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緣何處覓

14 傳授

14傳授

14傳授

作者:艷嬌蘭

姥爺的話給芳姐兒吃了一顆定心丸,不當反賊,自由發展,多好的事情,芳姐兒頓時眉開眼笑了,笑瞇瞇看著姥爺繼續聊天。姥爺也不提前塵往事了,只和芳姐兒說這次的酒送到哪家去,還有生意大約怎么做的事情,門道頗多,芳姐兒聽得津津有味。

孫家從事釀酒的行當不過二十年的光景,委實不能算是有名氣的酒坊,好在姥爺釀酒的手藝不錯,慢慢積累了一些中小客戶。姥爺的客戶多半是小富人家,一些酒樓。通過這些人再和官員搭上線的,那些官員最大的品階不過是一個五品的小主簿,這種官員在京城多如走狗,也幫不上什么忙。

姥爺最重視的客戶不是這些員外小吏什么,而是青樓歌舞坊,為什么呢?姥爺不說,芳姐兒猜想是為了打聽什么消息方便吧。姥爺見芳姐兒眼珠亂轉,怕芳姐兒誤會別的事情,只好說些實話。

姥爺是這么說到:“青樓歌舞坊的消息靈通,若是我們家和當紅心眼靈活的姑娘,鴇母合作,能賺到一些輕巧的錢,也能辦成別人辦不成的事情。芳姐兒你行走在世上要記住一句話,當官的,讀書人的話不能信,真正仗義的都是這些市井之輩。論義氣,有些娼門女子比讀圣賢書的絕大多數人都強。不信姥爺的話,將來你可以試一試。”

芳姐兒對姥爺的話深有同感,她在現代社會里也有這樣的感觸,那些所謂的上流人士個個精明,算計起人來都是不留余地的,倒是工廠區和村里的人還保留著一份淳樸和厚道。在人類社會,仗義多是屠狗之輩,古今通用,不需要再驗證了。

姥爺看芳姐兒把他的話聽進去了,他也很高興,畢竟芳姐兒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讀書人,都是當官的,所以他怕芳姐兒不能接受這種道理。芳姐兒如此受教,他將來教會芳姐兒做些事情也容易些,姥爺現在很期待芳姐兒日后的表現,他總覺得芳姐兒越來越猜不透。

祖孫兩個說了半天話,一下子就到了中午了,姥爺安排馬車在慣常歇腳的腳店里休息了一下,就著腳店里的熱水吃了家里帶來的卷餅就算對付了一頓。黃家兄弟沒有帶干糧,在腳店里吃了一頓粗糧餅子就咸菜,吃完了只對姥爺抱怨到:“餅子都有霉味了,還比年前貴了三倍,這日子沒發過了,開春只怕草根湯都要賣錢了。”

姥爺并沒有把干糧分給黃家兄弟的意思,芳姐兒也心安理得享受著裹著鹵肉和蛋皮,豆芽的白面餅,她不是圣母性格的人,她更喜歡大家憑本事生活。黃家兄弟有謀生的馬車和馬匹,能干活賺錢,至少能吃飽飯,養活一家老小,這就不錯了。對于這種人應該尊重,但芳姐兒沒有理由把自己好好的食物送給雇工,他們想吃好的,就應該努力工作,將來當掌柜,過上更好的日子。

姥爺看到芳姐兒心安理得的樣子之后,便帶她去看了看馬匹所在的地方,黃家兄弟的馬匹也在吃草,腳店里自然沒有什么好草料,但是黃家兄弟對馬匹很好,草料里放了幾把麥子,還有攤開的雞蛋塊。

芳姐兒抿嘴一笑,對姥爺說到:“真正干活的人和牲口,自然要吃點好的補一補了,黃家兩位叔叔都是厚道人,難怪姥爺肯提攜著他們跟著干活。”

姥爺對芳姐兒的評論很滿意,他無非是想通過這件事來點撥芳姐兒看人看事情的眼界,沒想到芳姐兒的眼力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說到他心里去了。

人馬都歇了半個時辰,接下來的路就要趕著走了,天黑得早,又是年下,城門是不等人的。結果兩輛馬車還沒有走多遠呢,他們就被攔下來了。姥爺下了馬車一看,居然是老主顧秦員外家的管事,他看見姥爺居然有如釋重負的感覺,馬上說到:“孫掌柜,總算是見到你了,車上裝的是酒嗎?是陳釀嗎?”

姥爺和秦員外的關系不錯,和管家也相熟,于是坦誠地說到:“今年上半年我家是釀不成酒了,但是家里的生計也是要維持的,只能把酒窖里的酒拿出來,趁著好日子賣掉一批,好過日子。貴府是不是要用些酒?”

秦員外的管事說到:“自然是要酒了,我家員外打發我去你村子里買酒呢!價錢好說,今天送到莊子上,府里等著用呢。”

有生意上門,姥爺自然要做,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后,姥爺才從秦員外管事的馬車上下來,生意自然是談成了。姥爺帶著芳姐兒從黃家的馬車下來,坐上了黃家派去拉酒的那輛馬車。他讓黃家兄弟跟著秦員外家的管事走,黃家這輛馬車負責送他們兩個進城,算是各取所需。

除了芳姐兒抱在懷里的一壇子果酒,這次拉來的酒算是都賣完了,芳姐兒小聲問到:“姥爺,這些酒賣了多少銀子,可得了現銀?收的可是銀票?”

姥爺小聲回答說到:“價錢很不錯,秦員外家突然嫁女,等著酒辦喜事,這件事挺奇怪的,進城之后可以打聽打聽,至于銀子,我可不敢拿著大筆銀錢進京城去逛。結算的是我年前拉走的糧食欠款,一車半酒,換了二十車各色糧食,怎么都想是我賺便宜了,所以我剛才把你的果酒吹成了一朵花,這才把欠條給收回來了。”

二十車糧食,芳姐兒有點蒙了,據她說知道的,一輛兩匹馬的馬車能拉大約七百斤的糧食,這點酒能換一萬四千斤糧食,在荒年很厲害了。

姥爺看著芳姐兒吃驚的表情,就摸了摸她的小腦袋,說到:“都是沒脫殼的糧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小麥還不到五百斤,剩下的都是高粱,玉米棒子,要是打出了凈糧,不會超過五千斤,我用這些糧食收留一批人,安置在一處莊子里,姥爺這些年賺的銀錢多半都填在里面了。”

相關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