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重生李世民

第241章 白馬銀槍

第241章白馬銀槍

東北方向飛奔而來的那一彪鐵騎,聲勢極其迅猛,人數不少如五千人。在一陣陣激昂澎湃的號角聲中,馬蹄震震,直朝戰陣中殺奔而來。

李世民大聲疾呼:“兄弟們,援軍來了,殺啊!!”

每一個飛龍騎戰士都認得唐軍特有的沖鋒號角之聲,頓時大受鼓舞。他們嘶啞的喉嚨里噴發出陣陣怒吼,血管里最后一絲力量瘋狂的燃燒起來。凜冽的刀槍再度煥發出層層殺氣,博盡全力與吐蕃人廝殺起來。

那一撥新來的唐軍鐵騎,已經如同三叉戰戟一般狠狠插入了戰陣核心地帶。領先一員將軍夜色之中看不出面目。只見他白馬銀鎧,使一桿雪亮的銀槍,連聲怒喝如同猛虎出關,沖殺在最前。敢與之交鋒的吐蕃人無不慘叫落馬。那一身如雪的銀鎧白袍,瞬間被鮮血噴灑得麻麻點點。馬匹的清嘯長嘶聲中,那一員驍將如入無人之境,左沖右挑,渾身上下舞起團團梨花般的光影,令人眼花繚亂。

“好精妙的槍法!”征戰一生見識過無數猛將的李世民,也不由得暗自驚嘆。

廝殺之中再細看兩眼,來將的槍法卻是那樣的眼熟!

李世民不由得心中一陣大喜,大聲呼道:“莫非是良器么?!”

陣陣的廝殺怒吼聲淹沒了李世民的聲音,陣中那員驍將完全沒有聽見。卻可以清楚的看出,他領著身后的一隊騎兵,打著赤紅的唐字旗號,在陣中往來沖刺突殺,也像是有目的在尋找什么。找尋了半晌,看似沒有什么結果,卻將吐蕃人的戰陣沖得七零八落。敵陣之中,幾乎還沒有出現可以與之交馬戰上一回合的戰將。那一桿雪花銀槍。也不知道已經結果了多少人的性命。

“漢王!!——”殺來地那隊騎兵,大聲呼喊起來。

看來,他們的目的就是在找尋漢王!

李世民身邊的一些飛龍騎將士大聲呼喊:“漢王在此!”

白馬驍將終于聽了個清楚,長嘯一聲駕,勒馬就朝李世民戰團這邊殺了過來。一桿銀槍就如同燒紅的烙鐵在穿插豆腐,所到之處人仰馬翻無人可擋。一條生生的血路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漢王何在?!”白馬驍將猛一勒馬,那匹白馬人立而起。發出生聲嘶嘯。夜間月色之下,白袍銀甲發出耀眼地光暈,宛如天神下凡。

“本王在此!”李世民連連刺出數槍逼退了幾名前來圍攻的吐蕃人,大聲回應。

“末將李,前來救駕!”白馬驍將的聲音中。居然還透出一股稚氣,卻十分老道的率領著身后一彪鐵騎,飛速朝李世民戰團中掩殺進來。

白馬銀槍所到之處,吐蕃人有些心驚膽戰,居然有些人一哄而散。不戰自潰。李取下鞍上寶弓,連發十余箭,正在圍攻李世民的吐蕃人無不應弦而倒。

頓時間.zzzcn

李飛馬而入奔到李世民面前,有力的一抱拳,濃眉一凜大聲道:“漢王在上!末將李,奉父帥李晟之命,前來救駕!”

“李?!”李世民這才將眼前這員驍將看清楚——原來是年方十五歲的小將李!

怪不得跟李晟的槍法、身姿如此相同。年紀輕輕,勇猛膽略,卻是一點也不輸給沙場老將。大有李晟的風范哪!

“賢侄來得甚好,快快殺敵!”李世民也沒空去想太多。有了李這支生力軍,這場戰斗就大有勝算。

“是!”李大聲應了一聲,然后說道,“還請漢王到陣后歇息。有末將來沖陣即可!”

李世民呵呵地一笑:“無妨!并肩作戰吧!”

