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雛

NO.84 要糧!

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NO.84要糧!

天色黯淡,龐山民帶著祝融與諸葛亮離了太守府,龐山民本欲去客棧投宿,卻被諸葛亮出言相阻,諸葛亮于長沙已置辦宅院,邀龐山民同行,龐山民欣然從之,帶著祝融,一路向城南而去。

見諸葛亮眉頭緊皺,龐山民也不知該如何開解,祝融一路上東張西望,倒是興趣盎然,無論于南蠻抑或五溪蠻,傍晚時分寨中便寂靜無聲,而長沙城,即將入夜,還有人于路邊叫嚷著售賣商品,街邊客棧,亦火燭通明,小二站在店門口,招呼著往來的客商……

諸葛亮許久不語,思索著如今劉備入新野后,荊南軍政之事該如何變動,龐山民卻不愿諸葛亮過于操勞,腦筋一轉,對諸葛亮道:“為兄如今還不知道,孔明可曾成家……”

“嗯?”諸葛亮聞言,微微一愣,見龐山民一臉微笑,諸葛亮很快便明白了龐山民的想法,隨即也不再思慮那些心煩之事,對龐山民道:“家父在世之時,于襄陽黃家交厚,也為我說過門親事,只是黃家小姐如今還未及笄,所以亮如今還未成家。”

“原來如此。”龐山民點了點頭,心道那黃家小姐便是黃月英了吧,只是龐山民亦心中好奇,這個能夠跟諸葛亮琴瑟相和的奇女子,到底是個什么模樣,想到這里,龐山民不禁問道:“孔明見過那黃家小姐了么?”

“還未見過,不過黃家書香門第,想必黃小姐亦知書達理,亮于襄陽之時,家中貧寒,身無長物,可黃老先生待亮甚厚,所以亮心中早已決定,日后娶了那黃小姐,必善待之。”諸葛亮說罷,二人已來到城南角落一處簡樸宅院,諸葛亮推門而入,對龐山民道:“寒舍簡陋,還望兄長海涵。”

“孔明過于客氣了吧,你我雖為同窗,卻情同手足,以孔明之才,就是瓊樓玉宇也是住得,說到底還是為兄拖累了孔明,令孔明忙于荊南軍政之事,無暇處理這些俗事了。”龐山民說罷,諸葛亮卻搖頭笑道:“卻是不然,若非兄長,亮如今亦無法施展胸中才華,此來荊南,除了大公子處頗為勞神,對荊南軍政發展,亮心中已甚為滿意,近些日子,亮亦經常思索,兄長先前所言以資財糧草,節制軍政之事,如今亦頗有所得,如今難得遇見兄長閑暇,亮倒是想請兄長好好指點一二。”

“你倆個酸不酸?待在門口不打算進屋了?”祝融看著二人侃侃而談,心中煩躁,對諸葛亮道:“還有……來者是客,你這書生還需管飯!”

諸葛亮與龐山民聞言面面相覷,只是片刻,二人皆大笑起來,諸葛亮苦笑道:“小姑娘說的正是,來者是客,亮這就去準備晚飯。”

諸葛亮的手藝比之石韜,差了一些,只是祝融依然吃的津津有味兒,用過飯后,龐山民便將祝融趕往客房,與孔明一同去了臥室,二人各拎著一壇水酒,坐于榻邊,相視而笑。

“如今只你我兄弟二人,孔明有話但說無妨。”龐山民目光清澈,對諸葛亮道:“想必這些時日,孔明對于我等未來之事,籌劃許久。”

“還是兄長知我。”諸葛亮聞言笑道:“亮先前也未曾想過,荊南于我等操持之下,有此大變,長沙數月之間,兵馬數千,且有了新建水軍,如此形勢,還多虧兄長那點金之術了。”

龐山民聞言,笑而不語,諸葛亮又道:“如今桂陽蠻患已平,武陵,零陵二郡,于公威,州平二人治下,想必也出不了亂子,如今荊南軍政事務,已走向正軌,可這大公子,始終是太不爭氣。”

龐山民聞言失笑道:“先前我等不是已經議過,挾公子以令荊襄么?難道這段時間,孔明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

“倒是沒有。”諸葛亮搖了搖頭,苦笑道:“劉琦雖頑劣了些,可其待人也算赤誠,如今長沙政務,屆出自亮之手筆,想必大公子多少也明白了一些,他的位置有些尷尬了。”

“大公子心懷怨憤?”龐山民聞言一愣,諸葛亮卻嘆道:“這倒沒有,大公子是個知足的人,只是如此一來,倒是兄長與我,有些枉做小人。”

“我等可善待于他,孔明勿要為此事糾結,于襄陽將大公子帶至此處,本就是為救他性命,既然大公子不是雄主之姿,那便讓他做個省心的‘主公’便是……”龐山民笑道:“再者,你我也可寄望于大公子發憤圖強,反正這主公一事,景升公故去之前,咱們還離不開他。”

“我現在終于發現,兄長權衡利弊,總以商賈之道解決……”諸葛亮聞言苦笑,道:“這些辦法雖劍走偏鋒,卻總使亮無法指責,亮自詡飽讀詩書,知兵事,懂政務,卻時常看不懂兄長先前做法,如今看來,還真是學無止境。”

“之前我已說過,咱們同窗之間,各有所長,至于短板之處,就不要勞心勞力,交由別人便是。”龐山民笑道:“孔明總想著面面俱到,與我看來,倒是有些迂腐了。”

諸葛亮不以為忤,點了點頭,抿了一口觴中之酒,對龐山民道:“于太守府時,亮心中還有一事未言,先前說到,劉備與元直欲圖江夏,此事我等還需提防,據我所知,若江夏出事,那甘寧與蘇飛交厚,必不會坐視不理,所以亮以為,我等于江東交易紙張一事,當做改變。”

“改變?”龐山民聞言一愣,對諸葛亮道:“作何改變,難道是提高竹紙售價不成?”

“不然,竹紙成本極低,如今厚利,亮已滿足,府庫財政,也足以支撐荊南軍政,亮在想,下次與那魯家交易之時,兄長可否出面,告知那魯家主事之人,我長沙不要銀錢,只要糧草!”諸葛亮說罷,龐山民便疑惑道:“我荊南如今缺糧不成?”

“不缺,即便是應對流民,也足夠了。”諸葛亮笑道:“只是兄長可否想過,那魯肅掌管江東錢糧,若日后我與江東,以糧米作為交易籌碼,待江東攻伐江夏之前,我等也可以與魯肅交易的糧米數量,以及那魯家交割貨物之時的態度,去判斷江東何時興兵?”

歡迎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