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戰國做皇帝

第兩百九十一章 天助我也

第兩百九十一章天助我也

第兩百九十一章天助我也

(第一更奉上,今晚還有一更)

方才剎那間,那沖天的火光令兩千秦軍士卒頓時陷入了驚慌之中,若是那裨將張檬再不臨機決斷,怕是這些士卒們驚慌之下便要大亂起來了。

好在被委以重任的秦軍裨將張檬曉得其中的厲害,一番大義凜然的言辭,連唬帶嚇,這才穩住了局勢。秦法嚴明,沒有軍功者,根本升不到裨將之職,若是連這兩千士卒都鎮不住,這張檬還做什么裨將,可以直接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率著兩千士卒,向東大倉匆匆返回的張檬,情不自禁地抽了抽鼻子,只覺一股股焦糊味傳來,越靠近這野王東大倉,這焦糊味便越是濃厚,甚至有連片的灰燼撲面而來。

裨將張檬此時看似鎮靜,然則早已是五內俱焚,他一邊催促著秦軍士卒加前進,一邊心頭滴血一般沉吟道:“東大倉呀,東大倉。你這場大火,可是要了我張檬的命呀”

這糧草囤積得滿滿當當的東大倉,可是那武安君白起引以為傲的資本,有這豐富的糧草源源不絕,白起那決戰趙軍才是信心百倍。張檬眼看著前方東大倉火勢猛烈,即使他想要救火,怕是也已經救援不及。

其實裨將張檬心頭很明白:若真的那百萬石糧草被燒成灰燼,他們這幫人的而下場那只有一個,那就是死,并且會死得痛不欲生。整個秦國沒有任何人會保他們,更沒有任何人會同情他們。因為東大倉的這場大火,已經觸碰到了武安君白起的底線,甚至是秦王的底線,這可是野王城大半的存糧,可是數十萬秦軍之生命保障呀

此時的張檬已經是急袖了眼,他心底只有一個念頭:報復,他要找到那放火的敵人,用他們的鮮血來泄其心頭之火。

“都快點,找到那些鳥人,殺光,統統殺光——”戰馬呼呼飛馳中,那秦軍裨將張檬連聲怒吼著,突然間他的聲音頓住了,只見那張檬一點點地勒緊韁繩,大手一舉,便讓身后的士卒們緩緩收勢、停了下來。

不好有險情秦軍裨將張檬嗅到了一絲危險的味道,險情在何處,他一時說不明白,這只是一種本能的感覺,是曾在血火里滾打過的戰將、老卒所特有的本能感覺。

“舉盾牌——”意識到危險來臨的秦軍裨將張檬悚然高呼,心覺不妙的他正要矮下身形閃避,便在這時突然間“嗖——”地一聲呼嘯著一箭射來,這強勁的弩箭正擦著張檬的鬢角而過,幾縷頭混著血肉被生生撕去。

鬢角傷口那火辣辣的疼痛,令張檬心下大驚:好狡猾的鳥人,竟然敢在此處設伏電光火石間,那張檬猛地作勢便要趴向馬背,誰知張檬快,但是那弩箭的度更快。“嗖——”又是一支弩箭呼嘯而來,這下那裨將張檬再也沒了剛才的運氣,這只強勁的弩箭正中其額頭,弩箭的沖力讓張檬身子一晃,便見那弩箭的頂端硬生生從后腦穿出,剎那間,鮮血混著腦漿,淌了張檬滿頭滿臉。

“好的箭”張檬一語斷斷續續,緊接著便是身子一歪,無力地栽落于地。

眼看著那主心骨——裨將張檬一頭栽下馬來,那些秦軍士卒們紛紛大驚,但是還未待他們反應過來生了何事,便聽四周“嗖嗖嗖——”銳氣破空聲連片地響起,隨之而來的便是弩箭入肉、陣陣撕裂般的痛楚襲來。

“唉喲——”、“娘哎——”一聲聲凄厲的哀號四下里響起,突如其來的弩箭攻擊,讓主將已死的秦軍士卒們登時又陷入了混亂。那些還能哀號出聲的士卒們都是幸運兒,那些不幸的被一箭射中了要害、連垂死哀號的機會都沒有的士卒,才是真正死不瞑目。

