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307借緋聞炒電影

《湖邊春夢》的導演三十多歲,戴了副圓片厚眼鏡,對電影藝術挺有追求的,可惜就是溝通能力很差,一開始的時候他是選中由桃子小姐來主演這部電影的。

因為擅長浪蕩交際花劇情的楊耐梅小姐囂張撥扈的插了一腳。邵氏公司的老板也妥協了。桃子對公司開出的交換條件很滿意,同意給楊耐梅做配音了。

楊耐梅又被報紙上暴出來跟女校書二女爭一男的戲碼來,一連幾天都很忙。根本沒有過來電影公司上班。

桃子倒是很勤快,每天準時過來上班,對《賣花姑娘》的前期籌備工作樣樣關心,尤其是對維多利亞時期英國貴族的穿戴和日常都如數家珍。讓人嘖嘖稱奇。

“英國貴族是很少選擇學習科學類課程的,因為這樣會顯示出來他們一點也不比別人強,貴族一般選擇的都是文學藝術類的課程。”

《賣花姑娘》是一個類似于灰姑娘的故事,發生在英國倫敦,女主是一個出身貧窮階層的普通女子,她聰明美麗,勤勞善良。

故事的男主是兩個十分無聊的貴族青年,他們打了一個賭。就是如果把一個貧窮女子包裝成貴族,其它的貴族是不會發現的。

他們找到了賣花姑娘,給她穿戴了華貴的衣服,訓練她使用貴族的發音。包裝成了一個公主。

故事的結尾,賣花姑娘成功騙過了所有的人,被當成了公主。經歷了種種事故,賣花姑娘也愛上了把她包裝成貴族的那個男子。

但是賣花姑娘畢竟沒有貴族的血脈,也沒有貴族的財富。男主會如何處理她那?結局是開放型的,并沒有說明男主的選擇。但是作者蕭伯納大師用很長的憂傷調子來描繪最后的場景。帶了很大的憂傷意味。

小桃子站在場地中央,她把下巴高高抬起。眼皮上翻。腰肢扭捏,腦袋和脖子較勁。脖子和肩膀較勁,腰肢和小腿較勁。渾身擰成了一團。

在那一瞬間,好像真是一個氣質華貴的公主站在那里一般。眾人一起鼓起掌來。小桃子輕輕的吐了一口氣:

“其實觀眾認為什么樣子才是貴族。就表演一個什么樣子給他們看,但是真正的貴族可不這個樣子。”

眾人齊問:

“那真正的貴族是什么樣子那?”

小桃子的腦海里,瞬間閃過一個穿簡單月白短衫。青布長裙的安靜少女來。少女輕眉如煙,口音清冷的說著實驗的數據。

“什么樣子那?什么樣子那?”

看見小桃子愣了神,眾人繼續追問。

小桃子擺手: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真正的貴族,是學不來的。也不用學,就算是學了,電影觀眾也不會認可的。所以衣服就只管往華貴里做吧,多用花邊和蕾絲。”

《湖邊春夢》的導演期期艾艾的湊上前來:

“桃子小姐,請借一步說話,我有事情給你說。”

“那好吧,我們去那邊,公司也真是的,連電風扇都不舍得配一個,這天真是要熱死人了。”

兩個人走到一處稍微安靜的地方。

小桃子的手絹用途極多,一面可以擦汗,一面也可以當成扇子扇風:

“這個外國片大概三天也就能準備好了。您那邊也要抓緊點啊,我們等著用人。”

天一電影公司有同時拍攝兩三部電影的能力,不過有很多設備和人員都是重復的,每個劇組之間也會爭奪資源。

目前來說,大部分資源都砸在了《湖邊春夢》上,臺子都搭建起來了,萬事俱備。女主角不來了。

導演也用手帕抹汗,看上去比小桃子還要熱很多:

“現在沒有演員了,到處有人催我,我想著實在不行,還是由桃子小姐來演吧!”

桃子噗嗤一下笑了:

“前幾天,在你辦公室,你說過的話都忘了?”

導演一臉納罕:

“我說過什么?”

桃子說:

“你那天說了給我演女主角,結果不到一個小時,邵老板就通知我電影改成楊小姐了。所以啊這件事情,好像不是您來做主的吧?”

“可是,可是我去找過邵老板了,他讓我去找楊小姐,楊小姐府上也沒有人,我去山東督軍的府上找,一群大兵圍著,進不去啊。現在這個片場投了一萬多的大洋,就這樣白曬著,其它導演那口氣,都想吃了我。”

導演說話的時候腳也來回挪動,好像熱鍋上的螞蟻般煩躁。

小桃子轉身:

“沒有別的事情,我就先走了,你們借走的化妝阿姐和服裝阿姐,也該還回來了吧?”

導演又跺腳一次,下了很大的決定一樣:

“那我現在就去找邵二老板,就說你同意回來主演《湖邊春夢》。”

小桃子冷哼一聲,翻了一個白眼給他:

“我,我當然不同意。”

說完不再停留,邁步走了。

《湖邊春夢》的導演又一次去找兩位邵老板請教,老板們也表示毫無辦法,他們這個行業,按新穎的說法,是藝術家。按傳統的職業劃分就要分到下九流里。

不敢怎么樣的叫法,他們都只是普通的商人,自然是不敢和一方的諸侯計較。山東督軍雖然民間的口碑差,可是人家有槍就是王,不是他們能惹得起來的。

正當天一的老板們和《湖邊春夢》的導演煩躁不安的時候,一輛敞篷軍車直接開到電影公司內部,拿槍的大兵跳下汽車。

大兵回身,恭敬的將穿著白色蓬蓬裙,戴白色合歡花禮帽的大明星楊耐梅小姐攙扶下來。

楊耐梅繼續回來拍戲,上海灘大報小報的報紙,得了這個消息,也都派遣了記者過來采訪。

關于她和山東督軍關系的提問,她都是回答的模棱兩可。不管記者們問什么,萬步不離其宗,楊耐梅都不話題扯回她正在拍《湖邊春夢》上。

記者們也不能白來一趟,回到家都或多或少寫了些采訪稿,很快就刊登出來,在報紙上給《湖邊春夢》做了廣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