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錦字錄

第五章 御史

明昭一怔:“裴少卿?”

他立刻察覺到明燎的言外之意。

陳十安的話必為托辭,皇帝此時定未歇息。

太子也不會無緣無故提及裴濟,或許,他如今猶在宮中,就在紫宸殿內。

這位少卿大人的來意與他有關。

只是……太子為何要提醒他?

明昭在一瞬間發覺異樣,但明燎的用意令他生疑。

姜云盈盈笑著,通身周謹散了大半,似有些慵懶和倦怠:“少卿大人果然勤政。”

見兩人看了過來,她有意無意地嘆了嘆:“裴少卿尊師重道,與徐太傅素有聯絡,然而回京之前,我卻從未見過他。”

明昭有些驚訝:“裴少卿曾在江南數個州縣出任要職,其中應有岱州清澤縣。”

姜云答道:“是,裴濟大人出任清澤令時,我已在徐太傅身邊。”

“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明昭言中流露著幾分驚嘆,“不愧是裴少卿。”

清澤風雅之地,徐家世居于此。不乏有人認為,裴濟調任上縣清澤,正是借了徐太傅的力。

若姜云所言不虛,裴濟就是勤勉得無暇分身,與恩師近在咫尺,卻難有拜訪之時。

明燎唇角微揚:“他在清澤任上政績斐然,卻招致一身毀謗。劾他以權謀私者不知凡幾,然而查到最后,反倒證明裴濟務實清廉,治政有方。”

此事也曾掀起狂瀾,最終卻成為他的東風。

一封接一封的密折上達天聽,裴濟因此入了皇帝的眼。他于次年調任岱州司馬,并很快被提拔入京。

太子殿下意有所指。

姜云與明昭皆能聽出他的深意,只是這二人心中所想并不相同。

徐太傅名望雖高,一朝致仕回鄉,便也人走茶涼。

當今天子積威深重,與為官數十載的老太傅矛盾極深。滿朝上下皆以為他這一走再無回頭路,時日久了,竟有人將主意打到清澤,盯上了徐家的根基。

財帛權勢最動人心,既然有利可圖,也能討好皇帝,此等良機誰肯錯過,連番試探之后,一場聲勢喧天的討伐突然開始。

只是結局不如人意。

在姜云看來,明燎認為這樣的結果當在徐太傅意料之中,甚至正是他推動而成。

同樣的一番話落在明昭耳中,卻成了另一種樣子。

明昭雖然輕狂,倒也并非桀驁,三殿下知節行義,在京中名聲不凡。再者說來,就算明昭行事不妥,也輪不到大理寺過問。

若說他與裴濟有何淵源……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未婚妻子。

御史大夫的小女兒,南為雅。

她的一位庶兄與父親一樣,也供職于御史臺,而且,就在當年彈劾裴濟的官員之列。

真相終究大白,南行謹受人蒙蔽,遭人利用,其情雖然可憫,但仍有失職之行。好在最終未曾釀成大禍,經過一番小懲大誡,他倒是也得安然脫身。

御史在此等境況之中,到底比旁人多一些優待。

何況,南家不可能將手伸到清澤。他們的處境未必安全,徐太傅就是前車之鑒。

裴濟調任回京,南行謹也曾登門致歉。此后二人再無嫌隙,他們同殿為臣,也能算是朋友,這幾年中多有交結。

太子殿下一言一行皆有目的,莫非此事與他有關?

兩人各懷心思,雖不曾暴露出來,但明燎何許人也。他當然看得清他們的心,不如說,在他開口之時,就已經料定二人的反應。

明燎漫不經心地說道:“人心自古如此,心中有鬼之人,擔憂裴濟挾私報復,生怕哪一日犯到他手中。將他調至大理寺,京中倒是太平許多。”

姜云失笑:“殿下言之有理。”

言罷,她想起連日風波,忍不住微微嘆道:“裴少卿匆忙進宮,想必是又有變故。”

“待上了朝,自有分曉。”明燎專注清茗,隨意地應了一聲,心思似乎皆在茶里,“裴濟斷案有術,或許他已然查得關鍵,才急于入宮面圣。”

他下頜輕揚,也不顧忌明昭,如往常一般看向姜云。

姜云會意,笑著為他再添一杯。

明昭知分寸,稍稍垂下眼,避開長嫂的滿面溫情。

明燎傾杯入喉,止了無謂之談笑。

分明是他挑破此事,但太子殿下失了興致,姜云和明昭也只能跟著噤聲。

他的目的已然達到。

而他們都是聰明人,不至于逼他說出不該說的話。

“殿下。”

明昭心里頗為復雜。

明燎的暗示極為明顯,他在提醒明昭,這位出身南家的御史,必然牽扯某些大事。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而且,此事必將牽連到他。

明燎一貫嚴厲,他已有很多年不曾見過這樣的長兄。即便在幼年時,太子對他不乏維護,但也是管束更多,絕不會徇私縱容。

身為儲君,教導弟弟是明燎的職責。

但在他們漸行漸遠之今日,明燎竟肯坦言示警,將不能查、不能聽的事直白相告。

南行謹此人慎重小心,除卻當年的錯判,他身上再無污點。滿朝上下無人掌握他的把柄,除卻斷案如神的裴少卿,恐怕也只有明燎看出端倪。

東宮太子,神通廣大。

無論此案是裴濟查糾,還是天子交辦,都不可能經過旁人之手。裴濟的行蹤和來意皆屬機密,暫且不論明燎如何得知,他又怎敢將此等秘密宣之于口。

何況此事與他無關,就算提前查之,他大可以靜觀其變。

明昭的未盡之詞卡在心口,一時竟不知是謝是勸。

明燎輕笑:“三弟方才口若懸河,此刻為何吞吞吐吐?”

“殿下就莫要打趣臣弟了。”明昭無奈,借姜云的茶舒緩心緒,“弟弟此來,本意是為躲懶,反倒聽您講了一番家國大事。”

他要做的事尚未成行就被打亂,備下的真言摯語已成云煙。

停了片刻,明昭似討饒一般地繃著臉,做一副躲避姿態:“求殿下放過弟弟。”

明燎掃他一眼:“油腔滑調,毫無規矩。”

明昭眉梢輕揚,似是有心爭辯,最終卻不敢多言。

“三殿下性情爽朗。”姜云看了許久的戲,終于肯為明昭圓場,“兄弟獨處之時,您也不必過于苛責。”

明燎挑眉:“太子妃果然溫柔,當得一聲長嫂。”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z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