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重生李世民

第64章 上梁不正

第64章上梁不正

眾人一看,出班奏事的,乃是翰林院學士王伾。這人書法超群,也有些才氣,眼下正是東宮太子的侍讀,年齡不過三十出頭。

李適問道:“愛卿舉薦何人?”

其實不用王伾去說,所有人都清楚,他肯定要舉薦太子李誦掛帥了。這樣的大事,無疑是經營資本打下名望的大好機會,怎么能錯過?

果然,王伾說道:“臣保舉太子掛帥,前去收復長安。太子素來沉穩干練,遇事沉著冷靜,堪當此任。而且太子乃是國之儲君,如若掛帥出征,必能讓軍隊士氣大漲,天下萬民也更加信服皇帝陛下收復帝都的決心。”

李適眼睛轉了幾轉,點點頭道:“言之有理……”

李世民瞟了王伾一眼,生得細皮白面的一個瘦小男子,臉上也沒什么特別的表情。心里暗自道:你以為行軍打仗是出去郊游么?稍有不慎就會帶來流血和死亡,身份和血統是帶不來勝利的。而且眼下李懷光剛剛收回了叛心,要是跟在太子手下有什么不愉快,再鬧出什么動靜的話……

一旁的李懷光可就快要氣炸了,心中恨恨罵道:好一個‘言之有理’,有個屁的理!太子會使槍弄劍,會行布陣出謀劃策嗎?這么一個寶貝疙瘩,跟在軍中還要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就如同一尊泥菩薩,雖受供奉卻不靈驗……糊涂皇帝糊涂臣,眼下收復帝都這么重大的戰役,居然!……

李懷光忍不下去了,正準備跳出來說上幾句,李晟早早在后面暗扯了他一把,好歹讓他沒出再鉆出來。

正在這時,有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陛下,臣也保舉一人,可破朱泚,收復長安。”

“顏老太師?”李適有些疑惑了,顏真卿平常在朝廷之上,已經極少說話了,今天卻是站了出來,不由得問道:“老太師舉薦何人?”

“臣保薦的,是前番率軍兩敗朱泚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漢王殿下!”顏真卿不急不徐的說道:“漢王殿下智勇雙全,忠君愛國,堪當此任。”

一時間,朝堂之上的氣氛就有些怪異了:太子和漢王自己雖然還沒有出面,可是大家都清楚的意識到,這兩人爭上了。

馬上又有人站了出來:“陛下,臣保薦太子掛帥。”眾人一看,乃是東宮左庶子王敘文。緊跟著,又有一些向著太子的大臣一起站起來,保薦太子,人數有七八人之多。

盧杞一幫人,則是在一旁冷眼旁觀,誰也不幫。

老臣李勉,這時候也和顏真卿站到了一起,一起保薦漢王掛帥。

李適看著朝堂之中一下站出了這么多人,不由得一下傻了眼:怎么一下都跳出來了?

李世民則是都靜靜的站著,沒有出聲。眼下這般光景,他自己是不好說什么的,只能讓皇帝來做這個決定。假如自己站出來請命,則是大有和東宮爭風的嫌疑。這對一個親王來說,可是大忌。雖然眼下李世民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人所皆知,但也不能讓太子太過難堪沒有臺階可下,這樣,自己以后可就危險了。

李適感覺,自己仿佛伸手接到了一個熱山竽,煞是麻煩。他心里清楚的知道,太子李誦,干別的事情或許還行,可是這掛帥出征行軍打仗,他絕對不是這塊料子。漢王李誼,這些日子以來,屢屢做出驚人之舉,文韜武略智計機巧,足以勝任。可是……如果自己任命漢王掛帥,豈不是當眾損了太子的面子,讓他失了威望,從此在漢王面前抬不起頭來?

太子是儲君,國之基礎,這種事情怎么使得?

