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生活

第四十五章 結識大糧商

第四十五章結識大糧商

第四十五章結識大糧商

勝男冷著臉把話說完。其實,她說這話并不是針對某個人,只是想著最近她把玉米炒了起來,有些人在自己面前得不到什么好處,會打佃戶們的主意。雖然她已經把所有的玉米都收集起來,但每家佃戶手里還有不少來年的種子,真要是有些人被銀子晃花了眼,把種子都賣了,那可就打亂她的計劃了。

所以,說這些無非是給佃戶們打打預防針,不要想著東家好說話,就會放任他們不聽號令。

佃戶們也是第一次見到東家有如此嚴厲的一面,再瞧瞧她腰上掛著的腰刀,有些人心里開始打顫:他們怎么就忘了呢,這個整天樂呵呵的、從來不發火的東家,可是縣城里三班衙役的頭兒,他們梅水第一任女捕頭呀。

有了懼怕便有了行動,勝男這里剛剛把工作分派完,還沒來得及去找李木匠,就有三四個莊稼漢蹭到她身邊,苦著臉向勝男告罪。

“東家。俺們再也不敢了,還求東家開恩呀!”

幾個人哆哆嗦嗦的說完自己的私心,見勝男還是板著臉,以為東家要嚴辦,嚇得膝蓋一軟,噗通跪倒在地。

“哦,也就是說,有人出高價想收購你們手中的種糧,是嗎,”勝男壓低了聲音,冷冷的確認道。

“回、回東家,是街口賣豆腐的宋老哥牽得頭,他說自己常買黃豆的一家糧鋪,知道咱們這里出了玉米,就想買一些,不過、不過,小的們沒有答應,只是……”只是人家給的是銀子,他們動了心而已。

“是哪家糧鋪?”

勝男瞇著眼,開始猜測是哪家商戶。話說梅水雖然轄區小,但重在地理位置,這里距離省府僅八十多里地,交通也是四通八達,是很多大商家的運輸中轉站。街面上,很多去省城經商的大商家也開了分店。

“這、這個他沒說,小的不知道。東家,我們再也不敢起私心了。還求東家饒了我們這一回吧。”

“那他們答應給你們什么價錢?”

勝男見其他的佃戶也翹著腳關注著這里,她慢慢的問道。

“那個宋老板說,說兩斗玉米一兩六分銀子。”

其中一個喏喏的說道。

“哼,一兩六錢?這還算是高價?真是奸商,”勝男從鼻子里冷哼一聲,她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看著面前跪著的佃戶們,笑罵道:“你們眼皮子也太淺了吧,就這么點銀子就打發了?!”

幾個人聽了勝男的話,有些不知所措,個個垂著腦袋一勁兒的求饒。

“好吧,念你們還知道害怕,最終并沒有把玉米私賣,沒有壞了本捕頭的計劃,又能及時向我認錯,這次就繞過你們了,”勝男頓了下,刻意提高聲音說,“但若是還有下次,或者做了其他損害南山整體利益的事,就不要怪本捕頭翻臉。至于玉米么,你們放心。本捕頭之所以不讓你們私賣,不是想分割你們的好處,而是把東西統一起來爭取賣個好價錢。呵呵,一兩六錢?!我把話放在這里,等我把玉米全部出手后,你們得到的肯定要比一兩六錢要多得多。”

“謝謝東家,謝謝東家!”

幾個人聽到前半句的時候,便連連叩頭,當他們聽完勝男的話,心里更是驚喜萬分——親娘咧,比一兩六錢銀子還多,那是多少呀?!

把眼前的幾個人打發完,勝男叫過王老實和李大勇,小聲的對他們交代了幾句后,得到他們的保證后,這才轉身去找李木匠。

李木匠也是難民,他本是手藝人,在老家并沒有田產,所以朝廷明令難民返鄉的時候,他和其他幾個工匠都留了下來。

正好,勝男對他們造的水車和家具很滿意,也欣賞他們的人品和手藝,對于他們肯留下來,是熱烈的歡迎,并把李木匠和他的兒子、徒弟聘請為南山專屬的木匠,每個人都按照級別發給工錢。

其實李木匠決定留下來的時候,也沒想到能得到東家的重用。他當時的想法很簡單,自己是靠手藝吃飯的人,在哪里都能混碗飯吃。但像李勝男這樣仁善的東家不多見。陌生人都能熱心的幫助,更何況對自己莊園的住戶?為了以后的生活安定,他這才決定留下的。

當勝男告訴他能得多少工資的時候,他高興的都不知說啥好。一個月二兩銀子,比自己開作坊掙得還多呀,這還只是他一個人的工錢。兒子、徒弟另外有工資,全加起來一個月足足有五兩二錢銀子呢。

再加上東家免費提供他們房子、工具還有木材,自己只是動動手就能干掙錢,哪有這樣的好事?

