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重生李世民

第234章 西線咽喉

第234章西線咽喉

渭水河畔。

春來乍暖,積雪已經在陸續消融。河水漸漸變得湍急,兩岸的山林也開始抽出綠色來。

渾練過了一陣把式,將大刀歸鞘,接過小卒遞來的毛巾擦了一把汗,信口問道:“人來了嗎?”

“回大帥,還沒有。”小卒回了一句,接過毛巾恭身退下。

渾皺了皺收頭,罵咧咧的道:“老蒜頭和鐵豬搞什么玩藝兒?軍情如火,這也該來了。”

正在這時,軍營門口快步跑來一個小卒,遠遠喊道:“大帥,來了、來了!”

渾心中大喜連忙抽身朝軍營走去——“總算是來了!”

軍營門口,李晟和李懷光各帶著幾個人站在那里,遠遠的就呵呵大笑和渾打起了招呼。

李懷光的嗓門最粗,大聲喊道:“大老粗,老朋友來了,居然擋著不讓進,這是什么待客之道啊?”

李晟則是在一旁呵呵的笑:“這不是廢話么?你也是帶兵的人。軍令如山,軍營里豈能亂闖。”

渾哈哈大笑的迎了上來:“對不住、對不住,有失遠迎了!快請進來吧——咦,老蒜頭,你怎么還帶著兩個小娃娃?”

不等李晟開口,李上前一步拱手一道:“小侄李,見過渾大帥!”

“哦,原來是三公子?”渾呵呵的笑,“還真像你老爹脫的殼兒,長得一模一樣啊。那這位是……”

房慈也上前一步拱手拜了拜:“小侄房慈,見過渾大帥!”

李晟說道:“這位房小侄,是我的徒兒。你可別小看他,他可是貞觀名相房玄齡的后人,是漢王親自交到我手上的。”

“喲,這兩個小娃娃。都是大有來頭啊!”渾笑了起來,將這些人往軍帳里領,沿路說道,“小娃娃們年紀輕輕,卻都有虎將之風啊。我們這些家伙,都要老嘍!”

李懷光性子最急,大聲就說道:“大老粗。我們老遠趕來可不是聽你閑聊扯淡的。二萬大軍就在渭州城外枕戈待旦。你的糧草準備得怎么樣了?”

渾也正了正顏色,說道:“糧草沒有問題。我把鳳翔和渭州二地地糧草軍資,差不多全都抽調來了。只等你們二位領兵前來,就一起渡過渭水向西南突進。只是……其實我一直有些憂慮。雖然我們成功的打下了會州、原州和渭州,讓吐蕃人吃了一些暗虧。可是與此同時。我們的防線也被迫拉長,面臨更大的壓力。我們要想南下與漢王呼應形成合圍,就必須要分兵守備這三州之地。分力分散,對我們多少有些不利……更重要的是,我們這樣做。事先可沒有遵得皇帝與朝廷的首肯。到時候會不會有麻煩?”

李懷光粗聲道:“有什么好請示的?一來一回,少說要個把月.zzzcn

李晟和渾等人都一陣苦笑起來,李懷光卻仍然急躁的說道:“少說廢話了。我們還是快點整兵出戰吧!”

“不忙。”李晟擺了擺手,示意二人進帳內說話。渾與李懷光知道李晟一向足智多謀,也一直都很聽他的。于是一起走了進去。

三人坐定下來,李晟說道:“這一次。我們趁虛而入奪下了會、原、渭三個失落多年地城池,也算是為將者一生的幸事。不過,我們的功勞可是建立在漢王的悲慘和痛苦之上的啊!他在西川面對吐蕃地數十萬大軍,一定打得很苦。所以,我才會約二位。一起發兵南下,襲擊吐谷渾一帶的軍鎮。而不是固守三州或是繼續向大非川一帶推進。按照常例,吐蕃人肯定以為我們會繼續向大非川、青海一帶攻伐,直指格爾木與昆侖山一帶。這一次我們反其道而行,轉向西南劍指羌水,攻擊岷州、疊州一帶。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的減輕漢王地壓力。雖然我們未必就能攻下這些重大的軍鎮城池,但只要我們出兵了,就會讓赤松德贊首尾難以相顧,西川壓力大減。現在我唯一困擾的是,由于蜀道艱難,我們還無法得知目前西川的具體戰況。不知道漢王,與赤松德贊打成什么樣子了?”

