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奮斗之幸福生活

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秀婚事

“你這孩子,趕緊起來吧,又有什么事兒咱們好好說。”李青山看著下邊跪著的小子,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

哪有直接自己提親的,可是這還是犟脾氣的樣子還真是不好說:“你這孩子,這種事情應該讓家里的長輩來說,你自己說也不合適啊,關鍵是我們家人從來沒有考慮過,還有秀兒的想法也要考慮。”

眼前的少年是一個晚輩,李青山不能說別的,只能慢慢地和他解釋,很快,趙海逸也理解了,知道自己做的不對。

可是他就是害怕呀,害怕李家人答應別人的提親,那樣的話他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這會兒反應過來,也覺得自己有些魯莽了。

“李爺爺李奶奶,叔叔嬸子,我馬上寫信讓我爹娘來提親好不好,你們不要把秀兒嫁給別人。”趙海逸哀求的看著李家人。

即使他送的信再快,一來一回,再讓家里人到達京城,也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這期間會不會有什么變故?戀愛中的少男也患得患失。

這讓李家人怎么回答?李青山和牛氏對視一眼,看看下邊幾個兒子兒媳婦的反應,其實總的來說,趙海逸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孩子,最起碼比最近上門說親的對象好了很多。

“海逸啊,不是我們不同意,我們家什么樣子你也看到了,男孩子是不能找小妾的,我們家的女孩子要嫁的夫婿也不能有別的心思,你還年輕,你能明白嗎?”

“爺爺,我明白,你們放心,我爹也只有我娘一個,我要是娶了秀兒,也一輩子只有她一個,要不我就被天打五雷轟。”少年急急地表現自己的決心。

這些都不是問題,這么好的姑娘,他一定會只對他一個人好的。

“你自己愿意,也要你們家人也愿意,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秀兒同意,要不然一切都沒有用。”

李青山看著下邊的孩子一個個挺有主見的,現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會給建議,但不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

“爺爺你放心,我會慢慢來的。”趙海逸信心十足。

一大家子都在這里坐著,李秀聽到男孩子這么信心十足的表白,以及看著她的熱淚目光,臉紅的不得了。

長這么大,還從來沒有人這么對她表白過,她的臉火辣辣的燒的慌,特別是妹妹李慧還投來看笑話的眼神,讓她更不好意思了,扭頭就往后邊跑,連和長輩們打招呼的功夫都沒有。

“這個事情不能著急,這是你們孩子們自己的事情,我們不會過多干涉,要是秀兒同意,我們就不會反對。”李青山這個大家長最后總結性的說了這么一句。

因為這么多年的經驗,讓他知道孩子們會有自己的判斷,就像李如意李安喜現在的幸福一樣,李慧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雖然對方身份尊貴,但是很幸福。

這大孫女的姻緣看來也是到了,這些天這么多說媒的就沒有一個好的,這不就現成的一個嗎?

“嘿嘿嘿,好,謝謝爺爺奶奶,叔叔嬸子。”趙海逸高興地嘿嘿傻笑,站在飯廳中間也不知道坐下來,十足十的憨厚模樣。

“但是海逸,我是長輩,還是勸你一句,不能因為這個耽誤了自己的學習,你來京城就是來學習的,這個事情不著急,首要的就是把自己的功課做好,知道嗎?”

李青山看著傻小子愣愣的樣子,就怕因為感情的事情耽誤了科考,這樣遺憾可就大了。

“放心吧,爺爺,我不會的,過幾天就開學了,我就搬到書院住了,我會好好考的,一定會考個功名拿回來的。”拿回來給秀兒,這句話他在心里沒有說出來,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是給李秀的承諾。

在家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把趙海逸送到書院,緊接著李玉錦和李玉謙也該再次出發上任了,不過還好,這次距離京城比較近,想回來的話也就一兩天的路程,騎馬的話半天就可以到。

