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唐重生李世民

第299 黑面閻君

第299黑面閻君

御史臺,成了大唐皇城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太子高坐正臺,昔日的高官名爵像過集市一樣的被押了上來,接受審問。整個長安城里,如同爆發了地震,滿城嘩然驚呼。就是到了半夜三更,也有許多人家燈火通明,徹夜議論這件數十年來最為轟動的一件大事。

兩名宰相被拘押受審,已經是大事了。現在,一口氣揪出了一百多名官員——而且全是掌握實權的京官,這就不得不讓人驚嘆萬分了。

李世民以驚世駭俗的膽量和魄力,親自主持了這一次的大清洗。滿城官員和豪門,個個心驚膽顫惶惶不可終日,許多人狗急跳墻甚至想要集體圍攻皇宮,但是看到皇宮里駭人心魄的飛龍騎鐵甲,就連腿都酥了。有些想要舉家出逃的貪官,根本出不了長安城。李懷光和渾將長安圍得像鐵桶,當真就像是關門打狗。

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風暴,正在襲卷整個大唐的朝廷。它就如同一雙巨手,將整個朝廷的官場來了一次重新洗牌。

那個新上任的太子,也幾乎成了閻羅王的代言人。這個時候,許多人似乎都曾忘記了他的仁慈和寬厚。暴君、屠夫、劊子手,是那些被拘的貪官們,私底下罵得最多的詞眼。

李世民卻十分的享受那些貪官們這么罵他。他覺得,這簡單比任何歌功頌德還要受用。

“監國太子聯合閣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既御史臺聯合批文!”李世民義正詞嚴的厲喝下令,“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裴延齡、竇參,利用職務之便謊稱皇命,盜取國庫黃金。欺君在先又罪犯叛國,國法難容。現判處裴延齡、竇參絞首之刑,罰沒所有家資。家眷子孫有共同謀罪者。按律判懲。余者盡皆流放至嶺南,非天子朝廷特敕召喚,不得還京!”

太子話音剛落,御史臺堂中頓時如同死一般的安靜。裴延齡與竇參早已是接近崩潰的邊緣,這時兩人齊齊白眼一翻,當場昏死過去翻倒在了一邊。連站在李世民身邊的陸贄和李景略都暗抽了一口涼氣,心中暗自道:好狠辣的手段!

李世民重重一拍驚堂木。大聲喝道“來人,將裴延齡、竇參拖下去打入死牢,秋后處斬!”

兩個曾經在大唐朝堂之上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大宰相,就這樣像兩片豬肉一樣的被拖了下去,從此萬劫不復。與他們共同涉案地一些官員。也紛紛遭殃落馬。長安城里,已經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百姓們別的都不愿意干了,就留意著什么時候又有哪一家高官會被太子派出的飛龍騎拖進御史臺,從此一去不回。這些官員,平日里貪贓枉法欺壓百姓。早已是惹得天怒人怨。百姓們卻是敢怒不敢言,因為他們到哪里告狀也告不響。當官的官官相互,連皇帝和宰相也只顧著斂賤或是茍且偷安.zzzcn

長安城里,已是人人拍手相慶,歡聲雷動。每有一個貪官污吏被帶走。勢必有大批的百姓圍觀拍手叫好,甚至還放起了鞭炮慶祝。更有許多被這些官員欺壓殘害了的百姓,主動向太子派來地撫民官檢舉揭發、提供證據。查汰整治京城的貪官污吏,已經成了長安三百多萬人最關心也最熱衷的事情。

