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花

第十四章 出府前夜

用過晚膳后,連瑤在梅苑的院子中的石凳上坐著,旁邊還放著一蠱花茶。比起大太太賞的那些大紅袍、毛尖之類,連瑤還是比較喜歡吃這花茶。淡淡的香味,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院子中還有幾個粗使丫頭在忙碌著,望著天邊的彩霞,感受著秋風吹拂自己臉頰,此時感覺無比的靜謐和安逸。梅苑里雖然沒有花園中的那些名貴花卉,卻有好幾株梅樹,想必梅苑也是因此得名的吧。只是此時還不是梅花開放的時候,連瑤心中有些期待。

菊花則是普遍常見的,這的院子里也有不少,嫩黃的、橘黃的,還有紫色的,真是各色的菊花都有。

手中拿著一個小小的瓷瓶,這是剛剛用完晚膳時,三哥哥院里的婢女初鷥(si)送來的,說是三少爺忘記留下的。

這是一瓶茶樹精油,連瑤聽初鷥說了,是三哥哥擔心在佛普寺那邊有蟲蚊才給準備的。說雖然是快中秋了,但還是拿著防防身。

連瑤取開上面的小塞子,放在鼻尖聞了下。果然是有股淡淡的茶香味,味道很溫和。連瑤不自覺笑了笑。

原來他剛剛是來給自己送行的嗎?不知道為什么,潛意識里,有些高興。而且自己看到他的時候沒有像與別人接觸那般拘謹。

三哥哥,他讓自己感到輕松。

只是,總感覺他每次的笑容中夾著些其他的情緒,并不是笑到眉眼中的笑容。是什么呢?連瑤一邊將塞子塞好,一邊想著。

是憂郁!

他的眼神中總是夾雜著淡淡的憂郁,一種讓人看了忍不住心疼的感覺。

一個官家少爺,怎么會有那樣的眼神呢?

“小姐,酉正已過,戌時將至,回房吧。”紫蘇來到連瑤的身邊提醒道。

“恩。”連瑤點了點頭,

望著天空中已經西去的太陽,看著院子里的那些快枯黃的小草還在微風中輕輕擺動著,而另一邊的菊花卻開的正艷著,四季萬物,始生始滅,交替不衰著。

連瑤想到了那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其實傍晚的時候,和早晨的景象跟類似的。都是漫天的云彩,溫和地光芒照的人有些昏昏欲睡。

唯一不一樣的,就是一個在東,一個在西!

連瑤沐浴完后,紫蘇和紫煙幫她的頭發擦了個半干。心中想著現在也差不多只有六七點吧,這么早,洗完了澡,難道就等著就寢??

這也太早了吧果然這兒的日子很是單調啊,吩咐紫煙去隔壁書房取了幾本書來。

“小姐,,您現在怎么這般愛看書了?”紫煙將書遞給連瑤后好奇道。

“呃多看看書有好處嘛。”連瑤看著紫煙憋了半天憋出來這么一句話。

“可是小姐以前不是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嗎?”紫蘇站在一便問道,臉上充滿了疑惑。

連瑤看了下紫蘇,又望著也點著頭得紫煙。心里自問道:怎么以前的連瑤還真奉行這句話啊

“那是以前的想法,小姐我現在覺得知識改變命運,人不能死讀書,但是也不能太無知。”連瑤解釋道。

“哦。”二人都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對了,小姐,明天要把您那焦尾琴還帶去嗎?”紫煙突然想到后問道。

那把焦尾琴,從連瑤以前的記憶中知道,是連瑤生母曾氏留下來的。自己以前十分寶貴,可是自己畢竟不是以前的連瑤了啊,她不喜歡彈琴。

記得小時候媽媽也讓自己練過古箏,那時練得自己十根手指每天都裹著膠布,想想就頭痛啊!

