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昭嫁

113章 教導

嚴雨瑩看見聞慧怡眼睛有點紅腫,就很驚訝:“怡妹妹,你這是怎么了?誰敢欺負你?”

兩人雖然同年,但是嚴雨瑩比聞慧怡大兩個月。

“瑩姐姐,我我…”聞慧怡又啪嗒啪嗒的落下幾顆眼珠子,用帕子拭去后,才哽咽著開口:“我和秦公子的婚約已經沒了,昨天秦公子救了他落水的表妹,為了給孟家一個交代,今兒就遣官媒去孟府議婚了。”

兩家解除婚約的時候也只是私底下交還當初訂婚的信物和聘禮,卻沒有鬧的滿城風雨。

因此嚴雨瑩聽到她的話,還以為是昨兒秦慕救了落水的人,才會被孟家給賴上,被逼得只能和聞慧怡退婚,再娶他舅舅家的女兒。

嚴雨瑩就氣的摔杯子:“他怎么這么傻?這明擺著是孟家人給他下的套,怡妹妹你為什么不提醒他?”

聞慧怡一臉無奈:“娘親舅大,那是他舅舅家,而且他大舅舅今年才娶了繼室,連帶著把那繼室帶進門的女兒也認下,那孟大小姐也都十五六歲了,他既然救了落水的表妹,又怎么能不娶呢?”

“什么?竟然還是繼室帶進門的女兒?”

嚴雨瑩見她點頭,就更憤怒了:“有其母必有其女,那母女沒一個好的,肯定是身份卑微,又想攀高枝,這才故意設局想嫁給秦公子。”

聞慧怡優雅的拭去臉上的淚珠,一臉失望的嘆了口氣:“說這些又有什么用呢?反正我和他已經解除婚約了,我爹娘也很生氣,已經準備給我另外再挑選合適的人選了。”

嚴雨瑩聽到這話,眼神一閃:“你,你就這么算了?”

聞慧怡苦笑:“事到如今,我也不愿強求,婚都退了,自然是不愿再和他有瓜葛了。”

她說到這,想到自己要是嫁給慶世子后,和宣平候府也算是很近的親戚,那就是還會看見秦慕,心里也有點不自在。

嚴雨瑩又像是因為好奇,和她打聽了不少秦慕外家的事情。

聞慧怡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她可不管嚴雨瑩是想學慕昭昭那樣賴上秦慕,還是想除去慕昭昭,反正她知道嚴雨瑩不是省油的燈。

不枉她之氣在馬車上特意哭了一場,現在她就只管等著看好戲了。

唯一遺憾的是,嚴雨瑩現在還不能出門,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被她等到機會。

而此刻,慕昭昭也不知道自己會被陌生人針對。

孟太太確定她沒有因為落水被驚嚇生病后,等官媒走后的第二天,就把她喊過來:“昭昭,你和阿慕已經有了婚約,那就要抓緊學管家理事,我已經讓你祖父給你尋個出宮的嬤嬤教導你規矩。”

慕昭昭原本還想去鋪子上看看,準備擇日開張了,現在聽到祖母這話,有點不安:“祖母,我跟著你學就好了吧?不用請什么嬤嬤了吧?”

想也知道,宮里規矩多,能混到現在出宮的嬤嬤,肯定是個把規矩刻在骨子里的。

這要是請來,自己還能睡懶覺嗎?還能隨心所欲的看畫本子嗎?還能悠閑自在的出門去晃悠嗎?

反正慕昭昭是越想越害怕,一臉期待的看著孟太太,猛拍馬屁,希望她能改變主意:“祖母,我真的覺得您言行舉止,還是交際應酬都挺好的,孫女要是能學到您的一半,就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孟太太聽了心里開心,卻還是很堅定的微笑:“京城這地界,一板磚下來砸到五個人里,就會有一兩個微末小官,更何況孟家現在沒在太醫院任職,自己來往的貴人也不多,知道的事情也太少了。”

“但是宣平候府現在的侯爺卻已經是第四代了,哪怕侯爺仕途不順,但也是正三品。”

“京城里的官宦人家,女子從三五歲起就要跟著宮中出去的嬤嬤,或者是長輩身邊的嬤嬤學規矩。”

“你得知道京中那些個世家的祖上是誰,還有他家有哪些姻親,也得明白哪家和宣平候府不對付,更要明白對方的底細,也必須要記住后宮娘娘們的娘家。”

“我娘家是武將,我自己也不是長房嫡枝,自小跟著爹娘在外面長大,不管是教養還是規矩都比不上京城里高門大戶們細心教養的嫡女,因此也只能是要嫁人的時候臨時抱佛腳,請了嬤嬤來教導兩年。”

“要是你嫁到門當戶對的人家,那就算是不請嬤嬤來教導你,跟著我和你娘學管家理事也差不多能應付過去。”

“但是你想在宣平候府過的好,那就一定要學好規矩,心有成算。”

孟太太也看出來她有些懶散,語重心長的道:“就算是下人再能干,你也不能完全不管,人心是最禁不起考驗的,你要看不懂賬本,就會被底下人糊弄。”

“逢年過節宣平候府宴客,你得從客人各自的座位,到菜肴,茶酒這些都要做到心里有數。”

“特別是要知道誰和誰不對付,安排宴席的時候就要把人隔開…”

慕昭昭聽得頭大,特別是祖母說的自己必須要懂要學的那些,她聽著就比去學堂好可怕。

她一臉的生無可戀:“祖母,我覺得自己真的配不上表哥,我覺得自己可能與佛有緣。”

娘啊,她真的好后悔,當初多想不開才會讓秦慕救自己?

