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171章,原子核學、合金材料

字:大中小177.第171章,原子核學合金材料夜間模式→177.第171章,原子核學合金材料:,,,,,,,,,,

第171章,原子核學合金材料

林志武?某科研機構的項目負責人?

好家伙,陳國華幾乎可以斷定,他母親口中的林志武,就是他們振華研究所的那個林志武。

由于振華研究所是保密單位,陳國華自己肯定不會泄露里面的事兒。

而陳家人也就知道陳國華是在振華研究所這個單位上班,可更多的消息,就不知道了。

基于陳恭祿的關系,一家人都十分清楚明白部隊保密條例。

所以,在家里聊天吃飯的時候,很少會聊到關于自己單位的一些機密,甚至都很少聊單位里面的事兒。

即便是八卦,也很少聊。

當然了,胡萍姑不一樣,她是街道辦的,就是聊八卦的單位。

因此,平日里,大家都是從她口中得知京城大大小小的事兒。

比如最近這段時間京城缺糧,從外地調集了很多糧食進來。

以及附近街道不少人回了一趟郊區的老家之后,都紛紛注意到了不少事兒。

那就是農村那邊,缺糧更加嚴重。

聽說是不太好,更具體的事兒,就不好展開來說了。

盡管如此,整個京城的大小事兒,家里人還是很清楚的。

“你怎么這么不注意啊?沒嗆著吧?”

云婉裳關心地說道,陳小月已經幫她大哥拍打后背了,于沫離大著肚子,不太方便幫他。

陳國華連連罷手,示意老二不用幫忙了。

不過,此時的陳小梅已經拿來了拖把,準備清掃一下地面的水。

“小梅,我來吧。”陳國華上前接過了拖把,一邊拖地一邊說道:

“娘,您剛才說的林志武這個人,我好像在哪里聽說過,要不您再詳細介紹一下?”

此話一出,胡萍姑都忍不住笑道:

“國華,娘這是給你七姐介紹對象呢,可不是幫你找朋友.”

陳梨捧腹大笑之余,也跟著補刀,“哈哈,弟弟,要不到時候伱跟我一起去相親吧,幫我把把關.”

“如果成了,那以后他不僅是你姐夫,更是你朋友”

噗嗤!

她這句話,頓時惹得于沫離、陳小月她們大笑不已,卻是讓陳恭祿和云婉裳老兩口臉黑如墨。

后者更是拿起筷子,就要去打她,卻被陳梨靈敏地躲開了。

對于他七姐的這個提議,陳國華覺得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他也只是想去看看,這個林志武到底是不是他們振華研究所的那個林志武。

雖說他已經蠻肯定了,但沒有見著人,還是無法確定下來。

“娘,您有那人的照片么?”

云婉裳聞言直搖頭,表示沒有照片,因為介紹人說了,那人是在保密單位上班,照片不能往外拿。

陳國華聞言,不由在心里直呼好家伙,真的是會裝啊。

他一個研究所的主任,也沒有說照片不能夠往外傳遞,雖說也沒人要他的照片。

但對方只是一個小小的項目負責人罷了,居然還有這樣的規定?

真是活久見了。

不過明天就是清明節了,所以想要相親的話,只能是下周末了。

關于相親這件事,由于陳國華有很大的興趣,導致于沫離她們也都很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