這也算是皇上特意的恩典了吧,把距離京城最近的兩個縣城分給了兄弟兩個,讓很多人眼紅,聯想去年給兩個人最貧窮的兩個縣城,和今年最接近京城的就是兩個最極端的對比。

讓同朝為官的去年的考生十分羨慕,去年是嘲諷,今年沒有一個人再說那樣瞧不起的話,只有幾個憤恨的看著兄弟兩個。

不管別人怎么想,兩人就要上任了,李家一如既往的給他們準備了很多吃的喝的,不過因為離得近,比原來在塘沽縣和清源縣的時候放心很多。

與此同時,寧遠省趙家

“老爺,是不是逸兒來信了?在京城怎么樣?”一個三十多歲,身穿暗紅色長裙的女人好奇的問眼前的男人。

男人同樣看著三十多歲,身材適中,留著一捋胡須,但是一點都沒有影響他美男子的形象,和女人倒是難得相配的一對。

“是啊,這臭小子,可知道給咱們來信了,我還以為不問他他就不知道給咱們報個平安呢。”男人沒好氣的說。

原來這一男一女就是趙海逸的父母趙老爺和趙夫人,他們算是寧遠省的一個大戶,沒出過什么當官的,但是一直很有生意頭腦,到現在,已經是寧遠省的老大了,基本上都要給趙老爺積分面子。

“看你說的,咱們的孩子怎么能那么做呢,肯定想著咱倆呢,你趕緊看看,看看寫的什么?”

“你就嬌慣著吧,看看成什么樣子了!”趙老爺抱怨。

“別說我了,你還不是一樣嬌慣著孩子,我看你比我還嬌慣他,你就別說我了。”趙夫人白了一眼趙老爺,誰不知道趙家不像別的人家,都是慈母嚴父,他們家沒有相反,而是慈母慈父。

丈夫一向比她這個當母親的都要寵孩子,簡直沒有原則,還好意思說別人,他這個慈父可是省城有名的,還好自家孩子比較懂事兒沒有長歪,要不有他們夫妻哭的。

“好吧好吧!”趙老爺摸摸自己的鼻子,夫人說的有道理,然后拆開手里的信,剛看沒兩眼,就叫了起來:“你看你看,你還說能想起咱們倆,我看要是沒事,早把咱們給忘了。”

話是這么說,不過趙老爺的語氣怎么聽都有些激動。

“你看看你這人,信里寫的什么啊,也不給我看看。”趙夫人奪過趙老爺手里的信,一眼掃過去,嘴不由得咧開開始笑。

“哎呦,還真是好消息,你別說,這臭小子還真行,一直不讓給他說親,原來這是有喜歡的了,不錯不錯,咱們很快就有兒媳婦兒了。”

趙夫人樂呵的不行,原來趙海逸沒有管李家人同意與否,直接給父母寫信,讓他們盡快去京城給他提親,他看上了一個姑娘。

末了信中還說,讓他們快點過去,要不然太晚了姑娘被別人娶走了,囑咐他們一定要抓緊時間。

“嘿嘿,夫人,咱們快點收拾東西去京城吧,要不這兒媳婦兒就被別人搶走了。”趙老爺和趙夫人一樣的高興,恨不得立刻到京城。

“那也得和爹娘說一聲啊,哪有你這說走就走的。”說完,趙夫人率先往后邊走去,要和趙老太爺趙老太太分享這個好消息。

趙家的人口雖多,但是關系比較簡單,因為趙老太爺一輩子也只有一個妻子,雖然人丁興旺,但是兄弟姐妹都是最親近的人,之間沒有那么多搶奪家產之類的斗爭。

趙老太爺和趙老太太住在后面,因為他們覺得后面比較清靜,前院經常會有人來做客談生意什么的,不適合他們老年人。

每天家里的幾個孩子都會抽出來一頓飯來陪他們吃,日子也過得不無聊,兩人沒事兒種種花養養草,日子悠閑自得。

看到大兒子大兒媳著急忙慌的過來,老兩口還以為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大事兒呢,不由的埋怨這么大的人了,還是定力不足。

難怪,趙老太爺和趙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可都是這一帶的風云人物,做事果斷頭腦靈活,讓趙家的生意壯大不少,再后來就都交給大兒子也就是趙海逸的父親了,他們安心頤養天年。

“爹娘,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逸兒有喜歡的姑娘了!”還沒走到跟前,就有趙老爺洪亮高興地聲音。

趙老太爺和趙老太太雖年紀不小,但是眼不花耳不聾,聽到之后笑容就沒有停過:“這可是好事兒啊,我這孫子終于有喜歡的人了!”

