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行一世

第155章 花姐的家事

二高脹死,跟馬丫一點關系也沒有!

自從二高被基兒抓了起來,馬丫已經不再把心思放在二高身上了,不值得。

基兒要是連二高都處理不好,那他就不配福康帝喜歡,馬丫對基兒的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

基兒果然沒讓馬丫失望,在他的暗示下,緝事隊太監對二高下手,把二高的胃餓得萎縮,然后再讓三高與二高見面,送上肉食酒菜,結果把二高給吃撐死了。

這就等于把二高的死,嫁禍到三高的頭上。

當然,基兒送了三高一份人情,沒治三高的罪。

三高說了,二高脹死,他不是故意的么。

可二高的兒子是他殺的呀,二高的妃子又因為兒子的死而上吊自殺,這也應該算在三高的頭上吧,他是間接地殺了她們呀。

另外,他還把二高的兩名小妾占為己有。

對于這些事,基兒就當是沒看見,這就等于三高做了虧心的事。

而殺二高一家,要不是三高出現,遲早會死在基兒的手中,基兒精明在于,他不想落下殺自己的親叔叔的口實在民間。

三高從此有了軟手把握在基兒這里,三高在基兒面前,更是俯首稱臣了,他也不再有任何幻想!

縱觀福康帝駕崩到大高上臺,大高在皇位上又不到一年駕崩,到基兒上臺,緊跟著就是二高謀反,二高被擺弄死,這些事也就發生在兩三年間!

這兩三年時間發生了好多事,但是有許多事情又與本文無關,就不去說它。

大高在位時想遷都,結果不到一年駕崩,等到基兒上臺,這遷都的事就不再提了。

從福康帝到基兒,這三位皇上關于都城定在哪兒,那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福康帝遷都北都,是因為北都是他做藩王時的老巢,福康帝奪了侄子的皇位,心虛,所以他只能遷都到自己的老巢他才心安。

當然,遷到北都還有從國家防衛的這點上考慮。

大高繼位后如果再讓他活一年,這遷都的事就成了。

他已經派大臣在把南都收拾好了。

他處處與福康帝唱反調,想把都城從北都遷到南都去,可惜的是他嘎嘣一下,就駕崩了。

大高的死馬丫與基兒都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然對于馬丫來說,她從來就沒考慮過責任這事。

在馬丫看來,這天下本來就是他爹惠武帝的,要是福康帝不謀反,惠武帝還在位呢,馬丫的公主地位,絕不下于靜公主的地位,惠武帝是多么喜歡那個漂漂亮亮有些任性的婉兒啊!

基兒當然要對大高的死負責,大高畢竟是他爹。

殺爹這事,恐怕也只有在皇家才能干得出來,平常老百姓不可能做出這等喪天害理的事情,老百姓都會遵照倫理道德行事!

由此可見,權利的欲望是多么可怕!都是為了爭奪帝位一家人爭來斗去,從古至今,向來如此!

基兒不遷都,他除了受福康帝的影響,他還是看中了這個重要的北方城市的地理位置,這可是扼守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能進犯中原的北大門,在這里若有來犯,隨時都可以出兵抗擊草原上的騎兵。

關于前面兩位皇上的事情,便介紹至此。

至于這二高,三朝都想著怎么謀反,他就是個笑話,論管理國家,三帝哪一個拉出來都比他強。

別說他沒成功,他就是謀反成功做了皇上,他也是個昏君!

二高謀反沒有成功,其實就是沒有馮清卉的人手在里面搗鬼,他也不可能做皇上。

做皇上首先得有號召力影響力。

二高有什么影響力?首先他不是嫡長子,他得不到眾大臣的擁護,他也就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戰將!

福康帝跟他比雖然福康帝也不是嫡長子,但是福康帝治理國家的手腕以及個人魅力那是有目共睹的,他是藩王中能力最強的!

不過,如果要沒有馬丫的安排,讓基兒在恭儒山莊的安排下躲過二高的半道攔截,也許這個國家就亂了,到時候,各地藩王不服二高,都可能起來造反。

要是那樣的話,最后的皇權落在誰手里,就很難說了。

也許能落在馬丫的哥哥手里,也許能在寧王手里,誰知道呢!

