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小農女

第二百八十章 人生處處是相識

(女生文學)

等看到孫瑩徹底離開后,趙玉才趕扶著竹子跟著離開。

沒有繼續去找趙善行兩人,趙玉想也不想的直接回了他們原來休息的地方。

果然,耽誤了這么長時間,此時趙善行和周巍已經趕了回來,正坐在原地吃著午飯。

聽到周伯說起趙玉離開是去找他們了,見趙玉過來,趙善行還問了一嘴,“怎么沒見到你?”

趙玉笑笑,“我走的另一條,可能是沒有遇上。”

周巍聞言點了點頭,“嗯,我們這次是從前門出來的,”相比后山的竹林,顯然還是寬敞的前門更好走一些。

“說起來,明心大師的佛法,真是越發的高深莫測了,”

“尤其是周圍幾位香客,能同明心大師探討的如此嫻熟,善行,這一次,我們兩個沒有白來啊……”

周巍表情激動不已,歪著頭同趙善行巴巴巴的說著話。

趙善行連連點頭附和,“明心大師修行數十年,對佛法均有特殊之見解,我們這次確實沒有白來,”

參拜完靜安寺,眾人也沒有了其他的事,眼下距離約定下山的時間還有一段,所以眾人都不怎么著急。

尤其是他們好不容易來一趟靜安寺,也相當于出門采風,周圍這些漂亮的景色自然要多看一會。

周巍說著話,一邊拿出自己早就準備好的竹籃,掀開后竹籃上面的蓋頭,露出他娘早給他準備好的吃食,包括紅薯,饅頭,糕點,清水等等。

趙善行也取出了李氏為他準備好的煎餅,鹵菜,醬菜等一些色味俱全的素菜。

兩人將其放在一起,慢悠悠的吃著東西,一邊說著剛剛這一場法會的感受。

大部分時候都是周巍在說,趙善行跟著時不時的附和兩聲。

趙玉抱著雙腿,也跟著聽了一耳朵。

突然,周巍提到了裴照棠這個名字,趙玉一愣,驀然瞪大眼睛看了過來。

此時,因為坐姿的問題,周巍和趙玉是背對的關系,所以周巍并沒有注意到身后趙玉的呆愣,他仍自顧自的和趙善行說著話,“裴兄學識豐富,今日所談所想,被明心大師極為推崇,就是可惜,雙方談論的時間過短,”

“加上后來裴兄不知去了哪里,明心大師還遺憾他提前離場,不然還要與他探討佛法。”

周巍咂著嘴,話語之間頗為遺憾。

而趙善行則察言觀色,他注意到了趙玉表情不對,心思百轉,倒是不動聲色的沒說什么,而是低著頭,順著周巍的話往下接了接。

但也無非是一些可惜遺憾,“我聽寺廟的僧人說,半月之后,明心大師還要在這里召開一場法會,到那時,你若還是念念不忘,也可過來同裴兄交流交流,”

“我想裴兄這種對佛法見解獨特高深之人,定然是不會錯過這樣一場法會的。”

周巍卻搖頭,卻不是怎么看好這件事,“可我聽說,裴兄已在幾日前就已突然定親,恐因婚姻之事,半月之后繁忙過不來。”

“那也無妨,不是說對方在學堂讀書,這次,不出意外,我們定然是能考進去的,到那個時候,你也可以單獨找他討論佛法,”趙善行說著,給周巍出了好幾個辦法。

周巍聞言,神色激動的點了點頭,“是啊,善行,你說的沒錯,我倒是一時激動,忘記了這件事,”

“哎,就是裴兄今日離開的太過于匆忙,又沒有留下對方的只言片語,我們雙方在法會上也沒有什么正式交集,若是往后相遇,對方怕是不會答應。”

畢竟對方又不認識他,他興沖沖的跑過去,開口就要與其討論佛法,豈不是很尷尬?

而且學堂的人可不少,他們就算能進去學習,也不一定能遇到裴照棠,何況,他們自己的打算,還是明年六月份去夜庭郡讀書。

趙善行聞言,到沒有過多言語什么,只是伸手拍了拍周巍的肩膀算作安慰,“事在人為,難道你會就此放棄?”

周巍直接搖頭,“那可不成,裴兄才學優秀,這個朋友,我是定要與之相交的,”明顯,這是被對方的才華迷住了。

趙玉聽著兩人的對話,表情已經從驚愕恢復了正常,當然,她的內心已經翻了滔天巨浪。

啊啊啊!!!

