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行一世

第197章 蓮兒的心思

震哥的祖母太皇太后在世,宦官被管得死死的,不敢弄權。

這與先皇基兒在位時又有不同。

先皇基兒在位,那些宦官有了權,還能在外面撈點油水,比如在馬丫那里就得了不少好處。

那個時候的馬丫,在得知先皇基兒處理了一個告她黑狀的宦官后,馬丫就警醒了。

馬丫知道,這皇上身邊的人是不能得罪的。得罪了小人,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在皇上面前說自己的壞話。

先前基兒處理了一個,要是越來越多宦官說馬丫不好,那馬丫就真的不好了,謊話說多了就變成真的了。

防止小人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呢?那就是給點甜頭給他嘗嘗。

拿了人家的好處,那這些宦官也就只能說馬丫的好話了。

不然再說馬丫的壞話,那連小人都不算,甚至連牲口都不如。

就是條狼,你對它好老是喂它肉吃,它還感恩你呢。

馬丫是差錢人嗎?馬丫不差錢,馬丫用的就等于是國庫的銀子。

馬丫的手指丫稍微漏點就夠這些人笑開了眼了,他們只能說馬丫的好話了。

但是現在,自從新皇上震哥繼位,太皇太后張氏掌權,新皇上又不要宦官到馬丫這里來辦事,這些宦官被管得死死的,這些好處也就沒了,他們能不恨張氏嗎?

恨也沒有辦法,他們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恨。

有一次,宮里的老宦官在外面遇到馬丫,他唉聲嘆氣,說現在在宮里的日子不好過。

馬丫給了他二十娘銀子,他是千恩萬謝。

馬丫告訴他,家里缺水果,就到花姐的水果鋪去拿,不要錢。

馬丫用這樣的方式買通他,就是為了他能把宮里的消息傳出來。

先皇基兒駕崩,也斷了馬丫的大部分財路。

這個時候沒人給馬丫撐腰了呀。

即便是太后蓮兒,也是指望不上,她自己的日子都不好過。

蓮兒還是太年輕,再有就是以前都是靠馬丫幫她出主意,如今馬丫不在她身邊,她身邊連個商議的人都沒有。

幸虧她手里還捏著個皇上。

此時的太皇太后,就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蓮兒的頭上,押得她喘不出氣來。

張氏對于蓮兒沒有好感,第一就是因為她奪了胡皇后的位置,第二就是馬丫還在宮里的時候,老是給蓮兒出主意與張氏對著干。

特別是馬丫讓花姐拉張氏弟弟下水,以至于她的弟弟久病無法醫治而身亡。

所以張氏對蓮兒這邊沒什么好感。

張氏想治馬丫,又治不了。

因為馬丫手中有先皇基兒給她的免死牌。

再有,馬丫在宮里的那段時間,與眾多大臣的關系錯綜復雜,稍不留神,張氏怕受馬丫的算計。

太皇太后手下的人,從來就沒停止對馬丫的身世的調查。

越查她心里越虛。

是什么讓太皇太后心里發虛的呢?

那就是恭儒山莊。

在經過這么多年的明察暗訪,當年太祖皇上用了其中的一支密探,總部就在恭儒山莊。

太皇太后張氏知道這個消息,她還不敢對恭儒山莊怎么樣,他們可是太祖皇上建立的,你不能說他們是惠武帝的人。

再有,就是他們手中是否持有讓太皇太后動不了的太祖皇上留下來的東西,就不得而知了。

張氏不敢動啊,她要動恭儒山莊就等于跟整個江湖對著干。

她有這么大單子?

各派掌門人手下弟子眾多,她一個太皇太后敢跟這么多人作對?

動不了恭儒山莊就等于動不了馬丫。

新提拔的緝事隊首領向張氏匯報,說他通過對恭儒山莊多年來的觀察,依他之見,馬丫好像能左右他們。

要是用事實說話的話,那馬府用了那么多恭儒山莊的人就是一個見證。

所以啊,對于基兒駕崩這事,就等于重新洗牌了。

馬丫沒有了靠山。

太皇太后張氏又獲悉了馬丫的一些秘密。

要依她的心,她恨不得掐死馬丫。

可現在的情形是動也動不得,馬丫有免死牌,馬丫的背后又有恭儒山莊。

太皇太后怕跟馬丫作對,她怕娘家侄子們小命不保。

有人給太皇太后分析,說馬丫之所以在孫府一步步高升,難道真的是馬丫運氣好?

唯一能解釋通的,那就是馬丫的身份特殊。

只有馬丫是惠武帝的女兒這個身份,事情就好解釋了。

孫府為什么到后來怕馬丫,唯一的解釋就是,孫府老爺在世的時候,他就知道馬丫的身份了。

一個大臣家用了公主做下人,嚇都嚇死了,他能不聽馬丫的?!

當然,這只是猜測。

太皇太后抱著什么樣的態度呢,那就是不動馬丫,反正馬丫被攆除了宮門,到了外面去了,馬丫在外面能翻起什么大浪?!