至于三高,他真正進入了養老模式,沒事來朝廷跟基兒要點錢,回去后在脂粉堆里大肆吹噓,糊弄風雅,沒事也能做兩首文盲都能聽得懂的詩騙騙自己的妃子他是多么地有才。

三高也就像富人家養的寵物,他頭頂上頂了一個皇字,靠了皇家子孫都是有朝廷供養,但他毫無用處,以后也就不去說他了!

好了,寫到這里,基兒得有個年號了,基兒的年號早就在他登基時就定好了的,洪德這個年號不錯。

洪德年間,發生了許多重大改革,可謂是利國利民。

在開始洪德年間發生的故事之前,咱還得回頭來說說花姐,她的故事是邁不過去的,必須得說。

花姐的故事除了她為馬丫服務,是馮清卉與馬丫的聯系樞紐外不提,她的主要故事就是家長里短,那就從福康帝遷都到北城后說起吧。

花姐初到北都,有許多生意上的事要煩,那真是千頭萬緒!

所以開始的時候花姐只顧及生意,沒時間去理會孫正。

花姐不理會孫正,孫正卻惦記著她。

人的情感就是這樣,孫正除了因為花姐給他銀子花外,花姐還是個令孫正很喜歡的人。

孫正喜歡花姐,是因為花姐的本事。

無論花姐從說話做事,那都是令孫正佩服的女人。

如果說孫正在外面對于年輕美貌的女人,只是針對她們的外表,那么對于花姐就不一樣了,有他跟花姐有了心靈上的契合的。

這個很重要,這個是看一個男人跟女人有沒有感情的標準,真的與外貌無關,與年輕還是年老無關,這才能稱得上真正的有情人關系。

心靈上的交匯,那不是美貌的吸引可比的!

花姐沒時間搭理孫正,但是孫正晚上的時候會留宿花姐這里。

花姐在百忙之中,也只有晚上能有時間跟孫正說個話,喝個酒。

人么,只要有了經常來往,只要有了肌膚之親,那么不可避免的就有了深切交談。

花姐從孫正這里知道,那個小翠又被大奶奶壓倒了。

大奶奶是正妻,小翠是小妾,再有大奶奶上面還有公公婆婆,也就是二爺二太太,二爺二太太不可能讓小翠太嘚瑟,尊卑必須有序。

開始縱容小翠,那是大奶奶太不像話,那是到了大奶奶再進一步犯錯,觸及孫府的底線,都有被休的可能!

當然,休妻要牽涉到的事情太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何況大太太還是大奶奶的姨母!

可這回不一樣了,大奶奶來到北都,她改頭換面了。

大奶奶自從到了北都,她就有了后援團了,這個后援團,就是孫府的兩位姑太太。

大奶奶跟兩位姑太太聊天,說起在南都的時候,小翠老是跟她斗,結局自然沒小翠好果子吃,兩個姑太太雖然不會親自興師問罪,但是她們對于孫府太太以及少奶奶的影響力不可小覷的,她們會所說太太少奶奶們要維護大奶奶的地位,不容許小翠這樣人,騎在大奶**上的。

大奶奶到北都后,人氣是逐漸上升!

她管理這個家了呀,她要想治哪個下人,她就得倒霉,誰不巴結?!

大奶奶除了說小翠欺負她,當然也提到了花姐。

花姐跟孫正在一起,被大奶奶說成是花姐勾引的孫正。

大奶奶的目的,那就是她爭取后援團的支持。

二太太自然不會上她的當,因為花姐的兒子那可是孫正的,二太太得籠絡花姐。

花姐畢竟不是孫府的媳婦,孩子就是個私生子,這個還不能擺在桌面上吵吵鬧鬧,否則讓二太太的這個孫子情何以堪?怎么面對世人的眼光?!

二太太撇開外,那么大奶奶后面就有了兩位姑太太。

大太太來了北都后,大太太當然也要維護大奶奶,她們的關系放在那里。

她們合起來開始圍攻花姐!

女人之間的斗,那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逢年過節祭祖什么的,孫府要花姐帶著兒子回去,給祖宗上香什么的,或者遇到老爺過生日其他人過生日什么的,兩位姑太太都會來孫府。

這樣一來,有時候她們說話就會壓制花姐。

雖然大奶奶對花姐是笑瞇瞇的,但是精明的花姐還是猜到了她這笑面虎。

花姐不做聲,花姐開始遠離孫府。

孫府有什么事,花姐禮到,不許孩子去。

禮到人不怪么!

