效仿她。

不巧的是,李二旦恰好就站在那中年裁縫附近,也聽到了附近的許多聲音。

聽到那裁縫的話,他本想罵那人多管閑事。

人家秦店主愛怎么著剪,那是人家的自由,他一陌生人嗶嗶個什么勁兒,還拿秦云當反例。

但轉念一想,他又覺著這些裁縫都是衙門請來幫縣令辦事的,自己不能開罪。

即便要得罪,那也得過了明日再說。

所以,他便去找吳鐵蘭,說了秦云被那邊好多老裁縫,當作反例教育學徒的事。

吳鐵蘭一聽,心里很不是滋味。

難道秦云是怕自己沒面子,才打算裝模作樣地做一件被面和被套應付了事?

但她又覺得秦云不是那種人。

可李二旦所說的,她又不能不當回事。

所以,吳鐵蘭便親自尋到了秦云跟前。

桌案前,秦云正在飛針走線。

大片銀灰色錦緞上,布滿了規則的白色波紋。

那圖案看著不像是后天縫在布上的,倒像是原本就有的。

色澤暗淡的錦緞,在圖案加持下,變得亮白了許多。

秦云行云流水的動作,更是極具美感。

“小云”二字剛剛脫口而出,吳鐵蘭不自覺就收了聲。

布料剛從布莊運回來,還不到一刻鐘的功夫。

眼前的大片錦緞上,卻已有一大半被繡上了波紋。

饒是吳鐵蘭這個外行,也看得出來這些紋路無論是從弧度,還是半徑來看,都是十分規整的。

可見秦云的手藝,非同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