李稍事猶豫了一下。隨即興奮的大聲應了一聲是,奮起神威就跟在李世民身邊沖殺起來。

正被圍困在戰陣核心的李世民和飛龍騎。得了李這一支威猛地生力軍,頓時爆發出排山倒海一般的力量,瞬間扭轉了不利局面。

李帶來的,可都是跟隨李晟多年、征戰能力極強的神策軍精銳鐵騎。可以說,這些人戰斗力毫不輸給飛龍騎,而且戰斗經驗更加的豐富。雖然是在黑夜之中,但他們也彼此的配合也十分的默契,迅速將局部的人數優勢,轉化成了全面地勝勢。而且他們體力充沛斗志旺盛,更在士氣和心理上占據了更大的優勢,將吐蕃打得節節敗退。

摩云渡邊的喊殺聲越來越猛烈,李帶來的人馬全部投入的戰斗。五千吐蕃人苦苦支持,眼看著就要無法抵擋。最終,他們知道已經無法挽回敗局,所剩地一些殘兵朝西北方向逃遁而去。

戰斗落下帷幕,摩云渡灘頭落下了幾千具尸體,喊殺聲止住。一屢屢鮮血匯成細流落入黃河之中,幾乎就要將它變成紅河。

李世民雙腿如同灌鉛,十分吃力的爬下馬來,幾乎就要站不穩。

他還從來沒將體力透支成這樣子地感覺。整個人都像被抽空了一樣,站著都能睡過去。

李卻是依舊龍精虎猛,好似還沒有殺夠一樣,渾身上下都是精氣神。他翻身跳下馬,帶著幾個偏將副將龍行虎步的走到了李世民面前,一絲不茍的行過了大禮。

李世民的身上凌亂不堪,臉上更是灰土遮面,頗有幾分狼狽。這時呵呵的笑了笑,說道:“賢侄,就不用這么多禮了。這一次,多虧你即時率兵趕到。不然……本王這條性命,就要交待在這里了。快說說,你……是怎么帶兵到了這里的?”

李咧著牙一臉陽光的笑了幾聲,說道:“父帥與渾渾大帥、李懷光李大帥提兵攻擊羌水,一直沒能突破。數日前,我們得知了吐蕃鄂陵湖糧草被突襲的消息。就在二三天前,末將抓了個吐蕃斥候,又得知了他們正在積石山中剿殺飛龍騎。父帥等人就猜測。率領飛龍騎突襲鄂陵湖的,肯定是漢王殿下。本來,父帥等人是要親自提兵來尋救漢王殿下的。可是……朝廷連派了三個使臣來宣旨,強令父帥退兵與吐蕃休好,實在不敢明目張膽的大肆興兵前往積石山。父帥等人商議,只能暗中派偏將率領幾千兵馬,前來積石山中暗尋漢王。于是末將連番請戰。父帥實在拗不過,就讓我帶兵來了。現在,父帥和渾大帥等人的兵馬,不得已退回了渭、會、原三州,撤離了羌水。末將也是蒙上天指引。幸不辱命,終于在三天之后才在摩云渡這里,找到了漢王殿下!”

李世民搖頭自嘲地笑了笑,長吁了一口氣說道:“懸哪,真懸!你是再晚來哪怕是半個時辰。恐怕都只能為我收尸了。這一回,本王的性命,可是蒙你搭救了。”

李雖然還是一副孩子臉。卻長得牛高馬大比他父親李晟還要強壯了。他自己也有幾分開心的笑道:“末將第一次帶兵出征,沒將事情辦砸……回去也就不怕父帥罵了。萬幸之幸,漢王殿下安然無恙,不然末將一輩子也不會安心了。殿下,摩云渡是吐蕃人在黃河邊最重要的渡口。有大量牛皮筏和可以渡馬的大木排。要不,我們及早渡河吧?據我們打探的消息,吐蕃人也從疊州派了一萬騎兵朝西北方向突襲而來。只不過他們被黃河阻隔要遠一些,我們從羌水以北繞了近路。才比他們先到。說不定,他們也快要到摩云渡了。”

“好。”李世民重吸了一口氣,點頭道,“傳令下去,馬匹傷員先渡河。輜重戰利品。就不要了。即刻收拾船支,渡河!”

