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行一世

第253章 冤案始末

(文學度)

皇上震哥處理好陳王玉哥的事,這才回過頭來處理于大人的事情。

皇上震哥不忍心殺掉于大人.

說實話,于大人他有私心,他想幫助玉哥立藩王的兒子做太子,這樣他就可以更好地控制了。

別說玉哥不同意立建兒做太子,就是同意了,對于于大人來說,遠遠沒有藩王的兒子繼承皇位來的好,那樣于大人就真的大權在握。

想想假如當時建兒做了太子,繼承玉哥的皇位,會怎么樣?于大人還能為所欲為嗎?

不能,因為太后蓮兒還在,玉哥死了建兒繼位,蓮兒就是太皇太后了。

雖然女人不能干政,但是,不代表女人手中沒有權利。

于大人敢一手遮天,蓮兒就能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就能聯合其他大臣牽制于大人。

再說了觀丫是建兒的娘,觀丫又是馬丫的閨女,于大人想想他都不敢造次。

這是于大人的私心。

但是,于大人有沒有功勞呢,那是不能抹殺的。

北都保衛戰,于大人他是力挽狂瀾,他是調度有方。

于大人雖然是一介文官但是他也有軍事才能啊,有調動軍隊御敵的才能啊!

其實在打仗這方面,武將除了能親自上戰場外,在用兵上真的不一定比文官強。

論計謀,文官更加高武官一等,他讀的書多么!

就像馬丫,小時候什么兵書沒讀過?!

于大人在震哥被抓之后挽救了北都,而在玉哥做皇上的這八年里,于大人除了權利非常大外,于大人也確實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正是于大人有能力,玉哥在最后階段才防他一手。

如今,皇上震哥在考慮怎么處理于大人這個事情。

徐大人就說了:皇上,不殺于大人,咱就師出無名啊。咱把您救出來做皇上,這事您又如何向天下人解釋?

是啊,怎么解釋?

觀丫得知皇上震哥的憂慮之后,觀丫就一個字:殺。

觀丫作為女人,她想的事情可就簡單多了。

觀丫說我兒子現在成了結巴,這是誰造成是?但凡于大人當時說句話,那玉哥他也未必能廢得了他太子的位置。再說這次陳王玉哥都不行了,于大人還不反對他立藩王的孫子做太子,他幾個意思難道皇上您心里不明白?

觀丫說天下人才多了去了,難道非要靠在于大人這顆歪脖子樹上?

觀丫對皇上震哥說:皇上不是我說您,要是哪天您忽然也升天了······

皇上震哥脊背直冒冷汗,他就問觀丫:姐您啥意思?您不會對我也動手吧?

觀丫見震哥誤會了,她便道:皇上您說哪里的話,您是我男人,我要對你下手我有什么好處?我也學武后找個靚仔?再說我要是對您下手我這么多年辛辛苦苦救您干嗎?我是說對于于大人這種人不能手軟,總之您要是不殺,我來派人殺!

皇上震哥眼睛向天上翻了翻,對觀丫說,不就殺個大臣嗎,瞧把您急的,朕來做這個惡人就是。

于是第二天早朝,皇上授意內閣首輔徐大人擔任此次的主審官。

可想而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更何況于大人他也不是一點錯都沒有。

殺于大人那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殺于大人的當天,菜市口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在默默地祭奠這位功勞大、一心為民的大臣。

之所以有這么多人,因為在抄于大人的家的時候,于大人雖不至于家徒四壁,但是比老百姓家強不到哪里去,他家中最值錢的,還是玉哥賜予他的蟒袍與一柄劍了。

對于清官,老百姓當然愛戴,但是于大人也并非像他們想象的那么純潔。

雖然后來者把歷史寫得他好像有多高尚似的,而事實并非人馬閱讀的那樣!

當然,筆在人家手里,人家為了自己的主子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真相只有一個,它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那么對于于大人最后的死,當徐大人問于大人最后的意愿是什么的時候,于大人只想見馬丫一面。

于大人見馬丫,這種要求相當強烈。

此事捅到了皇上震哥那里,皇上震哥沉默了一會,他知道,不讓他見馬丫,那么馬丫知道了肯定會怪他這個皇上。

他想見馬丫,馬丫當然也很好奇于大人想跟自己說什么話了!

皇上就想,于大人見馬丫,到底是為了什么。

不過,不管怎么樣,這案子已經是鐵案,震哥相信馬丫不會干預他的決定的!

于是皇上同意了!

馬丫聽說于大人迫切地要求在臨死前見自己最后一面,馬丫不可能去牢里見他,就是看在皇上震哥跟馬丫的關系上,輯事隊太監也不會讓馬丫到那種骯臟的地方去。他們安排了一個淡雅房間。

馬丫給于大人備了四碟小菜,一壺酒,于大人是感激不盡。

輯事隊太監就在邊上,后來他向皇上匯報,其實于大人急于見馬丫,就是求馬丫照顧好他的妻兒。

于大人的妻兒被發配到不同的地方去,于大人怕他們死于非命,怕押解的人受人指使加害他們。

于大人說,自己的結發妻子都近六十的老人了,她到了寒苦之地······

馬丫就道:于大人您放心,我通知下去,會讓人好好照顧他們的。

于大人激動的嘴唇哆嗦,他沒想到馬丫答應的這么爽快,他給馬丫跪下了,馬丫立馬讓人把他給扶起來。

于大人最后叫了聲婉公主,老朽家里的一切就拜托您,老朽也就死而無憾了!

這是于大人第一次稱呼婉公主也是最后一次。

邊上的太監驚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幸虧邊上沒人!因為馬丫的身份畢竟沒對天下人公開!