萬萬沒想到,她碰到的事,竟然會這么刺激嗎?

這個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看來是都不怎么簡單呢!

趙善行和周巍吃完午飯,眾人繼續待在原地休息了一會,直到少年何文再次上山,這才想著順著原路返回。

古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這話放在現下,沒有一點毛病。

趙玉手里拉著趙明騰,站在靜安寺門口,低頭往下瞄著陡峭的臺階,心里則是一陣陣的發暈。

忽,還沒動呢,她竟感覺腿腳不適了呢。

魏丞和趙霞已經坐在了何文的背筐里,周伯跟在一旁護著。

趙冬梅一手拉著趙冬雪和趙春花,抿著唇盯著山下。

趙善行和周巍站在一起,嘀嘀咕咕小聲討論著什么。

趙明威很安靜,就一個人躲在眾人身后,沒什么動靜。

若不是趙玉時不時的關注一下這個沒什么存在感的趙明威,都不知道還有一個人跟著。

手拉著手,眾人不斷的注意臺階防止踩空,花了差不多兩刻鐘的時間,才慢騰騰的下了山,回到了山腳下。

雖然在靜安寺耽誤太久,時間已經從早上到了下午,但山下的人卻更多了,尤其是一些賣著各色玩意的小商小販,販賣的東西和熱度直接高過了上午,不知道的,還以為眼下是城里的什么節日。

實際上,這不過是靜安寺每次開法會時,一種默認的流程罷了。

借著法會召開的時間,山腳下會暫時開放一次集市,不僅可以給過來聽法會的人帶來便利,也給一些小商小販帶來一定的收入。

眾人顯然也知道會有這么一個集市出現,并沒有著急回來。

趙善行找了一個空地,干脆讓大家大原地歇歇腳,然后順便有心思的,也趁著歇腳的時間,去道路兩邊的攤子買些東西回來。

畢竟這里是靜安寺的法會,攤位上賣的最多的,就是一些與法會相關的東西,比如佛像,珠串,檀香等等等等。

趙玉也心癢癢,和趙善行說了一聲,便和趙冬梅,趙冬雪等幾個女孩一起去買東西。

其他人嘛,都嫌棄麻煩,全都待在原處休息。

“大丫姐,我們買什么?”走在道路上,趙玉巴望著兩邊被小商販擺出來的東西,除了與法會相關的擺件之后,最多的就是吃食了,像是包子,饅頭,花卷,餃子,糕點等等,剩下的,還有一些布料,女子小型的首飾玩意。