要是能回到兩天前,她一定會在落水的那一刻就麻利的游上岸,絕對不會去管那樣會被人恥笑。

大不了就是低嫁嘛。

現在好了,就為了那一刻的悸動,得嫁給秦慕,宣平候府里有看自己不順眼的太婆婆和婆婆,還有這么多要學的東西。

“你這孩子,胡說八道些什么呢?”孟太太順手把一些以往的請帖遞給她:“這里是這幾年的請帖,我特意挑出一部分,你先拿回去看看,在嬤嬤還沒來之前,你就跟著我先學著管家理事吧?”

她說完又問:“你知道我為什么要讓你看這些嗎?”

慕昭昭琢磨了下才開口:“祖母是想讓我知道,和孟家來往的有哪些人家。”

再一想,她為了自己還特意挑出這些請帖,那就是這些很有可能是有來往的官宦人家。

“很有可能以后宴請的時候,我會和這些人家有交集,所以讓我先了解一下他們是哪家的?”

“是,給你五天時間記住這些人家里的關系,到時候我會考考你。”孟太太心里總算是欣慰了點,這孩子以往只是不定性,腦子還是聰慧的,希望仔細教導兩年,不求她能接掌宣平候府的中饋,只盼著能管好他們自己住的院子,出門應酬也不會出錯。

這樣慕昭昭才能生下孩子,養育好兒女。

要不然,就算是她進門有孕,誰知道能不能好好的生下兒女呢?

孟太太就算是一開始并不看好她,也不愿意大外孫娶她。

可是現在既然兩人的婚事已經板上釘釘了,她也愿意多教導便宜孫女,不愿意她無辜亡故在內宅女人的陰謀詭計里。

慕昭昭也知道孟太太是為自己好,也只能回去琢磨這些請帖,也只能讓身邊的丫鬟去鋪子看看。

時間如流水,轉眼就進入了十月。

慕昭昭取名為‘一枕黃粱’的香料鋪子也終于在九月底開張了,因為之前讓吳大貴在不少煙花之地已經打開了知名度,等到鋪子一開張,讓吳大貴再去宣揚一下,生意確實很不錯。

慕昭昭也讓吳大貴父女當掌柜,男客由著吳大貴領著兩個伙計接待,女眷是吳欣欣帶著兩個買來的小丫鬟接待。

慕昭昭現在已經不能輕易出門了,因此她在十一月初二這天,跟著老太太忙完了內宅之事,就沖孟太太笑得甜甜的:“祖母,我都快兩個月沒出門了,今兒天氣好,我想去街上轉轉可以嗎?”

小姑娘的聲音甜滋滋的,清澈的眼里盛滿渴望,孟太太不自覺地就露出幾分慈色,也不想一下子把人拘的太緊,就點頭:“行啊,出去走走也好。”

“謝謝祖母,孫女告退。”慕昭昭喜出望外,轉身像是蝴蝶一樣翩翩飛去:“我會去七味齋買一些點心來孝敬祖母的。”

孟太太聞言也笑著搖頭:“這孩子。”

邊上的何媽媽也笑了:“大小姐聰慧,這才一個多月,就已經能記住京城的官宦人家,能看出賬本里的問題,也已經能安排廚房的采買,已經學的很快了。”

孟太太也含笑點頭:“這孩子以往就是懶了點,現在逼緊點才知道她的聰慧。”

隨即又皺眉:“可惜,還沒能尋到合適的嬤嬤。”

現在皇宮中娘娘們不多,以至于需要的宮女嬤嬤也不多,就算是有合適的嬤嬤們要出宮,娘娘們也都先給娘家人備著。

而且皇宮內院的待遇也很好,不管是老了病了,都有主子們安排人服侍,也能去安樂堂頤養天年,以至于讓嬤嬤們都愿意一輩子都在深宮內苑里。

因此孟老爺已經托人留意,卻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

而孟太太卻覺得,自己再教導昭昭幾個月,怕是沒有什么可以教的了。

有些事,還是要靠她自己去經歷,去體會才能明白。

孟太太就起身:“等明兒,讓她重新把庫房盤點一下。”

“是。”何媽媽一口應下。

心里卻明白,接下來的十天半個月,小姐怕是沒空出門,都要在庫房渡過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ddyueshu。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ddy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