只不過,陳國華自然是不會說出來的。

轉過天,陳國華在家跟陳恭祿拜了拜祖宗牌位,然后就離開了翠胡同。

其實,按照南方人的習慣,清明節必須回老家祭祖。

甚至是從不同地方遷移過來之后的旁支后代,也必須回到原來祖地進行祭拜先祖。

畢竟南方那邊的宗祠文化,是非常盛行的。

整個五六十年代,就有不少從南洋等地返回內地祭祖的華僑,他們這群人也是僑匯券的主力消費者。

在今年的糧食份額降低政策當中,其實就有人曾經提議,削減火車、客輪、飛機等糧食供應。

但被伍先生否決了。

只因為這些地方的糧食消耗,并不算很多。

畢竟對比全國來說,火車等全年消耗的糧食,也就是幾千萬斤罷了。

而一個京城,一年就需要消耗三十億斤糧食。

僅需京城這邊減掉部分糧食的份額,都夠火車、客輪等交通運輸的消耗了。

所以沒必要。

但是從這里也可以看得出來,即便是五六十年代,從海外回到內地尋根問祖的華僑,還是非常多的。

可,南方的宗祠文化再發達都好,現如今的陳家可是在京城扎根了。

在京城四周又沒有屬于陳家的墳墓,所以在家里搞一個祖宗牌位祭拜一下就可以了。

不過,陳國華還是需要帶著陳小月她們三小只回一趟馬家墳,畢竟還是需要祭拜一下陳嘉良和陳揚氏的。

說是來馬家墳這邊祭拜,但其實就是來踏青的。

這一次,閆守春開車,陳援朝就沒有跟著一起過來了。

只因為邱宗岳說了,不能再讓陳國華開車了。

后者自己開車的話,盡管技術好,但沒有閆守春在旁邊,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簡單來說,就是離子源出現之后,上面更加重視陳國華了。

或許以前大家都知道陳國華很牛逼,但現在他居然能夠拿出來離子源這樣的技術,那意義就更加不同了。

不管是離子源還是離子加速器,或者是中性質譜儀等設備,這些設備稍微改裝一下,那就是研發蘑菇蛋需要用到的設備了。

原時空的歷史上,內地是在一九六三年五月份才設計研制成功第一臺離子源。

后面才建成了第一臺三十兆電子伏電子直線加速器。

直到有了這些設備之后,蘑菇蛋的研制工作,這才上了快車道。

因此,從這里也不難看出,蘑菇蛋的研制,確實是很困難。

關于蘑菇蛋的研制工作,首先必須得知道什么地方有鈾礦,其次是如何開采鈾礦。

所以這就涉及到了大規模的機器設備,否則根本沒辦法開采。

其三,開采出來之后,還得知道如何去進行提煉鈾礦。

提煉出來之后還需要面臨更大的困難,那就是鈾礦里面最主要的還是鈾238。

眾所周知,鈾238是沒什么用處的,搞蘑菇蛋需要用到的是鈾235。

從鈾238到鈾235的這個提純技術,是非常困難的。

這里面涉及到了更多的技術和設備。

所以整個蘑菇蛋的科研團隊,并不僅僅要把眾多儀器設備給研制出來,然后還要有其他技術和設備才行。

如果沒有爆炸學,沒有原子核學等技術的話,即便有鈾235,那也是白搭。

之前陳國華就聽趙忠堯說過了,在五十年代中期的時候,內地這邊從北方訂購了一座原子反應堆,還有兩臺回旋加速器,以及若干儀器設備等等。

同時還派遣了不少技術骨干和青年學生前往莫斯科學習。

即便如此,從五十年代初開始,到現在的一九六零年,內地的蘑菇蛋,也是遙遙無期。

去年的赫魯為什么會那么說,內地造不出來蘑菇蛋呢?

要知道,一五計劃里面的很多重點建設工程、科研項目,就是赫魯這個家伙提議并且決定下來的。

人家赫魯這個人,從來都是利益之上,才不會管什么其他玩意兒的。

所以,五五年、五六年那會兒,賣給內地的原子反應堆等設備,其實不過是人家不要的廢銅爛鐵,高價出售罷了。

可即便是高價出售,內地也拿回來好幾年了,不也沒有什么進展嗎?

截止四月份,北方的工程師們,都還沒離開京城的。

所以,赫魯這個家伙,當然是非常清楚內地的蘑菇蛋研發情況到底怎么樣了。

在沒有爆炸學、原子核學等技術知識的情況下,想要搞出蘑菇蛋?

想屁吃呢!

基于此,邱宗岳也好,伍先生也罷,都希望陳國華這邊能夠給予蘑菇蛋研發團隊這邊,有更好的幫助。

因此,閆守春的任務就非常重要了。

他除了開車之外,還得保護好陳國華的安全。

必要情況下,他可以犧牲,但陳國華不能受傷。

按理說,這樣的情況下,陳國華就不應該前往馬家墳掃墓才對。

可振華研究所成立之前,陳國華跟伍先生就有言在先了。

能做到讓閆守春幫忙開車前往馬家墳,已經是陳國華最大的讓步了。

汽車出現在馬家墳這邊,村民們即便看到過很多次了,但每次看見汽車,還是忍不住多瞅幾眼。

村里的那些小屁孩,一點都不怕死,全都跟在越野車后面追著跑。

搞得閆守春都有些緊張了起來。

到家之后,汽車停靠在老陳家門口,韓友根等村民們,很快就圍了上來。

“國華,你們回來掃墓呢?這位同志是?”

