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生活

第五十六章 奇怪的表妹

第五十六章奇怪的表妹

第五十六章奇怪的表妹

“啪!”

魏太太一把掃掉丫鬟手中的木梳。保養很好的臉上滿是怒火:

“你是說,三少爺和三少奶奶去衙門了?”

“回母親,是的!”

大少奶奶見婆婆發了火,心里暗喜,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表露。

“胡鬧,簡直就是——”魏太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不止她自己,就是自己的婆婆,婆婆的婆婆,當媳婦兒的時候,哪個不是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婆母。怎么到了自己這里,剛剛娶進家門的媳婦就敢這么放肆?

“這、這,她眼里還有沒有我這個婆婆?”

魏太太越想越氣,本來想著趁老三家的來請安的時候,好好“教教”她為人兒媳的規矩,沒想到,人家根本就沒有把自己這個婆婆放在眼里,連最起碼的請安都不做。長此以往,魏家的規矩何在,長輩的尊嚴何在?

“太太,可能是三少奶奶剛嫁過來。還不懂大家族的規矩,”二少奶奶看老大家的成功把婆婆的怒火挑了起來,也連忙幫忙加一把火:“畢竟,李家都是當捕快的,哪里知道咱們書香人家的禮數呢!”

“李家?捕快?”魏太太騰的站起來,在屋子里轉了轉,然后坐回椅子上,神情已經恢復如初,她指了指桌上的脂粉盒,示意丫鬟繼續幫她梳妝。接著,又裝作不經意的對大少奶奶說:“對了,你母親家陳表妹從老家回來了嗎?”

“表妹?”大少奶奶楞了楞,隨即明白了婆婆的意思,連忙湊近魏太太,笑著說:“還沒呢。母親這一提,兒媳也有些想她了,今天我就給她寫信?”

“恩,親戚之間還是要常常走動的好!”

魏太太見兒媳很上道,滿意的抿嘴笑道。心里卻暗自發狠:哼,丫頭養的下流胚,不要以為自己中了舉,又娶了個小吏當老婆,就敢目中無人。只要他一天叫自己母親,她有權利收拾他!

而魏良和勝男卻并不知道魏太太的計劃,他們夫妻兩個,一個騎馬,一個騎驢。大清早便行駛在奔赴衙門的路上。

“噯,昨天你說馮師爺是你推薦給楊知縣的,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呀?難不成你不想繼續當師爺了,自己給自己招來競爭者?”

勝男懶洋洋的半趴在悍馬背上,打著呵欠問道——呵,他們得趕緊從魏家搬出來,否則每天這么來回折騰,自己可受不了。

“恩,我想繼續趕考!”魏良騎著馬,目光看向遠處的耕地,幽幽的說:“自從中舉后,我終于體味到了什么是階級特權。老婆,我現在是舉人,也算是正式脫離了平民。自古就是‘刑不上大夫’,我有了功名在身,日后見了官也不用下跪,咱們家里的耕地更可以免賦稅……”

“有道理,”勝男聽了這話,連忙打起精神,坐直身子說道:“正是你有了舉人的功名,楊知縣雖然被你拒絕。但也沒有找咱們的茬。”

“沒錯,”魏良點點頭,笑著看勝男一臉得意的小模樣,“不過,比起舉人,進士的身份更高一些。真要是你老公中了進士,呵呵,以后咱們的南山也絕不會被人算計。到那時,你別說種玉米、種地瓜,就是造玻璃、造水泥,有老公的功名庇護,你也能放開手腳干。”

勝男聽了也連連點頭,不用多大權勢,就單單免賦稅這一點,也能省不少錢呢。不過,造玻璃?她歪著腦袋,戲謔的看著老公:“玻璃、水泥?老公,我記得你是學法醫的呀,怎么還會造這些?”

“嘿嘿,我是不會,但我有秘籍呀,”魏良甩了甩馬鞭,開心的說:“你忘了那位前輩的日記?”

勝男點頭,她怎么會忘,這還是她先發現的呢。如今他們在南山的房子,也是按照日記上記載的機關來修筑的。

“呵呵,那位前輩可是理科人才呀,”魏良想起之前研究的日記,感慨的說:“他不但精通建筑、機關。而且還會很多簡易的現代化工藝。像什么玻璃、水泥,哦,對了,還有釀酒、沼氣池等等很多可以在古代發家致富的方法。等我把功名問題解決后,再趁著趕考的時機,多多結交一些同年、同鄉,多找一些靠山,到那時,咱們就好好開發南山,打造咱們自己的家園。”

魏良越說越起勁,他似乎已經看到了一個現代化的明朝莊園,而自己的娘親、妹子和老婆孩子,都能在自己的保護下快樂的生活。

勝男見魏良滿臉的憧憬,也開心的笑:“那敢情好呀。到那時估計我弟弟也能接上班了,等衙門的事情了結完,我也算是報答了李家的養育之恩,我和你一起干。對了,那個馮師爺你是怎么認識滴,不會是趕考時結識的伙伴吧?”

