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小農女

第二百二十八章 啟程,抵達

(女生文學)

第二天一早,聽到響動,李氏麻溜從炕上爬了起來。

昨晚都沒有睡好,差不多做了一夜的噩夢,夢的都是家里的男女老少出了事。

以至于眼下李氏的精神都不怎么對勁。

推開屋門,見院子里正忙碌的幾個兒媳眼睛下布滿青黑之色,李氏就知道大家都沒怎么睡好。

沒說什么,做好早飯,眾人平靜的吃完。

跟著,劉氏等人小聲地和李氏提議,她們今日想進城買些紙錢回來祭奠親人。

李氏點頭,同時讓劉氏多買些回來。

這也是一種默契,今日,家家戶戶都進城買了不少紙錢。

回來就在院子燒了,心里安生不少。

趙福祥強打起精神,努力的買糧囤積食物。

從第三天開始,陸陸續續的有人開始打探起舞楚郡周圍的房價。

舞楚郡是長樂縣的面積五倍有余,加上陽承郡那邊打仗,青州這邊的統治者也足夠警惕,對最近涌入進來的流民都很寬松,所以想在周圍買房租房都容易的很。

有些人家走累了,有些人家走怕了,有些人家心死了……反正種種理由下來,不少人都選擇留在了舞楚郡。

家里有錢的,去城里買,沒有錢的,就在周圍的莊子買,實在不行的,花銀錢去租。

反正等五天時間一過,在趙福祥他們家買了足夠的糧食之后,其他人家也都陸陸續續找好了落腳的地方。

最后等趙福瑞宣布隊伍要離開時,跟著想一起走的,也只剩下了十七戶,人數不過二百剛出頭的模樣。

其他人不走的理由和之前那些留在水云寨的一樣。

只不過,這次有了戰爭的消息傳來,眾人更加心意已決。

趙福瑞隨即也不在勸解,只帶著剩下的人起早趕路。

四月初六一早,要離開的眾人整理好車馬,帶好東西,全都聚集到了村口。

留下的人也都趕過來相送。

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都跟著還算熟悉的親朋好友告別。

趙福瑞見天已經大亮,便趕緊出聲催促道,“該上路了,等我們到了南面,安定下來,就傳消息告訴你們,”

“余下的大家也是,留下來的都注意安全,若是有不好的消息,便多花著銀錢去城里住,城里的守衛多,住著安全。”

留下的眾人聞言,心里內疚之余,也紛紛感動不已。

一些女眷,更是哭的不行。

“你們也要好好的,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地方,定要托人告訴我們一聲,”老人對著隊伍擺擺手,話語中還帶著哭腔,顯然是哭了,“這操蛋的世道,總是不給人留活路。”

趙福瑞嘆了口氣,直接勸人趕緊回去,“虧虛的身體也要抓緊時間養好,若是這里真有不測,也可去南面投奔我們。”

當然,這話也就是聽聽,去南面肯定是不可能發生的,但眾人都沒有去揭穿這樣的謊話,畢竟對他們來說,心存一點念想,也是能在這個世道堅持下去的原因。

趙福瑞忍心不看他人,回頭對著隊伍吆喝一聲,“大家伙,收拾好行李,看好自家的東西,上路!”

前頭的馬車開始走動起來,身后眾人不緊不慢的跟了上去,長長的車隊猶如一條長龍,一路蜿蜒曲折,直到身后的人影再也不見。

離開村子不久,隊伍就走上了官路。

因著戰爭的消息,眾人的神情還有些兒萎靡。

在這里修整的五天,到底給他們心里增加了不少負擔。

或多或少,家里都有親人在戰爭中失去消息,他們如今也只能期盼微末的希望,期望留下來的親人都能順利活下來。

趙玉坐在牛車上,拄著手臂嘆了口氣,她低頭,看著地面平坦的官路,心里有些郁悶。

她不知道,他們像眼下這樣的逃難生活還要持續多久。

更多的,是對未來的迷茫,一日多過一日的消息傳來,又多為不好又殘酷的消息,他們,真的能一路平安的抵達南面嗎?