畢竟皇家掌握著兵權。

太皇太后除了不管不顧馬丫,還對太后蓮兒進行擠壓,主要表現在擠壓她手中的權利。

太后蓮兒也是憋屈的,她得忍著。

但是忍久了,她也得反抗啊。

她懷念有馬丫在身邊的日子,那個時候她多么如魚得水啊。

后來馬丫雖然出宮了,她還可以常常召馬丫進宮。

但是,自從基兒駕崩后,太皇太后就下旨不許馬丫再自由出入皇宮。

這就斷絕了蓮兒與馬丫的聯系。

蓮兒只能通過自己的親娘三太太與馬丫聯系。

可是馬丫此刻,卻逍遙自在的很。她心里已無大事,她的侄子震哥做了皇上,她的另一個侄子玉哥做了陳王,她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

如今在馬丫看來,她的侄子年紀還小,暫且讓太皇太后張氏先嘚瑟嘚瑟,馬丫就與她耗,耗到侄子掌權了,馬丫就打算離開北都,找個地方把周大清拐走養老。

當然,馬丫這是理想化的想法,事實上,生活是千變萬化的。

馬丫現在的心理,就等于很消閑灑脫。

失落的只是蓮兒。

蓮兒就覺得馬丫的心離她越來越遠。

蓮兒也不是沒有腦瓜,蓮兒就站在馬丫的角度上想事情。

如果說如她猜測的那樣,現在的皇上震哥是馬丫的侄子,那么馬丫就沒什么理由再幫自己了,馬丫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蓮兒得想個法子籠絡住馬丫。

蓮兒會想什么法子呢?

蓮兒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觀丫。

如今皇上也就十多歲,再過幾年,皇上震哥就得結婚了呀,就得娶個皇后了呀。

蓮兒就想,要是能把這個傳說中的馬丫的女兒觀丫娶進宮里,給自己當兒媳婦,她不愁馬丫不來幫自己。

這就等于蓮兒手里握有馬丫的侄子和馬丫的女兒了呀!

蓮兒這么一想,覺得這是個絕好的主意。

再有,蓮兒也有另外一面考慮。

那就是觀丫是周大清的女兒,她這輩子沒能跟表哥周大清生活在一起,就把他女兒接到自己身邊來。

說不準以后,還能跟他有個眉來眼去發生點什么······

就是刨除蓮兒的這罪惡心思,孫家能有一個親戚做皇后,那也是一層保護傘么!

所以蓮兒打起了觀丫的主意。

蓮兒就想,怎么才能讓觀丫進宮呢?

周大清有個妻子,跟蓮兒差不多大,蓮兒召她進宮來說說話,這沒什么毛病。

他們是親戚么,蓮兒召她進來,跟自己聊聊家常解解悶,這有什么不可?!

所以啊,周大清家的就奉旨進宮,來見蓮兒。

她們也聊了一個多時辰,聊得都是家長里短,這就自然而然聊到了觀丫身上。

要知道,觀丫是馬丫的女兒,只有周家人確定,孫家是不知道的,孫家只有老爺知道,那還是大姑太太跟老爺說的。可老爺已經走了呀!

作為周大清的媳婦,她當然知道觀丫的身世。

當她跟太后蓮兒臨別時,太后蓮兒的不經意一句話,她這才明白太后蓮兒為什么要召她進宮了。

蓮兒說:下次把觀丫帶進宮里來玩。

周大清的媳婦有女兒,蓮兒不叫她帶親生女兒進來玩,而是要她把觀丫帶進來玩,就是傻子也得往這方面想。

周大清家的媳婦回去就與婆婆說了這事,她們私下里一議論,就覺得蓮兒可能是要給皇上震哥選媳婦了。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誰家不想有一個做皇后的女兒呢?那不光是榮耀,那還是權力和錢財啊。

到時候周大清是皇上的老丈人,國丈,一不小心就能封侯封伯。

封侯封伯那就是錢和權!

所以等到下一次,蓮兒召大姑太太進宮嘮嗑時,大姑太太就把觀丫一并帶來了。

小皇上見了觀丫,他們差不多大么,小皇上震哥就約觀丫去宮里轉轉,一起玩玩游戲什么的。

這沒什么奇怪,小孩子么,誰個不好玩。

觀丫乍進皇宮,還有些膽怯,她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位皇上。

于是皇上就帶著觀丫去玩了。

這次蓮兒跟大姑太太聊得很深。

蓮兒表示她想撮合震哥與觀丫的婚事,蓮兒把自己的心思也說了出來。

蓮兒就問大姑太太,這觀丫到底是不是馬丫所生。

說觀丫百分之百像馬丫那也不現實,就是有些像而已。

大姑太太面對自己的親侄女,見這位年紀還輕的太后把她的想法說出來,她的目的很簡單,她就想要籠絡住馬丫,就想為孫周兩家謀些權利。

大姑太太點頭了,說觀丫確實就是馬丫的女兒。

她們關系近啊,大姑太太沒有理由不告訴蓮兒的實情。

大姑太太不知道宮里的這些彎彎繞,既然想兒子周大清以后能好,那就得多多巴結自己的這個親侄女。

所以啊,蓮兒在大姑太太這里確認了觀丫的身份了。

但蓮兒或略了一點,那就是她讓大姑太太帶觀丫進宮閑話,太皇太后張氏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本來么,蓮兒讓自己的親戚進來說話,張氏也沒多想,她就覺得剝奪了太后蓮兒的權力,她這是閑的無聊,她就想親戚進宮說話解悶兒。