東家還說了,只要自己在南山工作滿二十年,他們現在住的房子,便歸自己所有。兒子和徒弟們也一樣,乖乖的,想當初他在老家的時候,攢上二十年也不一定能有這么好的房子住呀。

有了豐厚的待遇,李木匠更是拼了命的幫東家干活。這段時間剛剛做完一批水車,又給兩位東家做完全套的家具,這兩日正在做東家畫的一些玩意兒。

“師傅,這是啥呀?”

小徒弟拿著圖紙,有些疑惑的問道。

“干活就行,哪來這么多廢話!”

李木匠眼睛一瞪,呵斥道。其實,不是他不想告訴徒弟。而是他也不知道這是啥東西。一個個造型這么奇怪,有的像個大空盒子,有的像個轉軸,有的則像轆轤,但又沒有鑿口。當時東家把圖紙交給他的時候,自己也問了,可東家說,只是一些小玩意兒,也并沒有告訴他具體是干啥的。

“哦!”

小徒弟很郁悶,訕訕的拿著圖紙去打磨圓圓的像磨盤一樣的東西。

“呵呵,老李。忙著呢?”

勝男站在門外聽了一會,見他們師徒沒有再說話,便笑著走進木器作坊。

“喲,東家!”

李木匠忙放下手里的墨盒,搓著手迎過來。

“恩恩,這些活好干嗎?”

勝男瞄了一眼地上的零部件,看這外形,幾乎和圖紙上畫的一摸一樣,心里暗暗贊嘆:真是人才呀,魏良不過是照著前輩日記上的記載,約莫著畫出來的圖形,人家也能做得如此到位。

“還成,您看看是不是這個樣子呀?”

李木匠笑得憨實,他拎起剛剛完工的一個鋸齒模樣的東西,展示給勝男看。

“恩,我看看,”勝男用手摸了摸,不錯,她也不知道這些人沒有任何現代化工具,用手都可以打磨出如此光滑的切面,而且,木齒輪上十幾個齒牙大小、外形一摸一樣,如同用機器切割的一般。她又拿起一個小號的齒輪,比劃了一番連連點頭,嘴里也不住的夸贊,“不錯,真不錯,哎呀,老李,你們這都是怎么打磨出來的呀,嚴絲合縫,咋一看還以為原本就是一體的呢!”

勝男把一大一小兩個齒輪對接起來,發現齒牙交錯,齒輪之間沒有絲毫的縫隙。兩個齒輪,如同一個木板一樣。

“嘿嘿,沒啥沒啥,”李木匠被勝男夸的不好意思。粗糙的手指揉著鼻子:“這都是起碼的手藝,讓東家見笑了!”

“好就是好么,”勝男笑著把東西放在大木板搭成的工具臺上,她又看了看其他人手上的活計,都做得非常精細,便轉頭問李木匠:“對了,這些活兒什么時間可以做好?”

李木匠聞言,半瞇著眼掰著手指數了數,“恩,估計再有三四天就完活兒。東家,這些玩意兒急著要嗎,要是趕時間,我們晚上多趕會兒。”

“哦,不急不急,晚上不用加班,”勝男忙擺手,她遞給李木匠幾張白紙,“忙著這些,再看著這個樣子,給咱們搭幾個牲口圈。”

“哎哎,好的,東家放心!”

李木匠連忙接過圖紙,小心的展開看了看,上面依然是獨特的木炭畫,畫的也是一些簡單的木房子和食料槽,估計他的徒弟和兒子都能干。

勝男又交代了幾句,便滿意的離開小作坊。

第二天,東市的集市上,勝男安排的小伙計學著勝男的樣子,支開攤子,現場烤玉米,又引來眾多好奇的百姓圍觀;第三天,更為繁華的縣衙后街,飄散著香甜的烤玉米味兒,路過的路人又團團圍住,交口稱贊玉米的美味。

不到三天的時間,玉米的名頭,傳遍了整個梅水,很多市民爭相詢問在哪里能購買玉米,而一些地主、富戶也開始尋找玉米的種糧。

面對大家的關注,孔掌柜有些坐不住了。東家自從知道玉米的事情后,兩次給他來信,讓他一定要把玉米搞到手。結果,就因為自己想吃點中間價,把李捕頭惹毛了。一個小小的捕頭,放在平時,他根本就不在乎,可東家的要求是拿到玉米,而不是和人置氣。如果玉米真的被其他糧商買走,那東家那里——

想到這些,孔掌柜再也撐不住了,他只好叫來心腹伙計,吩咐他去縣衙請李捕頭。

忙著找勝男的人不止他一個,當日來十香齋赴約的商人們,見識到玉米的價值后,紛紛找李勝男。找了半天,縣衙根本就不見她的人影。為了搶先得到玉米,眾人只好火速趕赴南山。

而勝男此刻,正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飯店里,和一位重量級的糧商洽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