可是能戰爭的消息太快,一路上竟然也遇到了和他們抱著同樣理由的逃難之人。

只不過那些人的隊伍人數有多有少,能力有強有弱,倒是不如自己。

趙福瑞他們的方向依舊是沒有變化的,繼續南行,穿過常州,直接挺近南面復地,也就是涼州,潮州,福州和兩廣風周遭區域。

事實上,這也是他們通過這么多年的經驗,總結歸納出來的最具有發展潛力,且最安全的地方。

不比陽承郡周圍與北方部落直接沖突,也不比青州常州夾在中間兩邊為難。

南面大部分區域,都已經被那里的統治者經營許久,解決了最危險的問題,同時,南面各方面的基礎建設都不錯,有趙善宇的口頭描述和帶回來的精致物件為例,這些都是能證明南面的真實實力。

一路上,眾人走走停停,花費了差不多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橫穿了常州地域,成功來到了常州與南面潮州的交界處。

只不過來到了這里,眾人又不知道該怎么走了。

原因很簡單,他們直接被布滿荊棘的柵欄和人數眾多士兵堵住了去路。

不得已,趙福瑞只能帶著眾人回到了距離潮州最近的一個名為云澤縣的地方。

而云澤縣往南五十里,就可以正式跨入潮州的地界。

“先在這里休息,我們再打探打探,看看如何才能去到南面,”趙福瑞先是對身后的眾人交代一聲,跟著又用同樣的辦法,去周圍的莊子租用了幾個房子,將眾人全都安置下來。

起先,他們想和莊子里的人打探,可惜莊子的人知道的不多,沒什么結果,遂只能將目光寄托在城里。

趙福瑞帶著人進了城,呆了差不多小一天,等出來時,還真讓他們打探出了什么。

原來,并不是任何時候過來都能進入南面潮州的。

每次進入潮州,都有規定的時間和人數限制,還有對人的戶籍要求。

“首先,每兩至三個月不定,這塊常州和潮州的邊界就會打開,云澤縣令便會允許五百人進入潮州地界,”

“但這五百人,要求的便都不是常州的人,并且需要從云澤縣的縣衙購買相應的憑證,一張憑證,一個人,要五兩銀子!”

“赫,竟要五兩,這么貴,怎么不去搶!”

其他人紛紛皺眉,其中有不少跳腳的,“是啊,價格太貴了,”他們這一路上,也沒少花銀子。

那可是五兩,一家人正常一兩年的收入,可不是少數嘞。

且這還只是路費,真的到了南面的話,他們可是還要花錢買地買房生活的。

一想到這,眾人都跟著憤慨不已,紛紛開口抱怨。

趙福瑞也無奈,“這只是一個人的,若是想一家人全都都過去,那就得幾十兩才行。”

何況,這個憑證費用,也不是他定下來的,你若是不交,那就補能過去。

“下一次邊界打開的時間,就在五月中旬,還有不到二十天,大家回去可以琢磨琢磨,想去的,趁早去買來定下,不想去的,也可以選擇留在這里。”

到了眼下這個時候,趙福瑞也沒有特別強調一定要去南面了。

事實上,就在他們抵達常州的時候,有關于陽承郡的戰爭風波也平息了下來,皆大歡喜,并沒有波及到青州常州,所以眾人留在比青州還遠的常州,也更為安全。

“留在云澤縣,可以上戶籍,可以買房優惠,買田地也便宜,”趙福瑞事無巨細的說著云澤縣縣衙提供給他們外來人的優惠。

這些都是他從城里聽來的,轉而再由他告訴隊伍里的其他人。

“大家,都回去好好想想,三日后,做好決定再告訴我。”

眾人點頭,紛紛回家,拉著家里人開始熱烈的討論起來。

趙福祥一家商議之后,還是決定要去南面。

眾人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已經到了這個節骨眼上,臨門一腳的事,不能放棄,”

趙福祥也是這么想的,而且他們去年靠著城里的鋪子賺了不少的銀錢,用這些銀錢來買進入潮州的憑證也是足夠用的。

就這樣,算上趙金燕和趙銀燕兩家,一共二十八口人。

當然,這里面并不算的兩個出生沒多久的奶娃娃和孕婦肚子里的孩子。

全都買憑證,一共需要一百四十兩。

幸好,在離開的時候,李氏將家里的銀票都換成了銀子,一路都放在壇子里抱著,雖然沉了點,但到底省下了無地兌換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