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嫁到

第九章 籌謀

遲凝沒跟著湊熱鬧,回到跨院的時候,陳姨娘也才剛剛用過飯。

“姑娘怎么回來了?”陳姨娘拉著遲凝坐下,關心的問道,“我聽前頭說,三老爺封侯了?”

遲凝嗯了一聲,淡淡的回道,“封什么跟咱們也沒關系,我去湊什么熱鬧?”

陳姨娘張嘴想說什么,四下看了看,把屋里伺候的丫鬟都打發出去了,才小聲說道,“我的傻姑娘,三房封了侯,跟你關系可大了!”

“跟我有什么關系?”遲凝看了一眼陳姨娘,覺得她莫名其妙,“要不是祖母攔著,三房今天差點兒就要搬走了。”

“那不也是差點兒?只要沒搬走,那三房就還是國公府的人。”

“那跟我也沒關系啊?”遲凝不知道陳姨娘到底想說什么,“我平時跟遲意就不怎么處的來,現在上趕著去巴結,人家還不知道能不能搭理我呢。”

“姑娘如今都十六歲了,眼瞅著就要開始說親了,夫人那里我是從來沒指望過,可如今三房得了勢,對姑娘你說親也是有好處的呀!”陳姨娘用手指點了點遲凝的腦門,恨她不開竅。

說到成親,遲凝這才有了反應,臉頰也泛起了紅暈,嬌羞的垂著頭。

“你想想,整個大周,有哪個府上有一公一侯的?更何況三老爺如今是實權在握,你父親都比不上他!想要巴結的人定然少不了,你想要嫁的好,就得靠著老夫人和三夫人!”

遲凝想了想,覺得姨娘說的很對。大房只有她一個姑娘,還是庶出的,孫氏對她雖沒有苛刻,但跟其他三房的嫡女肯定比不了。

就連一直號稱賢惠的二叔母,在嫁二房的兩個庶出堂姐時,也沒有像娶兒媳婦時那樣上心。

想要嫁的好,孫氏確實靠不住。

“可是四妹也沒成親呢,三叔母就算有相中的人家,也會先考慮四妹吧?”遲凝還是沒有把握,侄女和女兒相比,孰輕孰重,這都還用想么?

“我聽說,江南鐘家那兒,大房的長子如今已經十九了。”陳姨娘意有所指。

遲凝驚呼一聲,連忙用帕子捂住了嘴,“鐘家?那不是四妹的外祖家?!”

“就是鐘家,鐘家一直在江南,祖產豐厚,旁枝更是皇商,若是你能嫁到鐘家,那日子可比在京城舒坦!”

“姨娘你想什么呢?”遲凝連忙搖頭,“鐘家怎么說也是書香世家,能看上我?”

鐘家可是歷經了兩個朝代的大族,雖說戰亂年間有所蟄伏,但是依舊不能小看。鐘家老太爺十年前卸任刺史后,如今任了太湖書院的山長,前年科舉的狀元郎,就是鐘老太爺的學生。

鐘家如今雖然入仕的人少,但是人脈卻遍布朝堂。這樣的人家,能看上她一個庶女么?

“以前說不定看不上你,但今時不同往日,姨娘幫你好好籌謀,說不定就有希望!”陳姨娘攥著遲凝的手,語氣堅定。

遲凝看著陳姨娘眼里藏不住的野心,慢慢把自己的顧慮揮散,事在人為,沒追兒真的能成呢!

“我聽姨娘的,若我嫁的好,姨娘以后的日子也能舒心些。”

聽了遲凝的話,陳姨娘更加堅定了。她就不信,她這輩子,就真斗不過孫氏了!

陳姨娘和遲凝母女倆在這兒籌謀策劃,正院那廂,惹了一肚子氣的孫氏也回來了。

一屁股坐在繡凳上,孫氏連灌了兩碗茶。

“鐘氏就是故意的!當著董嬤嬤的面,下了我的臉,又拍了老夫人的馬屁!”

在一旁伺候的呂嬤嬤連忙讓守門的丫頭把門關上,拍著孫氏的后背給她順氣兒。

“我的祖宗!您可別什么話都往外說!讓人傳到老夫人耳里,少不了又要訓斥一番!”

呂嬤嬤是孫氏的奶娘,照顧了她四十多年,她是個什么脾氣秉性,她早就摸的透透兒的了。

“我說錯了么?”孫氏不解恨,啪啪的拍了兩下桌子,“說的好聽,都入了公中,結果我才挑了那么兩件兒,就叭叭的說上了!”

呂嬤嬤年紀大了,受不住孫氏這么大嗓門兒的喊,耳朵嗡嗡作響。可就算她聽不清了,也知道孫氏這會兒肯定沒說什么好話。

“夫人何必在意那些物件兒呢,左右銀子是實在的。公中銀錢充足,三少爺成親也就不用那么緊巴了,老夫人不也發話了么,給三少爺修院子的錢都從公中走,您應該高興才是。”

發了一頓脾氣,孫氏氣兒也順過來了,又聽了呂嬤嬤的話,覺得確實是這么個理兒。但是再合理,她也忘不了鐘氏看她的那一眼,輕蔑又滿不在意,讓她難受的厲害!

“嬤嬤說的沒錯,我確實應該高興,不是讓我好好修整院子么,那我就可勁兒花!三房不是有錢么,那我就花個徹底!”

呂嬤嬤嘆口氣,作為當家主母,孫氏如此的看重錢財,雖然顯得小家子氣,但她也能完全理解。

孫家是泥腿子出身,老太爺當年只是老公爺手底下的士兵,因為打仗立了功,才封了武將。雖然封了官兒,但是沒什么祖產,在京城的宅子還是當年老公爺出錢給買的。

當初孫氏能嫁到國公府來,還是因為老太爺臨終時,舍了臉皮求來的。孫府除了老太爺,大爺二爺都不堪大用,這些年也沒個建樹。老太爺知道只要自己一走,這一家子在京城的日子就難了。

老公爺是念舊情的,屬下臨終的請求,他就這么答應了。出了孝期,孫氏也順順當當的嫁了進來。

過了多年的清苦日子,孫氏剛嫁進來那幾年,比現在更節儉。雖然國公府也沒富庶到富甲一方,但也不是孫府能比的。孫氏當家年頭短,眼界兒淺點兒,她能理解。只是和其他三位夫人比,孫氏就顯得氣量小了些。

好不容易把孫氏哄好了,外頭的丫鬟就抱著幾個匣子和幾匹布料進來了。

“夫人,東西都拿回來,您要不要過目一下?”

孫氏現在見不得這些東西,扭過頭看也不看,連連揮手,“給舟哥兒媳婦和凝姐兒的送過去吧,其他的不看了,都收起來收起來!”

丫鬟看了看呂嬤嬤,見嬤嬤點了點頭,便行禮退了出去。

跨院里,遲凝還在和陳姨娘說話,見孫氏身邊的丫鬟過來,還以為孫氏叫她有事。

“是夫人給姑娘挑的簪子和絹花,叫奴婢給姑娘送來。”丫鬟把給遲凝的匣子遞了過去。

遲凝接過匣子,道謝,“替我謝過母親了。”

丫鬟走后,遲凝滿心歡喜的打開了匣子,里面有兩只墜了流蘇的簪子和顏色新鮮的絹花,絹花樣子都差不多,也就沒什么區別,可那簪子,上頭的珍珠要不是仔細看,完全都找不到!

遲凝氣哄哄的把匣子仍在桌子上,越加肯定了要討好鐘氏的決定,果然,靠孫氏,都不如靠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