李懷光急道:“不管打成了什么樣子,我們這樣去奪襲羌水一帶,總能幫上一點忙。現在我們各帶了一半的兵馬前來,會、原、渭州的防備就會顯得有點空虛。我們就越要加快速度,不能再作任何的拖延。吐蕃的蠻子有多狠,相信不用我再多說了。三十萬大軍摧殘西川那一塊地方……懸哪!說實話,老子是日夜都睡不好覺。要是漢王有什么閃失,我這輩子都不會安心了。”

李晟與渾紛紛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即刻發兵!”

眾人都站起身來,李懷光說道:“三支兵馬合到一處,共有三萬余人。我們不能各自為戰,要有統一地指揮。老蒜頭,我們這些人當中,就你最足智多謀。這一次老子以大局為重,愿意聽你的號令行事,尊你為主帥。大老粗,你有意見么?”

渾呵呵的笑了起來:“鐵豬都愿意聽老蒜頭的了,我還能有什么意見?不如就讓我打先鋒吧!良器當主帥,李兄總督后軍與糧草。我認為比較合理。”

李晟也有些慚愧的笑了起來,正準備說話,一旁李急忙跳了出來:“父帥,二位叔父!這一次,就讓小侄來打先鋒吧?小侄只要三千鐵騎,保證所向披靡、大軍暢通無阻!”

渾與李懷光齊齊瞪圓了眼睛:“你……三千人?!你個小娃娃!”

維州,玄門關。

休養了數日地李世民,重披戰甲出現在了城頭。

城墻下。一片醬紫色的血跡猶未散去。城頭上還殘留著許多插在城闕上地殘箭,隨處可見被刀劍砍缺的細小缺口。數日前那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猶在眼前。城頭上數隊兵卒往來的巡視,一些民夫兵卒正在緊急地修補工事,搬運守城用的各種器械。

李世民和武元衡、徐戰、馬勛幾人走在城頭,四下視察。六七日過去了,雖然赤松德贊沒有什么大的動作再來侵襲。可是李世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畢竟吐蕃人的鐵騎,戰斗力實在是彪悍了一點。赤松德贊仍有十萬大軍,什么樣的事情都還有可能發生。

李世民一邊走,一邊對身邊諸將詢問各項事宜的進展情況。這幾天來,傷病員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和處理。這是最重要地一件大事了。成都的韋皋不僅及時的送來了六萬石糧草,更派來了八千多輛馬車,專程裝載傷員回成都醫治。后方有了這個能干的韋皋主事,李世民也是大感欣慰。與此同時,之前在雅州俘虜的三四萬吐蕃降卒。也被陸續押解到了成都府治下各個監獄牢房里,暫作管押。這一戰下來,收獲地馬匹軍資極多。僅維州這一帶。就先后剿獲了近三萬匹上好的戰馬。雅州那里戰事中馬匹損失較大,僅收獲了一萬余匹。四萬匹上好的戰馬,可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天賜寶物。赤松德贊這一回,可真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了。

幾人就快要下了城頭,玄門關前突然跑來了幾匹飛騎。武元衡遠遠看見,略有些驚喜的道:“我們地斥候回來了!”

李世民也是心中一動:“快問消息!”

幾名斥候飛馬進城,急忙回報道:“赤松德贊率領十萬殘卒。屯兵于羌水一帶。疊州、宕州、扶州一帶,各有駐屯。目前,他正在向吐谷渾一帶的各大軍鎮征調錢糧休整兵馬。”

眾人各自醒神:看來赤松德贊,還真是沒有死心!

