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訟

第七百一十九章 奇招

第七百一十九章奇招

幾個沒事找事的閑官,真當他蕭子彥的女兒好欺負。

蕭子彥這人八卦不算重,可最近隨便聽幾耳朵,便能聽到一些議論新皇帝納妃的。

說什么‘帝王獨寵,災禍連連……’說的是誰傻子都知道,蕭子彥本就滿心怒意,覺得這京城的人莫不是都瘋了。人家小夫妻感情好難道有錯?這才成親幾天啊?正是小夫妻蜜里調油的時候。他們非要攛掇著鳳戈納妾。

這是看不得小夫妻好。還是看不得他們尊貴的皇帝陛下舒心,抑或是看不起蕭氏。

如果不是為了女兒,蕭子彥早就翻臉了。今天聽完蕭櫻的話,蕭子彥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欺負他的女兒,門都沒有。

“這次請父王進宮,確實是覺得有些煩心,他們不看我的品行,也不看我的才學是不是配得上鳳戈,只單純的覺得由姓蕭的當皇后不妥當。如果他們但凡有幾分腦子,我還能和他們溝通溝通。可他們為了厭惡而厭惡……

還是父王出馬合適。不必留情,父王只管大刀闊斧的去做。

他們不和我講情理,我自然也沒情面和他們講。只是女兒如今都嫁了人,還要勞父王煩心,我心里覺得有些過意不去。”

蕭子彥心疼了。他的女兒從小到大,他是捧在手心里的,沒罵過一句,沒打過一下,要星星不給月亮。

憑什么由著那些勞什子的官員欺負。

“你就應該告訴父王。這種事情當父親的不出面保護女兒,要我這個父親何用。”

“多謝父王。其實五哥想出面的,被我擋下了。我覺得這是我自己的事……我們蕭家人若是擺不平,豈不顯得太過無用了。”

“對,不必鳳戈出手。若是事事都要他這個皇帝出馬,他這皇帝當的太無能了些。看著吧……三天,三天時間,我讓他們一個個乖乖閉上嘴巴。至于將來……日久見人心,還是得想法子讓他們見識到我女兒的厲害,他們才會知道怕字怎么寫。”

“我明白。很快就有機會了。庚帝二十年舊案……父王聽說了吧。這案子恐怕最終還會著落到我身上。”

說起這些蕭子彥就生氣。

他女兒聰明能干,幫著鳳氏朝廷做了多少事!這些的眼睛長到腦瓜頂上了嗎所以看不見蕭櫻做的事,可耳朵總長在腦袋兩邊吧。

京城那些茶余飯后的閑話,能不能聽一聽。

他女兒做的哪件事,不值得大肆贊揚一番。

“說到這個我就來氣。鳳戈都養了些什么官員?躲清閑跑的比誰都快,辦事跑的比誰都慢。事情辦好了,出來說三道四有見到他們影子了。這點比起我們蕭氏來差了一大截。能辦事的,我們重用,不能辦事的,哪涼快哪歇著去。不像這里,做什么事情都要瞻前顧后的想清楚。鳳戈那龍椅坐的委實不太舒服。”

“這里風俗便是如此。想要改,也得潛移默化。他能力排眾議,立我為后,已經很難得了。”

“這倒是。我聽說上溯幾代鳳帝,也沒一個皇帝娶了外族女子的。甭說皇后了,便是嬪妃都沒有。鳳戈這小子這點還算可圈可點。其實父王也知道鳳戈已經很努力了。畢竟他從一個不得勢的皇子,如今坐上帝位,還把一個外族姑娘立為皇后。要怪就怪這鳳氏的幾任先帝,把這個朝廷弄得烏煙瘴氣的。

那些官員一個個表面恭順,背后說三道四。

一個個拿著餉銀卻不辦正事,不都是前幾任皇帝給養出來的?鳳戈接手這個朝廷,其實就是個爛攤子。這爛攤子交到誰手上,都是舉步為艱,好在鳳戈確實是真心想治理好天下。想給百姓謀些福祉,就沖這點,父皇就會幫他。

你說的對,不管是百姓頭上冠著鳳姓還是蕭姓,大家都是爹生父母養的,哪個也不比哪個低賤。

天下百姓都一樣,不必分的那樣清楚。”

