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生活

第三十五章 注定在一起

第三十五章注定在一起

第三十五章注定在一起

“奇書?這究竟是什么文字呀?”

勝男見魏良欣喜若狂。好奇的問道。

“藏文,”魏良拉勝男坐在椅子上,指著書頁對她激動的說:“呵呵,這是一位穿越前輩的日記。里面詳細記錄了自己的生平、前世,還有他利用前世的知識做得發明、創造。”

“藏文?前輩的日記?”

勝男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她拿過日記,快速的翻了幾頁,“那位前輩都寫了些什么,有關于暗道機關的記錄嗎?”

“有,”魏良見勝男滿臉的問號,笑意不減的拿著她的手,把書翻回第一頁,指著上面的一斷文字說:“這是前輩的自述,他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西藏,不過不是藏族人,但精通藏文。因為擔心這本日記被家人發現,泄漏了自己的秘密,他就用藏文記錄。”

勝男點點頭,書上的字她依然不認識,但魏良的話說得很明白。

比起李勝男和魏良,這位穿越前輩就命苦了些。他來到明朝的時候,恰是洪武末年。但這還不是最悲慘的,最悲慘的是他的新身份,不是平民百姓,也不是皇族貴戚,而是成為鐵鉉的次子。

“鐵鉉?咦,這名字好耳熟呀!”

勝男似乎在哪里聽過,一時又想不起來。

“切,真有你的,居然還敢號稱地道的濟南人,我問你,鐵公祠是為誰而建的呀?”

魏良很無語,輕聲反問道。

“呃,鐵公祠?”勝男撓撓頭,想了N久,“不是吧,是那個把朱元璋的靈牌放在城門樓上,還誘殺過朱棣的鐵鉉?!”

魏良點頭,“不錯,這位前輩正是鐵鉉的次子。”

勝男張著嘴楞了下,然后很是同情的說:“真命苦,我記得建文舊臣的家眷下場都非常慘,這位前輩好像也沒有揮動小翅膀呀。”

鐵鉉依然是被永樂大帝殘虐而殺,他的父母被流放海南,長子戍河池,次子充奴后被待而死。

魏良緩緩的搖頭,他仔細的看著前輩的生平。“也不全是這樣。事實上,在前輩的努力下,鐵家除了鐵鉉,其他的親屬族人悉數轉移到了關外,也就是沈陽。你那天偶然闖入的鬼林,正是這位前輩為了最后勸說、營救鐵鉉修建的。可惜,鐵公耿直,他怎么可能聽兒子的話,放棄自己的君主和信仰呀。”

“我說呢,那個竹屋修建的如此隱蔽,可暗道的出口設計得有些不合理。按理說,如果想避世,它的通道應該修到荒山野嶺,而不是直通官道,”勝男有些明白的點點頭,她回想那天的路線,頗為感慨的說道:“咱們這條官道是濟南府通往外省的必經之路,而他又把通道和房子建在這里,足見這位前輩為了救鐵公,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呀。”

“沒錯,人家足足準備了十多年。可惜最終還是功虧一簣,”魏良翻到竹屋的設計圖,他指著幾個分解圖說道:“看到沒有,這就是竹屋的機關。”

勝男伸著脖子看了看,依然無奈的搖頭,文字她看不懂,這種專業的簡圖她更看不懂。

“對了,待會兒你帶我去那個竹屋看看吧,”魏良見勝男沒有反應,便挪回書本,他越看這些圖,心里越是好奇,看到最后,便想立刻親眼瞧瞧成品。

“好呀,如果可以的話,南山的房子也按竹屋的設計建造!”

勝男答應一聲,探出工棚,揮手招來一輛馬車。

“恩,應該沒有問題,上面記錄的非常詳細,”魏良又重新看了一遍,信心十足的說道。

“成,咱們趕緊去吧。”

比起上次的誤入,勝男和魏良這次方便了許多,他們按照書中的記載,從官道旁的大山石找到入口,然后來到竹屋里。

“真是太巧妙了,這位前輩果然是位建筑專家呀,”魏良抱著書本。對照圖片,挨個試驗著竹屋里的機關。

勝男上次是誤打誤撞,只見識到了水中橋和上下梯,而其他的很多巧妙設計,并沒有發現。

“恩恩,是挺巧妙的,”勝男看著突然出現的改良版抽水馬桶,也贊嘆不已,但又想起鐵公的遭遇,輕嘆一口氣:“可惜,這么巧妙的機關,如此處心的準備,還是沒有救到人。”

“已經不錯啦,至少他的家眷和子孫,免除了朱棣的變態懲罰。”

魏良又試了試可以翻轉的床,聽到勝男失落的喟嘆,忙安慰道。

“也是!”

勝男也不知道怎么了,想起那些古人,莫名的傷感起來。

“哎,魏老大,你怎么會藏文的呀?”