李世民擰起眉頭尋思了一陣,說道:“羌水一帶。是吐谷渾最重要的軍鎮和咽喉。赤松德贊屯兵在這里,無外乎兩個用意。其一。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我們想反攻吐蕃,他大可以隨時襲我身后,或是占拒那幾個城池固守;其二,防備李晟、渾與李懷光地大軍,南下支持我西川。渭水、洮水、羌水一帶,百余年來一直是我大唐與吐蕃兵家必爭之地。而吐蕃人占據這些地方數年之久,自然更不敢掉以輕心。赤松德贊,不愧是個行軍打仗的大行家。換作是一般人,兵敗之后肯定是先求自保,早早退回黃河與積石山,回昆侖山一帶養傷去了。現在他不急不忙的在離我們幾百里的地方停了下來,其用意頗深哪!”

武元衡點了點頭,說道:“漢王深思熟慮,分析得非常合理。羌水一帶,就是原來吐谷渾的咽喉。吐蕃人在這里設下多個軍鎮嚴防死守,而且不時襲擾鳳翔府與西川,對我大唐形成最直接的威脅。相反,如果我們能夠拿下羌水一帶的這些州縣城池,就可以在西線這一帶占據極其有利的局面。到時候,我們就可以與吐蕃隔河而治,直逼積石山與大非川,重奪河西諸州甚至威脅到他地本土。所以,羌水一帶,是大唐與吐蕃戰略上最重要的一處地方。”

李世民眉頭微微一皺:“照你這么說,是想主動出擊,拿下羌水一帶?”

馬勛與徐戰都說道:“可是赤松德贊有十萬大軍據險而守,我們只有幾萬疲憊之卒,如何辦到?”

武元衡微微笑了一笑:“我也只是就事論事罷了。以目前西川的情況,固守是上上穩妥之策。要想出擊,沒有絕對的把握最好不要嘗試。畢竟遠途奔襲,劍川軍并不占優。”

李世民眉頭緊鎖緩緩的點了點頭:“沒錯。想收復羌水一帶地城池,將是一個比西川保衛戰更重大的戰役。不能操之過急、好高騖遠。赤松德贊不是一般人,他這一次吃了大虧,肯定會變得更加謹慎小心,難以對付了。在更加清楚地了解敵人的動向之前,我們暫且以不變應萬變,先緊守維州再說。伯蒼,多派幾輪斥候出去打深消息。最好是積石山以西與大金川以西的地方,都去刺探一下。我要全盤掌握吐蕃人的任何一個動向。”

“是!”武元衡拱手應命。

正在這時,玄門頭上傳來一陣士卒的驚呼聲。李世民疑惑的道:“將士們什么沒見過,還能有什么事情發出這樣大的驚呼聲?”

正在這時,城頭一員小校跑來急報道:“漢王!玄門關下出現了一隊人,個個像逃荒的災民。可他們都手拿兵器身披殘破的甲仗,說是唐軍!”

“唐軍?!”李世民等人急忙登上了城頭,朝下觀看。

果然,城頭之下站立著一隊人,大約有五六十人。這些人,個個衣衫零亂瘦弱不堪,好多人身上都帶著傷綁著流血的繃帶。可他們個個站得筆直整齊,手握刀槍神情肅然。

一陣風吹過,領頭一員身裁瘦小的將軍,從懷里掏出一面血紅的大旗來。他用一柄長槍將大旗唐支住高高舉起,拿在手中搖動起來。

“唐”字戰旗!

一面血紅鮮艷、完好無損、獵獵飄揚、刺人眼球的唐字戰旗!

也就是在這時,那群士兵齊聲喊道:“大唐必勝!漢王無敵!”

李世民總算將城頭下的人看了個清楚,駭然的一驚,大聲激動的道:“是史敬奉!是史敬奉和他的人回來了——快開城門!”

所有人頓時大聲驚呼喜出望外!

這一批殘卒,居然是史敬奉率領的二百死士歸來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