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今天追到夫人了嗎

第186章 不是我,是我們

時顏覺得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

把余尋歸找回來的代價是繼續她的地獄式學問訓練?那還是……還是受著吧……

送走了余尋歸,時顏有些沒jing打采地回到了房里,見到恒景在那里閑適地泡茶,就有些氣不打一處來,走過去狠狠錘了他的肩膀一下,“兩千字的策論,你幫我寫!”

恒景笑著把她的手握住,把她拉到自己身旁坐下,問:“余院長讓你寫的?”

時顏苦著臉點了點頭。

恒景輕笑一聲,“那只怕是余院長給你的考驗了,便是我心疼你,我寫出來的,也不是余院長想要的。

何況,我不過是一個舞刀弄棒的武夫,在文采方面,可能還不如夫人。”

時顏默默地瞥了他一眼。

這家伙,還舞刀弄棒的武夫呢,就沒見過一個武夫又會畫畫書法寫得好還會雕刻的!

想看她笑話就直說!

她也懶得跟他計較,發了一會兒呆,問:“對了,先前你說朱仁智身旁那個吳衡應該是青耳族的人,這兩天有從他那里問出什么消息來嗎?”

恒景黑眸微沉,搖了搖頭,道:“他死了。”

時顏一愣。

那吳衡身上可能藏著青耳族的秘密,恒景的人抓到他后,首先定是會防止他自殺!

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怎么會死了。

恒景淡淡道:“也是我們大意了,原來那吳衡身中劇毒,每隔三天就要服一次毒藥,在我們發現這點時,他已是毒發,救不回來了。”

時顏眉頭微皺,“只怕那毒藥是用來控制他的,也是為了防止他被俘獲這種事情發生。你覺得,青耳族為何會派吳衡到朱仁智身旁?”

“是看如今大興亂了,想趁機搗亂罷,”恒景嘲諷一笑,道:“青耳族可是個天生只會進攻不會防守的民族,這回,若不是我在離開淮北前把他們的主力軍滅了,他們也不會甘于來大興求和。

大興各地冒出的反抗朝廷和韓圻年的團伙,還不知道有沒有青耳族在里面煽風點火。”

時顏聽得眉頭緊皺。

恒景看到她的表情,抬起手輕輕撫了撫她的眉頭,道:“不必擔心,以青耳族如今的情況,他們再搗亂也成不了氣候,頂多暗中扶持一下朱仁智這樣的人。

我們還是按照原計劃,先把西南道治理好,讓天底下的百姓知曉你的治世之策。”

時顏回過神來,警惕地看了他一眼道:“不是我的,是我們的,惠州便罷了,別的地方,你可不能都丟給我。”

恒景眉眼彎起,道:“好,我們的。

方才陳應傳了信給我,薛尋已是把你先前說的土地條例整理成條文,公布出去了,除了土地條例,還有很多吸引百姓來西南道的利好條例。

據說效果很不錯,這幾天,很多先前西南道的百姓回流,還吸引了很多別的州縣的百姓。”

這件事的后果是,西南道那邊的事務又增加了不少。

陳應在信里還說了,林閣主如今的氣場是越來越恐怖了,周圍的人都不敢靠近他,話里話外都在催促他和阿顏快點回去,最好回去時成功帶著一大群可以幫忙的人回來最好。

只是,這些事,自是沒必要跟阿顏說的。

時顏聽得有些開心,要寫兩千字策論的煩心事也忘了,“真的?那些百姓對新的土地條例沒有異議罷?”

所有新興事物出現,定然都不會順利,會伴隨著一些波折的。

恒景搖了搖頭,道:“陳應在信里沒有細說,只是提了句,便是有情況發生,薛尋他們也處理得很好。”

說完這句話后,陳應又在信里暗搓搓地催促了一回,讓他們快點回來。

當然,這點,也是不用跟阿顏說的。

時顏又是開心又是擔憂,“如此便好,那我們這邊的事情也要快點做完了。

好吧,我現在就去構思文章去。”

說著,便站了起來,認命地往客棧房間自帶的小書房去了。

因為許久沒寫過文章了,還是用那般拗口的文言文,時顏花了整整兩天,才寫出了一篇還算滿意的文章,懷著小學生上交作業的忐忑心情,親自去圣哲書院交給了余尋歸。

余尋歸那時候,只淡淡地說了句:“辛苦夫人了,我會盡快幫夫人批閱。”

便再沒有說其他。

時顏頓時有種考完試了還不算,還得等待結果的苦逼心情。

只是,她區區兩千字的文章,余尋歸只怕不用一天就能批閱完,她回去等著便是了。

然而,時顏和恒景剛回到客棧,周仰便走了進來,行了個禮,臉色肅穆道:“都督,夫人,方才陳管事派人傳來緊急口信,說安嵐國的女皇派了他們的公主和使臣來了西南道,請都督和夫人可以的話,盡快趕回西南道。”

安嵐國?!

時顏猛地一頓,有些訝異地看向周仰。

安嵐國,是大興南邊的一個小國,與大興以男子為尊的情況相反,安嵐國向來是以女子為尊,繼承皇位的也多是公主。

只是,因為安嵐國比較小,人口也不多,向來是攀附強國生存,先前,安嵐國一直攀附的是大興,每年都會派人向大興進貢。

恒景也愣了愣,蹙眉道:“安嵐國就在西南道旁邊,可以說,與西南道僅一山之隔。”

時顏看向恒景,有些開玩笑地道:“所以,你是覺得,安嵐國的人是單純來拜訪一下它的新鄰居的?”

恒景好笑地看了時顏一眼,道:“若真是那么簡單便好了。只是,不管他們是為什么而來,我們也是要盡快回去了。”

畢竟,西南道真正主事的人,是他和阿顏。

時顏想了想,點頭道:“也可,反正惠州這邊的事情,我們已是處理得差不多了,只是,我要先給余院長寫一封信解釋情況。”

她能跟余尋歸說的,也已是說了。

余尋歸最后愿不愿意相信她,只能看他自己的選擇,她繼續留下來的意義也不大。

何況,她也確實挺好奇,安嵐國突然派人過來是所為何事。

她簡單寫了封信,讓周仰到圣哲書院送給余尋歸后,便收拾起了行李。

他們這回過來是輕裝出行,帶的行李不多,很快就收拾完了。

但因為他們走得急,沒時間一一和惠州認識的人告別,只能讓一個兵士替他們給余遠行他們傳達口信。

他們先前也答應了余遠行他們,在朝廷派來新的人管理惠州之前,會先把他們的兵士借給他們,守護惠州,因此,也省下了整兵回去這個步驟。

第二天,他們起了個大早,便準備上路。

卻沒想到,剛出客棧的大門,時顏和恒景便怔了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