馬丫走后,于大人吃著馬丫送來的飯菜,那吃的是真香啊。

他已經無牽無掛了,既然馬丫答應照顧他的妻兒,那一定會照顧的。

皇上得知這一消息,他吩咐下去,要求押解他們母子發配到不同地方的人,一路上好生照顧。

于大人的妻子到了苦寒發配之地,竟然意外地住到了一個非常暖和又有人照顧的屋子里,一直到她死,都沒有人來為難她。

于大人的尸體被人收斂,一年后被他的干兒子運回去給葬了。

等到震哥駕崩后,建兒做了皇上,又給于大人平反,又把發配在外的于大人的兒子給召回來,給他個千戶,又官至兵部員外郎,后又調任應天府尹,后代沿襲某衛副千戶,還不錯。

他后代的事這就不去管他們了。

直說皇上震哥在這不到兩個月間,處理了許多的事情,他罷了玉哥的皇上稱號,把他貶為陳王,令人殺了病重的玉哥。

他把玉哥的懷孕的妃子給趕走,不承認妃子懷的是玉哥的孩子,這孩子出生后也沒得到皇家的封賞。

震哥又在皇位穩定的情況下,對大臣班子又進行了一些調整,凡是跟玉哥近的,不是被罷官,就是被降級。

凡是跟玉哥不好的,能升官的都升官了。

就連被玉哥廢去皇后稱號的汪氏,皇上震哥反倒賜她一些財物,讓她們母女享有皇家的年供,使她們衣食無憂。

其實就是朝廷不給她們年供,也餓不著她們,精明的汪氏出來后,都讓女兒認馬丫姑太太了,她們還能餓著?那馬君也是要管的呀,馬君可是汪氏的公公么!

而玉哥的其他妃子,是一個不留,皇上下令派人全把她們給勒死,給玉哥陪葬。

另外,就是殺了于大人等“叛黨”!

當然,這只是開始,皇上震哥殺人還在繼續,用觀丫的話說,等養肥了殺,觀丫指的那就是哼將軍與曹大人的勾結的案子了。

等到皇上帝位穩固了,皇上跟觀丫的關系,說不上來哪里不得勁!

他們的矛盾主要就是觀丫一心要做皇后,想把錢氏給搞下去。

觀丫就直接跟皇上震哥說,觀丫說錢氏瞎了一只眼,還瘸了一條腿,她哪里就能母儀天下?那做官還得看形象呢,她這個樣子,就不能做皇后的位置,有辱皇家形象!

皇上震哥就說了,說皇后錢氏,是為皇上震哥哭瞎了眼,是因為皇上震哥跌斷了腿。在震哥被監禁期間,全靠皇后錢氏平時安慰震哥了。

皇上震哥說了,那個時候,觀丫在外逍遙自在,他跟皇后錢氏在里面吃苦受累,皇上震哥說觀丫送進去的雞,皇后錢氏跟他連雞骨頭都舍不得剩下,他們能同甘苦共患難,怎么就不能共富貴?!

皇上說他要是把皇后錢氏廢了,他還不被天下人罵死啊,他還能算人么?!他這個皇上做的還有什么意思?皇上震哥說觀丫你要是這么鬧,那他干脆跟皇后錢氏回到南宮住,讓太子建兒做皇上,讓觀丫做太后主理朝政。

觀丫說我是那個意思嗎?觀丫說皇上您不講理,哼!

觀丫也只能哼!

她還能怎么辦?總不能令人殺了皇后錢氏吧?!

觀丫在后宮,除了她得不到皇后的位置,其實她的特權一點都不比皇后錢氏小。

話說等到皇上震哥駕崩,錢皇后也于四年后升天。觀丫就鬧,不許錢皇后與先皇震哥合葬。

大臣們不敢說話,因為觀丫手中有恭儒山莊,后來馬丫又把馮一清交給了觀丫,觀丫勢力大么,大臣們得罪不起么。

皇上建兒就結結巴巴求觀丫,說從古至今沒有這個道理,哪有皇后不跟皇上合葬的?建兒說這樣,觀丫到時候也跟震哥合葬。震哥身邊一邊一個,還不行么?

觀丫見自己也確實短理,不便在這事情上繼續鬧下去。

但觀丫在錢氏的棺位上令人做了手腳,她讓人把錢氏的棺材葬離震哥十幾米遠,又讓人在震哥與錢氏之間把土給填上。

而她留的那個棺位,就靠在震哥身邊。

觀丫還跟兒子建兒振振有詞,說她活著的時候就應該做皇后的,等她死后無論如何要跟死鬼震哥靠在一起。

建兒能有什么辦法?他母親胡攪蠻纏,只得讓他。

再說有大臣也是進言,說皇上別跟太后置氣,這回就聽她的,這是在討好太后觀丫。

有關于觀丫的事,咱就不去說她了。

總之在震哥得知觀丫跟馬元亮有一腿之后,他也是沒有辦法,觀丫手中的勢力,實在不容小覷。

倒是皇后錢氏安慰震哥,說她年輕,跟震哥分開了寂寞么。再說觀丫又是跟馬元亮在一起好幾年。本來馬丫打算讓她跟馬元亮結婚的,結果她自己偷跑北都進宮的。

錢氏就對震哥道:就當是震哥睡了馬元亮的女人,等于是震哥給馬元亮戴了一定招人眼的帽子。

皇上震哥一想,他又整治不了觀丫,他沒脾氣,只好用錢氏的這種思想,來麻痹自己!

所以在震哥臨幸觀丫的時候,他想的都是自己在睡馬元亮的女人,他倒也在精神上有了勝利!

妙書屋

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