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

第二零三章 死人

第二零三章死人

正文開始

經此一事,二太太和二老爺夫妻二人,關系感情想必都不如從前了。好比是有了裂痕,任你怎么修補,裂痕始終存在。

顧婉音聽到丹枝說起二老爺一直睡在書房的事情之后,便是嘆了一口氣。隨即又打起精神來——周家最近不知怎么了,病了一大堆人,周瑞靖又離了府,一下子府里的氣氛就陰沉沉了起來。平日愛鬧的小丫頭們一個個也都噤若寒蟬,不敢再似往日那般隨意。

老太太昨兒已經下令,讓二太太交出了中饋,由她先管著。此事雖然和顧婉音心中設想的不一樣,可是如今這樣的情況,也只能先接過來再說。只是賬面上那些不清不楚,她卻是要找個機會與二太太分辨清楚的。否則,那樣大的窟窿,該如何去填?

關于陶氏的事情,老太太還是那個意思,想要瞞天過海。可是她和三太太商議之后,都覺得不妥。只是老太太一意孤行,如今又在病中,實在是不好違逆。

而陶氏倒也干脆,一口應下可以離開,只是走之前,卻要求見二老爺一面。老太太如何能同意?加上大雨封路,陶氏一時半會的也沒法離京,這事兒只能先暫且擱置。只是顧婉音不放心,偷偷的又派人在陶氏屋外監看。畢竟雖然老太太派了人,可到底不是自己的心腹,怎么也不能放心。

不過陶氏也算是安分守己,一直呆在家中不曾再露面。

隨著雨漸漸停了,朝廷也開始著手處理這些流民,每日來領粥的人減少了許多。顧婉音也就想著差不多收了粥棚子。而偏就是這個時候,卻是出了事情。

這日剛起來,賴家的就慌慌張張的進來稟告。說是昨日里死了一個人。而偏偏,那人在他們粥棚子里領了粥。如今衙門上已經派人將管事扣住,關押了起來。

顧婉音聞言便是皺了眉頭——心中最初有些慌亂。隨即卻是沉靜下來,冷靜的開口問道:“死了人?那人怎么死的?咱們每日粥棚里發放了那樣多的粥和窩頭。為何其他人吃了沒事,偏他吃了就死了?官府怎么說?”

“其實還有許多人感覺身子不適,只是吐了泄了之后也就好得差不多了。只有這人,熬不住死了!”賴家的口齒伶俐將事情說了個清楚明白:“官府說得也算客氣,并未直接說是咱們這邊出了問題,只是說要調查一番,在查清楚之前。不能放人。”

顧婉音微微瞇起眼睛,沉吟片刻:“也就是說,很可能咱們的粥的確是出了問題。”

“有可能是。”賴家的嘆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看她一眼:“這算是什么事啊?做好事沒有好報,反倒是惹了一身的騷!”

“下去吧,去打探打探,看看那些人是不是只吃了咱們家的東西。還有,看看死的那人,是否還有其他的病痛。是單純的吃了咱們的粥出了事,還是本身他身子就弱。這才禁不住上吐下瀉的。”顧婉音沉聲吩咐,心中卻是狐疑——如果粥有問題,那么吃過的人,肯定全部都會有事。上吐下瀉。難道是粥已經餿了?可若真是這樣,也絕對吃不死人。

“是。”賴家的領命退下。

顧婉音自己坐在那又想了半晌,覺得官府這次的態度也有些奇怪。按說事情還沒調查清楚,怎么就沒頭沒腦的抓了人去了?若她沒記錯的話,周瑞靖曾說過,他和應天府關系還算是不錯。否則,當初也不能將一丈青從那衙門里拿走了。

“丹枝。”顧婉音越想越不對勁,便起身喚了一聲。

丹枝忙過來:“世子妃。”

“咱們去找三太太。”顧婉音說著,抬腳便是往外走。三太太娘家消息靈通,這件事情說不得要三太太幫忙了。而且如今府里二老爺不能出來主事,周瑞靖又出了遠門,若真要人支應的時候,也只能讓三老爺出面了。否則,總不能讓她一個婦道人家出面去罷?

一路去了三太太屋里,三太太正描繡樣呢,見她這么風風火火的,有些訝異:“這是怎么了?”

顧婉音嘆了一口氣:“咱們周家,恐怕有大難了。”

“什么?”這句沒頭沒腦的話,頓時將三太太唬了一跳。“怎么這是?”

