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女準則

第三十四章:大道朝天各走兩邊

徐自華按照岳父宋伯明的意思,將柳綿綿送了回來,虛弱的邦光看到柳綿綿回來,身體似乎注入了新的力量,臉上也有了笑容。

邦光領著柳綿綿去見父親宋伯明,宋伯明強撐著精神,一臉慈祥的看著站在面前的兩個孩子。

宋伯明對柳綿綿的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這個女子模樣周正,紅唇柳眉,星眸閃閃,儀態大方端莊,不扭捏做作,即使穿著粗布衣裳,也難掩其芳華秀麗。

總體來說,外貌與儀態過關,就是這女子的來歷讓宋伯明心有芥蒂。

宋伯明沒有過多詢問柳綿綿的來歷,也沒有直接挖苦她墮入風塵一事,而是以一個長輩的身份進行關懷與了解。

“你今年多大了?”

“十七。”

“老家是哪里?”

“籍貫防城。”

“家里可還有長輩在?”

“沒了,只有我一個人。”提到家里的長輩,柳綿綿明顯情緒低落,眼里閃爍著憂愁。

“你決定好了?要一直跟著邦光?”

“嗯。”柳綿綿害羞的點點頭,她覺得面前的這個長輩與其他人都不一樣,其他人一上來只會詰問她的身世,嘲笑她的過往,情由不問,只有嘲諷奚落,這個長輩則給她如沐春風之感,讓她慢慢放下戒備之心,可以以平和的口吻與其對話。

“邦光已經有了發妻,是我老友的孩子……”宋伯明微笑著看向柳綿綿,拋開柳綿綿的過往,他真覺得面前站著的這個孩子乖巧可愛,與邦光很是登對,可整個女孩子有那樣的過往,即使本人如朝霞瑰麗,也是有了污點,比不過轉瞬即逝的星光。

宋伯明擔心,人一旦掉入泥坑,很難自拔,自己有了污點,也會不自覺玷污別人,他一瞬不瞬的看著兒子邦光,邦光似乎沒有這樣的顧慮,在柳綿綿說話的時候,目不別視,沒有其他多余的想法。

宋伯明知道多說無益。

柳綿綿低聲回復,“我知道——我情愿在宋府當一個奴婢,只要日日能夠看到四郎,我就知足了——像我這樣的人,能夠得到收容,就滿心歡喜了,不敢奢望其他。我祈求能夠留在此處當一個奴婢,日夜伺候府中人,還望老爺能夠成全。”

宋伯明微微一笑,“我成全不了你們,以后的路,得依靠你們自己,只有你們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邦光聞言又驚又喜,忙拉著柳綿綿跪在父親的面前,連連感謝,“多謝爹爹。”

宋伯明虛扶一把,讓兩個孩子起來,倏地與柳綿綿一對視,心內一驚,恍恍惚惚的想起了某件隱藏于心的事情,但那事情太久遠了,也不曾十分放在心上,不敢確認,也不敢否認。

邦光與柳綿綿剛剛起身,就有人從門外沖進來。

聽著腳步聲,邦光就可以判定來人是誰——是自己的三個哥哥,明光、瞻光與延光,他們定是來阻攔自己與柳綿綿的。

遂將柳綿綿護在身后,直面哥哥們怒氣沖沖的臉,沒有丁點畏懼,以前他還不怎么敢這樣。

明光身為長子,首當其沖,向爹爹宋伯明說道:“爹爹啊,您答應四弟了?”

宋伯明還是恍惚著,點了點頭。

明光急道:“好不糊涂的爹爹啊!您也不看看這個柳綿綿是什么人?一個煙花女子,還想進我們宋家的門?我們邦光以后可是要考進士,做高官的,怎能被一個煙花女子拖累?誤了前程,一輩子也就完了。爹爹啊,您怎能同意邦光的看法?他年紀輕,不懂世事,不知人心險惡,我們就應該為他規避這些錯誤,若是他以后窮途潦倒,這個女人不會與他同甘共苦,只會落井下石,要這個女人何用?四弟啊四弟,你以后遇了難,能向誰哭訴呢?你以后臥床不起,誰來照顧你?這個女人絕對不會!”

邦光冷冷說道:“大哥何出此言?為何如此斬釘截鐵?綿綿是什么樣子,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她不會做出對不起我的事,以后的事也不用大哥你管!我會好好努力,不讓意外發生,大哥不用擔心弟弟了。”

“你身邊有這么個女人,以后有了功名,該以何面目與同僚相處?別人問起你的夫人是哪家的名門千金,你何言以對?”

“這天下難道都是好出身的人嗎?就是朝中大臣,娶得妻子難道都是出身名門嗎?我不在乎,也不怕人言可畏。”

“可是出身鳴珂巷的應該沒有吧?這天下雖然不全是好出身的人,但咱們這樣的人家怎能不講究出身?門當戶對,才是天作之合,你與她?當個紅顏知己也就罷了,還想讓她進門?癡心妄想!”明光直接嫌棄柳綿綿的出身。

邦光無動于衷,面上冷冷說道:“我會用我的努力改變所有人對她的看法,會努力為她掙來誥命,我想在當今這個世道,人們只會根據丈夫的能力來對待他的妻子,鮮少會有因為妻子嫌棄丈夫的能力,若是有,只能怪那個丈夫沒有能力,不能給妻子帶來榮耀,只能夠帶來罵名。”

明光覺得尖酸刺耳,沒想到弟弟邦光也會有如此強的挖苦功底。

瞻光見大哥被挖苦得說不出話來,自然而然的頂上來,措辭嚴厲,“你既然如此說,我們就拭目以待!看看你能在外面混成個什么樣!別以為自己是個能人,到哪都能活得很好,你從今日起便出去,不依靠家里的幫助,帶著這個女人,我看你能蹦跶多久!你才活了幾年,能有什么經驗?哥哥們都是為你好,才說這些話,爹爹沒有精力了,我們做哥哥的不能袖手旁觀,你和這個女人是斷不能在家里呆了!即日出去!”

明光補充說道:“你能活得滋潤,生的一表人才,不都是全靠宋家嗎?你以為是靠你自己?你想混出個名堂,可以,不要借助宋家的力量,我看你還有什么能耐!”明光還是認為借爹爹的光,他們能有很多好處,包括上次死里逃生,包括日后弟弟邦光科考,入仕,總有朝中大臣看在爹爹面上,送個人情,將弟弟邦光扶到仕途上。

弟弟沒了宋家的庇護,又能有什么功名?弟弟是有才,可還是沒有到達成龍成鳳的地步,能力比起真正厲害的人差不少呢,出去了,只有死路一條,出去了,過過普通人的辛苦日子,弟弟就能回心轉意了。

邦光答應了,轉身含淚看向爹爹,“爹爹,不孝兒子要離開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