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行一世

第168章 廢后風波

觀丫是好了,經常出入靜公主府,她就等于有了保護傘,誰也不敢說她是野種。

而馬丫現在重點要做的事,那就是幫助蓮兒奪皇后位。

首先,蓮兒做皇后,蓮兒統領后宮,這也是基兒極想做的事。

基兒嫌棄胡皇后木訥!

木訥也就罷了,她還被張太后當槍使,她還經常勸基兒勤于政務,不要老是斗蛐蛐老是玩,老是到外面,嗯胡來。

夫妻之間偶爾說說,基兒也不會嫌煩,但是老說,這就讓基兒煩了。

基兒胡來,蓮兒從來不說。

馬丫就說了,娘娘,您管那么多閑事干嘛?你把你這一碗裝滿了,就別管皇上怎么胡鬧了!

蓮兒就聽馬丫的話,從來不問皇上晚上去了哪里。

張太后雖然是基兒的親娘,要知道,基兒自小一直不在張太后跟前,一直是福康帝帶大的,基兒跟張太后之間就不親近,談不上有什么母子感情,張太后又老想著干涉內政。

權利么,誰不想要,誰不想攥在里,這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朝廷就出現了太后黨,這是基兒最犯嫌的事情!

可太后又是他親娘,他又整治不了太后后面的那些阿諛奉承的大臣,怎么辦?

“怎么辦?”這是基兒私下里跟馬丫斗蛐蛐的時候,提出的問題。

馬丫一如既往地那樣回了基兒:“我哪知道?”

馬丫說了這話,怕基兒又要沖她發火,就來了一句:“女人不得干政!”

馬丫一語雙關!

“你指的是”

基兒的腦子那不是擺設,他立馬明白馬丫的意思,馬丫自己是女人,而且還是下人,不能干政,那張太后也是女人,不得干政。

想當年,只有太祖時期的馬皇后勸諫過太祖,屢屢得。

馬皇后人家賢惠,以身作則,雖然貴為皇后,但是在國家財政出現赤字的時候,馬皇后還在后宮紡線織布做衣服穿呢,為了幫太祖籠絡大臣,還做衣服送給他們呢,還做些工制品讓宦官拿出去賣補貼宮里用呢。

當年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各宮爭相效仿

那個時候的太祖殺人如麻,許多功臣死于太祖的屠刀之下,當初太祖皇上也想殺太子的老師,他都胡黨一案的牽連。

馬皇后不便說什么,但是卻一天都不吃飯,太祖問了是何原因,她才說:老百姓尚且尊重老師,作為帝王之家,她勸不了皇上,她只好替宋先生餓肚祈福。

太祖就戚戚然,道:你就直說么

于是,第二天,太祖皇上便改判了宋大人去了茂州安置,死罪免了還輕判。

想想,自己的母親跟馬皇后不可同日而語,她差遠了,福康帝就曾經大罵過她,罵的時候還當著基兒的面罵的。

因為馬丫的事,她甩鍋給福康帝么,這是個兒媳婦干得事么?

不孝!

基兒就思討著怎么壓制太后黨。

而不久后,在馬丫的策劃下,馮清卉下開始活動了。

蓮兒生下皇家唯一的男孩啊,這回有本錢了呀,可以在皇上基兒的耳邊聒噪了他都不帶生氣的呀!

于是,有宦官在基兒面前私提,說蓮兒如何如何的好。

基兒喜歡蓮兒!

宦官說蓮兒好,也沒說皇后壞,當然聽話要聽音么,即便是太后知道也治不了他的罪!

基兒聽得多了,基兒心里就有了小九九,要是蓮兒統治后宮,那么他再斗蛐蛐,蓮兒會說他嗎?他在夜不歸宿,蓮兒會說他嗎?

蓮兒不但不會說他,她有時候還會不顧體面,捋起袖子,跟基兒馬丫在一起斗蛐蛐。

基兒就喜歡蓮兒這樣。

要知道,漂亮的女人做什么事,那都可愛!

所以啊,基兒就動了廢后心思。

但是,做這件事,得循序漸進,不可突然冒進。

蓮兒跟前的這個兒子,不用基兒自己提,部分大臣就提出,要立這位新生兒為太子。

太子乃固國之本,要是基兒哪天突然駕崩,就有繼承人了,也不至于外藩作亂。

當然,話不能這么說,這么說就是大不敬,咒皇上早死啦?你有幾個腦袋?!

變相說么!

