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二百四十六章 慷慨義戰

“哦”聽到平陽君趙豹的毫不客氣的發問,那上卿藺相如卻是不卑不亢,只聽他淡淡言道:“想必平陽君必有大義之見,但請明言,相如愿洗耳恭聽。換新域名8d”

“以老夫之意,那上黨山地看似塊肥肉,實乃大禍害一個,那韓王奸猾,奸計百出,獻上黨之地妄圖移禍我趙國,我趙國君臣不能糊涂,那禍害之地絕不能要”平陽君趙豹沉著臉,又重重地說了一句,“沒見過天上會落下金銀財貨,無因而得利,貪之必受大害也”

“王叔,本王以為那韓國君臣是覺得上黨已不可收、信服趙國,這才將上黨之地相贈,這如何便是無故之利,又何來無妄之災”趙王丹不禁插了一句,向平陽君趙豹朗聲問道。

“我王,此言差矣”平陽君趙豹以叔父之身,對趙王丹也是毫不客氣,說話時扯著大嗓門,未曾顧及趙王丹這少年的感受。

趙王丹見平陽君趙豹如此口氣,他微微皺了皺眉頭,這位酷愛面子的少年趙王,對平陽君趙豹這位叔父,漸漸心生不滿之意。

趙王丹下意識地向趙括掃了一眼,卻見大將軍趙括依然神色如常地跪坐在長案后,未見絲毫的波動,那雙細長的大眼更是微瞇著,如同入定一般。

“趙括呀,你不是天賦奇才么此時你心底在想什么本王可是等著聽你的高論呢”望著趙括那副氣定神閑的模樣,趙王丹一時有些情急了。平陽君趙豹的聲音洪亮,在氣勢上仿佛蓋住了上卿藺相如,而平陽君趙豹那一番說辭,趙王丹心下并不以為然,于是,他心急地等著趙括一番大論,駁倒平陽君,為他這個趙王爭些面子。

那平陽君趙豹卻未看趙王丹的反應,猶自粗著嗓門高聲道:“那秦國斷絕河外之道,圍困野王城,令上黨和韓國本部的聯系斷絕,顯然便是要逼韓國乖乖地交出上黨。可見,秦國圖謀上黨久矣,那韓國明知秦之圖謀,卻偏偏將上黨獻于趙國,此分明為移動禍之計也”

“秦國苦心謀劃,大軍遠征,而我趙國未動一兵一卒,坐而受其利,縱是趙國強大于秦國也未必穩妥,更何況眼下之趙國未必強于秦也,如何不是無故之利了”

“我王且想,我趙國若坦然受上黨之降,必然引秦國大舉來攻,秦趙兩國大戰于那貧瘠上黨之地,豈非引火燒身那韓國坐山觀虎斗,倒是打的好主意。由上可見,趙豹一言以蔽之,此上黨山地乃大禍害,我趙國萬不可中韓人之奸計,而受此禍害之地也”

聽著平陽君趙豹入條入理的分析,少年趙王丹忍不住暗暗心驚,朝堂中回過味來的重臣們也是暗暗心驚。平原君趙勝捋著那濃密的長須,用眼睛的余光掃著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的大將軍趙括,心想:這眼下的局勢,不正應了這少年大將軍之預言么

邦交名臣藺相如沒有回平陽君的問話,他還記得前些日子,秦國十萬大軍威逼韓國、東周王室交出汜水之地時,大將軍趙括曾在這朝堂上據理力爭,力陳趙國應出兵救援韓國。

他記得趙括曾放聲斷言,秦國所圖謀的不僅僅是汜水之地,不僅僅是野王要塞,而是意在上黨,拿下上黨天險之后,對趙國形成泰山壓頂之勢。這秦國可是一環套一環,步步深入地在尋機與趙國大決呀藺相如心底震驚了

見主張受上黨和力陳不受上黨的兩方陷入了僵持,大殿上的重臣們先是面面相覷,隨后又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那議論之聲漸漸變大,一會兒功夫,嗡嗡之聲四起,仿佛將要開鍋的沸水一般。

“哈哈哈”隨著一聲爽朗的大笑,只見一個長發披肩的英挺年輕人從后排霍然站起,卻正是少年大將軍趙括,“平陽君之言,卻是只看其一,而不看其二,趙括不敢茍同”