蕭櫻笑了笑,心想如果天下人都像蕭子彥這般通情達理,就真的能歌舞升平了。

“其實沒什么,我喜歡查案,這是我的專長。能有事情做總比我每天呆在這櫻歌院無所事事來的好。到時候我還能借機溜出宮,去看望父王。”

“說的也是。有事忙確實比呆在這院子里有意思多了。你小小年紀,整天這么蹉跎歲月也是無趣。”“多謝父王理解。”“我是你爹,你想什么我自然知道。你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傷的太重,所以傷了腦子。放著好日子不過,偏要折騰。不過既然你喜歡,父王也不說你什么了。你如今看起來確實比從前像樣子。從前父王最擔心的就是哪個男人愿意娶你?你那小性子也就父王能受得了。現在看來父王的擔心是多余的。你本性其實很好,像你母妃。”

蕭子彥似乎又想起了妻子。

神情黯然。蕭櫻心道正主完全就是個熊孩子,一個被父親慣壞的熊孩子。

她心倒不一定多壞,可自幼嬌生慣養,蕭子彥的無節制溺愛,確實慣出了一個不像樣子的女兒。

有果必有因,對她來說是重生之機,對正主來說便是滅頂之難了。這么好的出身,這么好的父王,卻讓正主把日子過成了一團漿糊。

她既然來了,自然要對自己和正主負責。她努力找到真愛,誓言和鳳戈一生相守。她會照顧好蕭子彥,盡一個女兒應盡的義務。正主一團亂麻的人生,是她一點點擇開亂麻,最終才走到這一步。

如果沒有她,恐怕鳳戈都不會多看正主一眼。對正主是果,對她便是因了。因為來此,她要全盤接受正主的一切,義務,責任,她都一肩擔起。

“父王經常想起母妃嗎?”

“也不經常想,就是偶爾想想。年紀越大,越覺得當年自己做的不好。我成親前和你母妃見過幾面,彼此有些好感,成親后雖然老實了幾年。可我這人是個耐不住寂寞的性子,這輩子最喜歡的事情便是四處走走,不喜約束,也不喜歡承擔責任。你出生時,父王并不在你母妃身邊。我算計著日子回家,你已經出生了,你母妃因為提前生了你,身子大損,沒熬幾年便去了……我一直覺得對不起她。”

“父王一直沒有續弦。天下女人都渴求就算自己不在了,自己的丈夫也要永遠記著她。這么多年了,母妃可能早就原諒父王了。”

“她原不原諒的,我其實不太在意。以后地下相見,我親自去請罪便是……何況我也曾經動過續娶的念頭,只是被鷹啄了眼。我想冥冥之中也許自有天定吧。是你母妃不想我忘記她,也不希望我隨便找個女人代替她。我就不動那心思了,先在這里陪你幾年,等一切太平了,我再四處去看看……這輩子,也就過去了。”

蕭子彥突然發現,不知道什么時候,女兒長大了。

他竟然能和女兒聊心事了。

而且蕭櫻的神情讓他本能的覺得欣慰。小姑娘憂心忡忡的,憂的是他這個父王。

這些年他們父女相依為命,不管發生什么他這個父親都不能倒下,哪怕蕭櫻遇險那一年,他也不能倒下。

明知道機會渺茫,他還是全國各地去找她。因為他不知道除了找女兒,他還能做什么?如果一直沒找到她,他也不會放棄的。余生,都用來尋找女兒。

父女兩個說著說著,不知道怎么就說到了這么個傷感的話題上。以前一切都是他在擔著,可此刻,他發現女兒可以和他一起承擔了。蕭子彥鼻子有些發酸,他覺得有些丟臉。

一個大男人,在女兒面前這么多愁善感的,忒不像樣子了。他定了定神話題不動聲色的換了:“我聽云馳說起一些,那個姓謝的看起來不像是個膽大的,沒想到竟然深藏不露。云馳已經派人去當年姓謝的負責賑災的鎮子去打探消息了。不管他做過什么,都不可能掩飾的滴水不漏。”

“這陣子累得云大人早出晚歸不得清閑。花樓案還未徹底審結,又出了庚帝二十年舊案……”蕭櫻都有些同情云馳了。

“這本就是他的職責所在。以前他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于案子向來是民不舉官不究,便是明知道有人為惡,他也能睜只眼睛閉只眼睛。

如今這樣是他咎由自取。誰讓他以前放任不管,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了,這才讓他疲于奔命。”

“對了,云馳讓我帶話……花樓案真兇已經押解進宮,他問你什么時候開堂?”

