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

NO.58 黃祖相邀

NO.58黃祖相邀

“這世上真的有人生而知之不成?”關羽拿著手上信箋,面上驚疑不定,口中喃喃,回身對劉備道:“兄長,此信乃山民公子所書,我當應去這古城看看,或許三弟……就在那里!”

劉備點了點頭,心中卻翻起了滔天巨浪,與關羽相見之時,關羽便把之前龐山民如何料想劉備會由河北來汝南的事情說了個通透,劉備深感龐山民才華出眾,所以才帶齊城中文武與關羽同至,欲求賢才,只是見龐山民態度輕慢,劉備心中頗有微詞,本欲在劉辟出言威脅龐山民的時候,給龐山民一個下馬威,讓龐山民看清楚形勢——如今汝南,是在他劉備的治下,然后再好言相勸,恩威并濟,使龐山民真心投效。

可是沒想到龐山民不僅不為所動,還反將他一軍,劉備并不知道這段時日,龐山民和關羽之間建立了何等的交情,只知道若剛才沒勸住那劉辟,恐怕劉辟如今,早已與二弟交惡了吧。

“我之過失,不識大賢……”劉備嘆了口氣,神情疲憊,無力的揮了揮手,身后眾人各有所思,踏上歸途。

汝南郡城距荊州只有百里之遙,只過半日,龐家商隊便踏上了江夏地界,一入荊州,龐山民心中頗有一種魚歸大海的感覺。

之前對于劉備的那點小計倆,龐山民看的清清楚楚,只是看在關羽面上,龐山民不愿點破,況且如今與關羽之間再無瓜葛,龐山民也不愿再去想這些令他惆悵之事了。

終歸是得不到關羽,盡管如此,龐山民對關羽卻并無太多怨念,此人忠義兩全,至少就德行方面而言,也算是為將者的楷模了。

至于最后留書一封,告知那二人張飛所在,除了為顯擺一下之外,也可以讓劉備求才不得的怨念更大,龐山民原本就不是什么大度的人,既然劉備耍心眼,那也怪不得他龐山民小氣一回。

如今商隊中資財糧草用了大半,輕車而歸,速度自然快了許多,在關隘住了一夜,翌日晚霞當空,商隊便進了江夏大城,原本龐山民不欲與那黃祖見面,此去許昌,想必劉表麾下將領,對龐山民此舉頗有微詞,可是龐山民剛入客棧,便遇見一隊江夏軍士攔路,說是太守大人已于府中,等候多時了。

“小叔叔?那黃祖相邀,莫非是要與你不利?”玲兒對于黃祖此舉,甚為不解,龐山民微微沉吟,便笑了起來,對玲兒道了聲“無妨”,命玲兒與商隊下人先行休息,跟在那隊江夏軍士之后,向太守府走去。

到太守府時,天色已黯淡了下來,黃祖府上中門大開,燈火通明。

黃祖于府門之處見了龐山民,面上笑意盎然,大踏步的走了過來,對龐山民拱手笑道:“大龐公子,此去許都,倒是做的好買賣!”

“大人說笑,只是賣了些竹紙而已。”龐山民面上波瀾不驚,見黃祖并無惡意,心中揣度起了黃祖邀他的目的。

與黃祖步入府中,見已備好筵席,龐山民一臉疑惑,對黃祖道:“太守此番相邀,不知所為何事?”

“坐下飲酒,邊喝邊聊。”黃祖攜龐山民之手,拽著龐山民坐了下來,下人端來酒水,黃祖一邊喝,一邊絮絮叨叨起了他江夏黃家和襄陽龐家之間的交情,龐山民聽的連連點頭,心中卻是腹誹不已,他之前怎么不知道,黃祖與龐家有舊?

“山民賢侄啊!”

酒過半酣,黃祖醉眼朦朧,對龐山民道:“此去許都,山民何以忘記了叔叔,你都為了那書院同窗,討來了朝廷大印,為何就不幫為叔,討要一枚?”

“呃……”龐山民見黃祖此般作態,半晌無語,黃祖與劉表交厚,若是黃祖也領了朝廷印綬,劉表還會令這貨抵御江夏門戶?不把黃祖開革了才怪,也不知道這廝是真傻還是裝傻。

“太守大人誤會了……”龐山民苦澀一笑,對黃祖道:“在下于許都之事,太守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下代大公子和書院同窗領了朝廷印綬不假,只是難道太守大人不知,那荀尚書如此行事,乃是一計。”

黃祖眉頭微皺,龐山民卻侃侃而談:“此番曹操于袁紹相據官渡,荊襄卻是那曹操心腹大患,荀尚書之所以將印綬由在下之手交予大公子,本就是為了讓景升公與大公子父子反目,荊州文武不和……只是此印綬乃天子所授,大公子不得不接啊!”

“那荀尚書竟有如此深意?”黃祖聞言,心頭一驚,對龐山民道:“怪不得自打天子使臣傳回消息之后,蔡蒯兩家的人都攛掇著景升公召回劉琦,詢問情況,我本以為,手掌朝廷大印,可威風一陣呢!”

“景升公欲召回公子?”龐山民聞言一滯,急忙對黃祖道:“那大公子如今已在襄陽?”

“據說大公子沉疴已久,行不得路……”黃祖嗤笑道:“怕是被景升公嚇到了吧,大公子向來畏父如虎,景升公見召不來兒子,令大公子回襄陽述職一事,也就吊在了那里。”

“原來如此。”

龐山民點了點頭,心中安定了不少,想必蔡蒯兩家的陰謀,已被孔明士元諸人化解,至少從目前來看,長沙一地,還算安穩。

“那太守大人可知,零陵,武陵,桂陽三地太守,可曾回襄陽述職?”龐山民思索片刻,對黃祖道。

“三人早已回到襄陽。”黃祖笑道:“就算是我的話,也不愿在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多呆,三郡毗鄰蠻人,那蠻人悍勇,豈是好相與的?你那三位同窗也真是夠倒霉的,居然被派去了戍邊。”

“是啊……待在下回到荊南,當好好安撫一下他們了。”龐山民心中暗樂,面上卻是一陣唏噓,對黃祖道:“如今天色已晚,在下明日還要趕路,還請大人允我離去。”

“恩,公子可自去。”黃祖心事已了,知道了那朝廷大印就算落到了自己身上也是有害無利,便不欲與龐山民多言,對龐山民道:“本太守公務繁忙,明日亦有要事,就不送公子了。”

(看精品小說請上俠客,地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