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小農女

第二百四十六章 辦酒席

(女生文學)

于德海圈出來的地方離村子不算遠,趙善川趕著牛車,用了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到了。

抬頭,瞧著周圍密密麻麻的竹林,趙善川感嘆一聲,長的還真是茂盛,

因為最近剛下過雨的緣故,竹林里面冒出許多鮮嫩的青竹筍。

趙善川也是順手,砍了差不多小半牛車的竹子,又直接挖了一大筐竹青竹筍回來。

等他到家時,正巧看到趙玉三個孩子在院子里玩鬧。

小小的庭院里,充滿了孩童的歡聲笑語。

院子周圍種的許多果樹,也經過這么些天的精心伺候,活下來一大半。

趙善川又是施肥又是減芽,弄的原先還光禿禿的樹干上,發了一層茂盛的新芽,微風吹過,沙沙作響。

趙玉三個孩子自從搬來新家不過半天,就喜歡上了這片果樹,有事沒事就愛鉆進果樹里面去玩。

趙善川笑著囑咐一句別被樹上長的蟲子嚇著,他這邊自己停好牛車,在房檐下面找了塊空地,將牛車上的青竹筍和竹條都放下。

跟著,從偏房取出要用到的工具,趙善川搬來一把椅子,耐心的對著厚厚一摞竹條橫劈起來。

砰砰砰———

刀起刀落,殘影閃過,竹條順利被劈開兩節。

在趙善川忙碌期間,趙玉玩累了,還湊過來瞅了一眼。

發現還有一筐青竹筍后,直接磨著袁氏拿來腌制。

別說,趙玉腦袋里那些滋味酸甜脆爽的竹筍可是好吃又下飯。

趙玉口才不錯,袁氏對趙玉說的腌筍也沒有抵抗力,想著眼下距天黑還早,便干脆想著擇日不如撞日,直接腌了吧。

將竹筍洗凈扒干,又取出原料和干凈的壇子,兩人差不多腌了一壇子左右方才作罷。

而剩下的一些竹筍,都被袁氏利用起來,做成了今天的晚飯。

晚飯做的豐盛,尤其是最近家家戶戶搬新家,都辦酒席,所以村里剩下的肉可多。

南面的煽豬之法比北面盛行的多,所以南面的豬肉產量也比北面更加多,豬肉價格甚至還便宜。

所以袁氏差不多天天都要花些銀錢去買肉回來吃。

竹筍炒臘肉,竹筍排骨湯,涼拌筍絲,醬爆竹筍……

配上一碗白晶晶香噴噴的稻米飯。

一家人晚上吃的盡興,肚子撐的滾圓,緩了好久才沉沉睡去。

往后的幾天,袁氏便開始日常去其他人家那好幫忙。

趙玉三個小孩也只能跟著,偶爾還要客串一下,幫忙端個盤子遞個菜,妥妥的童工待遇。

而趙善川則輕松很多,作為一家之主,他只需要每日帶著銀錢去其他人家吃吃吃即可,同時他有時也會留意其他人家的酒席特色。

其余時間,趙善川都花在自家竹編制品和竹席上。

甚至因為自己砍回來的竹子剩的多,他還不忘用其簡單的修整修整,然后圍出一個籬笆院,將家里的菜園,雞架,豬圈,牲口棚等都一一隔開。

因為工程量大增,為此,趙善林還特意去了一趟南邊,又補了一些竹子回來。

等他將院子全都修補好,竹子圍城的籬笆院配上之前在院子角落種植的桃樹,梨樹,楊梅,蘋果,龍眼等果樹,一時之間,郁郁蔥蔥的綠色充滿整個前院,讓其顯得生機勃勃。

這樣忙忙碌碌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十九日一早。

因為今天就是他們家為了慶祝住新房舉辦酒席的日子,所以,一家人都沒有睡懶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童,都在天還未亮時就從炕上爬了起來。

袁氏將自己收拾立正,跟著去了一趟廚房,將昨天晚上從鎮上拉回來的生豬肉拿出來切塊處理。

雖然袁氏的做菜天賦一直沒有點亮,但好歹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練習,加上趙玉每日的指導,袁氏做菜又肯放料,以至于最近袁氏做出來的飯菜也達到了一般婦人的水準。