一百多名涉案官員,被處斬的有二十多名。被罷官永不錄用并流放嶺南的,有三十多個;被罷官降職地三十多名。其他一些情節不太嚴重的。只是降職或是處以罰金,并嚴重警告。

正當李晟與伊慎,在汴州與李希烈展開一場殊死搏斗的時候,長安城里的戰況,也絲毫不比大戰場上的差。幾乎有一半地京官都栽到了李世民的手里。對于這個軍事起家卻在百姓仕人當中聲望極高的新任太子,所有人都對他加深了一層認識:原來,在對待壞人地時候,他也是這般的心狠手辣絕不容情,簡直比在戰場上還要絕情霸道。這一場清洗下來,李世民自己感覺是酣暢淋漓;那些涉案官員和他們的家屬、朋友、門人,自然是叫苦不迭滿胸怒怨;長安城中的百姓平民,拍手相慶激動萬分。

一百四十多名涉案官員,每人只算三十個親朋好友,也有三五千人。再加上在京做官,誰沒有一個門第出身,官員和仕族豪門貴族之間的關系,也是盤根錯節異常復雜。李世民的這一舉動,無疑就是在向長安城中的所有豪門貴族宣戰。這其中,甚至不乏和郭家、吳家關系十分密切的人。郭、郭暖和吳仲孺,礙不過情面,也來找李世民為個別人求過情。可是李世民地態度十分的強硬,甚至都不買他們的帳。只不過在言語態度上,表示得比較委婉客氣罷了。郭、吳等人無奈,知道太子這一回是下了狠心動了真格的了,試過一次以后,也沒敢再造次。其他的一些豪門貴族,自然是不敢直接來惹這個黑面閻君一樣地太子。則是通過一些關系找到太子身邊的人來幫著求情。李勉、武元衡、薛存誠、杜黃裳、李景略、陸贄,包括東宮崇文館里地那些學士們,都成了他們的門路和關系。但是李世民早就防了這一招。他對身邊的人鄭重告誡和警告,不得有任何人在這一次的事件中說情、求情循私枉法。否則,與涉案官員同罪!

李世民的這個強硬的態度和兇悍的鐵腕,如同九天落雷,將大堂的朝廷官場,砸了個翻天覆地。

那些受了罪吃了苦的人,是敢怒不敢言,打折了的牙齒只敢往肚子里吞。不過,這些人胸中的怨氣,卻也是越積越深,漸漸的有了噴薄欲出的態勢。在大軍嚴密控制之下的長安城。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涌,危機重重。

李世民心中何嘗不知道這些人想干什么。審完案子后,他每天都在東宮里靜觀局勢,也不做出太大地動作。他知道,那些人不會善罷甘休束手待斃的。數十年來大唐已經將這些官員豪紳們慣壞了。他們絕對不會習慣現在的這種高壓政策,會干出一些什么。

怨氣與怒氣在長安城的上空不斷凝聚、醞釀。終于打破了沉默爆發出來。

這一天李世民帶著一隊侍衛從東宮里出來,準備去太極宮主持早朝。奇怪的是平日里這時候,皇城的街道上應該已經有了許多官員在行走前往太極殿。可是今天,路上十分的安靜,居然一個人也看不到。正當李世民疑惑不解地時候。朱雀門守城將快速奔來,直到太子車駕前落馬跪下,高聲報道:“報太子殿下!五千余名豪紳平民,堵在皇城朱雀門前鬧事尋釁,前來應職的朝臣官員。都被賭在了皇城外無法進城。”

“什么?!”李世民橫眉豎挑怒聲爆喝,“反了他們!”

“野詩良輔!”

“末將在!”野詩良輔渾身來勁精神抖擻。

“命你點起五千飛龍鐵甲,前往朱雀門鎮壓彈劾。”李世民怒聲喝道。“將領頭的那幾個,先給我綁了,盡量不要讓任何一個人走脫。行為出格態度惡劣者,殺無赦!”

“是!”野詩良輔頓時激動了起來。這種事情,可是他最喜歡干的了!

