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生活

第九十五章 各人忙各人

第九十五章各人忙各人

第九十五章各人忙各人

“少奶奶!少奶奶!”

王管家一路小跑來到內院,氣喘吁吁的在門口喊道。

“喊什么?出什么事了?”

招姐兒放下手里的算盤和賬冊,不悅的走出臥室來,坐在客廳的椅子上,“說吧,咋啦?”

“回少奶奶,是這樣的,”王管家擦了擦額角的汗珠,氣息不穩的說道,“這不咱們這里一直沒有下雨,縣城有傳言說,縣太爺決定三天后在城東的關帝廟舉行求雨大會。經過幾位大爺的商量,王總甲下了攤派任務,讓咱們家出二兩銀子的香火錢!”

“求雨?出銀子?”憑什么?!招姐兒聽了這話,雙眉頓時立了起來,一雙大眼滴溜溜的轉了轉,問道:“讓咱們家出二兩,別人家呢?大房大爺家出多少?”

“呃,他家不出,”王管家早就知道自家少奶奶的脾氣,他來報信之前,便打聽好了王家幾個地主各自攤派的份子錢,以方便少奶奶詢問。

“不出?憑啥?現在大家地里的小麥都沒有澆,求雨是王家人共同的事兒,難不成他想吃現成的?!”

招姐兒自認為他們夫妻已經夠節儉的了,沒想到,這里還有更“節儉”的,她一想到自己花錢求神求來的雨,卻被不出錢的王守福白撿了便宜,沒門!

“那個,人家王大爺說了,他們家要建水車,不參加求雨大會!”

王管家一看少奶奶臉上的表情,就知道她肯定在心疼。切,這銀子還沒有花呢,就先心疼上了,真不愧是有名的鐵母雞。

“水車?什么水車?”招姐兒聽到管家的話,腦中閃過一個模糊的影子,似乎想到了什么,抬眼問道:“噯,等等,是不是南山的大水車?”

“沒錯,沒錯,就是您李捕頭弄出來的那個水車,”王管家點點頭,剛才在祠堂,王家的幾個主事人商量的時候,他家大爺根本就不相信什么水車能從地下抽水,水車自古就有,運水還差不多,哪能把地底下深層的水取出來?花五兩銀子建什么水車,還不如花二兩銀子求雨呢,他們梅水的關老爺可是很靈的咧!

“幾位老爺、大爺經過協商,王守福大爺和他的兩個兄弟,決定合伙建水車;而咱們家大爺和幾位堂少爺決定參加求雨大會,并且分派好了份子,這不讓小的回家來拿銀子呢!”

“建一架水車多少錢?是李勝男收的銀子嗎?”

招姐兒并沒有立即回復王管家的要求,而是半瞇著眼睛想了想,緩緩的問道。

“呃,五兩,包括打深井、建水車、鋪管道,以及什么引水。聽說一架水車能灌溉三十畝地呢,咱們王家的地要想全澆過來,至少要七八十兩呢。所以大爺——”

王管家真不愧是王家的老人兒,早就把大爺的心思摸了個透:澆個地就要七八十兩?太貴了,打死不建!

“恩,我知道了!”

招姐兒更了解自家的男人,也知道他這是心疼銀子,別說他心疼,她自己也心疼。唉,今年事兒怎么這么多呀,經過半年的努力,她剛和娘家修復了關系,小五也似乎不生自己的氣,過年還給自己送了年禮。只是沒有四姐兒的多,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時候,她還對小五兒說了酸話!如今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沒想到又得去求她,郁悶呀!

“那、那銀子?”

王管家見少奶奶沖自己擺了擺手,這是打發他下去呀,可銀子還沒給,難不成讓他幫東家墊付?!

“什么銀子?嘁,咱們不參加求雨大會,咱們建水車!”

招姐兒白了他一眼,二兩?二兩不是錢呀,真是的。

“建、建水車?”

王管家雙眼瞪得溜圓,東家娘子腦子被門板夾壞了?怎么算不過帳來?建水車少說要七八十兩呢,她怎么突然變得這么大方了?難道,對了,他怎么忘了,李捕頭不就是少奶奶的親妹子,看來少奶奶又要去揩娘家的油咯。

“沒錯,”招姐兒扶了扶鬢角,站起身順了順衣裙,對王管家說:“你去告訴大爺一聲,我去找妹妹談建水車的事,他能聽明白。”

“噯,好!”

嘿嘿,有好戲看了,王管家心里偷笑,忙答應一聲跑去辦事兒。

而招姐兒也沒有閑著,她先把賬冊和銀子收起來,然后叫了兩個婆子,陪著她一起出了門。

王家廟的麥田里,勝男坐在地頭邊的草棚子里,和土地的主家一起看著許大勇和幾個壯漢打井、鋪管道。

“出水了,打到水層了!”

