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兩百八十章 威

穿越戰國做皇帝第兩百八十章威

第兩百八十章威

次日清晨卯時,那日頭剛剛露出半邊,籠罩在將軍嶺的薄霧尚未消散,趙國大軍便隆隆開動了。“利用自己歷史的先知,步步搶占先機”這正是上將軍趙括決戰那屠夫白起的殺手锏。大軍陣列中,上將軍趙括跨著那匹棗紅色的戰馬,面色凝重地望著數十萬大軍滾滾殺向老馬嶺的洪流,望著那騰起的漫天黃塵,心頭頓時油然升起一股子改變歷史的沖天豪氣。

“秦趙之國運,在此一決白起——我趙括來了我趙軍來了”戰馬上的趙括,心下一字一句地沉吟著,默默地感受著腳下大地的震顫。

秦軍的探馬斥候可不是吃素的,便在趙軍堪堪開動之時,武安君白起便收到了探馬傳來的緊急軍情——趙國大軍五十萬,幾乎全班出動,正兵分兩路,聲勢浩蕩地向老馬嶺營壘和丹水營壘殺來。其中,攻擊老馬嶺趙軍二十余萬,正是由趙軍主帥趙括統領

“娘的——來得好快”武安君白起心頭微微一驚,只是瞬間的功夫便迅地冷靜了下來。趙軍來得如此之快,以至于秦軍在老馬嶺的營壘還未最后完工,那六座尚未修建完成大糧倉,更是近乎空空如也。

“誰言趙括乃夸夸其談之輩,此子兵家之才不俗呀”白起皺著眉頭,那張四方形的大臉竟是陰沉無比,“老夫如此保密,他卻能趁本君‘誘敵深入’的手段還未施展,此時便來猛攻,這戰機的把握如此精準,或許只有用“天賦奇才”才能概括”

“武安君,趙括那黃口兒,竟敢攻我老馬嶺,真是活得不耐煩了”那老將王龁,向著武安君白起慷慨言道。前些日子被趙軍窩窩囊囊地打了一仗,打得秦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著實讓王龁窩囊壞了。

“王龁聽令出大軍二十萬,先與那趙括對戰半日,待半日后不論勝敗,且以計行事”武安君白起口氣冷冷地下令道。那冷冰冰的口氣中,沒有一絲感情的溫熱。

雖然趙軍已經提前動,雖然囤積的糧草還差著很多,但是有了野王這個屯糧大倉,有了源源不斷的軍糧運輸,白起自信后繼的糧草斷然不會出現意外。既然趙括殺來了,和他且周旋數日、讓他慢慢進入轂中便是。

老馬嶺,天空純凈得不見一絲云彩,那初夏的日光,已是有些灼人。便在這明晃晃的日頭下,趙國大軍已經擺好了陣勢,等待著動第一波的攻勢。

這第一波的攻勢,乃是一種試探,試探秦軍主力的戰力到底是什么模樣,試探趙國騎射勁卒和秦軍大規模的對攻,到底能不能盡占上風。此波攻勢,由御林軍的飛騎營和勁步營協同動。

飛騎營和勁步營乃御林軍野戰的中堅力量,自成軍以來,歷經大戰、戰數場,每日間玩命般地訓練,早已將各種陣勢演練成熟。

隨著那中軍司馬“唰唰”擺動紅、黑兩色令旗,看到旗語后飛騎營和勁步營的將士們,迅地動,只是眨眼間的功夫,便擺正了一個攻守兼備的方形大陣。

此方形大陣內含三十個方形陣,每陣中央乃步軍六千,側翼各有騎兵一千五百,以掩護步兵的進攻和撤退。趙軍前鋒,總共九萬絳紅色胡服將士,遠遠望去便如秋色中的楓林,火紅火紅,又像是連片閃閃跳動的火焰一般炫彩奪目。

每個步兵方陣的身后,架設著十只輕型連床弩,可四十支連,射程約為一千步,乃對秦軍遠程攻擊之利器。此時重型連床弩,因為過于笨重、搬運不便,還在艱苦的運輸途中,便未派上陣來。再者,那些威力驚人的重型連床弩,趙括還有著有大用場,留著在關鍵時刻,再給自以為得計的秦軍以摧毀性的一擊。

再看那方陣中,步軍將士們手舉丈八長矛,前排的將士們將長矛平端,后排的將士們將長矛斜斜上舉,以此類推,最后一排的將士們那長矛是垂直上舉,如此層次分明,功攻擊時,長矛的攢刺可一波接著一波。

