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小農女

第三十九章 城中見聞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黃易天地]

/最快更新!無廣告!

待趙福祥四人從啟翔樓離開時,已是許久之后。

田青山親自送幾人從啟翔樓正門離開,笑容滿面,心情極好。

對趙福祥說出來的話更是奉為真言。

“趙叔,明日辰時,我在這里等您。”

考慮到趙福祥的年紀以及從上哇村到長樂縣的距離,田青山特意回稟了自家掌柜,將卯時三刻調到了辰時,就為了讓趙福祥來時更輕松些兒。

對田青山所做之事,趙福祥心中自然感動,思及此,與其交談之間更加用心。

雙方之間的稱呼再三變換,私底下,兩人更以更加親密的叔侄關系相稱。

“青山侄兒,就到這里,不必多送。”

“趙叔,出門在外,更要多加保重才是。”

“青山侄兒,你也是……”

趙善林扶趙福祥坐上牛車,又對站在一旁的田青山拱手,跟著他拉起牛頭的繩索,牽著黃牛,融進周圍過往的人流之中。

身后的啟翔樓慢慢的消失在幾人的視野之中。

趙善林引著牛車,回頭看了眼靠在車轅上的趙福祥,“爹,要回去嗎?”

“不回,昨晚說的事,總要多做些兒準備。”

“你這樣,先去前頭的布莊瞧瞧,再去糧鋪轉轉。”

“今兒結的早,正好有空打探打探如今城里的情況。”

畢竟縣衙就在城里,真有什么消息,也會先從縣城傳出風聲。

趙福祥早在啟翔樓時,言語間便簡單的試探過田青山,只不過對方表現的毫無知覺,無法,他只好先將這件事岔過去。

增加賦稅若是真的,且城中還沒有消息,那就只能說明,這件事是真的的可能性很大。

思及此,趙福祥眼神閃了閃。

看來,他們這次不能像往常那樣,隨意應付了。

牛車平穩,拉著一行幾人走在這條寬敞青石板路之上,緩緩的朝著前方走去。

漸漸的,原本心思沉重的四人都慢慢的放松下來,被周圍熱鬧的叫賣聲勾了大半兒心神。

街邊兩旁,布滿了各色樣式的小鋪。

四人轉著腦袋,望向周圍,看的目不暇接。

小食鋪,干果鋪,雜貨鋪,糧油鋪,布莊,繡坊,客棧,綢緞鋪,酒樓,錢莊……

小鋪與小鋪相接,周圍到處都是來往的行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兒挑著扁擔或背著竹筐停在街道兩邊叫賣的小販,他們沒有固定的地方,通常都是走到哪里賣到哪里。

上哇村就時常有這樣的小販過來,這些兒人被叫做賣貨郎,雖然走街串巷累的慌,但收入不少,他們上哇村就有人家的閨女嫁給了賣貨郎,如今就在城中生活。

四人從啟翔樓出來時,喝了一鍋魚湯,此時倒不怎么餓。

不過看著那些兒冒著熱氣的包子,饅頭,窩頭……趙善林幾人還是心思微動,雖然他們吃飽了,可家里的婆娘和孩子卻還沒吃呢。

且他們今兒賣魚賣的好,多賺了不少銀錢,合該買些兒回去給家里人解解饞。

“爹,娘他們許久不進城,恐怕也對城里的吃食想的緊,不若我們花些銀錢,買點回去吧。”

趙善林說著話,神色間頗為緊張。

他說著話,也是有私心的,家里除了娘,他也想給自家婆娘和孩子補補身子,添添油水。

趙善川和趙善河聽趙善林這么說,兩人心里一思量,也都跟著附和。

誰家還沒個孩子,眼下能有這種福利,當然要努力爭取。

趙福祥聽了兄弟三人的話,沉吟片刻,點了點頭,“老大說的不錯,這樣,先緊著一旁停車。”

“欸”

趙善林見有戲,忙樂呵的找了一個背人的角落停車。

趙福祥順勢從牛車下來,側頭弓腰,一手捂著裝錢的袋子,一手從里面往外抓著什么。

當著兄弟三人的面,直接攤開手心,露出一把沒數的銅板。

重新將錢袋子扎緊,掀開衣服領子將其塞進懷里,趙福祥數著手上的銅板。

數了一些兒出來,遞給趙善林說,“老大,你拿著銀錢,去包子鋪買些兒肉餡包子和饅頭。”

跟著,他又數了一些兒遞給趙善川,“老二,你去糕點鋪,買些兒易消化的糕點回來。”

手心還剩的,趙福祥都給了趙善河,“老三,你去干果鋪,家里孩子沒甚零嘴,買些兒回來給孩子甜甜嘴。”

用手中的銅板打發走了三個兒子,趙福祥雙手一背,耐心打量著周圍的景象,同時等三人回來。

最先回來的趙善林,包子鋪離他們牛車不遠,都在一面,趙善林走幾步就到了。

拎著油皮紙包趕回來的趙善林興沖沖和趙福祥顯擺。

“爹,這包子真便宜,兩文錢一個,五文錢三個,而且多買更便宜,拳頭這么大的包子餡,里面全都肉餡。”

趙善林拎著飄香的包子,當著趙福祥的面,樂呵呵的同他學話。

“你都買了?”