“這么快?”

“據說中途逮到的,秦氏做事倒是有始有終,派人悄悄跟著秦征進京……那位秦大少竟然也偷偷跟在后面。似乎不親眼看到秦征問斬,就不能放心。正好被官差逮個正著。官員先押解他回京,另分一路前往秦氏,緝拿秦氏一族。”

“就定在三天后吧。快刀斬亂麻,得讓他在秦家人抵京之前開口。”先晾他幾天,讓他摸不清東南西北。這樣翹開他口的過程能容易些。

“行。那就三天后,我正好用這三天料理料理那些小雜碎。敢在背后對我女兒指指點點,我一定讓他們追悔莫及。”

蕭櫻親自送走了蕭子彥,目送他昂首踏步的向宮外走去。氣勢簡直沖天,她想,她可以欺負接下來發生的事了。

晚上回來蕭櫻提起蕭子彥進宮之事。

在蕭櫻轉述蕭二皇子問候那些官員及其女兒之時,鳳戈真想拍手叫好。他這位岳父大人說話辦事那股痛快勁,實在讓人敬佩。至于蕭子彥要用的法子,鳳戈也猜出了幾分,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那些腆著臉讓他納妃的官員臉上的菜色了。

蕭二皇子是個行動派。

回了蕭宅便開始安排。

他差人把全京城的媒婆都了蕭宅,然后甩出一份名單,直言上面的姑娘,他都要娶來當王妃。

還說他們蕭氏和這里不同,媳婦可以不分大小,所以都是正妻,蕭帝都能下旨立其為妃。一層子的媒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齊齊看向那單子……

足有滿滿一頁的名字。少說也有二三十位姑娘。

這幾乎要把全京城官家千金一網打盡啊。其中一個媒婆戰戰兢兢的發問。“主子爺……這位千金,似乎才八歲。”媒婆點著個名字問道。

蕭子彥點點頭,臉上沒丁點驚詫之色。“小了點,不過沒關系,我當女兒先養上幾年。”

媒婆:“……”這是什么騷操作。這位皇子爺的心是不是太大了些。“爺,這……是不是有點多?”“多嗎?你們這里不是講究個三妻四妾嗎?皇宮還要納七十二個美人嗎?本王堂堂蕭氏二皇子,不過娶二三十個罷了,算多嗎?”

算嗎?算吧……

不算吧。看著蕭子彥端正的相貌,還有那周身的氣度,再加上他蕭氏皇子的身份,媒婆們根本不敢搖頭啊。

哪怕明知道上門也要被打出來,也不敢拒絕啊。

媒婆們苦哈哈的各自領了名字,蕭子彥交待了,兩天之內必須跑遍。

本想應付了事,可是接下來護衛端了整整一托盤金子后,事情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金子啊。

一綻金百兩銀。這一托盤的金子,足有幾千兩。他們成功說成一門親事,頂多拿個二三兩的賞銀,這還得是富戶。若是貧寒些,給個幾吊錢的也有。突然間一盤金子擺在眼前……

“一人一綻,算上定銀。成一樁,多賞一錠。”

媒婆們幾乎瘋了。

大家幾乎瞬間將自己的份額塞進袖子。前一刻還想敷衍,想著充充樣子的媒婆,各個躊躇滿志……

不就是說親嗎?她們的老本行。死的都能被她們說成活的,何況這位蕭二皇子確實俊朗,有權有勢,而且人家說的明白,都是正妻,不論大小。

嫁過來可就是王妃。

這可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

“爺,你就瞧好吧……”媒婆們浩浩蕩蕩的出了蕭氏,然后東南西北直奔自己的名額。

無論如何也得說成幾門,賺上幾綻金子。哪怕耍賴,也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