秦軍大隊側前方,一道彎彎曲曲的干涸的河溝里,鐵鷹營百夫長羋彬穩穩地趴伏著,他手端隨身連弩,斜斜上舉,只是一瞬間便將第一波二十支弩箭射完畢。

百夫長羋彬目光沉沉地注視著前方,手下卻是不停,正在迅地填充著連弩的箭匣。聽著那“啪嗒、啪嗒”的弩箭入匣脆響,羋彬的心頭愈篤定了:哼老子一弩箭,要你一條人命

此番奇襲東大倉,鐵鷹營千夫長魯云早已備好了應急方案。雖然用“羊蹄擊大鼓”的之法,將守倉的秦軍賺了出去,但是這些秦軍并不是酒囊飯袋,一旦反應過來肯定會返回狠地報復。如此一來,鐵鷹營將士一邊要徹底焚燒那面積不的東大倉,一邊還要抽身而退,可以說撤退的時間已是不足。于是乎,魯云便做好了鐵鷹營撤退時,打遭遇戰的準備。魯云專門增派了兩百精銳將士,約定了和羋彬在此處匯合,以主動地迎擊秦軍。

主動,唯有主動方可出奇制勝魯云已將上將軍趙括的戰術思想活學活用。與其讓秦軍追著打,還不如主動出擊,先占得天時地利,然后再給秦軍以迎頭痛擊,這便是魯云的應急謀劃了。

頃刻間,鐵鷹營將士們的弩箭已經裝填完畢,隨著羋彬大手劈落,又是一波密集如飛蝗一般的箭雨,朝著那些手舉火把、陣型大亂的秦軍士卒們潑灑而去。

因了秦軍士卒們都手舉著火把,恰似一個個移動的肉靶子,鐵鷹營將士的弩箭,便如如同有了靈性一般,直朝那一個個跳躍的火頭下、移動肉靶子的要害部位射了過去。

剎那間,又是陣陣哀號聲響起,這一波弩箭射來,又有不少的秦軍士卒當場被射死或身受重傷。只見亂哄哄的秦軍陣型中,一個千夫長陡然醒覺,忙高聲大呼道:“快熄滅火把、熄滅火把——”

眼見著裨將張檬已死,再看看身邊的士卒們一個個地倒下,那明白了敵軍射術為何如此精準的千夫長,便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他喊聲剛落,那些驚慌失措的秦軍士卒們一個個如大夢初醒,紛紛匆忙扔掉了手中的火把。

這一夜間的詭異變故,確實讓秦軍士卒們心神大亂,竟然忘了要熄滅那些被扔掉的火把。火把依舊在熊熊燃燒,雖然火勢已經有所減弱,然則在這黑沉的夜色中,火光自下而上散著,將那些秦軍士卒的身形,映照得愈清晰了。

心覺不妙的士卒們,想要上前去熄滅火把,卻是為時已晚,因為那呼嘯的弩箭已是迎面射來。

令秦軍士卒震驚的是,不知前方到底埋伏著多少敵軍,因為那射來的弩箭,竟然連綿不絕。陣陣哀號聲中,“嗖嗖嗖——”的尖嘯聲響成了一片。

便在此生死關頭,那些曾身經數戰的老卒們一個個醒轉過來,這才意識到自己手里還拿著盾牌。然則待到他們反應過來,舉起盾牌防護的時候,卻又見弩箭驟然從四面八方射來,慌亂的秦軍士卒們一時經結不成盾牌防護陣勢,竟無從抵擋這一波的弩箭的強勁攻勢。

只是短短一會兒功夫,秦軍大隊中那燃燒的火把日漸稀少,秦軍士卒們竟然被這一波又一波的箭雨風暴,打擊得茫然無措,三波射擊,鐵鷹營共射出了萬余支弩箭,那些秦軍士卒大半已經中箭身亡,還有不少已是重傷喪失了戰斗力。

便在這時,那一波弩箭剛一停歇,還未等秦軍士卒緩過氣來,便聽一聲側前方一聲暴喝響起:“將士們隨我殺呀——”

出肉搏戰號令的,正是鐵鷹營百夫長羋彬。今夜殺得興起的羋彬,根本沒有給秦軍士卒投降的機會。再說,若真的接受了秦軍降卒,還要快抽身而退的他們又當如何處置才好。

羋彬率領的兩百余人的鐵鷹營精銳將士,趴伏在這河溝的黑暗中,已經有了些辰光,他們的視力已經適應了這夜間黑暗中作戰,和剛剛被火把晃花眼的秦軍士卒相比,這場拼殺已經是占盡了優勢。