明知故問的郭繼勝等人,看似打量著陳國華四兄妹,實際上是在盯著閆守春。

后者身上的軍人氣質,簡直不要太明顯。

反正村民們都不太敢靠近,就連看閆守春,也是偷偷摸摸地看。

這鬼鬼祟祟的樣子,令陳國華、于沫離、陳小月他們都好笑不已。

“嗯,回來掃墓。”

黃世同、錢冬生、小華佗等村民也陸陸續續過來了,一時間,沉寂了許久的老陳家門口,再次變得熱鬧無比。

跟陳國華有過矛盾的陳二麻子、陳嘉震一家等,他們就不敢靠近了。

特別是這一次,陳國華居然還帶來了閆守春,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路數。

所以,除了更加恭敬地對待陳國華四兄妹之外,就只剩下好奇了。

只不過,陳國華可不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茉莉,你就歇著別動,要不然你就在門口散散步,別忙活了,我們來就可以了.”

于沫離還想干活,被陳國華給制止了。

閆守春也表示,讓領導和夫人坐著就好,他來就可以了。

可陳國華才不會讓閆守春干這些事兒呢。

但,他還是拗不過人家閆守春,只能看著對方賣力地打掃衛生。

陳小月她們三小只也十分勤快,畢竟快一個月沒回來了,家里又積攢了不少灰塵。

門口的村民們,聽到閆守春對陳國華和于沫離的稱呼,全都傻眼了。

旋即便議論紛紛了起來。

好家伙,主任?夫人?

霎時間,黃世同等村民都不淡定了,可再怎么議論,人家陳國華不吱聲的話,他們也不會得出什么結論的。

搞好衛生之后,陳國華他們就拿著祭品,直接出發前往墓地那邊了。

直到今天,陳嘉良的墓地,也只是衣冠冢。

門頭溝那邊塌方掉的那片礦區,已經沒人再去開發了。

畢竟邪門得很,誰不怕步入后塵啊?

在技術設備都還不是很好的時候,貿貿然繼續開發,只怕會更慘。

所以,截至目前,也依然沒有找到陳嘉良他們的尸骨。

時間都過去兩年多了,估計也都成了白骨。

掃墓、祭拜、鞭炮等流程走完之后,陳國華他們這才回去了。

不過,他們回去的時候,走得可慢了,主要是想看看這春天的風景。

四周的菜地已經重新播種了,嫩芽也冒了出來。

遠處的風景更加美麗,風吹過來的時候,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味。

那是植物的芬芳。

掃墓踏青回來之后,在家吃過午飯,陳國華他們這才回了城里。

他們是回去了,可黃世同他們的好奇心也跟著被帶走了。

閆守春作為司機,開著車回了一趟馬家墳,加上那一句主任和夫人。

這下徹底石錘了:陳國華不是司機,那輛車就是單位給他的配車。

而且是當上了主任,具體是什么單位的主任,那就不知道了。

反正這個官兒,不小!

一般的主任,哪有配車啊?

比如南鑼鼓巷街道辦的謝小芳主任,比如王府井街道辦的王春梅主任等等。

這些主任有車嗎?

別說她們級別低啊,她們的級別可不低呢,那可是處級領導。

清明節過后,這一天,振華研究所,外面來了不少汽車。

薛晉權、章濟川、錢元興他們都瞅了好幾眼:又運來什么東西啊?

最近這段時間,研究所的變化,簡直讓他們應接不暇。

先是原子所的百多位研究員全都來了,接著是整個研究所的保衛科直接擴充到了連級單位。

真的是讓人瞠目結舌啊。

現在又來了不少汽車,大家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不過,振華研究所還是很大的,目前依然還有不少空房子,所以再來這么多汽車,也沒關系。

而且稍微掃一眼,就知道這些汽車里面坐著的不是研究員或者大學生,而是物資。

準確來說,是書本。

陳國華準備在研究所內建一個小型的圖書閱覽室,里面就只存放學術書籍、論文等等。

其他娛樂層面的書,一概沒有。

除此之外,還需要有大量的桌椅,方便大家閱讀的時候,有位置坐著。

了兩天時間,搞掂了閱覽室之后,陳國華就把蔣卻民、趙孟引、郭浩然、束星北等一百五十位準大學畢業生全部聚集了起來。

“大家好,你們來到我們振華研究所也快一個月的時間了,之前我答應過你們,要替你們解決論文的事兒,現在我將兌現自己的承諾.”