趙玉見這里熱鬧,還會時不時的抬著腦袋湊上去看兩眼。

趙冬梅已經是大姑娘了,早就有了一些愛美的小心思,擰著眉頭支支吾吾半晌,才小聲說了她要去買些女孩家會用到的東西。

趙玉聞言了然,趙冬梅說的無非是胭脂水粉,頭繩發簪,亦或者手帕荷包之類。

“大丫姐,你說的那些,都在前邊,我們快去瞧瞧吧,”趙玉干脆伸手一指,遂抬腿跑了過去。

趙冬梅見狀,拉著趙冬雪等人趕緊追上。

沒一會,眾人就來到了趙玉剛說的這片地方。

別說,賣的還真不少,除了胭脂水粉,頭繩發簪,攤位上還放著梳子,針線等小物件。

趙冬梅見獵心起,也顧不得一旁的趙冬雪等幾人,自己趕緊蹲下來挑挑揀揀起來,順便和賣家問兩句價格。

趙冬雪等人見狀,也有模學樣很趙冬梅學了起來。

只有趙玉,早就跳到了隔壁的攤位跟前,手里擺弄著攤位上的小圓鏡,不斷的來回翻看。

這是一個巴掌大的鏡子,并不怎么完美,因為鏡子上面還存在裂痕,而且,鏡子周圍一圈還有那種黑黑的痕跡。

但有一點好處,就是正面照人還是很清楚的,不影響使用。

除此之外,攤位上還擺放著各色發簪,什么質地都有,普通如桃木,鎏金如金銀……

趙玉看的異彩連連,而她今日梳了一個雙頭小發髻,倒不怎么適合插簪子。

不過這也難不倒趙玉,隨手摸了一根自己相重的,跟著往頭發上一別,擺弄擺弄簪子上垂下來的鳥類羽毛,趙玉美滋滋的對著小鏡子不斷的臭美。

嘿嘿,別說,這樣一瞧,還挺好看。

起碼,趙玉滿意的不行。

而另一邊,趙冬梅已經挑好了自己要的木梳,發簪,紅繩,順便講好價格,付給對方銀錢。

趙冬雪等其他人,就連趙霞也摸了點好東西付賬解錢。

最終,來的五個女孩中,只剩下趙玉還在美滋滋的照鏡子,沒有結賬了。

趙冬梅想了想,忍不住小聲催促了一聲。

畢竟耽誤的時間過長,趙善行他們可能很會不高興。

索性趙玉也看的差不多了,對著趙冬梅擺了擺手,自己在攤位上來回翻找兩遍,最后,從這些兒各色簪子里挑選出了六根簪子。

兩根桃木雕刻的普通木簪,兩根鎏金的簪子,兩根鎏銀的簪子。

再加上自己手上攥著著的照鏡子和一旁的桃木木梳。

趙玉掛啦一大堆,都遞給了對面的攤販,讓其計算價格,而她自己則翻找自己的荷包,取出來銀錢準備結項。

“二丫,你買的,太多了,”趙冬梅看著趙玉的大手筆,忍不住提醒了一下。

趙玉則干脆的擺手,“不多,都是用的,”反正不是給她自己,還有袁氏,李氏等人的,不買的多一點也不夠分啊。

畢竟出來一趟,她不能不管還留在店里忙碌的她娘和一直照顧她的她奶。

不知曉內情,存款也沒有多少的趙冬梅復雜的看了眼趙玉,最終還是閉嘴了。

攤販一臉認真計算這些東西的價格,最后,給出了一個合理的價格。

其中桃木木簪最便宜,一根十五文錢就可以,鎏金的比較貴,一根就要六十文錢,而鎏銀的相對便宜,一根三十五文錢,算上二十五文錢的桃木梳子,一共要二百四十五文錢。

對于這個價格,趙玉沒有什么異議,同意的很痛快。

但在討論到小鏡子時,雙方意外的出現了分歧。

“姑娘,這小鏡子,可是我從夜庭郡帶回來的,一百五十大錢,不二價,”攤販是一個年輕人,開口說出來的話雖然客氣,卻也是沒有留下一絲余地的。

但趙玉知道,正常來說,這個價格,明明可以買一個好鏡子,而這個帶有瑕疵,明顯是鏡子場廢掉不用的,不能很貴。

“就一百文,你這個鏡子已經壞掉了,根本不值一百五十文,”趙玉搖頭,對小鏡子的價格也是寸步不讓。

當然,趙玉敢這么說,也是有底氣的。

在年輕人還想在談談時,則一口趙玉堵了回去,“老板,你賣給我的話,起碼還能賺上一些,若是不賣,很可能會壓在手里,賣不出去的。”

這話,趙玉說的吾定,而年輕人的臉色變化也明顯,還真就讓趙玉說中了。

這鏡子,定的價格太貴,若是有錢的,肯定會去買好的,若是沒錢的,也舍不得花錢,所以這個帶有瑕疵的鏡子,本身就是雞肋,自從年輕人買下后,就一直壓在自己手里,沒賣出去過。

眼下,攤販看著對方開出來的一百文,雖然比不過一百五十文更有賺頭,但說實話,不算少了,起碼不虧不說,甚至還能小賺一筆。

趙玉見對方被自己動搖了,想了想,干脆又往上面添了把火,伸手拿起一旁的木簪,又買了四根下來,“這樣,在加上這四根木簪,你也不算虧本。”

年輕攤販……

最后攤販還是被趙玉說動,以一百文的價格將小鏡子賣了出去。

趙玉心滿意足,利落的付完錢后,將東西裹好放進懷里,姐妹五人則起身繼續往前看。

繞了小一會,將周圍的攤位全都看完,覺得沒什么可逛了,這才打算往回走。

結果還沒等往回走幾步,趙玉就聽到了前面那一陣響動。

抬頭一看,原來是一位形色匆匆的年輕姑娘正站在一處攤位前和一個攤販模樣的中年人在爭執。

眼下周圍人都圍了上去,方才顯得亂糟糟的不行。