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

NO.64 欲撫民,先親民

正文NO.64欲撫民,先親民

書名:

翌日清早,龐山民便收到了諸葛亮身邊隨從送來的衣甲,校尉屬武職,披甲執刃本是應當,只是龐山民沒想到向來一本正經的諸葛亮居然會因為“撫民校尉”這一他隨口而起的稱號,調笑與他。

不就是兵甲么?別人穿得,我有何穿不得?龐山民挺不服氣,其中當然也有想試試甲胄齊身,找找軍中儒將是何等感覺的意思,看著甘寧,魏延盔明甲亮,龐山民說不羨慕,那是假話,在玲兒和貂蟬二人的幫助下,龐山民穿戴停當,一身輕鎧,懷揣著頭盔,在桌上銅鏡前轉了兩轉,龐山民腦門上的熱汗便流了下來。

“小叔叔甲胄齊身,很耐看呢!”玲兒嘖嘖稱贊著。

“恩,丫頭懂事,告訴你,這叫儒將……”

“公子威武。”貂蟬輕笑,眼角閃過小狐貍一般的狡黠。

“恩,乖……”

龐山民點了點頭,卻發現挪動腳步都有些艱難,且即便是輕甲,比尋常布衣也要厚重很多,這大熱天的,這身行頭出門,豈不自找罪受?

還是脫掉好了,儒將什么的又不能當飯吃,何必死要面子活受罪?在二女笑意盎然的目光下,龐山民把盔甲丟了個精光,連腰間樸刀,都被龐山民扔在了家中,只換上一身青衫,神情尷尬,苦笑連連。

此番舉動,讓屋內二女樂個不停,龐山民搖頭嘆氣的出了竹舍,口中念道:“我文官,不需甲胄齊身……”

“小叔叔,你剛才還說這叫儒將呢……”

于屋外行了數步,龐山民聽到屋內玲兒和貂蟬的笑聲,險些摔倒,心中暗道:只將此賬算在孔明頭上好了,須知商賈之中,大度的可是不多……

跨上快馬,龐山民便出了竹林,徑直向長沙趕去,龐家下人如今已經全面操持起了安撫流民的工作,多于長沙城外為流民登記造冊,并架起大鍋,安排飲食。

龐山民來到城門之前,便有龐府下人迎了上來,龐山民見管事之人滿頭大汗,躬身一禮道:“辛苦諸位了。”

“公子何須如此?”龐府管事連忙側身避開,和龐山民同去了一回許都,管事之人心知龐山民不喜聒噪,抹了一把額上汗珠,對龐山民道:“如今已收攏流民五百余戶,兩千余人,除老弱婦孺,只余輕壯四百余人,在下已按公子先前吩咐,將其分為四個區域,待公子為其劃分村落,安排土地。”

龐山民點了點頭,心中暗道還是自家下人用起來趁手,褒獎了管事幾句后,龐山民便忙碌了起來,四處查看流民的生存狀況。

雖說路上得過龐家的資財援助,可是由汝南輾轉長沙,并非易事,問過一些流民之后,龐山民也知道沿途亦有流民或因疲憊,或因疾病,永遠的留在了遷徙的路上,雖說亂世人命如草,龐山民的心情卻依然難免黯然,只能默默告誡自己,眼下的這些流民,如今保全性命已是不易,萬萬不可因自身懈怠,令其折在長沙。

流民聚居的地方,環境惡劣,流民們并沒有衛生意識,簡易的帳篷外,臭氣熏天,龐山民掩著鼻子,眉頭微皺,對管事道:“如今天氣炎熱,疾病多生,當告誡這些流民,注意一下。”

管事連忙點了點頭,正欲去找來幾個流民斥責一番,卻見龐山民疾走數步,來到一衣衫襤褸的小童身旁,將小童抱了起來,龐山民一臉和煦,對身邊流民道:“此子年幼,當好生照顧,你們此來長沙已是不易,切不可因心中大意,而折了這些孩子性命。”

小童父親于汝南之時便見過龐山民真容,知龐山民便是管事之人,連忙伸手從龐山民懷中接過孩子,見龐山民干凈的衣衫上已經被小童留下了數枚清晰的泥手印,心中驚駭,聲音顫抖道:“公子有命,豈敢不從?”

“莫怕,我也很喜歡小孩子。”龐山民灑脫一笑,小童父親見龐山民并沒有為難之意,也咧嘴笑了起來,淳樸的笑容令龐山民心生好感,龐山民笑著拍了拍小童父親的肩膀,道:“我此番過來,是想看看你等有何需求,如今你等初到長沙,要予你們房屋,卻予我時間不夠,如今我雖可幫你等出些糧米度日,但是今后生活,仍需你等自救。:

“公子還欲予我等房屋?”小童父親聞言一愣,其余的流民聽到了龐山民的話,也紛紛湊了過來,只是心中懼怕惹到龐山民心中不喜,俱于龐山民數步之外站定,龐山民感到一道道希冀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笑道:“于我看來,你等如今到了長沙,今后在此生活,那便是長沙之民,我雖知遠離故土,你們心中苦楚,但是這個世道便是如此,我龐家也只能于重建家園方面,協助諸位了。”

“公子仁厚!”

“我等謝公子活命之恩!”

流民們熱淚盈眶,從汝南遷徙長沙,這些流民沿途不知受到了多少外鄉之人冷言冷語,且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讓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在死亡線上掙扎過,原本這些流民以為,聽那龐公子所言,來到長沙便可活得性命,便輾轉至此,卻沒有想到,即便是到了長沙,這大龐公子還要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都不要哭了,難道你們想讓本公子陪你們一起哭么?”龐山民見不得這么多人的眼淚,作為一個穿越者,龐山民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深知以人為本的重要性,從表面上來看,龐山民只是在幫這些流民活得性命,可是從長遠來看,這些人日后成為長沙百姓,令長沙人口大增,無論是對長沙發展工商,還是發展軍事,都大有好處。

對于統治者們而言,安撫流民,又何嘗不是一筆投資?只是這個時代的百姓,實在是太過淳樸,根本就不知道,官府除了有征收稅負的責任,還有讓他們豐衣足食的義務。

好不容易勸下諸人,龐山民抹了一把額上熱汗,時已正午,烈日高掛,身邊管事湊到龐山民身旁,提醒龐山民已至用飯之時,可龐山民身旁流民們津津有味兒的議論著先前龐山民描繪的美好未來,不肯離去,龐山民只得苦笑一聲,席地而坐,對流民們道:“聊天不耽擱吃飯,我已餓了,咱們邊吃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