長矛兵方陣的空隙中,穿插著輔兵,輔兵得制式武器乃隨身連弩和精鐵長劍。隨身連弩用于兩陣未對接時的遠程攻擊,而精鐵長劍則用于刺殺沖入陣中的敵軍。

如此一來,勁步營遠程、中程、進程、貼身搏殺,各式武器一應俱全,可以說勁步營武器的配備,已經遠遠地領先了這個時代,即使是處在這個時代軍事尖峰的秦軍,也多有不及。

每個方陣兩側,飛騎營的騎兵們手持兩丈許長矛,因為有了馬鐙和馬鞍對沖擊力、反彈力的保護,御林軍的騎兵們,已經可以利用戰馬的度和慣性,以鋒利的長矛刺穿敵陣。和這個時代通常理解的精于射術的騎兵相比,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可以說,御林軍的騎兵,已不僅僅起到掠陣的作用了。若是把騎兵單拉出來合兵一處,組成騎兵方陣沖擊秦軍,自然可以打秦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此戰上將軍趙括較為謹慎,不想讓他的寶貝疙瘩——飛騎營以身犯險。

九萬人大方陣的背后,乃中軍、殿后的十五萬余人的步騎混合方陣。

其中十一萬步軍居中萬余騎兵分居兩側。方陣的正中立著一座三丈余高的望樓云車,獵獵飛動著巨大的“趙”字絳紅色軍旗。兩翼騎兵胯下盡皆草原烈馬,人各一口長刀、一張彎弓,千騎一旗,部伍甚為整肅。

趙括擺出這陣勢,乃馬其頓方陣之升級變種,此陣原本是攻強于守,但是因了精于設計之騎兵掩護,此陣已經初步實現了攻守之平衡。

二十五萬趙軍,列成大陣嚴陣以待,如同一眼望不到邊得鋼鐵叢林,前鋒御林軍的三十個方陣,更是如同全身長滿了鋼刺的巨型刺猬,在日光的照耀下,紅色的大陣中各式武器寒光閃閃、攝人心魄。便在這時,只聽一陣嘹亮、勁急的號角聲響起,秦軍老馬嶺營壘的大軍出動了,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洪流,向趙軍步騎方陣席卷而來。

待沖到距離趙軍方陣大約九百步的距離,單聽老將王龁一聲令下,秦秦軍士卒們便猛地頓住。依著這戰國之世的常例,若是再往前沖,一個收勢不住,秦軍就要進入床弩五百步內的射程了。但是,御林軍連床弩之威,這老將王龁卻是猜錯了。

上將軍趙括,手搭涼棚,遠遠地望著秦國大軍黑色洪流。只見二十余萬秦軍,列成了前后九重的弧形大陣,約三萬秦軍騎兵,分布在大陣邊緣,隨時準備接應馳援。秦軍陣列森嚴、令行禁止,但但從這氣勢上看,就可見其“無敵銳士”之名絕非幸得。

秦趙兩軍乃戰國末世的兩支強軍,其實力堪堪抗衡,但作戰風格卻是大為迥異。秦軍號稱銳士,強在堅甲重兵、攻堅破城,其步軍制式裝備乃長戈加青銅短劍,弓弩手則在步軍大陣后殿后。

趙軍號稱騎射勁卒,強在輕銳靈動、騎射無雙。但是經過趙括傾力打造的御林軍,繼承了趙軍傳統優勢的同時,步軍、騎兵的戰斗力全都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卻非秦國騎兵所能比的了。

秦軍中央縱深處的云車上,立著一面黑色碩大軍旗,用秦國篆,粗重地大書一個斗大的“王”字。

老將王龁正立馬云車之下,他輕蔑地望著趙軍方陣只是冷笑。秦軍大陣隆隆推進之時,陣后卻是煙塵大起,加上日光刺眼,老馬嶺營壘竟是完全被湮沒在煙塵黃霧之中。

上將軍趙括望著秦軍陣列中那碩大的“王”字黑色軍旗,鼻腔中冷冷地哼了一聲,隨即便是嘴角上翹,露出幾分淡定的微笑。

趙括心想:白起這廝,偽裝得倒是有模有樣,果真是把王龁推出來使個障眼法。但你千算萬算,又怎能算到我趙括的底細,怎能算到我趙括早就看穿了你的詭計,你白起自以為得計,卻不是我趙括,卻是步步將計就計

念及至此,只見上將軍趙括高高地舉起雙手,隨后猛然劈落,就在那黑紅兩色令旗“唰唰唰——”揮動之后,便聽“咚咚咚——”的鼓聲震天般接連響起。趙軍四十余面牛皮大鼓齊齊敲響,以隆隆的聲勢,出了攻擊的訊號

趙軍對面,老將王龁那花白的長須被大風吹得飄揚起來,聽到趙軍鼓聲響起,王龁眉頭一皺,口中念道:“趙括這小子要做甚?隔著九百步,趙軍便要進攻,可是掠過床弩對射,直接便要沖陣肉搏了嗎?”

“全軍戒備,布陣嚴整,給老夫頂住趙軍之沖擊”

“床弩全都架起來,趙軍進入五百步之內,立即射”

老將王龁連聲怒吼著出了迎接趙軍進攻之軍令,王龁令的同時,秦軍士卒們便是齊齊一聲大吼:“大秦銳士,天下無敵”

便在這時,只見趙軍御林軍前鋒大陣中,大將申陽“唰——”地一下劈落手中的令旗,并如炸雷般一聲大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