要立嬰兒做太子,就要牽涉到多方的利益。

但是反對方他們沒有說服力啊,有說再等等看,看看胡皇后能不能生出兒子來,要是皇后生出兒子,當然要立皇后的兒子為太子,這才正統!

這就遭到多方反對!

基兒自己就在朝堂上說了,說皇后身體有恙。

至于什么恙,沒說。

女人的病,大臣們是不便問的,要是問到了**怎么辦?!心痛頭痛能說,要是婦科上也是你大臣能聽的?!

于是經過好多日議論,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太子。

這也是多方努力的結果。

要知道,不能小瞧了蓮兒這邊的力量,首先,朝廷中孫周兩家,就大力支持。

再說這兩家那在朝堂上也是有走的很近的大臣的,也結交了不少摯友的。

就是平常關系,誰不愿意巴結這未來的皇太子的親戚呢?!

立皇太子是沒費多大勁,但是緊接著,就要廢后了。

廢后這事很麻煩,要知道,胡皇后身體有恙,但是胡皇后自己本身無過啊,她賢惠老實,能犯什么錯?

就是不喜歡她的基兒,心里也明白,她沒有錯。

非要說錯,那錯的就是她太老實,太不會來事,她被太后利用,她被人當槍使。

基兒現在要拔掉這個槍頭。

皇上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決定廢后的。

他就找來一些重臣商議,說他想另立皇后!

皇上的主意遭到大家反對。

廢后可是鬧著玩的?什么理由啊?后無過,你皇上就不能廢!

話往簡單了說,就拿老百姓來說,你娶的妻子好好的,她沒犯任何錯,孝順公婆,又彬彬有禮,你憑什么要把她妻子的地位給抹去啊?沒這個道理么!

關于廢后一事,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基兒被反對的力量壓得都快頂不住了。

首先,張太后就反對,張太后就把皇上叫過去,黑著臉,責問胡皇后何錯之有?!

接著,張太后就把矛頭直指蓮兒,又捎帶上馬丫,說都不是好東西,說蓮兒就是狐媚子,迷惑了皇上,又說馬丫······馬丫一定給皇上出了餿主意!

當然,張太后只是嘴上這么說,她還不敢把馬丫怎么樣。

張太后心很寬,她覺得跟一個丫鬟一般見識沒意思。

事實上是,她不敢得罪靜公主那個老太太,誰知道她把馬丫辦罪,靜公主會不會拄著拐杖到后宮里來鬧?

靜公主要是給她一拐杖,這事傳出去丟死個人,她還不能對靜公主怎么樣。

下面大臣會說,靜公主她老人家年紀大了,有時候難免糊涂!

對,打了你張太后然后說靜公主糊涂,這理由就冠冕堂皇了!你能把靜公主怎么辦?!

所以啊,張太后背地里都叫靜公主為老不死的!

有時候她還當著下面人的面,抱怨說活那么大有什么用,她就不愿意活那么大!

有什么用呢,就是能遏制住她不能太驕狂,要是沒有靜公主,估計有十個馬丫,她在宮里也待不下去。

現在,皇上基兒遭到了一大片反對聲,怎么辦?

他私下問馬丫,馬丫這回沒客氣,馬丫道:“皇上,發出去的箭,你能追回來嗎?”

“不能!”

“這支箭是您皇上射出去的,話是您皇上說出去的,君無戲言啦!”

“啥意思?”

馬丫笑笑,馬丫就道:“您就問問大臣,您就找幾個人私下里問,您就問問您該怎么把話收回來!”

“他們辦法肯定有······”

“好,他們只要敢說出這個辦法來,這回您就可以治他們的罪了,他們這是讓皇上您出爾反爾啊,拿您當什么了?還拿您當皇上不?皇上可是金口玉言······”

當然,談話不是這么個談法,但是大致意思就是這么個意思。

馬丫在這個時候,又給皇上帶來了兩千兩銀子,馬丫道:“皇上,這回賺得不多,我和花姐算了一下,除去人工錢,那天花姐鬧肚子,又抓了藥,這錢得從這里面扣,我就覺得也比較合理······”

皇上基兒沒耐心跟馬丫算這筆細賬!

皇上不是傻子,他知道馬丫一定瞞著他私吞了不少,可皇上能怎么辦?!

皇上見到白花花的銀子,這是他的小伙錢,他只顧得意了,就道:“好,朕收下了,你要花姐再接再厲!”

