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媳

第八十一章 邀約

“母親有所不知,原先左典史家要娶的就是她們家的大姑娘,當初左典史家的老太爺是和她們家的老太爺交換了信物的,也寫了婚書,只是婚書上寫得模棱兩可的,只說了是娶她們家的姑娘,沒說是大姑娘還是二姑娘,小譚氏就讓二姑娘替了大姑娘嫁到了左家。”蔡氏說著,又吩咐了下頭的小丫鬟給她倒了新茶。

“成家大姑娘是個可憐人,成縣令家在老太爺那一輩,和咱們家也算是親戚。這些年過去了,咱們兩家也沒來往,這關系也就淡了下來。”馮老安人瞅了一眼窗外射進來的一抹夕陽,淡淡地說著。

二房沒有和長房分家的時候,依托著長房的人脈,也結識了許多朋普的豪強鄉紳,成了朋普數一數二的人家。

和長房分家之后,二房沒了長房這座靠山,前些年日子也是過得很艱難。

早年間和二房做生意的人家是看在長房的面子上,才同二房做生意的。

分家之后,那些人寧愿大老遠跑去澄江同長房做生意,也不愿意在朋普和他們二房做生意。

若不是顧家六老爺一人挑起了二房的擔子,又借著蔡氏娘家那邊的關系,再加上馮家在朋普的人力物力,二房才能靠做藥材生意繁榮起來的。

只不過如今的二房也漸漸衰敗起來了,因著朋普行商的人多了起來,最開始做的藥材生意做的一年比一年差,二房也轉行和長房做起了鹽巴生意,入了長房海運奕慶記的股,和長房做起了海運的生意。

每年從公中的分成也是三萬兩銀子,只不過自從顧家六老爺迷上了賭石后,每年砸在賭石上的銀兩,也是幾萬兩之多,顧禮明為了賭石,還特地倒賣了兩間銀鋪,用來做賭石的本錢。

突然間,蔡氏拉住了身旁梁氏的手,帶了一抹笑容道:“前兩天我去成縣令家的時候,不經意間提起了二嫂,小譚氏說想要見見大嫂,說是那天去城隍廟的時候,想要邀二嫂一起去,不知道二嬸愿不愿意賞光陪著我們這些閑人去廟里頭燒香”

梁氏忙扯開了蔡氏拉著她的手,張開嘴想要說話,最終卻是一句話也沒說出來。

蔡氏瞧見了梁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猜想著她可能不愿意陪著她們去,想出來打個圓場,笑著道:“既然二嫂嫂有事,那我就命人去回了譚夫人,去城隍廟燒香的那天,就由我陪著譚夫人去了。”

梁氏定定地望了蔡氏半晌,梁氏心里頭不愿意同這些鄉紳縣令家的夫人小姐打交道,因著她知道這些人最是難纏,一旦沾上,三不五時就會遞了拜貼,邀你過府相聚,因著都是些芝麻綠豆大的小官家眷,梁氏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這個時候,顧玉棠沖著梁氏笑了笑,道:“這些日子祖母一直病著,二嬸嬸不妨和著六嬸嬸去廟里燒燒香,給祖母祈福,希望菩薩能保佑祖母盡快痊愈。”

被顧玉棠這么一提醒,梁氏才驚覺林氏這次之所以會生這樣重的病,完全是自己說的那通話氣的,林氏也多次閉門不見自己。

若是自己能親自去廟里給林氏燒香祈福,說不定林氏還能原諒了自己,就跟著自己回了朋普。

但此前還需和馮老安人說明了自己的來意,請了馮老安人去說服林氏,讓林氏愿意跟著自己回了澄江。

梁氏坐在竹椅上,靠近了馮老安人幾分,才道:“二叔母,這些日子母親一直待在府里頭養病,讓您費心了。澄江事情繁雜,需要母親回去做主處理,若是二叔母得了空的話,就替我們去堂屋里勸勸母親,讓母親跟著我們回澄江吧!”

馮老安人望著梁氏,手里不知何時拿起了一串星月菩提籽,開始撥動起來,“朋普窮鄉僻壤,哪里有什么好大夫讓你母親一直待在府里頭養病也不是個辦法,前兩天我也和你六弟妹商量了,等過些天你母親的病情穩定下來,我就親自把她送回澄江了。回去的路上,有我陪著她,我們兩個老太太也能說說話。”

聽著馮老安人這樣說,梁氏心中的喜悅已經不自覺印在了臉上,既然馮老安人愿意幫她把林氏送回澄江,那就最好不過了。她也能夠省下一些麻煩了。

“馮祖母,什么時候啟程呀離家這么久,我想回去看看爹娘了。”顧玉棠的聲音有些軟糯,對著馮老安人小聲的喊道。

馮老安人見顧玉棠笑得可愛,拍了拍顧玉棠的頭,道:“棠兒想家了,那咱們更應該回去早一點了。等會我就讓人去請了祖母過來,我親自同她商量商量,至于什么時候啟程,就要看她的意思了。”

“既然如此,那十五那天我就陪著六弟妹去城隍廟燒香祈福吧!這些天發生了這么多晦氣的事情,我早該去廟里面拜拜了,只可惜一直抽不出身來。”梁氏說話的時候,有意朝著身旁的蔡氏瞧了一眼。

見梁氏肯答應下來,蔡氏也是一副喜出望外的模樣,一把就抓住了梁氏的手,就道:“其實那天譚夫人還約了城西鄭財主家的大公子,他們家大公子過了二十,還沒說到一個媳婦,聽說成家大姑娘也還沒嫁出去,就想著出來相看相看。只是成家大姑娘害羞,特地請了我們去作陪,我膽子小,還請二嫂嫂陪著我一同去。”

轉這么大一個彎,就為了讓鄭財主家的大公子和成家的大姑娘去相看,若是兩人都看對眼了還好,若是兩人都看不上對方,那這些去陪襯的人,倒是白去這一遭了。

“這位譚夫人可真是厚此薄彼呀!自己親生的二姑娘三姑娘就許了官宦人家的公子為妻,換作了不是自己親生的大姑娘,就隨便許個土財主的公子為妻。若是這件事情傳了出去,我怕那個譚夫人是要成為朋普每家每戶的笑柄的。”梁氏沒瞧蔡氏,站了起來就道。

苛待先夫人親生的姑娘,傳了出去的話,怕是成家的名聲也要受到影響。

“二嫂嫂可千萬別把這件事情宣揚出去,譚夫人三令五申說了不許我們傳揚出去,就是他家大姑娘出嫁的那一天,也得從后門出嫁,為的就是不讓街坊鄰居知道大姑娘嫁的人家是城西的鄭家。”蔡氏忙解釋道。

“六弟妹,其中的利害關系,我自然是曉得的。我只是可憐那大姑娘,不知她知不知道自己要嫁的竟是那樣的人家”梁氏說著,為了成家的大姑娘嘆了一口氣。

“我想著成家大姑娘應該是知道的,若是不知道,就這樣盲婚啞嫁出去,若是她在婆家鬧將起來,只怕譚氏的臉上也是掛不住的。沒了親娘的孩子,就是可憐。”蔡氏回答道。

請記住本書域名:。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lvse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