看趙家人的樣子,很明顯趙海逸的親事也很讓他們著急。

之后趙夫人把趙海逸信里說的原原本本的給兩個老人說了一遍,信中把李秀夸得天花亂墜,是個絕世好姑娘。

“好事兒,好事兒,那你們快點過去吧,趕緊把這事兒定下來,萬一這么好的姑娘成了別人家的,咱們可就該后悔了!”趙老太太一百個滿意,還沒見到人,心里就有了很好的印象。

好吧,李家人也不可能想到趙家會是這樣的人家,這開明程度,完全不輸于李家啊,關鍵是家里的人也都很好,不知道這么大一家子怎么做到這種程度的。

也難怪會養出來趙海逸這樣性格的少年,家里人的性格都好,就是任由他自己長,也很難長歪啊。

“爹娘,我們來就是要和你們說這個事兒的,我們這就準備快點收拾東西去京城呢。”事情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四個人都不想讓耽誤時間。

“你們夫妻兩個去吧,家里的事情有我還有你弟弟他們呢,你們不用擔心。”趙老太爺很淡定的扛起來家里的事情,他其實身體好著呢,處理生意上的事情不在話下。

“去吧去吧,把我孫媳婦兒帶回來就行。”得了,一個比一個著急,相比來說,當事人趙海逸還是比較淡定的一個。

很快,兩輛馬車就從趙家駛出,離開寧遠省,一路往南走去。

這邊李家,生活又和以往一樣,李慧每天在家里畫畫圖,和李秀還有繡娘們討論討論,又招募了好幾個繡娘,從中選出來最有想法的幾個,雖然她們不會畫畫,但是可以把自己心中的樣子做出來。

這讓李慧大大的驚喜啊,這可是省了她很多時間,沒想到古代人這么有智慧,可以直接動手裁剪,做出來自己想要的任何樣子的衣服。

沒想到這樣的衣服居然更受大家的歡迎,她大手一揮,直接給幾個繡娘漲了工錢,給她們提供一個單獨的房間,專門來做設計,雖然速度不快,但是商量之后的衣服樣式很好看了。

那么她也就不用親力親為了,為了有更好的前途,李家還話大價錢請來了畫師,給繡娘們上課,給她們講解怎么搭配顏色,什么樣的組合最能得到別人的喜歡,然后還有一些簡單的繪圖技巧。

本來這些女人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適合再學這些,可是李慧不覺得,她們很多剛剛二十多歲,就是年紀大的也才三十來歲,正是最好的時候,特別鼓勵她們。

東家給這么高的工錢,還請來畫師教她們,她們自然拼了勁兒的學習,沒想到努力起來這些也不難,她們不需要學太精湛的畫技,是為了輔助衣服的設計和顏色的搭配。

十天以后,京城城門口,兩輛馬車緩緩地進入

“老爺,逸兒的書院在哪里啊?咱們要不要先去找他?”原來馬車里坐的就是趙海逸的父母趙老爺和趙夫人,兩人已經進京了。

“咱們先找個住的地方啊,這孩子在書院住,外邊肯定沒地方,咱們安頓好了再去找他。”趙老爺想的倒是挺周全。

其實兩個人心里想的更多的是趕快見見自己兒子喜歡的姑娘,可是又知道他們不能直接上門,所以現在很是糾結。

“還是老爺你想的周到,還有咱們上門拜訪的禮物什么的,都是家里準備的,很倉促,咱們是不是還要再買一些,可不能頭一次上門就留下不好的印象。”

“那是當然,走吧,咱們去最好的酒樓。”趙老爺說完之后吩咐前面的車夫,他們需要好好休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