許大勇和三個壯漢,一人把著轉盤的一個把手,賣力的轉動了一個時辰,碗口粗的鐵鉆頭上,終于見了濕泥,圍觀的農戶們紛紛歡呼著。

“還不夠,繼續!”

許大勇當初留在南山的時候,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幫忙打井、挖水塘,對這項工作非常熟悉。他蹲在細小的洞口前看了看,把鉆頭放在洞口旁邊的空地上,用汗巾擦了擦臉上、脖子上的汗和泥,然后裝好木桿和轉盤,指揮其他伙伴繼續開鉆。

如此反復了三次,終于在選定的地頭上鉆出一個直徑一尺、深達三四丈的深井,看著黑漆漆的井口開始冒出清水,大家再次歡呼起來——嗚嗚,終于見著水啦。

這時,趕回來幫忙的李鎖柱也指揮著兒子和徒弟們,先把井口的地方挖成長一丈寬三尺的水池,接著把直徑約一丈的水車架好。

“咦,這不就是古時說的龍骨水車嗎,聽說南邊兒的稻田里經常見到這種東西呢!”

幾個經常在外面跑生意的商販,見到剛剛建好的水車,有些詫異的自語道。

“恩恩,是有點像,但不完全一樣!”

身側的伙伴們圍著水車轉了轉,隨即嘖嘖有聲的議論道。

而勝男則取出一個大木盆,倒滿寶葫蘆里的水,然后遞給許大勇,“給,這是‘引水’。”

“好的,東家!”

許大勇開始時不太明白,后來南山的井水水位下降的時候,東家也是加了一盤這樣的‘引水’,下降的水位這才又復原回來。東家說了,她設計的這種水車,不是普通的水車,而是能汲取深層水的井車,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需要加‘引水’。

他接過水盆,把清澈的水倒入井口中,這時井下的水正慢慢的向上冒,當井水和‘引水’融合后,地下的井水便像開了鍋,咕咕的往外噴涌著。

許大勇見狀,忙跳上踏板,用力的踩踏著,水車轉動,井水也嘩嘩的被抽出來,流到架好的木凹槽里,然后順著管道流向麥地。

“天呀,終于能澆地啦,李捕頭,俺們家也建水車!現在交錢啥時能建上?”

“對對,俺們也要,您看啥時候能給俺們安?”

水車轉動著,晶瑩的水珠被揚起來,飄落在空中,為干旱的空氣平添了幾分水汽。圍觀的眾人看到效果,三五個兄弟或者鄰居圍攏在一起,嘀咕了半天,也紛紛跑到勝男面前,舉著手報名。

“不急不急,一個一個來!”

勝男給周福使了個眼色,周福從衣襟里摸出幾張白紙和一只毛筆,他用舌尖舔了舔筆頭,對圍上來的眾人喊道,“大家都不要急,要建水車的鄉親先在我這里報名,預付定金二兩,余款出水后再交!”

“好!”

眾人見狀,忙不迭的在周福面前排起長隊,拿著幾家湊齊的銀子等候報名。

正在大家七嘴八舌排隊報名的當兒,官道上跑來一隊捕快。

其中一個停在王家廟村口前,坐在馬上叫來當地的總甲,低頭吩咐了幾句,接著又拍馬上了路。

不一會兒,總甲提著一個銅鑼,站在村口一邊敲一邊喊著:

“咣大家注意啦,今年大旱,縣太爺體恤咱們,要為咱們舉行祈雨大會,各家當家的去祠堂開會啦!”

“咣大家注意啦,去祠堂商量大事啦!”

“咣大家注意啦!”

商量大事?不就是湊份子準備祭品嘛!

聽到總甲的吆喝,排隊的眾人眼中閃過猶豫,有些原本就不想花錢的人心里又開始活泛起來。幾個人咬了半天耳朵,還是從排了半天的隊里撤出來,奔赴祠堂商量祈雨大事。

勝男見狀,并沒有阻攔,她不是圣母,照顧不了每一個人,自然也不會拉著人家求他裝水車。

“李捕頭,楊知縣有令,祈雨那天,大家都要出動,休息取消!”

周慶剛剛調入馬快,他穿著嶄新的捕快服,得到消息后,便第一時間跑來給勝男報信。只是他騎馬的技術不佳,明明先出動的,卻落在其他捕快后面,人家去各個村落傳達消息的捕快都走了,他才趕到。

“祈雨?”勝男聽到后,暗自搖了搖頭,前世科技如此發達,對天災也無法控制,就算是要人工降雨,也需要有降雨的條件,更何況科技落后的大明。唉,求雨有用的話,天下就不會有這么多的旱災。

還什么祈雨大會,不過是勞民傷財罷了。

心里不認同,但勝男也知道,在古代如果遇到大旱之年,連皇帝都要求雨,更何況是下縣的縣令?!

好吧,你們求雨,我來建水車,咱們各忙各的,希望都見效吧。

想到這里,她對周慶擺擺手,“我知道了,你先回縣衙吧,對了,注意盯好方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