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一家,反派弟弟忙開荒

第509章 準備回京

“文大夫,你來了。”丫鬟給文俊打開簾子,讓文俊進去。

文俊站在門口猶豫了一瞬,還是抬腳進了夏蘭心的房間。

自從在家養傷,夏蘭心便換回了裙裝,沒了之前的英氣,倒是多了幾分女子的溫婉之氣,可到底是上過戰場的人,殺伐果斷的氣勢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

文俊將食盒在她面前桌上放下,道:“這是我們圍爐時烤的紅薯和土豆,送來給你嘗嘗,還是熱的。”

夏蘭心在食盒打開時就聞到了紅薯香甜的味道,她知道,這是文昌伯帶來的新糧,能果腹,對他們北境來說,這是能救命的糧食。

還有那土豆,她也吃過,很好吃,無論是做主食還是做菜,都好吃,也是文昌伯帶來的。

夏蘭心很敬重文昌伯。

文俊又問了她的傷勢,夏蘭心都一一應了,只是漸漸地,兩人之間的氣氛便尷尬了下來。

文俊有心緩和,卻不知該和姑娘家聊什么,文修易耳提命面的那些東西早在見到夏蘭心的時候就忘得一干二凈了。

沉默了半響過后,文俊下意識的想逃避。

“那我回去了。”文俊起身告辭。

這次,夏蘭心不再讓他就這么走了,在文俊轉身之后,夏蘭心直接開口道:“文俊,今日既然來了,便將話說清楚吧。”

文俊腳步一頓,丫鬟看了看他們,默默地退了出去,守在了門口,但是那耳朵卻一直朝著屋里。

文俊是慌的,他當然知道夏蘭心的意思,只是,他,好似有些說不出口。

夏蘭心本就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也就是喜歡文俊,擔心她嫌棄自己粗魯才萬般克制,可現在,她不想克制了,有些話早些說明白,對誰都好。

“我是個武將,不懂女子的溫情小意,直來直往慣了,所以之前才會貿然說出要與你成親的話,可我也不是開玩笑,可你并無意,我便也不再糾纏,只是這些日子,你的舉動屬實有些讓我看不明白了,你既拒絕,又何必對我這么好?”

“我……”文俊轉身看著她,饒是平日里多精明的一個人此時也變的嘴笨起來。

似想到什么,夏蘭心咬咬牙,直接道:“你若覺得是因為替我治傷之事想要為我的名節負責,那我現在便與你說,我沒將這事放在心上,而且我們武將不講究這些小節,況且,大夫面前不分男女,這道理你應該比我更懂。”

文俊無奈的嘆了口氣,知道自己今天是躲不掉了,咬咬牙,那四個字脫口而出:“我喜歡你。”

說出來之后,好似也沒有那么難,文俊輕輕一笑,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看夏蘭心的眼神也柔和了不少。

額……

屋內瞬間安靜,夏蘭心震驚的看著他,連反應都忘了。

同樣震驚的還有守在屋外的兩個丫鬟,兩人幾乎是瞬間睜大了眼睛,接著就是替她們將軍高興,兩人在門口幾乎蹦了起來。

文瑤后來聽她們跟自己描述當時文大夫表白時的情況時,整個人也是目瞪口呆的。

直男不可怕,可這種催不及防的打直球才是最為致命的,她大哥,簡直就是高手。

別人表白都又是花又是蛋糕又是禮物的,她哥,幾塊土豆一個地瓜。

如今郎有情妾有意,兩人也不再藏著掖著,比起從前的文大夫,如今那叫一個大轉變,一改往日里的沉默寡言人設,又是陪著逛街,又是送禮,又是親自下廚的。

就連府上的下人都覺得最近將軍府的氣氛不太對勁,特別是文大夫和大小姐。

搞得文修易現在見到永昌侯都有些心虛,畢竟自家的豬,要拱人家的大白菜,他也是有女兒的人,能感同身受。

兩人捅破了那層窗戶紙,相處起來自然就要容易輕松許多了。

文瑤又愛帶著李逸和自家大哥湊一塊,所以當看到文俊拿著醫書教夏蘭心認種藥材,那柔情蜜意的模樣,文瑤覺得自己牙都要被酸掉了。

“嘖嘖嘖,這戀愛的酸臭味。”文瑤小聲和李逸吐槽。

李逸沒聽過這個詞,但從文瑤的反應里能大概猜出來是什么意思,看了看文俊和夏蘭心。

戀愛么?好像這個詞也不錯。

想到父王來信上提起的事,李逸開口問道:“還有兩月就要過年了,父王問我們年前回不回去。”

文瑤一愣,他們來北境都這么久了啊。

“回啊,干嘛不回,我們還得回村里呢,一會爹回來就跟他商量商量,咱們也該回去了。”文瑤道。

李逸倒是無所謂呆在那,只是……

“那這邊咋辦?這才剛剛開始,走得掉嗎?”

畢竟這邊山參也沒種下去,新糧也沒種下去,百姓倒是按照文修易的方法已經開始給土地漚肥改良了,他們此行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北境的境況,如今還沒成功,怕是回去不好交差。

文瑤干脆轉過身面對著他,說道:“無論是新糧也好,山參的種植也好,都不是一年兩年能看到成效的,難不成一天看不到結果,我們就得待在北境一天不回去嗎?

要這樣的話,那往后我爹要推廣一個地方的新糧,就得在哪等著新糧長出來,再看看產量不成?那多累啊。”

“那?”

文瑤嘿嘿的笑了笑:“你以為我爹為什么教那么多學生。”

這次他們來北境,不光是他們,還帶了幾個從云霧鎮就跟著文修易一直種植新糧的學生,說是學生,其實原來都是莊家漢子,只不過在種地上更有覺悟,文修易借著搜羅人才的機會,直接全收了當學生。

文修易說,這樣的人,就相當于他們以前農科院的那些人才,只要好好指引,潛力無限。

畢竟糧食的改進,是一場長久戰,需要無數人的辛勤耕耘,才能一步一步前進。

而這次帶來的這些人,就是文修易準備留給北境的,這是來北境之前文修易就和他們說好了的,他還得回去繼續研究他的稻子,北境的氣候根本就不利于他的研究,還是得回云霧鎮。

所以,從一開始,文修易就沒打算在北境長待。

至于他的這幾個學生在北境的這幾年,家里人怎么辦,文修易也給了足夠的銀錢補貼,足夠他們的家人生活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