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傾城皇后

第四十六章 滿洲第一巴圖魯:鰲拜

樂文第四十六章滿洲第一巴圖魯:鰲拜親,雙擊屏幕即可自動滾動第四十六章滿洲第一巴圖魯:鰲拜最新網址:鰲拜,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蘇完部落首領索爾果之孫,后金開國元勛費英東之侄,八門提督衛齊第三子。

鰲拜出身將門,精通騎射。跟隨皇太極征戰四方,攻克皮島,參加松錦之戰,平定農民起義,立下赫赫戰功,成為皇太極最信任的武將,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皇太極病逝后,鰲拜也曾想擁戴皇九子福臨即位,但是多爾袞勢大,最終多爾袞稱帝,福臨成為太子,鰲拜也成為議政大臣,位極人臣。

1640年春,鰲拜成為副都統,又以軍功升為一等侯;

1642年夏,鰲拜被皇太極封為都統,鰲拜再次升為二等公。

鰲拜在皮島之戰、松錦會戰和西充之戰中都來立有大功。

其一,先說皮島之戰,正因為此役鰲拜被封為滿洲第一巴圖魯。

天啟年間,遼東失陷于后金之后,明將毛文龍率軍退守皮島,與關外寧錦一線的明軍遙相呼應、互為犄角,騷擾和牽制后金的兵力,使后金腹背受敵。后金一直將皮島視為心腹大患,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都日夜籌劃,企圖拔掉這顆釘子。

崇德二年(1637),皇太極命貝子碩讬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諸將往攻皮島。由于碩讬久攻不下,皇太極又命英郡王阿濟格接手,鰲拜從征軍中。阿濟格與眾將反復商議后,制定了兵分兩路、聲東擊西的進攻方案:一路從海上以巨艦擺出正面進攻的態勢,故意吸引守島明軍的注意力;另一路則以輕舟精銳,快速推進,直插該島西北角之要害陣地。后一路是這次進攻的關鍵所在,鰲拜主動請纓,并與準塔一同向阿濟格立下軍令狀:“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王。誓必克島而回。”

鰲拜與準塔遂率部渡海發動進攻,不料明軍早已嚴陣以待,一時炮矢齊發,清軍進攻受挫,形勢緊急。鰲拜奮勇沖殺,沖向明軍陣地,冒著炮火與敵人展開近身肉搏。清軍遂一舉跟進,登上皮島,舉火引導主力來攻。皮島攻克。

捷報傳到盛京,皇太極大喜過望,親自撰文祭告努爾哈赤,以慰其父在天之靈。皇太極認為皮島雖是區區一島,但攻克之意義遠在占領重城要地之上,所以下令對諸將士從優獎勵。鰲拜以首功晉爵三等男,賜號“滿洲第一巴圖魯”(勇士)。

其二,再說說松錦會戰,鰲拜率軍大敗洪承疇,戰功顯赫。

錦州是明朝在遼西地區的軍事重鎮,當時遼東已經失陷,錦州的地位更加突出。錦州城之南為松山城,錦州西南為杏山城,杏山西南是塔山城,錦州西200里為另一重鎮寧遠。這些要塞重鎮構成了明朝在關外的軍事防御體系。而清軍要想入主中原,必須先取寧、錦等城。明、清雙方爭奪錦州的戰爭于是不可避免。

崇德六年(1641),鰲拜從鄭親王濟爾哈朗進圍錦州。明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13萬大軍來援,于八月初進至松山,與錦州守軍祖大壽部遙相呼應,大放火器,猛攻清軍。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勢下,濟爾哈朗指揮的清軍右翼失利。武英郡王阿濟格派遣精銳護軍前來增援。其時鰲拜率領鑲黃旗護衛軍纛,路遇明軍騎兵,于是迎頭而上,擊敗對方。鰲拜這時又不待軍令,果斷決定乘勝追擊,打到明軍步兵陣地之前,遂令部下將士下馬步戰,再敗明軍。鰲拜沖鋒陷陣,五戰皆捷,因功晉爵一等梅勒章京。八月,皇太極親率大軍西援錦州之師。洪承疇指揮明軍分路突圍,總兵吳三桂、王樸、唐通等人率軍沿海邊撤退。清軍從錦州大路至塔山大路沿途截殺。鰲拜與阿濟格、尼堪等率部排列至海截擊之,明軍大敗而潰。松錦會戰,關系明、清雙方的生死存亡。自此以后,明朝勢力更衰,敗局已定。次年六月,鰲拜升為護軍統領,成為八旗將領中具有較高地位的人物。

松錦大捷奠定了清軍入關奪取全國統治權的基礎。入關前后的鰲拜,依舊戰功赫赫,升遷頻頻。

其三、鰲拜西充之戰,打敗李自成,鰲拜當居首功。

入關以后,鰲拜主要的任務是追擊農民軍。順治元年(1644)十月,鰲拜隨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取道陜北,進攻已經退守西安的李自成農民軍,率軍由內蒙入陜北,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隨即揮師南下。后來多鐸率軍攻進潼關,直逼西安。李自成被迫放棄西安,退往湖廣。阿濟格奉旨率軍剿除“流寇余孽”,鰲拜等遂分翼出師,水陸并進,于河南鄧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前后十三戰,重創大順軍。順治二年(1645)六月,李自成于湖北九宮山遇害,大順軍瓦解。清軍前后攻陷河南、湖廣、江西、南京等地六十三城。

打垮李自成,清軍開始對付大西軍。順治三年(1646)正月,鰲拜隨豫親王多鐸等率軍進攻張獻忠大西農民軍。清軍得知張獻忠率軍已退到西充一帶,鰲拜再次充當先鋒,率領先頭部隊前往狙擊。兩軍相遇,鰲拜等人又是身先士卒,往前猛沖。大西軍抵擋不住而潰敗,張獻忠也于此役中被殺。清軍擊破大西軍營壘130余處,斬首數萬級,獲馬騾牲畜12200余匹。打敗大西軍主力之后,鰲拜等又繼續深入,基本上肅清了四川一帶的農民軍。大西軍余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率領下退往云貴地區,繼續抗清。擊破大西軍,鰲拜實居首功。

鰲拜因為皇太極的知遇之恩,所以對皇太極是死忠,導致其一直想立福臨當皇帝,然而事與愿違,福臨當了太子。

可見,鰲拜不僅是戰場上的一員驍將,也是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他一直支持的是福臨,并不是多爾袞。最新網址:為您推薦(簾十里)(緣何故)(荀焱)(皖南牛二)(沉筱之)(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