“小姐,您以前撫琴可動聽了,這府上的小姐就您彈曲最好聽。”紫煙很自豪的說道。

“小姐,小姐。”紫蘇的手在發呆的連瑤面前晃著。

“哦,紫蘇,那個彈曲啊,最近不太想練,過段時間再說吧。”連瑤沒看紫蘇的眼睛,有些閃躲的說著。

“可是,小姐以前不是天天練嗎?最近已經好長一段日子沒練了。”紫蘇疑惑道。

“紫蘇,那時佛門重地,我帶把琴去,豈不是擾了佛門清凈之地。”連瑤鎮定地說著。

“哦,知道了。”紫蘇和紫煙聽后便明白了,立即應道。

連瑤卻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要入鄉隨俗,要精書畫,善琴藝。這兒的女人平時根本就沒什么事,未出閣的就是在屋子里繡繡花,嫁為人婦的就想著治治家,奪奪寵,圍著男人轉轉。指不定哪天來個什么品茗會、賞花宴之類的,然后各個小姐來場獻藝啊,自己對于這些古代的玩意可都是七竅通了六竅。

“就是,明天,我只要帶著你們兩個就夠了!”連瑤笑著說道。

“對了,小姐,要不要帶銀子?”紫煙問道。

“紫煙,你傻啊,這次小姐是跟著老太太去佛寺,自然是不用啦。”紫蘇笑著望著紫煙,似是笑她想的多余。

說到銀子,連瑤不禁有了想法,立即對著紫蘇道:“紫蘇,我有多少錢,呃、多少銀子?”

好奇地看著連瑤,紫蘇不解地回道:“小姐,您的銀子都收在匣子里了啊。”

連瑤站了起來,說道:“拿來,快拿來。”

“是。”

紫蘇應道后立即往一邊的柜子那走去,心中卻好奇著小姐怎么突然提銀子來了。

不一會兒,紫蘇就拿著一個雕刻著梅花的朱紅描金漆匣放在了連瑤面前的桌子上。

連瑤捋了一下自己長長的頭發,已經差不多干了,用一根簡單的翠綠發帶將頭發隨意扎了一下,便放置了腦后。

紫蘇打開匣子,連瑤便看到了里面不少的銀票和碎銀子,偶爾也又幾個稍微大一點的金錠和銀錠,還有不少銀錁子。

紫蘇和紫煙理了一下,而后紫蘇對著連瑤說道:“小姐,您每月有二兩的月銀,一年就有二十四兩,加上平時逢節宴請什么各位太太、老爺和老太太們賞的,每年差不多有四十兩的收入,小姐平時都不怎么添置物件,吃穿都是公制的。除了有時打賞一下婆子、丫鬟,小姐每年還有三十多兩銀子。這么些年下來,小姐您總共有三百四十一兩銀子。”

紫蘇像報賬一樣將一筆筆的收入、支出告訴著連瑤,紫煙又從一邊拿了個賬本,說道:“小姐,您看,每一筆支出奴婢都是幫您記著的!”

看著她們兩個這樣正經的樣子匯報著,連瑤知道她們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她只是純粹的想知道一下自己有多少錢,她們還以為自己查銀子來了。

連瑤將紫煙手中的賬本放下,對著紫煙和紫蘇說道:“我只是想知道一下我們有多少錢而已,沒有其他意思。”

這里用了“我們”,相信自己的意思她們會明白的。

“可是,小姐,您突然知道這干嗎呢?”紫煙好奇道。

“你不是一直在想帶什么去嗎?帶錢就好了,其他的都不用。”連瑤笑著說道。

“那小姐想帶多少?”紫蘇開口道。

“恩,留個零頭,其余都帶著。”連瑤想了一下說道。

“啊?”

“小姐,您有沒有說錯,帶三百兩??”

兩個人都是很驚訝,紫煙更是快嘴地問出了話。

要知道平時二十兩銀子就夠一般五口之家好好地過上一年了,帶三百兩?那是小姐這么多年的積蓄呢!

“我沒有說錯,就帶三百兩。”連瑤確定的說道。

“可是,小姐,您帶這么多銀子干嗎?剛剛紫蘇姐姐也說了,這次是跟著老太太去,什么都準備好的,不用花銀子的。”紫煙不解道。

畢竟三百兩銀子,紫煙現在都沒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你啊,就聽你家小姐我的話吧。”

連瑤拿起桌上的書笑著敲了一下紫煙的腦袋就往床邊走去了。

連瑤心中也是有數的,三百兩銀子,其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是若想要做些什么,還是遠遠不夠的。按照一兩黃金等于人民幣貳仟元,又等同十兩白銀,而一兩白銀又等于是一千文錢,即一貫(吊)錢,折合成人民幣也只有二百元,這樣二文錢就差不多能買一個包子,而一兩白銀就可以買一石米。

其實那三百兩銀子既可以說成三十兩黃金,又可以說是六萬元人民幣。好在這的物價都不貴,這六萬元也是一筆大數目了,可是自己要怎么利用這筆錢,才能讓錢生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