五千鐵騎氣勢洶洶的從東宮里飛奔而出。鐵蹄踩踏著皇城地石板道,發出赫赫的震響駭人心魄。墨甲黑袍的騎士,腰間的刀劍未嘗出鞘,也讓人感覺到一陣殺氣四溢。

李世民則是不急不忙慢悠悠的朝朱雀門步行而走。心中陰冷地想道:來得正好。不殺一批人,不足以震駭長安城中的這股子歪風邪氣。敢情這么多年來,你們對皇權和朝廷的絕對權威已然是滿不在乎沒放在眼里了。很好,現在就讓你們知道,什么是不容褻瀆。什么東西是不能去挑戰地!

朱雀門前,已經是一片混亂。守城將士們心驚膽戰不敢開門。來皇城上班述職的官員們。車駕馬匹都被擋在了人群之外,甚至是被包圍了起來。五千多暴民鬧出了洶涌澎湃聲浪人潮,不停的漫罵廝打那些被圍在了人群中的官員。前面一批在長安城中有頭有臉的官紳豪門和仕人名流,則是齊齊的盤坐在朱雀門前,抗議示威。

長安的皇城之前,這樣的一幕還當真是聞所未聞。漸漸地,暴民越聚越多。起初還有些害怕會出事的人,看到現在這樣鬧也沒事,漸漸的也有了膽,都圍了過來一起鬧事。許多來不及回避的官員的朝服和官袍都被撕碎了,狼狽不堪。

靜坐示威地豪門仕紳已經多達二百余人,暴民也接近了萬人之多。這些人,都是那些涉案官員的親屬、好友和門生,以及家中養地家奴、仆役,雇傭的打手。

朱雀門仍然緊閉,門前的人潮越鬧越兇,圍觀的百姓們幾乎就要將朱雀大道擠得滿滿。他們都在觀望,太子殿下該如何處理眼前的危機——法不責眾,難道還能將這些人都抓起來投進大獄么?這可是一萬人哪!

李世民背剪著手,踩著一級級的石階梯,不急不徐的走上了朱雀門城頭。正在城頭急得滿頭大汗的將士們,看到太子親臨,頓時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個個喜不自勝。

李世民滿臉寒霜,緩步走到了城頭前,朝下俯視而去。

“看,太子!”不知道是誰驚呼了一聲。頓時,城門前所有人都朝上看了來。一陣海浪般的呼聲也響起“釋放官員,從輕發落!”

巨大的吼聲,幾乎形成了肉眼可見的氣浪,將城頭的旗幟吹得翻滾起來。

李世民冷眼看著,紋絲不動。等這些人喊了一陣,李世民揮起一手朝下面指去,怒聲喝道:“爾等反了么?!”

“反——了——么!”李世民的這一聲怒斥,中氣十足聲浪翻滾,如同一道驚雷炸響在眾人頭頂,層層翻滾開去。坐在最前的二百多名豪紳聽得最是清楚,忍不住渾身一個激靈打了個寒戰。

“一炷香的時間之內還不散去,以叛國之罪論處!”李世民怒聲大喝道,“國法巍巍,刑律森森,不容任何人踐踏與挑戰。爾等自行斟酌,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說完這兩句,李世民抬腳就走,再也不理會這些人。

朱雀門前,一萬余人頓時鴉雀無聲。可是片刻之后,領頭的那些豪紳們仿佛又回過了神來,帶頭高喊起了釋放官員,從輕發落。那些沒頭腦的暴民們,自然也是跟著一起起哄。

朱雀門內,與這些人只有一門之隔的野詩良輔,手里拿著一炷香,牙齒已經咬得骨骨作響。他眼珠子一轉,對著香猛吹了起來:“他娘的,快點燒,快點燒!反了他娘的!”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明德門、金光門、春明門三處地方,各有一路兵馬飛馳而入。李懷光、渾、高固,各領了二千鐵騎猛撲而來,殺氣騰騰。

李世民不再管朱雀城外會發生什么事情,自己乘上了車子朝皇城里走去,心里暗自想道:沒有一點鮮血,是無法洗清這朗朗乾坤之下的滿城污穢的!挑戰皇權踐踏律法的唯一結果,就是——死!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