不過今天是家里的大日子,掌勺的不是袁氏而是劉氏,所以袁氏眼下只是簡單的將菜品處理好,等劉氏過來開火。

趙善川則趁著時間,趕緊去請趙福祥過來主持大局。

別看今日是趙善川辦酒席,但里面主事的人還是趙福祥。

沒辦法,村里上了年紀的人和趙善川關系并不對等,趙善川是屬于小輩,長輩過來,都需要趙福祥來招待。

剩下的趙玉三個孩童也知道今天是家里的重要日子,將自己洗漱好后,就力所能及的幫袁氏處理接下來要用到的飯菜。

飯都是南面常吃的稻米飯,菜則是昨日幫忙,趙善川特意從城里的菜農家里拉回來的。

買回來的大部分菜品都是眼下青平縣有的,三個小孩老老實實的蹲在廚房門口,將菜葉的每一片都洗的干干凈凈,跟著放進一旁的竹制筐簍里。

沒過多久,院外傳來走動的腳步聲和說話聲。

趙玉歪頭一瞧,原是大伯娘劉氏,三嬸程氏,五嬸周錦,三人應該是約定好的時間,一下子都趕過來了。

小聲地告訴她娘袁氏一聲,趙玉拉著趙霞和趙明騰趕緊從廚房離開,順便給過來幫忙的三人騰出足夠的空間。

劉氏三人一進來,先是簡單的和袁氏招呼一聲,跟著套上一旁的圍裙忙活起來。

趙玉也沒閑著,袁氏讓趙玉趕緊將院子里前兩天抓回來的雞鴨崽子都鎖好放進偏屋,起碼在家里的酒席結束之前,都不能放出來。

因為村子里過來的人多,一會來吃席時,屋子里坐不下,肯定要放在院子里放幾張桌子的。

到時候雞鴨吵鬧,也影響吃席人的心情,若有那調皮的,不小心傷了家里的雞鴨崽子,他們也不好說什么。

趙玉點頭,端著自己用蚯蚓和青菜拌好的雞食,成功的將散落在院子里的那些看著毛茸茸的小雞仔都引了過來。

讓趙霞和趙明騰堵在兩旁,小二黑攔著一邊,趙玉伸手,將其都抓進了竹條編制的雞籠,跟著一旁的幾只鴨子,一起關進了雜貨房。

處理好,三人又拿起掃把,將地面散落的雞屎打掃干凈。

這時,還在廚房忙活的袁氏突然叫了一聲,讓三人趕緊過來墊一口早飯,

“諾,新做的雜糧餅,你們三個吃好就趕緊歇著,今日家里可忙得很,你們自己多注意,像小二黑和大白,都看緊些,”袁氏一邊嘀嘀咕咕的說著,一邊往趙玉懷里塞了一個蓋著蓋子的木盆。

趙玉點頭,讓趙明騰和趙霞分別帶上小二黑和大白,三人直接去了偏房。

對了,小二黑是養的狗,大白則是家里的貓,正好,狗貓顏色一黑一白,名字也趁著膚色。

家里一下子多了兩只動物,也更為熱鬧一些。

等三人吃完早飯,李氏和趙福祥也跟在趙善川身后過來了。

這時候,趙善林等人也都趕過來動手幫忙。

男人們忙著架起家里面那些借過來的木桌,將其一個個在院子里支起來擺放好。

都有好幾次辦事經驗在,大家對時間的把控也很精準。

趙福祥坐在一旁,適時掏出懷里的懷表瞅了瞅,確定到了時辰之后,趕緊告訴趙善川,

“時辰到了,老二,趕快去門口放個響,吆喝一聲,”

趙善川欸的一聲點點頭,隨后取出自己從集市買回來的長直筒炮仗,用打火石點燃后,悶悶的響了好幾聲。

聽到炮仗聲響,周圍原本還算安靜的氣氛明顯熱了起來,等著吃席的人們三三兩兩,都奔著趙善川家里趕來。

以于德海為主的一眾男人很快從院門口走了進來。

先是恭喜趙善川搬新家,跟著送上自家的彩禮,彩禮很多樣,或者是糧食,或者是銀錢,或者是布料,總之價值差不太多,更沒有空手過來的。

家里擺放出來的木桌瞬間被進來的人群坐滿。

李氏瞧著,跟著朝廚房吆喝一聲,和一旁的周錦一道,兩人趕緊將廚房里做好的飯菜端出來,往桌上放。

都是村子里人,而且最近這段時間,因為搬新家請全村的村民過來吃酒席的不在少數,所以見到趙善川家里的酒席一樣是九個菜,四葷四素一碗湯之后,村民們也都沒怎么比較。

倒是因為劉氏調料放的足,飯菜的油水比一般人家要多,吃起來更有滋味,村民們還都很滿意。

起碼這一場酒席下來,桌子上的飯菜都沒怎么剩下。

吃完酒席之后,于德海,趙福祥,趙善川都挨個說了些話,雖然話里話外都是一些場面話,但趙善川仍很滿足。

這場酒席,也是正式劃開了他們一家在草甸村新生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