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370這才是真正的彩虹之國(二)

就中國的各種省份和城市來講,上海人算是最出名的會過日子的人群之一。螺獅殼里做道場,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他們斤斤計較的維系力所能及的最精致生活。

在洋涇浜一處連成片的鴿子籠住宅里,女工阿芬媽一家三口和女工阿巧媽一家四口合住一間十多平米的房子,兩戶人家只拿一個破舊的布簾子分割起來各自的空間。

在這樣的艱難境地里,兩戶人家還是互相幫襯的。阿巧媽就給十二歲的阿芬介紹過一份小女傭的工作。

阿芬才上了幾天班,阿巧的舅舅帶著妻女一家三口也來投奔了。于是三戶人家就擠在一間房里,這樣也住的下,一張床如果只能并排睡下三個人的話,安排成反向睡覺就可以擠得下四個人。反向就是你的頭挨著她的腳這樣的睡法,再說,還有更多的選項,床底下還可以睡人那!

鄉下來的阿巧舅舅還會講一些鄉下人的天真話:

“早就聽人講,城里人是睡床的,如今可算見識了。”

這并不是諷刺的話,因為他們鄉下會睡在泥土混合秸稈壘砌成的土炕上,木頭做成的架空床對他們來說,也是新奇的事務。

早上東邊天上剛剛露出魚肚白的天光來,三戶人家都早早的起床了。阿芬媽把家里的煤球爐子搬到院子里,準備早飯。

鄉下來的阿巧舅媽跟女兒阿巧表姐,母女兩個在鉛皮桶里舀了水洗臉。跟同居的鄰居打招呼:

“阿芬媽媽,你燒菜那?怎么把爐子搬到那么老遠!”

阿芬媽媽笑:

“是那,我給阿芬把帶中午的飯,炒個小蔥兒。怕嗆到你們,就離開遠一些。”

炒蔥總是味道很大的。

阿巧舅媽是最淳樸的鄉下人,她把嘴巴裂開:

“你們城里人就是太講究,蔥熗鍋的味兒好著那!那里有嫌棄的。”

阿芬媽切好了小蔥,正要炒菜,她面色僵硬了一下。蔥放著油鍋里,總是會大大的響起來一聲“炸”。然而現在她手里早就沒有了菜油,怎么也不會響起這聲“炸”來。

鄰居家的鄉下親戚在那,這真是很失面子。

阿芬媽媽把鐵鍋放在煤球爐子上。燒了比平常更多的時間,直到鐵鍋的鍋底都變成了紅鐵塊,才把切好的小蔥扔了進去,果然如她所愿的響起了一聲類似的“炸”。

等三家人都吃好了早飯,大人和半大的女孩子。都一起出去找上工的機會,家中只留下一個五歲的阿巧,帶著兩歲的弟弟。

到晚上回來,阿芬爸爸跟大家提了一句:

“現在外面去搭棚子的地方已經選好了,只是料子還缺一些,油布是能買些舊的,撐桿都太貴。”

因為新來的阿巧舅舅一家找不到上工的地方,所以三家人一起商量了一個省錢的辦法,他們準備到郊外去搭建棚戶來住,這樣就可以節約掉這份鴿子籠房子的錢。

阿巧爸爸問:

“遠處山上不能自己砍嗎?”

阿芬爸爸苦笑:

“那都是有主兒的。連個草根子都恨不得賣錢那!”

阿巧爸爸問:

“那別人家那?都是買的?”

這些事情,阿芬爸爸倒是都打聽過的,他說:

“大多是從鄉下帶過來的,也有出去撿,撿的!”

剛才還說連草根子都賣錢,現在又說棚戶的建筑材料是撿的,這里面就有細微的漏洞,其實他們的撿東西,都是半撿半偷的。

阿巧的舅舅立刻接話說:

“人家都能撿的著,咱們怎么就不能撿了。我明天就帶孩子媽出去,反正工也不好找,就把棚戶先搭建起來。”

于是這三戶人家,你來我往的。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如那燕子,用口來銜泥叼樹枝一般,一點一點的將搭建棚戶的材料準備齊全了。

這天傍晚,阿巧舅舅回來鴿子籠,在鉛皮桶里舀了涼水。狂喝一通,喘口氣說:

“那邊的棚戶都弄好了,這邊的房子就趕緊頂掉,早一天就能省一天的錢。”

阿巧媽忽然走回來,滿臉喜氣的說:

“哎呀,告訴你們個大好事,美華紡織廠招工了,老手給二十塊,新手也有十塊那,你們趕緊都收拾一下,明天一大早就跟著我見工去。”

阿芬媽一臉不可思議的驚喜:

“真的呀?”

阿巧媽笑:

“這樣的事情,怎么好說玩笑的,大家都去,巧姐她舅舅,舅媽,表姐都去。”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去見工,美華紡織廠并不怎么挑揀,基本上看著手腳利落的,都留了下來。阿巧舅舅,阿巧舅媽,阿巧表姐,都說給到十塊錢的工錢。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原本的熟練女工阿芬媽就更了不得了,工錢居然能算到二十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試工的時候,阿芬媽說自己做了將近二十年了,她單手的兩個手指頭動了動,就把線頭兒給接上了。

于是一天之間,所有人都有了工作,白天只剩下年幼的阿巧姐弟留在家里。

幾人上了幾天工,統統都適應下來,唯一就是老熟練女工阿芬媽遇到一些問題,她以前的好幾個工友都來拜訪她,向她傳遞一些消息:

“你們那個美華是給二十塊的,可現在新開的祥華給到三十塊了啊,我看你是頂利落的一個人,并不是為了賺這個介紹費。”

這個就是撬墻角了,從半年前的紛紛失業,到現在變成了香餑餑,被各家紡織廠大力爭搶。

阿芬媽痛苦糾結了幾天,終于辭掉了工友們的邀請:

“我看,我還是在美華干著吧,老板工頭都十分的和氣,做工人,第一還是得講究老實踏實。”

能夠拒絕十塊錢的薪水差別,這個阿芬媽精神境界可也算是到了一定的水準,然而她的這份良善知足也沒有白費,美華的老板是消息靈通的人物,只過了一兩個月,就又給她把差開的錢補上了,并且越來越多。

大家都是做工,為了上工近,所以郊外新搭建的棚戶被閑置起來,三戶人家依舊擠在一個鴿子籠里。

下章修改中,明天再看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