勝男猜測道,她剛才好像聽到老公說趕考的時候結交同年什么之類的話。

“聰明,我不是在大街上,和一群秀才比對對子么,”魏良贊許的點頭。他笑呵呵的說:“正巧遇到馮年兄,我們兩個代表魯中的秀才和那幾位秀才比試。他也是咱們歷城縣的秀才,來自東阿,叔叔是東阿鎮的錢糧師爺,家學淵源呀。對具體的縣務很了解,可惜本次秋闈名落孫山,我既然不想在縣衙長待,便和楊知縣說了說,把馮年叫了來。楊知縣也考問了馮年一番,對他的能力很滿意。正巧楊知縣對在職養病的王主簿很不滿,想借馮師爺把縣里的錢糧、土地和賦稅等經濟大權徹底收回來。”

“哦。我說呢,”勝男似乎想到了什么,喃喃的說:“這次我押運了夏糧回來后,交接的不是王主簿,也不是楊知縣的貼身家人,而是這位馮師爺。”

兩個人一邊聊天,一邊趕路,等天亮的時候,勉強趕到縣衙。

勝男昨天回娘家的時候,李正義也曾經就她的差事和魏良商量過,魏良夫妻腦子里都保有前世的記憶,對夫妻雙雙上班很能接受,當下便向李正義表明,“回門”第二天他們就回衙門銷假上班。其實就是在大明,普通的百姓們,女人嫁了人也不是都能窩在家里當全職家庭主婦。街面上大多的小販,不就是夫妻兩個一起擺攤嘛。

只是魏家自持書香之家,不準家里的媳婦拋頭露面。為此,魏家和李家談論婚事的時候,李正義把勝男婚后繼續當差的事,作為一個必須答應的條件提了出來。當然,魏老爺子也不是白答應的,李家在玫瑰鎮的四頃良田,李正義當做禮物送給了親家,這四頃良田可不是嫁妝,而是李家的謝禮,完全歸魏家支配滴。

白得了四頃良田,以及來年的玉米、地瓜秧苗,魏老爺子爽快的答應了李家的條件——那個,不答應也不行呀,自己的兒子早就簽了同意書,根本就不聽他這個老頭子的話。再說了,魏良是三個兒子中唯一中舉的人,來年中進士也大有可能,老辣的魏老爺子怎么可能為了一點小事就和兒子鬧翻呢。

因此,當魏太太向魏老爺子抱怨兒媳不孝的時候,魏老爺子并沒有像她預料的那樣生氣。而是不關痛癢的安慰了她幾句,并隨意的說“等小三兒兩口子回來后,他會好好教訓小三的。”

“看來老爺子指望不上了,”魏太太嫁給魏老爺子近三十年,對自家老公很了解,看他敷衍的態度便知道,李家肯定和老爺子有約定,而老爺子也一定收了李家的好處,否則以他的古板和教條,絕不會任由老三兩口子如此放肆。

沒有了外援,魏太太決定還是用內宅的法子來修理老三家的。一方面,她催促老大媳婦兒盡快把她表妹接來,好給老三媳婦上點眼藥;另一方面,她病了,并指定由田姨娘侍疾。

哼,你不是看中自己的生母嗎?那我就好好使喚使喚這個賤人!

白天,放著兒媳、丫鬟婆子不用,魏太太讓上了歲數的田姨娘貼身伺候著,穿衣梳妝、端茶倒水、煎藥燉粥;晚上,看夜的丫鬟也打發出去,讓田姨娘呆在正屋里聽候差遣,困了就打地鋪,半夜里也不讓她肅靜,一會兒要茶水,一會兒要宵夜,等田姨娘從廚房里準備好,魏太太早就睡了過去,天馬上大亮,第二天也是如此……

看到這樣的情景,小秀兒急得不行,可哥哥和嫂子為了當差方便,要下一個休息日才能回家。可等他們回來了,姨娘估計也要病倒了呀。

沒辦法,小秀兒只好讓饅頭去送信,她把寫好的紙條捆在饅頭的脖子上,千叮嚀萬囑咐的讓它一定找到嫂子,請哥哥他們盡快回來救人。

饅頭無奈的翻翻白眼,見小秀兒含著眼淚的大眼滿是乞求,只好裝作聽懂似地點頭,吃飽喝足后,溜出魏家一路狂奔,像個火球一樣滾向梅水。

傍晚,跑了一天的饅頭終于趕到南山。為啥到南山涅?人家也是很聰明滴,現在這么晚了,主人和她老公肯定不在縣城,而是在南山過夜。

見到滿身灰塵的饅頭,勝男兩口子很是詫異,看到它脖子上的布包,勝男連忙取了下來。打開一看,卻是小妹的求救信。

“唉,我就知道會這樣!”

魏良無奈的嘆口氣,想起姨娘也是上了歲數的人,身體又不好,如此被待,肯定撐不住。于是,兩口子又連夜趕了回去。

大門口,卻迎頭碰上幾輛馬車,從車里下來一個大約二十歲左右的女子,她見到魏良后,驚喜的喊道:“三少,我終于又見到您了!”

而魏良,卻一臉鐵青,恨恨的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