不讓孩子去的理由有多種,比如孩子感冒了,孩子受涼了,哪怕孩子多哭兩聲,都是花姐不讓孩子去孫府的理由。

花姐給孫府主子造成一種什么印象呢,那就是花姐太溺愛孩子了,不讓孩子受一點點委屈。

花姐對由大奶奶引來的針對自己的壓制,花姐的回擊很簡單,一就是不給孩子去孫府,再有就是她給自己的兒子起了個小賤名,她的兒子叫狗蛋。

花姐起這名字的時候,曾經遭到二爺二太太的反對,但是反對無效。

花姐的理由是,以前在她老家,男孩子起賤名好養活。

就憑這一條,花姐就摧毀了二爺二太太的反對。

再說了,花姐是你孫府的人嗎?花姐沒有嫁給你孫府,花姐就有權給兒子起個賤賤的乳名,花姐的出發點是想讓兒子能健康地活下來,同時也是寒磣孫府。

要知道,孫府這么大家族,子孫尊貴,卻有個孩子叫狗蛋,鬧心不?!

而狗蛋在花姐這一邊,一點都不鬧心。

花姐就是丫鬟出身,身份低賤,低賤的人家的孩子,都這么起名字!

花姐有時候帶著兒子去孫府,當著許多主子的面許多孫府親戚的面,一口一個狗蛋。

這就與孫府其他子孫的很尊貴的乳名格格不入,好花姐奴才這兒子也是奴才似的。

花姐對于兩位姑太太對她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花姐給予極低的姿態,花姐處處忍讓,處處拿出一種下人的姿態,惟命是從的姿態。

但是花姐回擊的辦法那是別具一格!

她對于自己的兒子教育上,那真不含糊。

要知道,這男孩子皮啊,男孩子一調皮,花姐就揍。

花姐揍兒子那都是當著二爺二太太的面揍,心疼的兩位不知道怎么巴結花姐,跟花姐后面說話處處陪著小心,他們想以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小孫子少受點罪。

再說,他們也沒權利呵斥花姐,花姐又不是孫正的姨娘,人家現在是獨立的,花姐管自己的兒子,那還管不得?!

狗蛋成了花姐與孫府主子的斗爭的焦點。

其實二爺二太太早就看出來了,只要兩位姑太太一來,狗蛋準得挨揍。花姐揍狗蛋好像就是揍給兩位姑太太看的!

二爺二太太是不喜歡這兩個姑太太來的。她們來就好像她們在干涉二爺二太太家內政一樣,特討厭!

他們除了不喜歡姑太太,還對大奶奶有意見。

他們也知道是大奶奶在兩位姑太太面前告花姐的狀。

好了,這回花姐不經常回孫府了,二爺二太太想看孫子,那就得來馬花府看孫子。

來就來吧,也沒什么。他們知道這樣花姐與大奶奶的矛盾就會少一些。

二太太是來一回感嘆一回。

花姐的府邸按照二爺夜里跟二太太嚓寡的話說,充滿了銅臭氣,首先門口的那兩幅對聯,就讓人無語了。什么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這就是沒水平?大戶人家的門口怎么會掛這么俗的對聯呢?!

要知道,生意人的地位低啊,它是不如農民的!

花姐感覺這孫府事多,她不想再跟孫府有過多的來往。

可這大奶奶就像個影子,總也甩不脫。

花姐生氣了!

花姐除了在孫正跟前訴苦,花姐好像也沒什么辦法。

花姐就覺得,自己這日子過的好像不是自己的日子,花姐花自己掙來的錢,怎么還受孫府氣呢?憑什么要聽兩位姑太太的話頭?!

花姐想不出辦法來,花姐求教馬丫。

馬丫就笑了!

馬丫說,你得把孫正給送回去。

馬丫所謂的把孫正給送回去,就是斷了孫正的零花錢,然后,找個理由讓孫正不好經常來。

什么理由呢,馬丫提醒花姐,該是把大花接到這邊來的時候了。

馬丫這句話,才真正擊中了花姐的心窩。

馬丫說,如今大花十一了,花姐有這能力,相信孫家會讓花姐把孩子帶在身邊的。

這事,得花姐去找孫連誠說。

如今的花姐,也今非昔比了,她的地位,不是孫連城這樣的管家可以比的。

就連花姐去孫府,春來都得躲著花姐。

花姐就決定找孫連誠談一談!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