見主張受上黨和力陳不受上黨的兩方都已經登場亮相,又等了一會兒功夫卻不見其他的重臣發話,大將軍趙括覺得時機差不多了,該是自己這天賦奇才大展雄風了。

只見趙括長身而起,緩緩地踱入大殿正中,朗聲言道:“聞平陽君之言,若是我趙國不受上黨,任由秦國攻下上黨之地,或者坐視上黨缺糧大亂,秦國輕松地將上黨之地劃入其版圖。如此一來,那秦軍之禍,就沾不到我趙國身上了”

“趙括曾斷言,秦國根本之意,不在上黨,而在于我趙國,在于我趙國之邯鄲。上黨乃我邯鄲之天然屏障,此屏障一失,我上黨將會無險可守,秦國大軍攻來,我邯鄲危矣”

“自應侯范雎出遠交近攻之長策大謀,秦國吞并天下之心昭然若揭,而眼下之山東列國,唯有我大趙兵強馬壯,秦國大舉動出,必先拔掉我趙國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此戰,避無可避”

“我趙國受上黨,秦軍會來攻我;不受上黨,秦軍亦將來攻我。受上黨可得天險之地,拒敵于國門之外;坐視秦國吞下上黨,我趙國將門戶大開,盡失地利之勢。若那時再言抗秦,為時晚矣”

大將軍趙括聲調鏗鏘,昂昂之聲在大殿中回想不絕,聽著趙括的豪言高論,那少年趙王丹頻頻點頭,顯然還是趙括這昔日同窗之言才對他的心思,剛才被平陽君趙豹駁倒的面子,這下又被大將軍趙括為他找了回來。

“秦國有遠交近攻之長策大謀,我趙國亦有長策大謀,天塌了也要有人頂著,怕他個鳥”大將軍趙括向著趙王丹昂聲高呼,就當被他反駁的平陽君趙豹不存在一般。

不是大將軍趙括太過猖狂,而是趙括根本瞧不上平陽君趙豹這位趙氏先祖的鴕鳥論觀點。趙括心想,即使你的眼光看不了那么遠,料不到秦軍此舉在于趙國,但也要拿出點趙氏的血性來。你伸頭是一刀,縮頭早晚還是一刀。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才是我趙氏男兒之本色

此時大將軍趙括“天賦奇才”之名,趙國的重臣們早已是如雷貫耳。雖然其父馬服君趙奢因病未能出席這大朝會,但是這些重臣們卻誰也不敢小視趙括。

人家趙括大將軍可不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狂徒,當年隨其父馬服君趙奢征伐燕國、剿滅白狄馬賊、奇襲注人、血戰林胡,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戰功。趙人重戰功,仰慕戰場上的英雄,此時在趙國重臣們心中,趙括實乃趙國王室宗親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并且其星光愈發燦爛起來。

趙括的豪言激起了趙王丹的血腥,更激起了趙國朝堂上這些元老重臣們的雄心壯志,他們一個個心潮激蕩地苦苦思索著,思索著趙括慷慨之言,思索著被趙括數次腔調、身體力行的長策大謀。

此時趙括一開口便咄咄逼人地指斥這位極其傲慢的王叔,大臣們一則振奮、二則緊張,殿中便是鴉雀無聲,連平原君也不禁瞪了趙括一眼,覺得趙括有些太過大膽了。

“趙括”那平陽君趙豹面子山更有些掛不住了,他可是王叔之尊,就算是趙王丹也要給他幾分面子,卻被趙括這么駁斥,他心底有些火,“本君記得,你那長策大謀,可是要合縱抗秦,眼下我大趙之盟國只有魏國一個,談何合縱”

大將軍趙括毫不退縮,繼續昂聲道:“平陽君可曾聽聞,時移則事異,事異則備變。秦軍來勢洶洶,上黨岌岌可危,我大趙若是退縮一步,來日便是大禍臨頭。此時若振臂一呼,三晉老盟旦夕可成。至于其余列國,那齊國縱然不派大軍,糧草資助也是少不了的”

說到齊國時,趙括向著趙王丹眨了眨眼睛,那趙王丹心領神會地一笑。去歲,趙括降服后勝的計謀,詳細地稟報了趙王丹,只是略去那不談而已。此時,那被趙括牢牢攥在手心的后勝已經登上了齊國丞相之高位,趙王丹自然明白此時趙、齊兩國雖無結盟之名,但已算是有結盟之實。趙王丹心下暗道:“趙括放長線,果然釣上來一條大魚。”