顧婉音將前因后果說了一遍,然后看向三太太,請求道:“這次還請三嬸無論如何幫我一回。替我打探打探消息才是。三嬸也知曉,我剛嫁過來,手里的人就那么多,管家這事兒已經是分身不暇,哪里還能派出許多人去打探消息?”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消息。

三太太也是覺得狐疑,皺眉道:“怎么會出問題?咱們家的米糧都是新鮮的,每日熬的粥,也都是現熬,難道是餿了?”喃喃自語一陣后,三太太見顧婉音殷切的目光,頓時回過神來,猶豫片刻后便下了決定:“咱們是一個府里的,我怎么也會出力的。”

顧婉音松了一口氣,感激的看向三太太:“那我就先謝過三嬸了。”說到這里頓了頓,又道:“到時候衙門上的周旋,也全依仗三叔了。”

這次三太太卻是沒有一口應下,反而搖頭一口回絕:“這事兒咱們老爺不行。他從未與這些人打過交道,定是不行的。若說讓他管生意上的事情,他倒是頭頭是道絕不會出錯,可官府這些事兒——”

顧婉音垂下眸子,雙手交疊放在腿上,待到三太太說完,這才嘆道:“那三嬸覺得,如今咱們周家,還有誰能出面的?總不能讓咱們幾個婦道人家去拋頭露面吧?我知曉這是為難三叔了,可是事到如今我也沒有別的法子。若世子爺在家中,這些事情自然都是不用提的。可偏偏——”

三太太雖然有些被說動,可是神色依舊十分猶豫。顯然還是有些不情愿。

顧婉音抬眸看了一眼,又加了一句:“若三叔三嬸肯幫這個忙,我與世子爺,都會記著這份恩情。”

三太太終于是咬牙下定了決心,“好罷,到時候讓他去試試,若是再不行,我們也就沒了法子了。”

顧婉音心中一松,面上露出淡淡的笑意來:“我先謝過三叔三嬸了。”

三太太又問:“若不然,還是將這事兒告訴老太太吧。老夫人畢竟在京里關系廣泛,若是能找些關系托些人,說不得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老夫人如今可受不得刺激了。”顧婉音哪里不知道三太太的打算?可是若真的這事兒告訴了老太太,難道真的就能迎刃而解?自然不能。老太太雖然是太后的親妹妹,可也是只能法外開恩,并不能左右官府。這事兒已經鬧上官府,明里暗里不知多少人看著呢,若是這用了關系,說不得事情會更加糟糕。

三太太目光閃爍,半晌才幽幽道:“也是。”

“那就勞煩三嬸了,若三嬸打探到什么消息,便差人告訴我一聲罷?”顧婉音站起身來告辭,她還等著回去聽消息呢。

“那我也就不送你了。”三太太臉上有些愁緒,不過卻也露出絲笑容。只是有些勉強罷了。

顧婉音還沒走回自己的院子呢,碧梅便是迎了上來,壓低聲音道:“老夫人讓您過去一趟。”

顧婉音頓時皺眉——老太太這個時候叫她過去,莫非是知曉了這件事情?

當下她不再遲疑,忙又轉頭往老太太屋里去了。一路上心中也算是有了計較。

然而讓她松一口氣的是,老太太并不是知曉了這件事情,而是要說另一件事情。

太后差人給老太太送了賞賜。

進門顧婉音便是看見了一名宦官,正坐著在和老太太說話。那宦官倒也面熟,太后賜婚的時候,也是他來宣的旨。想來,應該是太后身邊的心腹。

顧婉音忙道了個萬福。那位宦官起身拱手還禮,瞅著她上下一陣打量后笑道:“世子妃多禮了。我不過是個宦官,哪里當得起世子妃這樣的大禮?”

不等顧婉音開口,老太太就笑道:“怎么當不起?她不過是個小輩。況且,誥封都還沒下來呢,算不得正經的世子妃。”

聽到這話,宦官面上一動,隨即笑容更勝:“老夫人也知道,這誥命服可要花些功夫的。太后早就命人做了,只是一直還未好罷了。想來不幾日,誥封也就下來了。”

聞言老太太笑容有些唏噓:“難為太后娘娘想得周到。只是我身子骨越發不行了,想進宮去瞧瞧也是無能為力……”

“太后都知曉,老夫人不必歉疚。”宦官笑笑,忽而看了顧婉音一眼:“太后說了,就算老夫人不得進宮,讓世子妃多進宮去,講一講老夫人的事情也是好的。”

顧婉音聽著這狀似沒有什么特異之處的話,心中卻是陡然一跳。不知是不是她過于敏感,聽見宦官說“太后都知曉”的時候,下意識的便是想到如今周家的兩件糟心事兒。當下雖然低著頭若無其事的淺笑,可是眸子里卻是漸漸深沉起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