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嫁到

第四十三章 出主意

有了林睿的幫忙,虎子這里遲意就更不用擔心了。她只強調一點,凡事都要以自身安全為前提,萬萬不能冒進。

這種事需要時機,所以遲意不再著急,反倒安心養起傷來。

胳膊上的傷口早就已經結痂脫落,抹上老大夫給的祛疤膏,效果非常明顯。腿上的傷口也在慢慢恢復,只要不劇烈運動,遲意已經感覺不到疼痛了。

天氣漸漸回暖,眼看就要到了遲君杭大婚的日子。

遲意今日穿了一身淺粉色的長裙,頭上簪了同樣顏色的絹花,耳朵上一對兒淡粉色的珍珠耳墜兒,整個人看上去粉粉嫩嫩,讓人移不開眼。

憶嵐輕輕擦拭遲意剛剛染好丹蔻的手指,滿意的不得了。

“咱們姑娘真是怎么打扮都漂亮,仙女也不過如此吧!”花姑姑一面感嘆,一面給遲意整理了一下裙擺。

她在遲意這里照顧了小半個月,對遲意是越來越喜愛了。小時候的遲意還有些倔強,認定了的事死活都不能改,這也導致她吃了不少的虧。

現在不一樣了,姑娘頭腦轉得快,懂的比她都多。有時候,都會讓她有種錯覺,仿佛遲意是一個月盡千帆的成年人,比她更加成熟。

遲意的傷勢好轉,花翎也就打算回到鐘氏身邊去,比起沉穩的四姑娘,顯然她們夫人更讓人掛心。

遲意站起來轉了一圈,雙層的裙擺飛揚,如瀑的墨發也隨著她的動作飄逸起來。

“姑姑再夸我,我就真要以為自己是天仙了!”遲意揮了揮衣袖,身上淡淡的花香恰到好處,也讓她更加滿意了。

“姑娘本來就美若天仙,姑姑說的也是實話呀!”憶嵐也在一旁跟著笑,姑娘受傷這陣子都沒有精心打扮過,今日只不過是稍加點綴,就已經如此完美了,這讓她們做丫鬟的都贊嘆不已。

遲意心情不錯,幾人玩笑了幾句后,就一起去了淺云居。

淺云居里,四夫人白氏正在跟鐘氏核對賬目,兩個人也不講究什么了,一起坐在堂屋臨窗的暖炕上,炕幾上擺了好幾本厚厚的賬本,正在仔細核對。

遲意來時,就聽見兩人對一處對不上的賬目明細研究呢。

“母親,四嬸兒。”遲意站在落地罩外,出聲喊道。

“阿慈來了?快進來,外面熱不熱?”鐘氏放下賬本,趿拉著鞋子就走到遲意面前,拉著她的手上下當量起來。

白氏也整理了一下衣服,穿好鞋子,對著進來的遲意尷尬的說道,“意姐兒過來了?腿上要不要緊?”

“多謝四嬸兒關心,已經沒有大礙了。”遲意看著二人略顯狼狽的樣子不解,“母親和四嬸兒在對賬?怎么弄的如此憔悴?”

孫氏被收了管家權后,老夫人就把管家權交給了下面的三個兒媳婦。

這三妯娌都沒當過家,對管家這種事不能說一竅不通,但是上手也不容易。

孫氏再如何也是當了二十多年家的人了,下面的管事跟婆子也都聽她的話,這三人突然接手,下面的人自然也就有不服氣的。

何氏雖然有手段,但她也知道,管家權也只是暫時的,往后的國公府還是人家大房說了算。她們三個即使有能力,也不能干預的太多。

這也導致了,她們三個束手束腳,下面的人又聽了吩咐不辦事。

這都大半個月了,何氏忙著府里上上下下的大事,鐘氏跟白氏就負責核對賬目。又趕上遲君杭要大婚,府里忙的不可開交,鐘氏跟白氏這里也就亂了套,這幾天的賬目都對不上了。

鐘氏拉著遲意的手大倒苦水,臉色都蠟黃蠟黃的,看的遲意心疼不已。

她這個母親,雖然生在鐘家這種大世族,旁枝又是皇商,但是她對管家和生意這塊是真的一竅不通。早些年她嫁妝里的那些鋪子田產,進項多少她都不清楚。

這也得虧都是些忠心的人,不然早就被坑的連渣都不剩了。鐘氏也深知自己有幾斤幾兩,所以那些東西早早就交給遲意打理了,遲意也不負眾望,這兩年跟著鐘家二舅學了不少,賺的比以前還要多。

白氏武將家族出身,對這些自然也沒那么精通,這妯娌倆大眼瞪小眼的,被折騰的頭都大了。

遲意聽了鐘氏的話,真是又心疼又覺得好笑。

她斟酌了一番,在不傷了這二人面子的前提下,提點道,“母親,這每日負責采買和報賬的,以前都是大伯母的人,所以自然不敢從中作梗。更何況大伯母精通庶務,也沒人敢糊弄她。

您二人剛剛接手,下面的人又陽奉陰違,所以不管你們如何對賬,定然是有對不上的部分了。”

白氏嘆口氣,捶了捶略顯僵硬的后腰,“道理我們自然也懂,可是這該怎么辦?沒有把柄,我們拿她們也沒辦法啊。”

鐘氏連連點頭,頗為委屈的說道,“管家權也不是我們搶的,這么累死累活的,真當我愿意要呀。”

白氏沒說話,尷尬的笑了笑。

遲意也愣了一下,再一想,能說出這種話的,也就只有鐘氏了。

二房和四房表面上跟大房沒有矛盾,但是管家權這種東西,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誰又會往外推呢。能掌一時,就能撈一時。即使以后還是要交給大房,但是能有好處撈,誰也不會輕易放手。

遲意摟了摟鐘氏的胳膊,撒嬌說道,“母親,不然我給你出個主意吧。”

“阿慈有好主意?”鐘氏高興起來,她名下的鋪子買賣被遲意打理的非常好,這種事放到遲意面前,肯定也能迎刃而解了!

點點頭,遲意跟二人說道,“其實非常簡單,賬房和采買那里,您二人可以指示自己的人看著,每日支出的賬目,自然也就能對上了。”

“這不太好吧?”白氏猶豫道,“我們畢竟只是臨時的,若插手了賬房,不說大嫂不愿意,老夫人那里,都說不過去。”

“只是使人去,又不讓他們跟著插手。”遲意解釋,“派去的人,就讓他們跟著學習,不懂的就問,態度一定要好,而且要虛心學習。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孝敬孝敬那些老人。以后各房都是要獨立出去的,跟著府里的老人學學經驗,沒什么說不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