“在我身后的這間房,是我給你們準備,或者說給我們研究所準備的閱覽室”

“里面包含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歷史等層面的書籍,還有最新刊發的期刊論文等等”

“你們都可以從這個閱覽室里面找到你們想要的參考書”

“或許你們之前也聽說過了,我給薛晉權他們這些北大同學做過一次論文輔助工作,給了他們很多論文題目和對應的參考書籍.”

“沒錯,你們這一次也可以享受到這樣的好處,并且我還承諾你們,在你們確認完成論文之后,我可以給你們一次機會,由我來給你們審閱論文”

審閱一百五十位學生的論文,這個工作量可不小。

當然了,本科畢業生的論文,一般來說就是一萬字左右,不會很多。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一百五十萬字啊,光是聽一聽就知道這工作量有多大了。

蔣卻民他們一聽,頓時歡呼了起來。

他們能夠感受到來自陳國華那滿滿的愛和關心,而且還真是說到做到呢。

更別說,陳國華還幫助他們審閱論文,盡管只是一次的機會,但也足夠讓大家開心了。

在振華研究所待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可不會不知道,陳國華不僅僅是科研高手,論文也是強中手啊。

通過跟薛晉權、章濟川他們這些北大學生的友好交流,蔣卻民他們也了解到了陳國華到底發表了多少論文。

雖說吧,數學論文是最多的,其次是計算數學層面,然后才是物理、化學等。

但即便如此,也足夠有資格給他們審閱論文,并且提出修改意見了。

絕對是護著他們把論文給寫完啊。

“好了,安靜一下。”

陳國華看著他們,微微一笑,接著說道:

“接下來一周的時間,你們都不需要再回教室學習晶圓制造等知識,你們就在閱覽室這邊,一周的時間內,完成你們的論文.

“我們振華研究所有個傳統,那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兒,要做就要做最好!”

“因此,我希望你們在寫論文的時候,也要認真對待,希望你們的論文都能夠登上期刊,拿到稿費!”

呵呵,拿到稿費不是重點,能夠登上期刊的話,才是最牛逼的。

只是,他們能不能做到,那就不知道了。

但給了他們希望,也給了他們這么多的幫助,還有過去大半個月的學習。

如果他們寫出來的論文,很一般,可能到時候陳國華真的要考慮把他們請回去原來的學校了。

不管其他,接下來一周的時間,陳國華的工作重心,也會轉移到閱覽室這邊。

畢竟不管是一微米晶體管還是加速器等項目,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

所以他只能夠慢慢來了。

轉眼時間,就到了周末。

今天是陳梨和林志武相親的日子,約在了莫斯科餐廳。

講真的,陳國華也不知道他七姐跟那個林志武是怎么想的,咋就想著來這邊相親呢?

對于莫斯科這地方,或者跟它相關的人或物,陳國華都是盡量避免接觸的。

因此,陳國華沒有跟著去,而是跟于沫離一起,就在莫斯科餐廳附近散步閑逛。

身后的閆守春,隔著七八米的位置,默默地關注著四周。

兩小只則是在前面嬉笑打鬧,至于老二嘛,她在家待著寫作業呢。

畢竟陳小月即將要中考了,肯定要謹慎對待啊。

以她的成績,考上和考不上,就在一念之間。

所以努努力,說不定,真的考上了呢。

很快,林志武出現在了莫斯科餐廳門口,陳國華看到了對方。

不過對方沒有看到他。

陳國華連忙攙扶著于沫離,躲開了林志武的視線。

“國華哥,你真的認識那個人嗎?”