余下的秦軍士卒,皆是幸運之輩,也是機靈之輩,眼見猛虎營將士殺來,他們便一咬牙,也拿起隨身的弓弩,想以牙還牙、以箭還箭,但是鐵鷹營的攻勢完全出了他們的意料,那兩百余人的戰斗力簡直是恐怖。剩下尚可一戰的七百余人的秦軍士卒,竟然沒能擋得住鐵鷹營全力一沖。

只見百夫長羋彬率領著將士們,揮舞著手中鋒利無匹的鎢鋼刺,那威勢如同蒼鷹搏兔,又似蛟龍入海,將士們自地結成一個個方陣,風馳電掣一般沖進秦軍陣中,便是一通暢快的刺殺,每一刺擊出,便會有一個秦軍士卒慘叫著倒下,甚至有的連慘叫聲都還不及出,便永遠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這場遭遇戰,只用了半個時辰不到便結束了戰斗。魯云精挑細選、歷經嚴酷訓練的精銳將士們,終于一戰泄了心頭的憋悶。不到三百人的鐵鷹營將士,竟然暢快淋漓地全殲秦軍士卒近兩千余。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如此戰果,乃是鐵鷹營將士是以零傷亡的代價拿下的。戰后清點,羋彬現也只有四十余個將士負了無關要害的輕傷而已。

鐵鷹營取得如此驕人的勝果,其實并不是秦趙兩軍實力的真實反映。這場迎擊之戰,鐵鷹營能如此暢快地大勝,全在事前的精心謀劃,再加上這些不遜于猛虎營特種戰士的悍勇作戰,以有備而攻無備,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而已。這其中,還有秦軍士卒眼見東大倉火氣、緊接著裨將又被射殺,其軍心已是大亂的利好因素。

若是真的結成陣勢拼殺,不到三百人的鐵鷹營精銳將士,對陣約兩千的秦軍士卒,且不說大勝,能拼死沖出去就已是萬幸了。

今夜一戰,先是火燒野王東大倉、緊接著又是全殲兩千余守倉秦軍,此戰絕對值得羋彬好好慶賀。但是素來冷靜的鐵鷹營百夫長羋彬,此刻卻沒有靜下來享受這振奮人心的戰果。因了鐵鷹營千夫長魯云還在焦急地等著他的回報,因為身在長平的上將軍趙括,還在焦急地等著野王的消息。

便在那時,只聽百夫長羋彬呼喝連連,肅然下令,令將士們整備好武器、衣衫,尋到一處溪后,迅地清洗掉身上的血污,隨后羋彬便將兩百余人的隊伍化整為零。

當下,羋彬命他們即刻動身,繼續各歸各處,趁著黑沉的夜色,趕緊返回魯氏商社(鐵鷹營)的在野王周邊各地的分社,那一切還要像往常一般模樣,就當這場暢快的大勝沒有生過一般。

因為上將軍趙括早有嚴令:哪怕此番行動無果,也決不允許鐵鷹營的密探們身份鐵鷹營遍布列國的情報網,可是上將軍趙括的驕傲,可是趙括在這戰國之世得以立足揚名的王牌之師因而失大的,上將軍趙括決不會做,更要求所有的屬下也絕不要做

堅決執行完上將軍趙括和千夫長魯云的指令后,百夫長羋彬便獨自一人趁著夜色返回野王城,又匆匆趕至魯云的住處,將此戰之戰果,向坐鎮指揮、焦急等待的千夫長魯云一一報來。

“彩”鐵鷹營千夫長魯云聞言,便是壓抑著聲音,面色漲袖地地贊不絕口,“方才又忽起大風,風助火勢,此番那東大倉是徹底沒救了天助我也,天助我也痛快,痛”

待魯云送走百夫長羋彬后,又牽掛起西大倉那頭的戰況來。因了上將軍趙括之謀劃,這火燒東大倉的任務全權托付了魯云,而焚毀西大倉之重任,則由猛虎營百夫長劉剛一力擔當。

“劉剛百夫長,保重啦”沉吟罷,魯云又緩緩地閉上了雙眼,繼續定下心來,穩穩地跪坐著,心頭卻是火急火燎地等待著百夫長劉剛凱旋的消息。

野王西大倉。夜色剛剛黑沉,秦軍士卒們便聽到約莫是東大倉的方向,傳來一陣陣密集的“咚咚——”戰鼓聲。雖然兩座大倉隔著大約十里的距離,但是寂靜的夜空中聲音傳得甚遠。東大倉的士卒們聽到那隱約的戰鼓聲,頓時便是一片驚慌的嘩然。

(第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