趙福祥抬頭看了眼趙善林,無語的搖了搖頭。

傻子!被人騙了都不知道!

“是啊,”趙善林憨笑著撓了撓頭,奇道,“爹,你咋知道?”

他還沒說嘞。

趙福祥……

趙福祥氣的想打人,他這兒子怎的這么蠢!別人隨便說兩句,就傻呵呵信了,還花光手里的銀錢都買了包子!

真是,蠢透了!

趙福祥心累的擺擺手,扭過頭不在看,他不想再說什么。

“爹,你不知道,那包子鋪的老板說,我今兒運道好,趕上新一鍋包子出爐,諾,”趙善林興高采烈的繼續說,“十文錢,老板與我七個包子。”

“嘿,我花光了手頭的二十五文錢,共得了十八個包子,白賺了三個!”

趙福祥……

趙福祥抬頭就見趙善林呲著一口大白牙,忍不住想揍人,更恨不得呵呵他一臉,蠢!真當是三個包子白得的?

他都聽到嘞!人家包子鋪老板又不傻,這些兒包子里面,不定有多少個是摻了菜的!

懶得搭理趙善林,趙福祥繼續打量周圍。

沒人搭話,趙善林覺得無趣,扭頭將手里的包子放進了背簍,順便又用干草蓋上。

等趙善河和趙善川回來,確認這兩人買的沒出什么差錯之后,趙福祥才松了口氣。

還好,總不至于都這么傻!

“好了,老二,你跟我去前頭布莊瞧瞧,老大老三,你們就在這里等著我們,別亂走,順便看著牛車和東西。”

這年代可沒什么監控一說,東西若是丟了,報官都不好找。

牛車身家貴重,趙福祥損失不起。

“爹,我們曉得了。”

趙善林點頭,他和趙善河兩人一前一后站住,一起將牛車夾在中間仔細守著。

趙福祥領著趙善川去了前面的布莊。

布莊門面不大,瞧著和一旁的小食鋪差不多。

不過等爺倆進了里面,才發現外觀瞧著不出奇,里面卻是別有洞天。

赫,別說,光是墻壁上掛著那些兒一水的漂亮布料,就讓他們眼花繚亂。

更遑論他們眼前那些兒木制的柜臺上,柜臺后面一排一排的貨架上,都擺放著顏色各異的布料呢。

趙福祥心說,果然是布莊,看著就大氣。

趙福祥兩人來的時候,正趕上午后,布莊的生意少有的清閑。

里面只有一個站在柜臺里面的伙計,此時正拄著下巴打瞌睡。

就連門口迎來送往的小童都不見了蹤影。

趙福祥兩人過來,就是為了買布的。

誰讓家里的女人都不會織,而他們卻有交賦的壓力。

這個時候,每家每戶需要繳納的布稅都是有固定數額的。

拿他們家來說,成人一年要八尺,兒童一年則四尺。

一匹布五十尺。

他們家一年要繳納一百一十六尺。

夏收一半,五十八尺,也就是一匹又八尺布料。

布莊的一切對鄉下的農夫都十分新奇。

兩人忍不住這里瞅瞅,那里看看,只將這不大的區域,都看了個遍。

順便,還驚醒了站在柜臺里面打著瞌睡的伙計。

伙計一個機靈,瞧見有客人進了門,立刻醒了醒腦子,從柜臺一旁繞出來迎了出去,“客官,快這邊請。”

“請問您想要什么布,我們家布莊,布料應有盡有。”

趙福祥想了想,他只知道他們每年需繳納的布都沒甚限制,只要是布都可,到沒說什么布。

且,他日常進城,也不是來布莊的,他也不知道布莊都有什么布料。

“嗯,且把你家的布料,都拿出來瞧瞧。”

雖然不知道,也不能慫,趙福祥繃著臉,努力讓自己看起來輕松一些兒。

“好叻!”

伙計一頭鉆進了柜臺,順便從身后的貨架上搬來五匹布。

一匹黃褐,一匹淺青,一匹深藍,一匹嫩綠,還有一匹略輕薄的紅色水紗。

五匹布依次擺好,伙計撩起衣袖,對趙福祥熱情介紹到,“客官您看,這黃褐布料是粗布,雖有些兒粗礪,但不影響使用,用來做外衣最好,不止耐磨,還耐臟。”

“這匹淺青布料為細布,是我們掌柜的從陽承郡運過來的,嫩滑細軟,貼身舒適,最適合做成里衣內穿。”

“這匹深藍布料為棉布,透氣吸汗,最最適合夏季做成小衣,汗衫。”

“這匹嫩綠布料,是我們掌柜的從絲綢店換過來的,這絲綢布料比細布細滑,比棉布清涼,咱們城中的大戶人家都喜歡用。”

“最后一匹,是南方傳來的水紗,據說是因為夏日蚊子多,用來做蚊帳的。”

聽著伙計的賣力介紹,趙福祥眼睛略過眼前這五匹顏色質感各異的布料,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沒成想,穿上身的布料還有這么多的講究。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