于沫離也收回了視線,好奇地詢問道。

林志武這個人,長得高高瘦瘦的,樣貌算是清秀。

反正絕對不是磕磣或者普通的類型。

加上他還是振華研究所的副組長,每月工資都是按照八級工程師的標準發放。

八級工程師的月薪是一百一十五元,這個工資并不低。

所以,從工資這個層面來說,振華研究所的負擔可不輕啊。

仔細算一算,全職的研究員有兩百人,平均工資少說是八十元。

那么這里總共就是一萬六千元每月了。

還沒計算薛晉權他們這些兼職大學生,以及馬明偉、梁俊濤等保衛科、行政后勤方面的職員工資,算一起的話,那么少說也要超過兩萬五了。

“認識,我們走吧。”

陳國華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便帶著于沫離先離開了。

而他七姐已經跟林志武見面了,后續不管他們相處得如何,陳國華都會拆散他們的。

因為陳國華當然知道林志武之前可是鄭桂萍的死忠追求者。

過去一段時間里,林志武突然變得勤快起來,沒有搭理鄭桂萍了。

這些,陳國華都大約知道一些。

以他的見識,不難看出來,林志武要么是欲擒故縱,要么是真的浪子回頭。

但不管如何,林志武這個人,都不是陳梨的良配。

在鄭桂萍沒有離開振華研究所之前,或者說在林志武沒有跟鄭桂萍斬斷情絲之前,陳國華是不可能讓對方跟他七姐走到一起的。

這個時代的相親,一旦定下來,那就基本上是走結婚流程的了。

加上林志武的條件那么優越,只要陳梨喜歡的話,那么結婚的流程,指不定會在五月份就能走完了。

所以,陳國華可不希望他七姐因此受傷。

翠胡同,胡萍姑已經在等著了,見陳國華回來了,便忙不迭問道:

“國華,怎么樣,那個人你認識嗎?值不值得托付啊?”

“大嫂,我是認識他的,但現在不好說,等七姐回來之后,我問問她再說。”

聽到陳國華的話,胡萍姑懵了,沒鬧明白。

然后她看向于沫離,以為后者知道呢。

于沫離也是無奈地聳聳肩,因為陳國華也沒跟她說。

得,那就只能等了。

下午一點剛過,陳梨回來了,不過不是帶著微笑回來的,而是氣鼓鼓的樣子。

“姐,相親沒成功?”

陳國華心里已經有數了,卻還是好奇地詢問。

“成功個屁啊,他”

此時,追趕回來的云婉裳,直接打斷了陳梨的發揮。

“我說你怎么回事?吃飯吃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走啊?太沒禮貌了”

“娘,那個人有多虛偽你不知道嗎?還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瞧不上我?”

此時的陳梨,也是一肚火氣:

“說什么我在糧食局沒什么前途,還不如去科研單位,干點有意義的事兒.”

“他那個訓斥人的口吻,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我爺爺呢,什么東西?”

云婉裳沒好氣地拍了她一下,“難道不是你先挑起火來的嗎?一個勁兒地問人家在哪個科研單位,還拿你弟弟來舉例,人家不生氣才怪呢”

陳國華聞言,目光一凝,道:

“七姐,你說了我的名字和我的單位名字了?”

“沒有,你都說過要保密了,我怎么會那么傻啊?”

聽到他七姐的話,陳國華這才松了一口氣。

反倒是云婉裳,繼續吐槽。

因為陳梨是拿陳國華的事跡作為經歷,直接編排了一個莫須有的前任相親者。

還表示這樣的前任相親者,怎么怎么古板、沒情趣之類的話。

這不是挑火,是什么?

其實,陳梨對林志武的外在條件,是還算滿意的。

但后者的說話的語氣,一開始就有些傲慢,加上陳梨并非理工科的,更是不屑了。

所以,陳梨在對方開口之后,對對方那一丁點的好感也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結果就鬧得不歡而散了。

聽罷之后,陳國華總結道:

“娘,您也別生氣了,七姐值得更好的對象.”

“生氣不值當,下一次肯定還有更好的”

“七姐,您這火爆脾氣也要改一改了,別到時候你真找到對象了,或許人家卻因為你這個脾氣,跟你鬧分手.”

陳梨聞言,當即便杏眼圓睜道,“他敢?”

她母親一巴掌拍了過來,她瞬間又慫了。

“真是被你氣死了!”

到了這里,再一次宣告,陳梨的相親,吹了!