此時那平陽君趙豹已是氣得面色通袖,他聽著趙括放聲大言,如此不給他面子,忍住不就要開口駁斥。但平陽君趙豹還未來得及開口,便被趙括又堵上了話頭。

大將軍趙括將那“窮追不舍”的辯論戰術發揮到了極致,只聽他繼續昂聲言道:“我王,平原君,列為臣工,想來都明白‘固國不以山河之險,失國不因四戰之地’的道理。武靈王時,趙無韓國上黨,卻是胡服騎射拓地千里震懾天下;閼與一戰形勢危急,惠文王用家父馬服君之計,狹路相逢勇者勝,一舉全殲秦軍八萬。可見趙弱趙強、趙存趙亡,在國力也,在軍力也,在朝野之氣也”

趙括這幾句慷慨之言,聽得殿上的大臣們心頭熱血沸騰起來,那平原君趙勝也忍不住身形微動,仿佛遙想起了追隨武靈王東征西討的歲月。那趙王丹更是眼前一亮,忍不住開口大贊道:“彩這才是我大趙男兒,有膽氣”

“我趙國接納上黨與否根本處不在韓國圖謀如何,而在趙國情勢如何”趙括辭色凌厲,接著話鋒一轉,言道,“若趙國無國力、無大軍、無壯心,縱是韓國無圖謀而拱手相送,趙國可能守得上黨”

趙括緩了口氣,繼續言道:“若趙國有國力、有大軍、有圖霸王天下之雄心,縱是韓國不獻上黨,趙國亦當奪來,又何懼移禍之計哉今平陽君先自認趙弱,徒滅志氣,而后視韓國獻地為移禍之算,誠可笑也若以此說,上黨歸趙為韓國移禍,上黨歸秦莫非便是韓國依附虎狼夫一弱韓,自忖險地難守,危難之際思大局,獻地于同根之邦而圖謀結盟抗秦,于情道于義,何者有差何獨不見容于平陽君,而中傷若此乎”

聽著趙括這昂聲之言,王叔之尊的平陽君趙豹怒不可遏,他顫抖地指著趙括大聲怒喝:“你豎子無謀,妄敢出此大言,誤我趙國大謀乎”

“哈哈哈”趙括卻是哈哈大笑:“何為大謀何為小謀平陽君此話差矣”

趙括根本不給平陽君反駁的機會,接著如長江大河一般滔滔不絕,繼續朗聲高呼道:“我王初立時,趙括曾言我大趙之長策大謀,平陽君可還記得。”

“其一,以爵位之賞,激勵國人戰心,現二十級軍功爵位順利施行,我趙國耕戰之軍民,士氣大振”

“其二,固邊北向,現李牧大將軍十萬大軍固守北邊,匈奴不敢南顧;墾荒河套已成,我大趙糧草充足”

“其三,合縱山東諸侯,借勢合力抗秦,現今三晉老盟重啟在望,齊國不敢生異心,楚國結盟也指日可待”

趙括瀟灑地攏了攏那披肩的長發,慷慨言道:“此長策大謀,我大趙不輸于秦國,平陽君以為然否”問話時,大將軍趙括目光灼灼地注視著平陽君,那懾人的氣勢令殿中重臣們精神一振。

平陽君被氣得渾身發抖,卻又找不到詞來反駁,于是顫抖著聲音反問道:“你豎只說,若惹惱了秦國,我趙國抗得那殘暴的秦國么”

“平陽君,趙括便為你你一算,且聽好嘍”大將軍趙括毫不退縮,他揮舞著手臂運足丹田之氣,那中氣十足的聲音,震得大殿中的群臣耳邊嗡嗡作響。

“秦國有大軍五十余萬,趙國大軍也是五十余萬;秦國人口千萬左右,趙國人口也是千萬左右;秦國倉廩有十年軍糧可支,趙國倉廩也有十年軍糧可支;秦資器械有多少,趙國也一般有多少,還多了林胡草原的數十萬馬匹牛羊,戰馬比秦國尚居優勢”

“秦國有名將,趙國也有名將;秦國有能臣,趙國更有能臣;秦人尚武好戰,趙人更是舉國剽悍胡風。平陽君但說,趙國哪一樣抗不得秦國”

