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年華

第一百七十八章 強勢的外交政策

本章內容偏向歷史方面,不喜者可跳過閱讀。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十日(此時間比真實歷史提早了六個月),康熙帝正式接見了俄國使者伊茲麥伊洛夫。

此時的使者們,早已經沒有了高高在上的姿態。他們甚至還因為連續幾個月的小挫折,而慢慢放下了那莫須有的高傲。小蝶無聊的惡作劇自然是有目的的,她逐步的打壓了使者的氣焰,談判起來也就容易的多了。

覲見之時,伊茲麥伊洛夫先向康熙鞠了一躬,而后站的筆挺,面帶肅容,鏗鏘有力的說道:“俄國使者伊茲麥伊洛夫,拜見大清圣皇帝。為兩國和好之利益,我衷心祝愿大清日益繁榮昌盛,諸事成功。”

這個老毛子還真把自己當人物了!一個小小的使者,在見到大清皇帝的時候,竟然還敢把腰桿挺的筆直,甚至目光毫不避讓的與康熙對視!就憑他這些無禮的行徑,康熙也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康熙老爺子目光炯炯的盯著伊茲麥伊洛夫,威嚴的坐在龍椅之上,卻并沒有開口。毛子就是毛子,沒有規矩的很!不過他們既然是來到了大清,那么一切的禮數自然就要按照大清的規矩來!

康熙原本就沒準備給俄國使者好態度,如今正好借題發揮一番。兩國進行永歸于好的結盟,這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如何結盟,用什么態度結盟,結盟后互相要做出什么讓步,這才是此次談判的關鍵。

“大膽!見到皇上竟然膽敢不下跪行禮!”老太監的聲音尖銳的響起,讓人有種指甲畫到玻璃上的刺耳感。老太監可是在皇上的身邊伺候了不少年了。只要皇上一個眼神,一個姿態,他馬上就明白自己該做些什么。

尖銳而突兀的聲音,讓俄國的使者們驚出了一身的冷汗。在大清境內的這幾個月,使者們就仿佛撞邪了一般,經常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倒霉事情。如今,他們的精神都已經變的脆弱起來,一點點小事都會一驚一乍的。

等翻譯轉達了太監的話之后,伊茲麥伊洛夫這才逐漸的鎮定了下來。他剛剛還以為自己徹底的惹怒了這位神奇國度的皇帝,要直接被處死了呢。還好,事情還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嚴重,還有回旋的余地。

他再次恭敬的鞠躬,故作堅定的說道:“本人伊茲麥伊洛夫,對貴國國君無比尊敬。但是,本人是俄國的使者,代表的是沙皇的友好,不能屈膝遵從大清的禮儀。”

老太監還準備繼續開口,但是卻被康熙擺了擺手給打斷了。

“大清乃是禮儀之邦,大清的友誼也只會給同樣高貴的民族。既然爾等無法遵從大清的禮儀,那么朕也無法與不識禮數的野蠻人交流。朕也不為難你們,你們就帶著你們毫無誠意的友誼,早日回國去吧。”

康熙老爺子還真直接,逐客令這么快就發了出來。沒辦法,誰讓老爺子底氣十足啊!有誰不服嗎?那就派軍隊來打一次試試!大清的軍事力量,可不是幾年前的老樣子了!

老爺子最近才檢閱了十三爺新擴充的火槍部隊。最新最精良的武器,最好的配合與指揮,最高的熱情與信念。有了這樣的軍隊,大清的疆土自然能夠守的固若金湯。

使者們聽了康熙的話之后,馬上就亂了陣腳。哪有這樣談判的啊!話還沒說上兩句呢,這就趕他們滾蛋了?若他們真的就這么灰溜溜的回國了,不就算是白來了嗎?沙皇還不砍了他們的腦袋!

幾番權衡利弊之后,伊茲麥伊洛夫不得不帶著使者們,規規矩矩的向康熙行了三跪九叩之禮。行完禮之后,伊茲麥伊洛夫依舊恭敬的跪在地上,謹慎的向康熙呈上了沙皇的國書。

國書上寫道:“謹以和好之禮向撫育天下至圣皇帝請安。兩國永歸和好,相處多年,今為兩國彼此友好相處,特派我近侍大臣列夫.伊茲麥伊洛夫為使臣,請求至圣皇帝大君主召見。本國使臣如蒙準于謁,由其將我所告之言具奏圣主。”

康熙老爺子慢慢悠悠的看完沙皇的國書,而后隨手遞給了身邊的太監。到了此時,老爺子這才露出了淡淡的笑容,點了點頭對伊茲麥伊洛夫說道:“起來吧,貴國大皇帝陛下的友好,朕已經知道了。”

等使者們站起身后,康熙才繼續淡然的說道:“朕始終欲保持與貴國大皇帝陛下鞏固之和平,且我兩國無必爭之理。俄國為嚴寒遙遠之國家,朕如派兵前往,必致全軍凍死,且縱有何益?”

