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小娘子

第六十八章 竹蜻蜓

第六十八章竹蜻蜓

第六十八章竹蜻蜓

杜小喜瞅著二嫂優哉游哉的享受模樣,忍不住吐了吐舌頭

自己不過頂著師父的名頭說了兩句,村里的孕婦們天天扎堆曬太陽,嗷嗷要吃肉

前一個還好,反正太陽不燒錢愿意咋曬咋曬,后面一條讓村里不少漢子斜著眼睛看杜老爹,里里外外就一個意思:杜誠為了賣肉也是拼了,竟然讓小閨女幫著撒謊,知道你家賣肉的,也不用這么沒下線的推銷

被打趣兒的杜老爹氣的小半個月沒回杜家村,時刻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著咱家的豬肉面向的是廣大的縣城市場,而不是你們這群買斤肉都要扯到小時候一起上山打鳥下水抓魚,友情天長地久應該抹個零頭的好兄弟

‘被騙子’的杜小喜則是捂臉喊冤,她上輩子真的看過一個報道說吃肉不僅影響體型,更影響智商啊!不管怎么說大腦殼總比小腦殼容量大吧

“四郎喝口水歇歇”趙寶珠洗完衣服回來見著還在忙的丈夫貼心的端了熱水出來

杜至忠聞言趕忙放下手里的鋸條雙手隨意在身上抹抹接過茶碗,憨憨的回了句“你也歇會兒”

杜小喜瞅著兩人相顧臉紅紅,嘿嘿偷笑

真是奔放又含蓄的少男少女啊!見面沒幾次已經可以理直氣壯的滾被窩,嘿嘿嘿,卻又羞羞答答的表純潔

兩人秀恩愛完畢,一個進廚房幫著做午飯,一個接著倒騰手里的木片

自從上次風靡杜家村乃至山水縣甚至還有飛出縣城的‘紙飛燕’這一發明后,杜小喜一直在想著怎么幫家里發家致富奔小康

縱使和縣城里當一不二的柳家成了親家,也改變不了杜家是個人多錢少的普通人家

古代娶媳婦兒嫁女兒全是一錘子買賣,聘禮嫁妝新娘子過了門那都是別人家的了,婚后明目張膽的貼補娘家三姑六婆非噴的同族的小娘子沒臉嫁出去也就是說杜小喜以后哪怕過的再好,也不代表娘家跟著天天吃香喝辣

杜小喜想著自己和師父怎么也是見識過大千世界的現代人,不說成為富可敵國的巨賈,混個小地主總可以吧

喜樂大師父表示現代自己真是個和尚,義務教育沒上完,六根清凈,得道高僧的那種,否則自己也不會天天追著徒弟問這問那

師父靠不住,杜小喜擼袖子自己上

上輩子咱是醫學渣,藥材中成藥神馬的還是算了吧,以新東方為目標的吃貨美食會做的不少,可鑒于年齡太小燒火丫頭還沒混上,廚藝高超現在純屬扯淡,過兩年能掌勺了才能提上日程

思來想去沒想到好辦法的杜小喜看著院子外飛來飛去的紙飛燕眼睛一亮,紙飛燕受歡迎,耐玩的竹蜻蜓肯定更受歡迎

大錢咱撈不到,先掙點小錢花花

想著竹蜻蜓,杜小喜便纏上了家里木工不錯的四哥,嚷嚷著要做一個好玩的小玩意兒

杜家是個有田有祖傳手藝的人家,杜老爹這一支的老祖宗出過木匠,五服之內不少都是手藝不錯的木工杜家老太爺便是當時有名的木匠,大爺爺繼承了父親的手藝,杜爺爺則覺得族里的木匠太多了,干脆跑外面拜師學了殺豬的手藝到杜老爹這一輩,大爺爺家的兩個伯伯子承父業,杜家只有杜至忠殺豬的同時對木工活兒感興趣,便跟著伯伯學了幾分手藝,桌子柜子這些小家具不在話下

竹蜻蜓制作簡單,雖然杜小喜不會做,但小時候也是玩過,用樹枝畫了個草圖,接著比劃了比劃,經過兩兄妹小半個時辰的實踐終于做好了

杜小喜接過竹蜻蜓試了試,雙手使勁一搓,竹蜻蜓飛了起來

“飛起來了!四哥快看!飛起來了!”

杜小喜樂的直圍著杜至忠繞圈圈

杜至忠摸著腦門嘿嘿一笑:“我再給小虎小云他們做幾個,他們肯定也喜歡”

杜小喜見杜至忠一副接著干的態度,趕忙上前喊停,捧著竹蜻蜓道:“哥,我們多做一些拿出去賣好不好,小孩肯定都喜歡”

“這個太簡單了,拿著菜刀就能削好,沒人會掏錢買”

“咱就賣便宜點,一個一文錢,肯定有那手笨的愿意買”小孩子買東西全是一時興趣,特別是這個寵兒子的時代,父母一不給買吃的玩的,大街上哭著拖著不肯走的可不少杜小喜相信家長們還是愿意花一文錢哄孩子的

杜至忠還是不相信一根木棍加上一片扭曲的木片能賣錢,“這東西做著太簡單了,別人一看就會,都做了出來賣掙不了錢”

“我們可以一下子做很多在他們做出來之前賣完”

眼瞅著杜至忠還要反對,杜小喜吐吐舌頭,扭頭就跑“不跟你說了,我找爹爹去!”

剛過了年家家戶戶吃足了油水,加上又是三月里不少信徒過齋月吃全素,豬肉鋪子正是一年中最冷清的時候,杜老爹干脆把鋪子交給兒子照看自己回了杜家村忙春播的事情

因著去年稻田養魚杜氏族人得了天大的好處,今年族里不用族老們督促各家各戶上趕著把所有的水田都養了魚去年投放魚苗的時候稻苗已經老大,今年不少人便想著早早放了魚下去,一年里也能收上兩批魚,結果放下去才發現不少魚把小稻苗都給啃了,這幾天村里是人仰馬翻想著把魚給捉出來

最后還是村里一個老把式想了個辦法把田壟堆的更高讓魚夠不到稻苗,村里人覺得效果不錯紛紛在自家田里挖深溝堆田壟

經此一事七太爺可是被嚇怕了,這稻田養魚的說法太多,魚養多了要死,養雜了要互相吃,甚至無緣無故自己翻了肚皮七太爺他們才認識到去年的成功太幸運了,他們對稻田養魚只知道大概,很多東西還不了解

杜氏一族已經得了皇上的嘉獎,稻田養魚也被當做增產的新法子早早的宣傳到各地,若是其他地方也發生了稻苗被啃的事情,對于把糧食當命根子的百姓來說這無異于毀了他們的活路,真要出了什么事情最先受到埋怨的還不是提出稻田養魚的杜氏一族

想到其中的危害,七太爺三爺爺里正幾個是覺都不敢睡,急急把族里出息的人召集起來,最后決定給皇帝寫一道請罪書,訴說他們還未掌握稻田養魚技術的時候就宣揚開來實在不該,又陳述了稻田養魚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已經他們想到的解決辦法,林林總總厚厚一疊訴說杜氏一族的惶恐

好在當今圣上圣明并未予以追究,不過事后七太爺他們卻和稻田養魚杠上了,天天守在地頭研究怎么多養魚,多收糧

杜老爹作為連接喜樂大師的關鍵紐帶,回到杜家村后自然天天被七太爺他們抓著跟在身邊,就等著什么時候杜老爹和喜樂大事提提,大師能夠指點幾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