“豎子誤國豎子誤國”平陽君趙豹面色鐵青,高聲吼道,“黃口小兒,可知戰陣之兇殘,那暴秦豈是好惹的嗎”

“哈哈哈”大將軍趙括又是放聲大笑,氣勢正盛的他朗聲道:“趙括也曾上得戰場,見過那鮮血和腦漿,也曾見識過那暴秦所謂天下無敵的戰力,以趙括之見,秦軍雖強,我趙軍也不輸于他。平陽君未戰先怯,只圖猥瑣避禍,可還有我趙氏男兒之風骨嗎”

“你你”平陽君趙豹氣得嘴唇抽搐,卻再也說不出話來,辯不過趙括的他,已是顏面掃地,恨恨地一掌拍向案頭,便起身離席大步去了,走到殿口,他又驟然回身吼了一句:“豎子誤國大趙危矣”

平陽君憤然離去后,殿中一時默然。大臣們對趙括氣走平陽君雖覺不妥,然對趙括的一番道理卻是不得不服。

就實而論,趙括親自推動的振興趙國之長策大謀,步步施行,此時的趙國比秦國確實不差,趙括所數宗宗細目也絕無夸大。如此看去,接納上黨與否似乎便是不言自明了。雖則如此,有平陽君堅執反對,趙王與平原君也都還沒有說話,大臣們一時便都僵住了。

聽趙括一席慷慨之言,少年趙王丹只覺血脈噴張,那心頭如同一團火一般在熊熊燃燒。對于趙括氣走平陽君之舉,趙王丹不以為忤,反而覺得十分解氣。

趙王丹滿含微笑地看了看大將軍趙括,接著便將目光轉向了上將軍廉頗這眼下秦國的武將之首。趙王丹笑了笑,試探著問道:“廉頗老將軍,你來說說,依我趙國之軍力,若秦軍來攻,那上黨山地能否守得”

趙王丹問著話時,心底不免有些忐忑。他覺得趙括方才之言,雖然豪氣十足,但想到那秦國數十萬大軍虎狼之名,想想秦國那并吞天下的氣勢,心頭還是有些不安。

老廉頗慨然拱手道:“連同御胡邊軍,趙國大軍共計六十余萬。但論戰力,我趙軍與秦軍不相上下。只要趙國沒有攻秦之心,而只在上黨做抗秦防御,此上黨天險之地,便堅如磐石也”

上將軍廉頗此言,說得十分謹慎,只提防守而未言對攻。自閼與一戰后,趙軍與秦軍雖有小戰,卻再未打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藍田大營秦軍的戰力到底如何,只有趙括曾潛入陘地一探,這廉頗卻有些摸不準了。

“上將軍言之有理。”職掌財政的內史大臣趙禹冷靜接道,“平陽君言韓國移禍,實則便是顧慮趙國不足抗秦也。我大趙今有六十萬大軍,若依舊畏秦若入虎,而不敢接納上黨,誠為天下笑耳”

“老臣贊同。”已經是兩鬢白發的國尉許歷道,“當年無上黨,馬服君尚血戰秦軍而大勝趙軍戰力何輸秦軍分毫目下我軍資糧草充盈,若再得韓上黨歸趙,趙國西部便矗立起一道橫寬三百里的天險屏障,何以平陽君此時卻畏懼與秦軍抗爭老臣實在不解也。除非趙國聽任秦國蠶食山東,否則便不能丟棄上黨”

這許歷乃是當年馬服君趙奢帳下的中軍司馬,提起馬服君之勇武,他心頭激動得仍舊不能自已。再聽聽今日馬服子之言,這許歷忍不住在心頭連聲感嘆:“馬服君有子如此,大善哉”

就在這時,大將軍趙括又高高拱起了雙手,朗聲言道:“我王,且聽趙括一言,此上黨山地,我大趙不可受”

“咦”

“這是為何”

趙括此話一出,令殿中的群臣們大覺詫異,方才趙括激越慷慨,連聲駁斥平陽君,為何現在態度突然來了個大轉彎。那少年趙王丹也疑惑了,他皺著眉頭問道:“大將軍請說個明白,為何不受”