在一路上見識了大清表面上的軍事實力之后,伊茲麥伊洛夫早就不敢輕易與大清交惡。至于兩國交戰,那更是想都不敢想了。聽到康熙如此說辭,他自然是大點其頭,對此表示充分的肯定。

等到俄國使者點頭之后,康熙這才繼續說道:“俄國君主亦同,假如為對抗朕而調兵遣將,于貴國所不習慣之炎熱地帶,豈非使之無端而死耶?兩國征戰,縱互有所獲,究于兩國何益?兩國皆有許多土地,足以自存也。”

雖然對康熙的說法并不贊同,但是伊茲麥伊洛夫還是繼續大點其頭。大清的氣候其實非常怡人,并不炎熱,他們對大清的土地也非常垂涎。如果大清的軍隊并不強大,他們其實不介意搶一塊肥肉吃吃的。可惜了。

伊茲麥伊洛夫躬身說道:“圣皇帝大君主圣明,希望兩國之友誼長存。我們此次來訪,主要的目的就是延續兩國的友好。”

“其次是希望能夠恢復兩國的貿易關系。俄商車輛糧秣可以自費,觀察中國國土、資源、軍備。希望在北京建立東正教堂;”

“準俄商進入中國內河及沿海口岸貿易,不限人數,所購商品免稅;成立商事法庭處理兩國商人糾紛;在京設俄國總領事館,于各省派領事或事務官等。”

伊茲麥伊洛夫說了長長的一通。康熙老爺子就那么瞇著眼睛聽著,也不打斷。反正老爺子對俄語是一句也聽不懂,更不可能知道他在說什么。既然他一直不停的說,老爺子剛好可以瞇瞇眼,稍微休息一會兒。

伊茲麥伊洛夫嘰里呱啦了半天,終于說完了。然后他示意翻譯,把自己剛剛表述的話給翻譯成漢語。

翻譯緊張的擦了擦額頭的汗,小心謹慎的說道:“皇上圣明,兩國友誼定能長存。使者帶來了沙皇的請求,希望能夠恢復兩國的貿易……”

翻譯的話才剛剛開了頭,便被康熙老爺子給揮斷了。原來那個蠢使者說了這么一大通,就是在直來直去的開始提出要求啊。剛一見面就這樣談判,這可不是大清人民的習慣。

康熙老爺子不耐煩的打了個呵欠,然后毫不客氣的說道:“此事以后再議吧。朕今日國務繁忙,還請諸位使者先回去休息。朕會派人帶你們在京城里逛逛的。你們先安心的休息幾日,其他的事情稍后在談。”

老爺子又一次下了逐客令。這些老毛子說話還真催眠啊。嘰里呱啦一通之后,他竟然都已經開始犯困了。

看到翻譯被打斷,伊茲麥伊洛夫一臉的疑惑。等聽明白康熙的意思之后,他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他認認真真的說了那么一大通,竟然被康熙一句話就給打發了。以后再議!大清的人做事竟然如此拖拉,浪費他的時間和精力。

強忍著自己的煩躁情緒,使者們心不甘情不愿的退了下去。明眼人都看的出,大清的皇帝對于通商一事并沒有什么興趣。關于談判一事,他們也確實低估了大清現在的實力。他們需要改變談判方案,為自己的國家盡力爭取最大的利益。

俄國使者退下之后,康熙老爺子這才擺正了自己的姿態,流露出一切盡在掌握的強勢。康熙雖然年事已高,但是最近精神矍鑠,看上去依舊非常有威嚴。

“禛,你先從戶部派人,帶這群使者在京城里多玩幾天!姿態要擺高,不過也不要太盛氣凌人。帶他們使勁玩吧,至于談判的事情一個字也別提。先拖著,磨磨他們的棱角。”

“祥,你要繼續抓緊時間好好練兵。用最短的時間,給朕打造出大清最強,更是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京城的防御和大清的安危全部都需要你來為朕分擔。”

“老八,你來挑選此次談判的人選。根據那個使者剛剛提出的幾點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分析出利弊,并做出應對方案,這一次,千萬不要讓朕失望了。”

“好了,此事暫時不必著急。開始今日的議事吧,有本奏,無本退朝。”

老爺子把任務輕松的分派了下去。有幾個優秀的兒子果真很好,很便利。老爺子可以把很多事情隨手交給兒子們去處理。他自己只需要把好最后的關口,掌好大清的總體方向.w.

啦啦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