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星際之五味調和

第2章 食祖傳承

快捷翻頁→鍵

第2章食祖傳承

第2章食祖傳承

熱門、、、、、、、、、

云朵兒睜開眼睛,迷茫的四處張望:“這是在那里?”

她奇怪地發現自己在一個陌生的空間,身體竟然漂浮在空中。

她不由心慌起來,捧心自問:“明明在酒店的,怎么會在這里呢?”她努力回想昏倒前的事情:“……后來小鼎撞過來,再后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來就在這里。”

云朵兒急慌慌的在這個空間漂浮著,迫切地想找到出去的路。

這個空間不是很大,有一畝左右,入眼全是荒蕪的土地,正中間有一池清可見底的泉水。泉水明凈碧綠,池底隨處涌出亮晶晶的珠泡,一簇簇,一串串,大大小小,錯錯落落,爭先恐后,閃閃發光,泉水邊的土地微微有些濕潤,幾間翠綠精致的竹屋矗立。

云朵兒飄到泉水之上,想用手捧起些水,可是手伸入水中卻什么都沒摸到。

呆了呆,她轉身飄向竹屋,穿過青竹制成的墻壁。

這間竹屋比較大,一邊是擺的整整齊齊的竹制貨架,架子上卻什么也沒有;一邊是幾個帶抽屜的貨柜,當然貨柜也是空的;貨架竹柜間是一片空地。這里好像是專門存放東西的倉庫。

朵兒又飄進了另一間竹屋,靠墻放了張古典華貴的竹制架子床,床體精美的鏤雕花紋,玲瓏剔透,和圍欄上精巧的結構相應成趣。竹床邊有兩個同樣做工精美的箱籠。

另一邊竹木地板上是一席竹編的翠席,安然擺放著一張精美的竹制矮桌和兩個繡工華麗的蒲團,顯然這里是起居室。

朵兒視線簡單掃過,不在停留,飄進隔壁的一間屋子。

一個竹子做的料理臺長長的,擺放在靠墻處,墻上掛著各式廚房刀具。另一側墻邊擺放兩個大大的竹制柜子,還有一些農具和廚房用具。房中央是一只鼎,赫然正是撞了云朵兒的那只食鼎,只是變大了許多,竟高到她的腰際。云朵兒驚異的伸手去觸摸食鼎,可是還是什么都沒有摸到。

抿了抿嘴唇,進了最后一間屋子,這是間書房。簡單的書桌上,攤開一卷竹筒,前面的竹筒里面零散插了幾枚竹簡。旁邊的竹箱里還有很多竹簡卷成卷放著。桌后墻上有一幅青衣男子畫像,三十開外,一手扶髯一手持玉簡。

云朵兒的目光看向青衣男子的雙目,畫像中人手持的玉簡光芒大放。驀然劇痛襲擾了她的頭部,腦海中一段段畫面閃過,卻是青衣男子之前過往的種種。與此同時,一段段古老的文字刻印在她的腦海中,強迫她記在記憶深處。

云朵兒跌坐在地上,閉目吸收整理腦海里龐大的信息。此時她才明白她得到了什么。

云朵兒得到是食祖伊尹的廚師傳承。伊尹是夏末商初時人,是華夏古代烹制食物和五味調和方面最為出色的廚師。伊尹“教民五味調和,創中華割烹之術,開后世飲食之河”,被華夏烹飪界尊為“烹調之圣”、“烹飪始祖”、“廚圣”和“食祖”。

如果說神農炎帝開創了華夏遠古的原始農業,伊尹就是中華烹飪食文化的奠基者。

華夏烹飪特別講究味,既重視原料的本味,又重視調味品的賦味,更著眼于五味調和,調味是制作肴饌的“精髓”所在。

根據古代的傳說,我國中醫的“湯液療法”也是源于伊尹。“伊尹以亞圣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伊尹做的湯,既可做菜肴,也可作治病的湯藥。也就是說,伊尹既是廚師,也是醫師,是個多面手。因此,伊尹又是食藥同源、藥膳同功的實踐者,是保健食品的創始人,是食療藥膳之鼻祖。