“漢王和飛龍騎的兄弟都累壞了。就請歇著吧。”李抱了一拳,說道,“這些瑣事,讓末將來打理!”說罷,就帶著身后地眾將大步走了。軍中也瞬時忙活了起來。無數的牛皮筏子和大木排被推進了水中,馬匹和傷員最先被弄上了木排,朝南岸渡去。

李世民有些癱軟的坐在一處大河石上,看著精力充沛的李小跑的四下奔忙,不由自主地呵呵笑了起來。

這個李,還真是將門虎子,少年老成哪。年僅十五歲,就能統率一軍獨擋一面了。而且對軍中的各項事宜輕車熟路,一點也不陌生。如果不看他的臉龐,絕想不到這是一個只有十五歲的少年郎,都會認為這是個縱橫沙場數十年了的老將

李世民坐在那里,全身都有種虛脫了地感覺。也許是剛剛逃得了大難,稍一放松下來,人就想睡覺。正當他有些朦朦朧朧之際,一個細小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漢王……”

李世民回過神來轉頭朝旁邊看了一眼。只見一個半大小子,正穿著一身盔甲站在自己身邊。迎上自己的眼神后,那個半大小子雙膝一彎就拜倒下來,只顧在地上磕頭:“小仨兒拜見漢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你……是小仨兒?!房慈?!”李世民頓時驚喜過望,“你怎么也來了?”

房慈連磕了七八個響頭才被李世民拉住站了起來,滿臉欣喜地笑容,歡快說道:“小仨兒聽說師兄要出兵來尋找漢王,就去找父帥請命,跟著來了。師兄嫌我年幼本事不行,就讓我跟在隊伍的最后面。剛剛找了好久,才找到漢王——殿下,你沒事啊?太好啦!小仨兒好開心!終于又見到漢王了!”

小仨兒本性淳厚老實,這時說著說著,就要流出淚來。雖然穿著一身威武的鎧甲,卻仍然掩不去一副慈弱與善良。

李世民呵呵的笑了起來,拍拍他的肩頭的獅蠻護甲,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滿意的點頭道:“不錯,身板兒挺結實,個頭也長高了不少,居然跟我差不多高了。兩年不見,我幾乎就要認不出你來了。這兩年來,你還好吧?”

“好。小仨兒很好。”房慈連連點頭,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然后低聲說道,“自從娘過世后,小仨兒以為,世上再沒有親人了。沒想到,漢王待我就像親人,父帥和師兄也對我很好,就像家人一樣。小仨兒跟他們生活在一起,很開心。每天練武讀書,過得很好。只是……心里很想念漢王。這次……這次終于又難見到漢王了。我、我真的很開心!”

“好、好!”李世民大聲暢笑,拍著房慈結實地肩頭說道,“看得出,你很成器,我也就放心了。你多大,十二了吧?再過個幾年,大唐又添一員良將了!”

房慈有些滿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起來,眼睛卻還是濕的,摸著頭憨笑道:“小仨兒的本事……還及不上師兄的一半呢……”正在這時,李快步走了過來,對李世民拱手一拜說道:“漢王,諸事已經打理好。按漢王地吩咐,傷病員最先上了木排正在渡河。末將來請漢王渡河!”

“好。”李世民面帶微笑的點頭,揚了一下手走上前去,“走吧,渡河了。”房慈連忙上前來,牽上了他地青騅馬。

李落后兩步和房慈走到了一起,滿是興奮的湊到房慈耳邊說道:“小仨兒,我今天與漢王并肩作戰哪!——哇,你可感覺不到,真是太刺激了!父帥早就說過,漢王氣度不凡槍法精妙,今天我可是親眼見識到了。嘖嘖,你可是錯過了大好機會嘍!”

房慈皺起眉頭埋怨道:“這不是怨你?”

李有些得意的嘿嘿笑了起來。

李世民聽到身后兩個孩子咬耳根子,不由得笑了起來。

幾千張牛皮筏子和大木排,足夠堪用了。沒多久,數千人馬過了黃河,踩上了黃河南岸的土地。

李世民長吁了一口氣:終于……回來了!

連日諸事紛擾,更新不多,抱歉。今天會再有更新的。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