李適郁悶極了。這皇帝,太不好當了。他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臺下的眾人,一陣發呆。

過了半晌,太子李誦自己站了出來,說道:“啟奏父皇,兒臣也保薦漢王掛帥,前去收復帝都。”

這話一說出來,馬上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連盧杞等人都驚咦起來。王叔文等人則是差點跳腳大叫,連連搖頭嘆息。

李適心中一驚,連忙道:“太子為何也一起保薦漢王?”

李誦微微笑了一笑,說道:“父皇明鑒。收復帝都,乃是事關國運的重大軍事決策。兒臣雖然有心為國出力,奈何不懂軍事。假若硬著頭皮掛帥,到時候恐怕只會貽誤戰機,帶來不可預期的損失。皇兄漢王,一直以來忠心為國久經軍事,文武雙全善長用兵,正是合適的人選。眼下,應該以務實為本,漢王,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世民心里在飛快的尋思:李誦,看來我之前的確是有些小看你了……不管你這番話是發自肺腑還是別有用心,你都是有一個極有心機城府的人。我掛帥,的確是不二的人選。可是你這樣跳出來說,無疑就是把我推到風口浪尖,讓滿朝的人都要看到,我漢王要搶東宮的風頭了。這只會讓皇帝心生疑惑:莫非太子也發覺,無力和漢王相爭?

明里是說好話,暗中卻是棉里藏針。

但事已至此,李世民也別無選擇了,只好自己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微臣不才,承蒙太子舉薦。臣愿意掛帥出征,收復長安。”

李誦回了一下身,滿臉敦厚的微笑,沖著李世民拱了拱手:“漢王何必自謙?眼下這朝堂之上,也唯有你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王叔文等人,都不說話了,靜悄悄的退了回去。

李適愕然的發現,不用自己拍板定論,這件事情已然有了結果——漢王李誼,理當掛帥出征。

“那……好吧。”雖然心里還有些迷糊,李適也只得下令道:“朕命漢王李誼為主帥,李懷光、渾瑊為副帥,李晟為行軍長史兼先鋒兵馬使。你們四人領四萬大軍,克日興師收復帝都。”

“臣等遵旨!”李世民等人齊齊拱手應諾。

李適頓了一頓,仿佛又想到了什么事情,出聲喚道:“霍仙鳴!”

一個肥胖的太監急忙從皇帝旁邊閃了出來,拜在堂前:“臣在。”李世民看了那人一眼,第一次去見皇帝李適時,就是這個胖太監領的路,長得像彌勒佛的那個家伙。

“唔……漢王、渾瑊都要出征了,御前兵馬一時無人統領。”李適說道:“朕封你為神策軍左廂都知兵馬使,即日起,奉天的禁軍,交由你來統領吧。”

“啊?!”李世民等人紛紛低呼一聲:讓一個宦官來統領禁軍?

渾瑊急忙閃了出來奏道:“陛下,神策軍乃是御前最重要的禁衛,向來由大將統領,只有左、右大將軍、將軍和節度使、先鋒兵馬使,何來‘左廂都知兵馬使’這樣的職務存在。陛下為何……”

“罷了,朕意已決。”李適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不就是一個官位嗎?萬事皆要有個開頭,朕是皇帝,許個官職,不用這么大驚小怪吧?渾瑊,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安心打仗去吧——朕累了,今日就議到這里。退朝。”

說罷,李適大手一揮,不顧眾人驚疑的眼色,大搖大擺的走了出去。

李世民眉頭皺起,心中怒火已在翻騰。連盧杞等人,這下也紛紛議論起來了,看來對皇帝這個突然的任命,十分不解。

胖太監霍仙鳴則是早早跟在皇帝身后,踮著碎步子,大屁股一搖一晃的走了出來。

李世民看著皇帝和霍仙鳴的背影,心中暗自道:上梁不正,大廈如何平地而起?李適,你軟弱無能又疑心病重,現在又寧愿相信宦官,也不相信身邊的大臣將軍。自古以來,但凡宦官執權干政,哪里會有不壞事的?我看你這皇帝,怕是不太想干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