吹了也好,反正陳國華本身也不同意這件事。

周末過去之后,時間來到了第二周。

從周一開始,陳國華的工作就陸續忙碌了起來。

首先是雷打不動的三個項目小組這邊的技術問題,這是每天都不能缺少的工作。

陳國華每天都會費不少的時間,跟他們進行溝通。

趙忠堯他們這些原子所二部的百多號研究員,全都集中在離子加速器和中性質譜儀這兩個小組里面。

他們也是在學習當中,幫了老大忙。

比如一些原材料層面的基礎技術,他們可是沒少幫忙啊。

這群研究員的基礎是非常扎實的,但他們挑不起重責,創新能力有點差。

其實不止是他們,即便是林志武、趙志賢、李傳璋等人,他們的創新能力,陳國華也是瞧不上的。

整個振華研究所,如果不是靠陳國華,靠他們自己的話,是很難那么快拿出科研成果的。

就好像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的肖克利博士一樣,或許他在科研層面的實力,很不錯。

但缺乏管理能力,同樣是拿不出像樣的研究成果。

或者更準確來說,肖克利無法在短時間內,拿出好的科研產品來。

陳國華就不同了,他的管理能力很強,灌雞湯的能力更強。

所以,他能很快地讓整個團隊進入到研究狀態,完成他想要的研究項目。

更具體來說,那就是陳國華的個人魅力、領導能力、研發創新能力等,都是全面領先。

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那一種。

比如五十微米晶體管,他能知道如何去研發,那些小技術需要突破,什么樣的試驗數據,需要修改,他能很快決定,不需要跟其他人討論。

因此效率就會非常高。

第二件事,那就是針對那一百五十名準大學生的畢業論文這件事了。

他們陸陸續續都已經寫好了論文,然后有人第一個拿來給陳國華審閱,結果就被槍斃掉了。

重新再寫一篇!

可不是修改,而是重寫!

好家伙,差點沒把那位同學給弄哭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原本還想排隊的其他同學,也不敢白白浪費掉這個機會了。

一萬字的論文,周五和周六兩天的準備,加上周末一天。

所以,周一下午的時候,基本上都能夠寫出來一篇論文了。

結果卻是被槍斃掉了。

意味著,他必須在周四結束之前,再重新寫,并且還必須通過。

陳主任也太嚴厲了吧?

這是蔣卻民、郭浩然、趙孟引等人的想法。

看著他們又拿著論文退了回去,陳國華不由咧嘴一笑:

“你們都這么沒有自信的嗎?被我打擊了一下,就不敢交上來了?”

“我可告訴你們,本周四結束之前,你們必須要把論文給交上來,否則的話,周五開始,你們就不能夠再寫論文了。”

“因為周五過后,我們就要進入大量的學習當中了”

“如果你們在接下來的學習當中,沒有掌握好知識,到時候測試的時候無法通過,那么很抱歉,你們都要被遣送回原來的學校.”

“不知道你們誰想當這個第一人呢?”

趙孟引他們都搖搖頭,沒人愿意當這個所謂的第一人。

不過,束星北還是上前把論文提交了上來。

見他有些忐忑不安的樣子,陳國華樂呵呵地笑著說道:

“我又不是老虎,你緊張什么?確定不再修改了嗎?”

“嗯,確定!”

束星北認真地點點頭,如是說道。

他跟之前陳國華遇到的王二虎和李大毛有點像,膚色都有點黑,絕對是農村人沒錯。

不過束星北這個人更加大膽一些,也更加自信。

“好!”

陳國華點點頭,然后就開始審閱起了對方的論文。

還別說,寫得還挺不錯的,觀點也足夠新穎。

論據也列舉得比較詳實一些,加上那些參考文獻的引用也安排得十分合理。

“不錯,勉強可以達到刊登的標準了,這幾個地方稍微潤色一下吧,明天交上來就可以了。”

聽到陳國華的話,束星北頓時愣住了,旋即大喜地點頭接過了論文稿件。

而蔣卻民、趙孟引、桂質廷等人全都呆滯住了:真的通過了?

一時間,等束星北回到座位之后,大家全都圍住了他。

都想看看到底什么情況。

還有其他同學看了看束星北這邊,然后咬牙跺腳,一副豁出去的樣子。

接下來的時間,陳國華倒是接連看了二十多篇論文,結果槍斃掉了二十三份。

僅有五份通過了,并且不是完全不需要改的論文,而是都有一些需要更正的論文。

到了這里,大家伙這才冷靜了不少。

后面他們都表示暫時不交了,陳國華這才離開了閱覽室。

只不過,陳國華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待了沒多久,邱宗岳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后者是通知他來一趟文津街的衙門辦公室,有好事兒。

什么好事兒?