現在云朵兒待的地方是食鼎的空間,而這個食鼎正是食祖伊尹的寶器“五味”。

剛剛出現在云朵兒腦海中的畫面,是伊尹以食入道的證道之路,而印刻在腦海的是食祖的功法《五行歸一訣》。

云朵兒激動的雙膝跪地,鄭重的向伊尹行師徒跪拜大禮:“師尊在上,請受弟子禮”。

青衣男子含笑受了,望著她說:“吾之能已具傳予汝。汝好自為之。”說罷,畫中人轉身離去,畫像化為青煙溶于空間。

云朵兒按照師傅囑咐,去拿桌上的玉簡,此時發現已經能拿起空間里的東西。

古老的文字,師尊已然傳授,云朵兒能輕松看懂竹簡的古字,原來這竹簡說的是這個食鼎寶器。

食鼎名“五味”,是師傅用來烹飪的寶器。“五味”認主后就隱藏于主人體內,使用時可以召出,憑精神力操控大小。

封在寶器的空間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本源煉成,分別按照五行方位置于空間,也只有同時具有五行的人才能開啟寶鼎空間。這里沒有什么天材地寶、什么時間加速,只是用于收集食材、永久的保持食材和食物的品質,用來潛心研究食之道的一方空間。

當然,空間主人的能量越大,移入空間的藥食材料越豐富,空間就會成長越快。而封印的金木水火土本源,有洗去雜質提升身體資質的作用,對人修煉和保存在空間的食材養護很有好處,讓空間里的食材品質更高。而五行元素的本源已經融入到空間的泉水中,因此此泉名為五行泉。

食祖以食入道飛升時,空間已經有自主意識,留下它尋找傳人。食鼎認主,開啟寶鼎空間,都會引起時空混亂,最后那一方世界,連寶鼎也不知道的。

云朵兒看到這里有些失落,本以為能知道離開空間回家的方法,可現在彷徨了。默默回想家里的親人,不由淚水潸然:“不知此生還能否在見,爺爺、媽媽、爸爸不要為我悲傷,一定要幸福開心的生活!”

云朵兒經歷大喜大悲,魂魄有些疲累,飄進起居室躺在竹床上,緩緩閉上眼睛進入夢鄉。

再度睜開雙眼,仍是睡覺的竹床。云朵兒飄出竹屋來到五行泉旁,她用手捧了些水喝下,溫暖籠罩了她的魂魄,很是舒服,感覺魂魄更加純凈凝實。

“反正不知未來如何,既來之則安之罷,不如先去看看師傅留下的傳承,也不負師傅的殷殷教導。”云朵兒定下心來,轉回到書房,翻看箱籠里的書卷。

師傅留下的書主要有四卷《食材》、《五味調和》、《湯液》、《食丹》,還有就是神農的《百草譜》,以及師傅實驗菜譜的手記。

《食材》記錄了動物、植物的可以食用的部分和烹飪方法。

《五味調和》記錄烹飪調味的精髓。

《湯液》、《食丹》則是食療的食譜。

《百草譜》則是神農嘗百草記錄的植物的外觀、性能。

這些書中記載了大量朵兒不認識的物種,不知是不是就此湮滅在歷史長河。

就這樣,云朵兒累了就喝些泉水,在竹床小憩一會。醒了就泡在書房研究書卷,要不就練習家傳刀法和拳法。還有就是每天都抱著食鼎用五行元素溫養。師傅留書說過,寶鼎要主人用五行元素慢慢溫養,才會更加契合,用起來得心應手。

云朵兒和“五味”說家鄉,說她小時候開心不開心的各種事兒,說她的親人,說她的恐懼……“五味”都沒有回應,默默的傾聽著她的喜怒哀樂。

日子一天天過去,云朵兒沒有刻意去記錄時間,反正該來的時候總是要來的。

這一日,云朵兒正在書房讀書,空間突然劇烈震動起來,一陣無名的壓迫向她襲來,讓她的魂魄幾乎潰散。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