但是這回匯報到太皇太后張氏這里的,是皇上帶了一個小姑娘在后宮轉悠玩耍,并且告知這個女孩子是周大清的娘帶進來的時候,張氏警覺了。

太后蓮兒這是要干啥?

太皇太后經過仔細分析,覺得太后蓮兒這是在給皇上物色皇后啊!

這怎么可以?

誰家還沒個孫男娣女?

在張氏的心里,她早就盤算上了,想讓自己的娘家侄孫女給震哥做皇后的。

只是皇上現在還小,小到還要等上幾年才能成婚。

她沒想到太后蓮兒先打起了主意。

張氏這回慌了。

要知道,蓮兒是皇上的母親,母親操持兒女的婚事無可厚非,她沒有反駁的理由。

但是她孫女怎么辦?

就在觀丫跟著孫家的大姑太太離開后,張氏沒過幾天就把自己娘家的侄孫女接進宮里來撫養了。

皇上震哥見又來了一個小姑娘,他不懂么,太皇太后讓他跟這小姑娘玩,他就帶著她去游逛后宮么。

這就讓蓮兒皺了眉頭。

太皇太后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啊。

蓮兒就很生氣,震哥可是自己的兒子,自己給兒子震哥選皇后,她也要來插一手。

此時的蓮兒才覺得,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蓮兒也得為自己的未來考慮了,蓮兒不能跟張氏耗日子了。

若是等到她把震哥的皇后弄成了姓張,那恐怕到時候蓮兒這婆媳關系就僵了。

所以蓮兒坐不住了。

蓮兒立馬召三太太進宮,跟她這般這般密謀了一會,她讓三太太出馬,跟馬丫好好談一次。

談話的主要內容,就是蓮兒想把觀丫弄進宮里來,做她未來的兒媳婦,讓她做皇后。

于是三太太就帶著這樣的任務去找馬丫談。

因為蓮兒并沒有告訴三太太,說觀丫就是馬丫的閨女。

所以三太太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揣測觀丫就是馬丫的女兒。

畢竟長得像么。

沒想到馬丫表現的很冷淡。

馬丫說這事得跟周大清商議,觀丫是周大清的女兒。

馬丫說自己也幫不上忙。

這事搞得有些緊張。

因為三太太回蓮兒的話里,就是馬丫沒有那份心思,她好像不準備她的女兒進宮做皇后。

馬丫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馬丫想的是,做皇帝的女人累,不好玩。

馬丫是從宮里出來的,她了解宮里,宮里的女人除了斗之外,哪里能享受到女人該有的幸福?

在馬丫看來,蓮兒經過千辛萬苦做上了皇后,結果呢,先皇基兒對蓮兒那么好,兩個人感情那真是沒得說,可是皇上基兒跟蓮兒躺在一張床上又能有幾天?

在馬丫看來,其實她覺得現在就好,她想周大清了,只要派人跟周大清說一聲,說來斗蛐蛐,周大清保準屁顛屁顛地就跑來了。

馬丫覺得自己因為身份特殊,要不然的話,她能跟周大清在一起。周大清就是納妾,那也最多兩三妾。

這就與皇上不一樣了。

先皇基兒后宮佳麗那么多,看上了哪個宮女他都能拉到床上睡一覺。

就這他還不知足,還養了那么多花樓女子。

馬丫覺得做皇后除了表面光鮮,其實內心里一點都不幸福,成天就想著跟誰斗,想著怎么為娘家謀福利。

這與母儀天下這個詞相去甚遠!

馬丫還想著將來為觀丫物色一個狀元什么的,哪怕是榜眼探花也行。

馬丫只要愿意,能把他們家祖宗十八代的底細都打探清楚。

馬丫還不怕她的女兒將來在夫家會受罪。

觀丫的后盾就是,恭儒山莊,就憑這一條她未來的夫家沒人敢給她罪受。

關鍵是,觀丫將來的嫁妝,就足讓她在夫家地位那是杠杠的,何況,恭儒山莊還會給他家提供發財的機會。

馬丫掙了那么多錢,她怎么花也花不完,馬丫要那么多錢干嘛?留給誰?

她只能留給自己的閨女觀丫!

要是觀丫進宮了,馬丫就等于把這些錢又入國庫了!

那樣多沒意思啊?!

況且還葬送了觀丫的幸福。

馬丫是這么想的。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