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175不蔓不枝,自成一派

桃花居一層的大廳就像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一兩年山東先生收到的古董和禮物堆的密密麻麻,琳瑯滿目。&&www.u8xs`博古架一層又一層的包圍起來,讓偌大一個客廳只剩下沙圍起來的一小塊地方。

偏偏理工出身的主人張美溪并不計較這個,她也知道東西過多,只好把客廳充作倉庫,能擺的下,就應該知足了。

上百份的機械基地圖紙平鋪擺放在茶幾之上。地契和賬本要整齊一些,足足摞起一尺高來。

張美溪和杏子都穿著藍布短衫,青布長裙,全神貫注。周二少爺和周三少爺都穿著格子紋的洋裝,仔細核對。四個人團團圍坐,幾乎要頭抵著頭。

張美溪手中拿著一份已購土地的地形圖細看。

這份地形圖畫的詳細,比例規整,還用顏色標注了不同的區域,已購買,未購買,無主公地。張美溪笑:

“這個畫圖的也是個人才呀,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但是明顯是心中有溝壑的人,自己明,自成一派,功底深厚,筆法森嚴。”

周二少爺笑:

“這都是做建筑的工匠們畫的,本來是找他們跟著做丈量田畝的,沒想到他們做事特別的認真,還出了不少圖。我已經漲了一倍的工錢,既然得了大小姐的青眼,就該再漲一倍才好。”

張美溪聽了十分歡喜,中國人的教育里,崇尚文科,所以在如今的大中專學校里,實用的人才就少。www.u8xs`然而中國是個人口大國,日常的需求大,所以技藝精湛的工匠十分多。

建筑設計師,木匠,裁縫,畫師,百行百業。民間的高手數不勝數。

這上百分圖紙讓張美溪愛不釋手,確實是畫的不錯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她恍惚有一種感覺。孤軍奮戰多日,終于遇見真正搞理工的同伴。

同伴們很多,還都是中國人,是真身心暢快的事情。

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也是社會化的大生產。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紡織機,蒸汽機,都是工人和工匠們明,并且一點又一點的改造,不斷的進步的。被科學家們接手,是展到后來的事情了。

中國有足夠多的人口基礎,也有足夠多的能工巧匠,只要合理的引導,有一個高瞻遠矚的人在。未必會輸給歐美。

看了半日圖紙,又轉移到餐桌上喝茶,錢主任打來一個電話給周二少爺:

“有人引薦了幾個英國商人,晚上我要跟著莉莉去美孚駐滬的總裁家里吃飯。”

周二少爺掛了電話,把錢主任說的又給張美溪重復了一遍,笑看著她:

“都安奈不住,試探的人越來越多了,有沒有準備好?”

有沒有準備好,到底準備投靠誰?平安集團一步一步的擴大,已經引起了各路諸侯。&&www.u8xs`各國列強的注意。

雖然還沒有將她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隨意招攬一下,萬一成功了,多一個羽翼。何樂而不為那。

對很多人來說,選擇是很大的問題,尤其是站隊的問題,因為做了決定,就會有失敗的危險。張美溪完全是沒有這個問題的。

因為她知道大勢所趨,她知道美國將雄霸世界。也知道歐盟將富得流油。她知道,以后最厲害的不是總統,而是委員長。她也知道,全國山河一片紅。

懂得越多,責任越大,張美溪吃了一杯美國加利福尼亞產的西柚汁,鄭重的將鐵皮的罐頭瓶子放進垃圾桶。

這是一個簡單的告別儀式,支持國貨,要從一樣小小的飲料開始。

“不要做那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你說什么?”智商妖孽到了周二少爺的地步,也總是有聽不懂張家大小姐說話的時候。

“我決定了,不攀附任何勢力,不蔓不枝,自成體系。”

周二少爺笑:

“這也是可以的,我們現在有足夠的實力了。”

在民眾心目中,山東先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一代宗師。那么平安集團自然也可以成為獨立的一方勢力。

周三少爺還有點摸不著頭腦,他知道這幾天最大的問題是什么,終于沒有忍住,問道:

“那些無主的地,我們要和誰簽協議?”

把錢交給誰,就等于認可誰的統治,繳納高達百分之五十的各種稅費。具體到上海地區,租界是外國人自己收稅的,其它地區目前就民國官府管轄,這個民國官府也非常有趣,誰的槍多炮利,他就把稅交給誰,當然中間自己也會大量截留。

上海的督軍,兩年換了三個,連這么大的一個上海都是誰有拳頭歸誰,那郊外零星的荒蕪土地,自然也是誰最厲害就歸誰。

黑幫派的馮老大敢說,你給我錢,我把浦東的荒地都給你。也是有緣故的,因為以前有人在荒郊里放牧牛羊,也要交幾個錢給黑幫們做供奉。

馮老大可以吃那些窮苦農人的一份錢,但是平安這塊肉太肥嫩,他吃不動。自以為可以擁有浦東土地權的人很多,民國政府,如今的孫督軍,還有浦東的小民地主所屬的縣鄉士紳。

張美溪用商量的語氣和周三少爺說:

“你覺得誰能給我們十年的安心時間?”

周三少爺遲疑片刻,才試探著說:

“民國也才十三年,中間還又換皇帝又換總統的。誰也保不那么久,不如半年一交,胡亂糊弄過去就好了。”

這是山東平安的張家,對付歷任縣衙門的辦法。

也是周少爺們的母親,周太太歷來對付一波又一波兵禍匪禍的辦法。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周二少爺拍了一下手,笑著說:

“老三,你這腦子,是越來越聰明了。”

張美溪也跟著笑,直接做了決定:

“不蔓不枝,自成體系,平安也要做一顆大樹,并不依靠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幾個人圍在餐桌旁,喝完了下午茶,又擺上了晚飯。

桃花居的廚娘笑著介紹說:

“有蒸的榆錢饅頭,還有蒜蓉炒的豌豆苗兒,都是補充維生素的。”

廚娘把“維生素”這三個字兒說的清楚明白,日常的飲食安排,也遵守這個原則,可見中國人是聰明的,專精一行,總會有所成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