到地方之后才發現,原來是上級領導要給他獎勵。

是關于離子源這個發明的事兒,給予他一份個人三等功的榮譽勛章。

盡管只是三等功,但陳國華也是非常欣喜的。

畢竟這是他參軍之后,拿到的第一個榮譽勛章。

除了獎章之外,還有二十斤的糧票和五斤的肉票,這個是給到他個人的獎勵。

“領導,我們振華研究所的集體榮譽有沒有啊?”

領了獎勵,從辦公室出來之后,陳國華看向邱宗岳詢問道。

“上面沒說,估計這次只是階段性的科研成果,所以上面想要等下一次,一次性獎勵吧”

“好的,我知道了,謝謝領導。”

陳國華點點頭,離開了文津街。

他自己拿這個獎勵,當然是不怕別人說什么的。

畢竟他才是這個離子源項目的技術指導,也是出力最多的人。

原本他還想著給馬云祿他們爭取一下集體獎勵的話,現在看來,沒辦法了。

時間過了兩天,束星北等人的論文這件事,也陸陸續續通過了一一大半。

還剩下的幾十號人,在閱覽室這邊瘋狂掙扎著。

星期四很快就到了,他們要是再不通過的話,可就難辦了。

而在周三這一天,京城鋼鐵廠的汪兆惠和工業部九所的戴希璋來到了振華研究所。

在看到陳國華之后,兩人都大吃一驚。

“我就知道這份技術是你拿出來的,果然沒被我猜錯.”

汪兆惠看著陳國華,驚喜連連地說道。

他手里拿著的那份技術材料,陳國華掃了一眼,是一種合金材料。

這玩意兒是離子加速器需要使用到的合金材料。

當時陳國華也沒有想那么多,就直接讓趙志賢把技術資料給了京城鋼鐵廠,畢竟他們那邊的條件更適合研究這樣的合金材料。

卻沒有想到,對方居然把材料給帶了回來。

而且還把戴希璋也給帶了過來。

“陳主任,我沒想到你從材料科研所離開之后,來了振華研究所啊,嘖嘖,如果閔教授、吳教授他們知道后,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戴希璋同樣笑呵呵地看著陳國華,表情驚嘆不已。

后者謙虛了一下,沒時間跟他們敘舊寒暄,便直入正題,詢問是不是技術資料有什么問題?

汪兆惠沒開口,戴希璋就已經說話了。

“陳主任,是這樣的,這份技術資料的話,我們九所也想要.”

作為京城航空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所,九所對各種合金材料,格外敏感。

去年的時候,戴希璋就曾經稱贊過陳國華研制的109和110號這兩款碳纖維材料。

并且當時還希望陳國華可以去他們九所那邊工作。

這一次也是偶然的機會,剛巧他就在京城鋼鐵廠這邊談點事兒,然后知道了現在陳國華他們要研制的這個離子加速器的合金材料。

當即便表示,他們需要這樣的材料。

可是不打招呼的話,就直接拿走技術,振華研究所知道了后,肯定會有意見的。

于是兩人這才一起過來振華研究所這邊,說明一下情況。

陳國華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不由納悶道:

“戴教授,你們九所不應該是有自己的研究材料嗎?怎么不管我在哪里上班,您都盯上我要研制的材料呢?”

戴希璋聞言,卻不以為恥,反而哈哈大笑:

“這說明陳主任您的研制的技術材料,真的非常厲害嘛.”

“而且你們現在研制的這一款合金材料,不也沒有完成嘛,我們九所想參與進來,協助你們和京城鋼鐵廠完成技術研發工作,不知道陳主任您覺得如何?”

對于這個提議,陳國華當然不會不答應啊。

甚至,還巴不得對方應下此事呢。

他可不會擔心對方把屬于他們振華研究所的功勞給撈走。

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更何況,如果合金材料有那么容易攻克的話,那陳國華肯定自己上啊。

除了技術難度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設備等情況。

就在陳國華答應戴希璋的時候,門口這邊,又有人登門拜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