趙括淡淡地笑了笑,昂聲道:“我王,列為臣工,且細細想想,若是因我大趙接受了上黨引得秦軍來攻,那便是貪圖上黨河山之利,不得已而為的爭奪國土之戰,列國諸侯將如何看我趙國”

見趙王眉頭緊鎖,趙括趕緊加快了語速:“我大趙當回絕上黨之降,而聲言愿出大軍助韓國堅守上黨,如此一來,我大趙便是義戰,占盡了天下之理。若大戰一開,列國諸侯豈能坐視我王,大戰將啟,我趙國應義字當先乎”

殿中群臣們聽著趙括這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靜默了許久。自進入東周亂世,雖說諸侯大爭并無義戰,但是這個義字卻是列國諸侯們誰也不敢褻瀆的。也正是因此,那東周王室雖然氣息奄奄,卻沒有諸侯敢一舉滅之,就是怕背上這不義之名,引來諸侯圍攻。

平原君趙勝緩緩地捋著那濃密的長須,眼中精光一閃望向趙括,心頭驚嘆道:“此子果然大才也慷慨激昂而不失沉穩之理性,若依此謀劃,我大趙占盡道義制高點,諸侯們當再無閑話,秦國也輸了一籌,彩,彩”

上卿藺相如定定地注視著少年大將軍趙括,對這當年被他親手發掘出來的趙括,他心頭震驚不已:“如此少年,心思卻縝密如此,論及長策大謀侃侃而談,遍觀列國諸侯,可有王室宗親子弟能與這趙括相比嗚呼我藺相如為趙國獻此良才,幸甚,幸甚”

當年趙括主持軍器坊,乃時任丞相的藺相如親自舉薦,故藺相如有此一嘆。

少年趙王丹想了一會了,愈發覺得自己自己有識人之名,這大將軍趙括果然沒有辜負他的一番信任。趙王丹點了點頭,已經在心底默認了助戰韓國,守住上黨天險以維系趙國邯鄲安全的計策。

但出于對王叔平原君的尊重,他又微笑著向平原君問道:“以王叔之見,大將軍趙括此義戰之策如何”

沉默了許久的平原君一拱手,開口朗聲道道:“老臣慚愧,原在猶豫不決,然則大將軍趙括之言,卻令老臣茅塞頓開。大將軍言之有理,我大趙不可怯戰,亦不可貪圖一時之利而放棄了天下之義。”

“我大趙乃四戰之國,自立國以來百余年,大戰不斷,我趙國卻是愈戰愈勇,愈戰愈強,先武靈王胡服騎射變法,趙威大震,更是一舉拓地千里。”

“先惠文王之時,秦軍來勢洶洶欲圖進犯我邯鄲,其時,秦軍號稱天下無敵,諸侯無人敢擋其鋒銳,馬服君趙奢凜然不懼,痛殲秦軍八萬,誅殺秦將胡傷,這才震懾了秦軍,揚了我大趙的軍威”

“這些年來,我大趙凡是勇武奮戰,莫不國力強盛;凡是畏敵怯戰,卻是國勢傾頹”說道此處,平原君趙勝心頭有些傷感,因為他想起了當年沙丘宮變后惠文王處理時,那李兌專權時,趙國不堪回首的往事。

平原君趙勝猛地站起身來,向趙王丹拱手,放聲言道:“我王,老臣贊同大將軍趙括之議,派大軍助韓國守住上黨,搶占道義制高點,唯此義戰,關系到我趙國之氣運,我趙人當一往無前,絕不退縮”

“彩”平原君一言落定,大將軍趙括當先高聲喝彩,兩道灼灼的目光望向平原君趙勝。見這位趙氏的英雄人物終于被自己激發起了雄心壯志,趙括心頭滿是豪情洶涌。

“彩彩”緊接著,殿中的群臣對平原君趙勝齊聲喝彩。

“善大善”少年趙王丹興奮地重重地拍著九尺王案,高聲道,“我意已決溝通韓國之事,由平原君領上卿藺相如籌劃;大軍整備事,由上將軍廉頗,領國尉許歷、大將軍趙括籌劃”

“諾”殿中群臣慨然齊聲應諾。今日大將軍趙括侃侃而談,如同撥云見日,令群臣們頓覺心底頓覺痛快無比,這聲應諾聲喊得甚為響亮,直震得大殿中一陣嗡嗡作響。

章節請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