于是,基兒于當天晚上,他悄悄溜出宮去,他要微服私訪。

皇上夜里微服私訪,早朝自然是要回來的。

那么有人要問,皇上夜間微服私訪去哪里訪了呢?

噓,不必多問,只要知道皇上服了大補丸,蓮兒當時身子又不太方便,嗯,這么一說······

反正皇上當時在迎春閣見到了朝廷一員重臣,當時兩個都很尷尬,過后皇上基兒反應極快,臉色一變,當時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然后,皇上在身邊唯一跟出來的公公指引下,又去了另外一個娛樂場所。

第二天,也就是被基兒撞到的這位大臣,一改往日的反對,這次他走出朝臣的隊伍,向皇上啟稟。

“微臣近兩日思來想去,覺得皇上所言極是,母憑子貴,如今立下太子,皇貴妃立下大功一件······”

于是,反對派陣營頓時亂了陣腳。

他們就納悶了,這位大人,是怎么回事呢?怎么事先也不跟他們商量一番呢?是什么力量,讓他在一夜之間忽然改變了主意,同意皇上重新立皇后呢?!

這事成了歷史之謎,從沒有人知道,這位大人是在與皇上在迎春閣相遇。

他嘴小,說不過皇上么,皇上微服私訪么,皇上抓包抓到他了么。

皇上抓包抓到他,而且還哼了一聲就離去了,嚇得他魂不附體了么。

皇上離開后又去了另外一處,花了銀子找了個他從未見過的大膽的姑娘跟他喝酒,還坐在皇上腿上,還嬌滴滴地叫皇上為大爺。皇上基兒跟她大戰了三百回合,基兒臨走,她還在基兒的屁股后面摸了一把,又嬌滴滴叫了一聲:爺,再來呀!

這么一說,就知道皇上微服私訪干什么去了。

現在,不管皇上干什么,關鍵你身為朝廷重臣,你干什么去了?

他就慌啊,他就想了這么個主意:我依附您皇上還不行么?!

再說了,這事他估量著皇上也不好說,皇上要是說了,那皇上您那么晚了去迎春閣,只帶了一個宦官去抓包?大臣們會信?說給誰誰信?

鬼才信呢!

但是啊,皇上不說這個,還可以找你別的毛病啊,你得小心啊,要不然,哪天找你個錯,把你抓緊天牢。

進了天牢是要掉腦袋的。

把你關在里面,只要過了幾個月,皇上來一句:某某大人還在嗎?

得,就憑這句話,不幾天,你就在牢里不明不白地死去,然后下面會報上來,某大人在天牢里,身患疾病,不治身亡。

你一個罪犯身亡也就身亡了,令家屬把你抬回去安葬,那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這位大人知道這其中的厲害的,所以啊,他要撿一件立功的事,在皇上的心頭留下好感。

什么最能立功呢?那就是跟皇上后面混!

于是,反對方亂了陣腳,主帥都投誠皇上了,他們中一部人自然見風使舵。

一個個都是戲精,會演戲么,什么聽了某大人的話,如醍醐灌頂,頓時明白過來了,這么一說,那必須廢后,必須立皇貴妃為皇后。

皇貴妃身體健康,思想進步,皇貴妃深得宮廷上下稱贊,皇貴妃當母儀天下!

有的就說,他早就想提了,只是思想還不成熟,如今某大人這么一說,頓時他就明白了,高,還是某大人學問高!

雖然都在拍馬屁,但是有人的馬屁難免拍在馬腿上。

馬丫就說過,(基兒問了么)。

馬丫就跟基兒說:“這皇后雖然廢了,但應該善待之,否則不是跟太后明著干么?立個皇后,要把得罪太后的風險減小到最低,這樣以后母子才好相處,這就等于給太后一個坡下么。”

就有那不上路子的大臣提出,列舉了胡皇后十八條罪狀。

他這一提議,剛好讓皇上有了發揮的余地,皇上拍案而起,說胡皇后有什么錯,胡皇后有什么錯?

只是胡皇后身體有恙,一味地想著跟道士修道,師傅她都找好了,那就是徐小妹。

皇后在皇上面前提了多回,皇上一直不準······

來啊,把那污蔑胡皇后的逆臣,拖出去仗折三十大板,以警示他的逢迎拍馬,以警示那些想墻倒眾人推的惡人!

于是,皇上在里面跟大臣商議,那位大臣在朝堂外面的空地上,被打了三十大板,發出殺豬似的豬叫聲!

嗷嗷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