在竹屋參觀了半天,魏良和勝男終于回到官道上。勝男看他還是非常寶貝的抱著那本日記,突然想到這個問題。

“哦。我大學的時候有位舍友,他父親年輕的時候曾經去過青藏,對藏文也有所了解。到我同學這里,他信仰佛教,還曾經去拉薩專門學習藏文呢。”

魏良想起前世的那些好友兄弟,剛才的興奮之情頓時消弭了許多。講到最后,他遺憾的說:“唉,本來約好等兄弟們轉正后,一起找時間去川藏游玩,結果……”

勝男發現自己問了個蠢問題,自從她和魏良相識后。她很少見過如此傷感的魏良,她輕輕握住他的手:“咱們以后也能去呀,等咱們掙下大筆的銀子,安頓好家人后,就可以相伴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魏良用力攥住她的小手,頷首道:“好!”

回到南山,勝男和魏良來到山腳下的新房里。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新家,他們站在位于兩棟房子中間的溪水畔,忍不住再次端詳著:

這兩棟房子的格局差不多,都是采取前世農家小院的格局,分別建了三間大房,左右兩側的房子延伸出一間,隔成五小間;院子的面積不是很大,約莫一百平米左右,里面已經鋪好了孩子們幫忙收集來的鵝卵石,從大門直通正屋的廊下;院墻壘得不是很高,因房屋就著山勢而建,用料也實誠,看起來非常結實。

就南山整體的格局來看,勝男他們兩個的房子是南山建筑群的中心,佃戶們的房子從勝男和魏良的房子向兩側延伸開來,也都是依著山勢而建,二十多棟房子,組成一個環狀,把腹地的耕地、玫瑰花圃和菜園緊密包圍起來。

溪水兩側的荒地上還各挖了個儲水池,從小溪中引入了八分滿的清水。清水中,巍然立著一個十幾米高的大水車,在人力的驅使下“吱嘎吱嘎”的轉動著,揚起嘩嘩的清水流入附近的水渠中,澆灌著腹地所有的農田。

南山一共五座山,山與山之間,并不是全都緊密相連的。為了南山整體的安全,勝男建議,有縫隙的兩座山之間修筑上高高的房子,然后將房子按照兩層來建,底層是有門的通道。平時開啟,晚上或者緊急情況。便關閉大門,這樣南山便只有一個入口。

而入口處,則是按照魏良的想法,密密麻麻的建了一圈兩層的房子,以入口為中心向南北延伸出去。等建成之后,勝男越看越覺得,這兩層的房子,非常像前世社區門口的門頭房。

當下便鄙視了魏良一番,不過,等工程完全結束,散亂的小販們陸續搬進來,南山入口又高又大的鐵門,就不怎么扎眼了。

一旦有突然情況,只要把入口的大鐵門一關,南山便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堡壘。一般的小毛賊或者強盜,根本就進不去。

還好有難民們的參與,否則這么大的工程量,如果單靠佃戶和雇傭的短工,干到明年都不干不完。

所以,勝男對于難民們,也是非常感謝,除了結算給他們正常的工錢外,還另外送給每個家庭五十斤的糧種。數量雖然不多,但耕種收割后,一家人的口糧還是可以保證的。

大部分的難民,千恩萬謝的收下寶貴的種糧后,開始陸續返鄉。

還有一小部分手頭上的工作沒有完工,不想留給恩人一個爛尾巴,便拖延著返鄉的時間,繼續干著。

“咱們的房子都已經建好,還是不要改動了,”勝男和魏良滿意的打量了一圈,然后來到屬于勝男的房子里,他們兩個坐在廊下的石階上,一人一塊石子,在黃土地上比劃著。勝男指了指自己山上的石屋,說道:“我看干脆把那個地方重新規劃一下,爭取將腹地、山外連接起來。一旦有情況,咱們可以直接從房間里轉移出去。”

魏良摸著下巴,先是看了看勝男指的地方,然后再看看書本上的分解圖,接著又拿起石塊在地上畫了畫,點頭道:“應該可以,不過,必須要保密。”

“恩,我琢磨著,與其防備施工的人,還不如分開建。讓不同的人建某一個工程,最好是彼此不認識的工匠。然后最后階段,咱們自己動手,如何?”

勝男在地上畫了三個點,然后指著其中一個點建議道。

魏良也試著比劃一番,“好辦法,正好幫咱們干活的最后一批難民要走了,可以先讓他們挖開通道。反正他們干完活都要返鄉的,再說,只讓他們挖個地道,他們也不知道咱們的用途。”

勝男點頭表示同意,他們兩個有模有樣的商量著。

這時,周福找了過來,問魏良要發給難民的工錢。

魏良先看了看周福登記的賬冊,沒有什么問題后,便從袖袋里掏出幾張小額的銀票遞給周福。

勝男見狀,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咯咯咯的笑起來。

“咋啦?有什么可樂的?”

魏良被她笑得有些發毛,不解的問道。

“沒有沒有,咱們還是趕緊辦正事吧。“

勝男沒有好意思說,她剛才突然發覺,南山的工程是自己出糧,魏良出銀子,他們兩個早就不分彼此,注定要在一起。

悲劇呀,居然停電了,嗚嗚,今天只能一更了,請親們原諒!》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